有關測量的實習報告彙編五篇

來源:才華庫 1.54W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測量的實習報告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測量的實習報告彙編五篇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1

工程測量作為專業的一項基本功,是我們學習土木專業學生務必很好掌握的一項技能。本學期我擔任12工1測量課,為加強學生動手潛力,在校內開展了測量工程實習。

實踐總能發現許多問題,在這次測量實習中也同樣存在。首先,最大的問題在於學生對儀器的使用上,課本上介紹儀器使用的知識都比較抽象,到了真正實踐中的時候,學生未能很好把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還需要老師再次進行指導。其次,在實地測量的時候高效地完成測量。在第一天測量的時候,角度閉合差居然和容許值差距大於3倍。這個問題的出現就說明的學生潛力還很有待於提高,學生忽略對中的要求要點,沒有儘量對中點位,而尋求方便直接對中花杆,同時對天氣對測量的影響沒有重視。這些問題的發現也說明了學生的經驗還較欠缺。最後在製圖的時候,學生對陌生的地形圖的繪製十分生疏,沒有很好地把土木工程製圖中的一些技巧方法運用到地形圖的繪製中。這個也需要老師在今後教學中對他們更多的指導,促進他們水平的提高。

透過本次的測量實習,學生最大的收穫在於將書本上那些抽象的知識與現實的測量很好的結合了起來。不再是單純看書本上的文字資料,而實際確不能很好弄懂在今後實踐中的操作。測量儀器的使用和實地的測量實習工作的開展,讓學生更直觀接觸到了土木工程測量這個學科,也為他們今後走上工作崗位後,更好更快地使用儀器、控制測量發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我們明白了,建築工程專業的實際操作性強的特點,觸發他們今後要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並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從本質上提高自我的專業水平。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2

在第二學期末,我們進行了為期14天的工程測量實習。

這次實習的內容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對工程測量的實際操作能夠達到基本掌握的程度。這次實習與以前的課堂實習相比,時間更加集中、內容更加廣泛、程式更加系統,完全從控制測量生產實際出發,加深對書本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掌握與綜合應用,是培養我們理論聯絡實際、獨立工作能力、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素質。也是一次具體的、生動的、全面的技術實踐活動。

在實習的第一天,由**老師給我們做了實習的動員。在動員會上,*老師強調了本次實習的重要性,並分析了水電校地理條件較複雜及建築物密集等因素給本次實習帶來的困難。並鼓勵同學們努力克服困難,努力完成本次實習。還講解了儀器操作、搬遷中的注意事項,並要求在實習期間自行保管實習備品。本次實習中需要用到的儀器主要有水準儀、水準尺、腳架、經緯儀。當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室外的測量工作。

一、實習目的

1、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加深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理論的理解,能夠用有關理論指導作業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控制測量學的基本內容得到一次實際應用,使所學知識進一步鞏固、深化。

2、通過實習,熟悉並掌握三、四等控制測量的作業程式及施測方法。

3、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4、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鍛鍊,提高獨立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咱也品質和職業道德。

5、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二、實習建議

為期兩個星期的.工程測量學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明白了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性。測區是我們重慶市永川區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校區,雖然測區比較大,基本上是整個學校,測繪圖也是我們整個學校的平面圖,為了能儘快地完成任務,我們小組星期六、星期天加班進行測量,我們在測量的過程中也並不感到累,也沒有感到辛苦,反而還能自得其樂。

測量學首先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校期間在課堂上對測量學的學習,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絡起來。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地面點位的科學,從本質上講,測量學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以及隨時間的變化。在資訊社會裡,測量學的作用日益重要,測量成果做為地球資訊系統的基礎,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間位置資訊。構建資訊高速公路、基礎地理資訊系統及各種專題的和專業的地理資訊系統,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統一標準,可共享的測量資料庫和測量成果資訊系統。因此測量成為獲取和更新基礎地理資訊最可靠,最準確的手段。測量學的分類有很多種,如普通測量學、大地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作為建築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三、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資料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外界影響誤差(受到如溫度、大氣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於變動中而難以控制,屬於可變動誤差來源)。瞭解瞭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資料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溫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區域性”、“先控制後碎部”、“由高階到低階”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

我們在這次的實習中,也瞭解到了要想很好地進行測量,首先必須要掌握過硬的基本理論知識,要有實幹精神,每個組員都必須親自實踐,而且要分工明確,工作也可以交換來做,還需要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在實習測量的過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沒有錯誤,我們應該不氣餒,繼續一次又一次的重測,重計算,一次次地練習,一次次得提高測量水平,我們不斷在經驗中獲得教訓。而且也多虧了老師的指導,我們實習之初,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多虧的老師的耐心講解,才使我們解決了不少測量中的難題。

我們在實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難,在我們實現之初,我還有點擔心自己不會測,測不好,擔心只有兩個星期的測量時間,自己不能按時的完成任務,但是,經過我們小組的反覆測量,我們的團結、默契,克服了測量中的種種問題,終於按時完成了任務。在測量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

1、立標尺時,標尺除立直外,還要選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選點就非常重要,點一定要選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時要注意並非點越多越好,相反選取的無用點過多不但會增加測量,計算和繪圖的勞動量和多費時間,而且會因點多而雜亂產生較大的誤差。

2、在用水準儀和經緯儀測量的過程當中,有的過程出現了大的誤差,經過我們的重新測量計算,誤差範圍也減小到了可以允許的範圍裡。

3、還有就是計算問題,計算必須由兩個人完成,一個初步的計算,一個檢驗,不過,在此過程當中,也還是出現了計算錯誤的問題,我們在不斷的重複檢驗之中算出了正確的數值,儘量減少誤差。

通過實際的測量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儀器的操作更加熟練,學會了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做到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的能力,同時也拓展了與同學的交際、合作的能力。一次測量實習要完整的做完,單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和構思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小組的合作和團結才能讓實習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3

1作業過程

1.1GPS靜態測量

GPS靜態測量首先要選點並佈設網型,點要選在開闊、無遮擋物、無電磁波干擾、交通方便的地方,以保證對衛星的連續跟蹤觀測和衛星訊號的質量,並且便於以後的觀測作業和應用。GPS網的佈設應儘量覆蓋整個測區,不要過密或者過疏,GPS網三條邊邊長應相差不大,夾角應介於25度到135度之間。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GPS網設計應儘可能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接下來就是進行外業觀測,實習中我們採用同步觀測相對定位的方法,三臺接收機同步觀測採集資料,觀測時間為40分鐘,按預先設定的GPS網依次推進。安置儀器是應注意將儀器安置在測量點上,高度適中,踏實腳架再對中整平,量取天線高時量測點位表面到天線護圈中心的高度。接收機正常工作後不能觸動儀器,也不能在儀器旁使用對講機和手機,避免無線電干擾衛星訊號。

外業觀測完成後將對採集到的資料進行內業處理,實習過程中我們採用HGO軟體進行基線解算。

1.2三等水準測量

三等水準測量我們沿GPS網點佈設附合水準路線,測量時應注意安置水準儀的測站至前、後視立尺點的距離要量距使其相等,每站按規範讀數並記錄所需資料,隨即進行各項計算,填寫記錄表進行各項檢查,滿足限差後才能搬站。依次設站,用相同的方法進行觀測,2直至線路終點,計算線路的高差閉合差。測量工作完成後進行平差計算。

1.3RTK測量

RTK測量時應將基準站接收機架設在開闊並且相對較高的地方,架設好電臺和天線後連線電纜並開機,啟動基準站後用手部與其連線,在手部中新建專案並配置座標系,然後再回到主介面選擇平滑,設定電文模式、差分模式和天線高。再將手部與移動站連線,回到主介面設定資料,與連線基準站的資料一樣。設定完成後即可選擇兩個已知點進行基線解算,解算合格後就可以移動移動站進行測量。測量完成後可將資料匯出進行內業處理。

1.4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需要預先準備調查範圍的遙感影像,通過目視判讀影像在圖中選取分佈均勻、遍佈全區的特徵點,利用RTK測量方法對選取的特徵點進行測量,再根據測量的資料遙感影像的矯正,匯出高解析度影象。在南方CASS中開啟矯正後的影象,選取特徵點對影像進行配準,完成影像配準後,選擇主選單中的土地利用/圖斑/繪製圖斑,在圖上,通過目視判別把同一類地物沿邊界畫出來,完成土地利用分類。然後帶著匯出的影象到實地考察,對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標註,回來後又更改修正。

2平差報告

2.1點連式三維自由網平差報告

基線條數:33平差點數:23

基線標準差置信度(鬆弛因子):10.00σTau檢驗顯著水平:1.00%單位權中誤差比:0.0359x2檢驗值:1.1855

x2理論範圍:15.8154-57.6484x2檢驗結果:False

1.輸入的基線及標準差

2.控制點座標

3.平差後的基線及標準差

8.基線最弱邊和平面最弱點

基線名中誤差_DX(mm)中誤差_DY(mm)中誤差_DZ(mm)中誤差(mm)相對誤差

站點名中誤差_N(mm)中誤差_E(mm)中誤差_U(mm)中誤差(mm)

2.2邊點混合式三維自由網平差報告

基線條數:51平差點數:23

基線標準差置信度(鬆弛因子):10.00σTau檢驗顯著水平:1.00%單位權中誤差比:0.4846x2檢驗值:42.1618

x2理論範圍:56.7769-124.7177x2檢驗結果:False

1.輸入的基線及標準差

2.控制點座標

3.平差後的基線及標準差

4.基線改正數及標準差

8.基線最弱邊和平面最弱點

基線名中誤差_DX(mm)中誤差_DY(mm)中誤差_DZ(mm)中誤差(mm)相對誤差

8.8718.749.8222.941:7665

站點名中誤差_N(mm)中誤差_E(mm)中誤差_U(mm)中誤差(mm)

GP227.458.4725.0327.46

2.3高差賦配表

3RTK測量結果

點名

(略)

4土地利用調差圖斑分割結果

5實習心得

時間轉瞬即逝,為期三週的GPS測量實習馬上就要結束了,在這短短的三週裡我體驗到了測繪工作的艱辛,但更多的還是收穫與感悟。

在我們組長的帶領下我們小組按要求順利完成了實習任務,雖然在實習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問題,但最後都通過大家共同探討、查閱資料和請教老師解決了。通過此次實習我認識到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因為之前理論課上的知識理解得不是很透徹,很多問題在實習過程中就暴露出來了,例如GPS網的佈設方法和靜態測量的原理我都不是很瞭解。因此我認為在此後的學習中我應該更用功,把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此外還要多找機會進行實踐,多操作儀器以適應以後的工作。

除此之外我還在此次實習中認識到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認真謹慎的態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測繪工作本身就不是輕鬆的工作,如果不發揚吃苦耐勞的精神將無法勝任,而且測繪工作中強調精確,在工作中任何一個環節不認真對待都會對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可見嚴謹的態度在工作中的必要性。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4

實習對於我來說是很陌生的字眼,因為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沒有經歷過實習,這是第一次實習,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係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於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中。

由於時間短暫,在那幾個禮拜裡就接觸到這些東西,但是我很知足。

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

實習的內容

一開始到這工地瞭解施工圖紙,自己慢慢一邊走一邊看.還是看不出什麼問題出來.只看見框架柱和基礎面.木工棚.鋼筋棚等….隔幾天,李師傅叫我小李跟他一起去放線,放線是建築的基礎,對於我們初學者是必要的。在此期間,我對水準儀﹑經緯儀有了更好的瞭解,更熟悉的操作了測量儀器,更讓我在工地上實踐了儀器的觀測,使我適應了在不同條件下操作儀器。

這個工地我主要負責放線和打標高.有時候還幫別人在搞土方測量,測標高,是一種讓我們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適應實地操作的技能,要適應最惡劣的環境才能更好的鍛鍊自己,讓我們學到更堅實。在土方工地是最累人的事,每天帶著水準儀跑上跑下的.還要完成測量任務,這是一個對於我剛實習的大學生是一種挑戰,也是一個體現我適應能力的考驗。

伴隨測量工作的同時,我們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實我們的實習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磚……是鍛鍊我的意志。雖然我對於這些鍛鍊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時也磨練了我,讓我知道工作的辛苦的,我要慢慢適應工地生活。

二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二個月的生活總算是充實的,該做的也做過了,該經歷的也在慢慢經歷,相信今後還有更精彩的生活,我會更努力去奮鬥。

實習的經驗及收穫

本此實習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後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鍊,不論以後做什麼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建築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瞭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放線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達到能施工又符合規範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準化。沒有這次實習也許只是用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看到的圖紙是否能施工。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鍊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實習二個月後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這個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親身經歷,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建築的構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測量的實習報告 篇5

回想這一段時間的實習,在磨礪自己的同時,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瞭解,使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地結合起來。回想這一段時間的實習,在磨礪自己的同時,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瞭解,使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地結合起來。我深切意識到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夠的

大學的第3學期我們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學習了工程測量課程,並於開始進行了為期一週的工程測量實習,地點在學校南門與北門之間,內容是控制測量、實地放樣、繪製圖表與資料計算。這次實習內容的特點是對工程測量知識的實踐化,實習的要求是讓每個同學都能夠熟練操作測量儀器,並用儀器完成相應的測量工作。為期一週的實習已經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讓我深刻的明白了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性。由於是在冬季,又加上前兩天下了很厚的雪,但在實習過程中,同學們都表現出了較高的工作熱情和協作精神。不畏嚴寒,甚至廢寢忘食。白天測量資料,晚上還要進行資料的處理。

通過測量實習,也有一些心得體會。首先測量學是一項精確的工作,通過在學習工程測量這一門課程的過程中,使我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個基本的、理論的測量學輪廓,而實習的目的,就在於要將這些理論與實際工程聯絡起來。從本質上講,測量主要完成的任務就是確定地面目標在三維空間的位置。作為建築工程系的學生,我們要學習測量的各個方面。測繪學基礎就是這些專業知識的基礎。

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測量的實際能力,更有面對困難的忍耐力;

為了儘快盡質的完成任務,我們每一天都在頂著嚴寒工作,儘管很累,很辛苦,可我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同時我們也在實習中感覺到了充實,也學到了小組之間的團結、默契,更鍛鍊了自己很多測繪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準儀、經緯儀的用途,熟練了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了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對資料的檢查和矯正的過程中,明白了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其主要有三個方面:儀器誤差(儀器本身所決定,屬客觀誤差來源)、觀測誤差(由於人員的技術水平而造成,屬於主觀誤差來源)。這樣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在儀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過機械迴轉等方法消除誤差。

(2)提高自身的工程測量水平,掌握正確的方法,規範操作。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資料的數學方法如: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校正數值等來減少誤差。第三,除了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區域性”、“先控制後碎部”、“由高階到低階”的工作原則,並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及精確度。通過實踐,真正學到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比如對測量儀器的操作、整平,對中更加熟練,學會了數字化地形圖的繪製和碎部的測量等課堂上無法學到且做到的東西,但在實習過程中,我做到了,雖說並不完美,在曲折失敗中還是取得了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動手和動腦以及處理

各種情況的能力。

一週以來,我們都堅守在自己的“陣地”,觀測、記錄、計算、描點.....我們分工合作,力求更好地完成任務。在測量過程中,我們也有遇到了很多問題,疑難以及困難。通過老師的提點以及我們的認真地對待還是很好的克服了。非常感謝這一次實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團結合作完成一項專案的機會,我從中受益頗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