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調研報告範文

來源:才華庫 2.81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字化調研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數字化調研報告範文

數字化調研報告1

一、加強領導,把資訊化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

為增強學校資訊化工作的推進力度,我校及時構建了推進教育資訊化工作的三個層面的管理體制:1領導層面:由校長、分管副校長、專職教師等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整體規劃協調,並制訂相關制度。2管理層面:教導處、教科室和總務處等部門按各自職能,突出抓好教育資訊化的推動工作。我校還專門設立了“資訊科技處”這一中層職能部門,配備精幹力量,以加強管理。3參與層面:全體師生努力學習、掌握現代資訊科技,成為學校資訊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

二、學校園網數字化硬體系統建設

1、教學及校務管理系統

各處室級部配備公用辦公計算機,並在部分處室配置印表機,充分利用校園網一這平臺將各處室級部的資訊進行有效的管理。

2、數字化圖書館建設

加強電子圖書、文獻資源庫建設,學校購置數字化電子圖書館一套,計130萬冊圖書,並接入校園網,使全校師在工作學習之餘,通過校園網瀏覽閱讀全面升級圖書館現有硬體裝置。完備電子閱覽室的使及管理;增加館藏電子圖書、電子期刊。舉辦各種文化藝術活動,形成校園電子圖書文化。

3、公共資源服務平臺建設

建立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建立強大的課程教學資源庫,內容包括教學課件、教案、教學方法指導、論文等,並將壽光市教育網教學資源在網上公開,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建成學生自主學習環境,實現網上授課、網上輔導、網上答疑。學校充分利用FTP伺服器方便宜操作的優勢,增大教學資源庫容量,以便學生能更方便全面進行網上學習。通過光纖與Internet相連,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形成了地面教育資源網;

4、多媒體應用平臺建設

學校購置高效能運算機,建立功能強大的視訊伺服器、音訊伺服器、檔案伺服器等。內容涵蓋學校管理、網路資源、電子圖書、資訊釋出、知識資源及電子圖書等內容,為學校管理、師生的學習和交流提供了強大的平臺。

5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技術支援

學校將建成百兆到桌面、技術先進、高速、穩定、安全的校園網路。學校各教室、辦公室全部設有網路埠、提供一臺公用計算機和印表機,並設定專業伺服器,安裝教務管理軟體、學生管理軟體、圖書管理等軟體等。

6電子實驗室建設

(1)計算機教室系統

在原有裝置基礎上,2007年9月,學校新購置高檔海爾品牌計算機30臺,組裝伺服器一臺、教學用機一臺,保證了計算機教室和高效執行。

(2)多媒體教室系統

學校設有高標準多媒體會議室、公用多媒體教學教室和多媒體教學班共9個,配備教學用機、投影裝置各一套,並接入校園網。

三、數字化校園軟體建設

1加強數字化資訊化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為了真正發揮數字化手段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校注重教師對數字化教學手段的研究,一線教師人人掌握了現代教學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計算機多媒全技術用於辦公和教學。

2培養適應資訊化教育的師資隊伍

隨著壽光市教育網的開通,遠端教育資源和網路資源豐富多彩,資訊傳遞速度快,教師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給教師的教學和教研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豐富的資源。我校校園網上建有教師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教師可以高度共享資訊資源,利用便利的備課系統和教研論壇開展教學教研工作。教育資訊化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豐富了教師的知識,方便了教學教研工作,提高了教師教學教研效率和水平。

為了提高教師利用數字化段教學的水平,充分發揮數字化裝置優勢,在教學培訓中採取集中培訓、自主培訓、技能大比武,網課評選項等措施在教師中開展“以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和“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通過推薦和介紹運用資訊科技的優秀教學範例,展示資訊科技的魅力,激發教師對資訊科技的濃厚興趣。有計劃地安排學習內容,按照由易到難、由點到面的程式進行有重點、有層次的培訓,每個階段結束時都進行了相應的認知水平和操作技能檢測,活學活用,務實求新,保證了培訓效果。建立了與普及推廣資訊科技相適應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鼓勵教師學以致用,把應用資訊科技的過程同時作為資訊科技學習提高的過程,在實踐中提高自己。同時把資訊科技的學習與新教育理念的學習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手段的更新來帶動教育觀念的更新,促進教學方法的更新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更新。

3開足開全課程,加強學生資訊科技知識的掌握

學校安排充足的資訊科技課程,保證每週1節資訊科技課,且上機操作時間保證在80%以上,以此使學生對資訊科技有深刻的認識,樹立資訊意識,提高計算機、網路操作能力。

在教學中,通過講解和上機實踐,使學生掌握常用軟體的使用,並提供網路在教師指導下健康學習,增強對網路文化的認識能力和利用能力,讓每一位學生在網路上“安家”,通過網路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傳遞、交流自己的思想,體會做為一個社會人在網路上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最終達到提高資訊素養的目的。

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學校數字化建設有了很大的進步,教學裝置的`應用更加科學化,實際化,教師現代化教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教學出現質地飛躍,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師的數字化教學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真正實現數字化教學手段和課堂教學的融合,學校將加大資金投入,更新硬體裝置,為數字化教學提供保障。將“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科研發展、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的工作有效地結合起來,把我校建設成為一所現代化學校,真正實現我校教學的資訊化,數字化。

數字化調研報告2

為全面提升東營市城市管理水平,近期東營市編辦會同市城市管理局考察學習了浙江省杭州市、江蘇省常州市和省內部分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的成功經驗。

一、實施數字城管建設已迫在眉睫

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從2005年開始推行“數字城管”建設工作,試點的三批共50個城市已全部通過住建部驗收。2010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會議,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全面推廣數字城管,要求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3年實現地級城市數字城管的全省覆蓋。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求全省沿海設區城市在2011年前要建成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山東省已有12個城市開展了數字城管建設工作。東營市《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數字化城管系統,構建大城管格局,實現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

目前,東營市實施數字城管已具備成熟的基礎條件。一是技術已比較成熟,特別是我市資訊產業快速發展,全市網際網路應用、3G通訊技術、視訊監督、資料傳輸等應用廣泛普及,為建設“數字化城管”提供了充分條件。二是2008年市園林處開發建設了數字園林專案,2009、2010年,東營市開發區、東營區相繼開始建設“數字化城管”並已投入使用,為中心城區建設“數字化城管”積累了經驗。三是機構改革後,我市的城市管理體制為數字化城管建設創造了良好的體制環境,為數字城管建設奠定了基礎。

二、外地經驗做法

杭州市作為建設部數字化城管第一批試點城市,從2005年7月正式啟動數字城管的建設工作,逐步形成了體制順暢、制度規範、執行高效的“杭州模式”,成為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分開的“兩個軸心”的代表。常州市作為建設部數字化城市管理第二批試點城市,2007年7月正式啟動數字化城市建設工作,結合當地實際創造了具有常州特色的地級市新模式,成為數字化城管監督、指揮合二為一的“一個軸心”的代表。目前,兩市數字化城市管理建設工作均通過國家住建部驗收。深層次分析兩市城市管理的體制機制、措施效果,共同之處有四點:

(一)加強領導,保證城管工作組織有力。杭州市成立了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一名分管副書記任組長,下設城市管理辦公室,為市政府工作部門,近期擬與同為政府組成部門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整合,組建城市管理委員會。市數字化城管資訊處置中心為城管辦所屬副局級事業單位,編制34人,內設5個處,由行政執法局資訊中心和城管辦資訊中心合併組建而成;常州市專門成立了城管委(虛設機構),市長為主任,26個部門、縣區為成員,市城市管理局、行政執法局和監督指揮中心實行一個機構、三塊牌子。其中監督指揮中心設定了監督受理、指揮協調、綜合考評等3個職能科室。

(二)以嚴格考核為手段,提升城管工作權威性。杭州市通過市場化運作,面向社會招聘400名監督員,將市直38個部門單位和15個縣市區納入考核範圍,考核結果每月在《杭州日報》排名公示,並形成市委、市政府專報,納入年度綜合考評目標;常州市招聘平臺管理員30人,監督考評員50人,將26個部門和區納入考評範圍,天天打分、月月考評、季度考評,在政府年度綜合考評中佔1分,通過“問責制”來提升城管水平。

(三)以制度建設為支撐,實現城市管理的長效化。杭州市從2004年開始,圍繞“四化”(潔化、綠化、亮化、序化)長效管理要求,先後修訂、制定了《杭州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杭州市城市環境作業規範》等一系列城市管理法規和規範性檔案30餘件,基本做到有章理事、有法管事;常州市從2006年以來,先後以市政府名義制定各類長效管理措施、規定20多件,為城市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法制保障和有力的經費保障。

(四)以整合資源為途徑,實現城市管理的聯動高效。兩地均本著節儉、務實、高效的原則,在數字城管系統建設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以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工作效率。12319熱線被整體併入數字化城管資訊系統,並與12345、110等應急服務熱線無縫連線,實現數字化城管與市民零距離溝通、零距離互動。

三、東營市數字化城市管理體系建設構想

東營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擬利用現代化的資訊處理、行動通訊、無線傳輸、高速網路、三維地圖、地理資訊、衛星定位、遙感等先進技術,整合“建設事業12319”、“市政111”、“城管執法111”等城市管理資源,建立起完整高效閉合的,對城市管理領域內的城市管理部件與事件問題進行科學化處理的城市綜合管理系統,推行萬米單元網格和城市部件管理法,建立起“一級監督、二級指揮、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管理體制,形成高位監督、部門協調運作、市民廣泛參與,市直有關單位、區政府(管委會)、街道辦事處、社群居委會各司其責、各盡其責、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提高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更好服務於“黃、藍”兩大國家戰略的實施。

(一)實施內容。以建設部頒佈的《城市市政綜合監管資訊系統管理部件和事件分類與編碼》為依據,初步確定五大部件(公用設施類、道路交通類、市容環境類、園林綠化類、房屋土地類)和四大類事件(市容環境、廣告牌匾、施工管理、街面秩序)為主要管理內容,隨著系統完善,逐步擴大覆蓋面,提升數字化城管的廣度和深度。一期工程首先對東城區域內城市管理相關問題進行管理,對東營區、東營經濟開發區的城市管理內容實行監督管理,預留向非城市管理部門、各縣區擴充套件介面。二期工程逐漸擴大到市直相關部門、各縣區。

(二)總體架構。構建“三個系統、六套程式、兩項制度、十個子系統”。

三個系統:一是監督指揮系統。在市級設立一個監督中心,在東營區、開發區設立指揮中心。二是資訊採集系統。參照杭州、煙臺等地做法,採取市場化運作模式,招標採集公司,訂立合同,建立考核辦法,由採集公司負責城市管理資訊採集。三是處置辦理系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