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的研究報告》教學反思

來源:才華庫 1.88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丁丁的研究報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丁丁的研究報告》教學反思

《丁丁的研究報告》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是以榜樣引入,激發學生對研究報告的興趣;填空式練習,幫助學生對重點內容的閱讀理解和把握;比較式閱讀,使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這三個主要的環節進行教學,整個的教學思路還是比較清晰。但是在具體的落實上,細節的處理上做得不夠恰當。

首先是問題不明確。

“丁丁的研究報告有哪些內容?”一提出,對於“內容”指的到底是哪些,與學生的理解和最終的答案產生了出入,作為有著引導者角色的老師,我的問題不夠明確。以致於教學一直圍繞在這點上週旋,浪費了較多的.時間,影響到後面的複習和擴充套件沒能在本課時授完。如果由“有哪幾部分組成?內容具體是哪些(句子)?”切入,結合填空,這樣設計也許更為簡潔,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其次是評價不夠貼切。

在比較句子這一環節,我問“你覺得哪句句子寫得好?說說理由。”可以說,學生的發言是比較精彩的,各抒己見。但當學生意見出現不統一時,出乎意料之外的我,評價顯得不夠明確。如果以“你比較喜歡哪一句?為什麼?”方式提問,就更容易引導學生明白詳、略表達的不同效果,應因地制宜。

再次,過分地強調了研究報告的結構,而淡化了對內容的理解、感受。這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徹底從老教材的框框中走出來。如何更新理念,吃透新教材,是目前我所面臨最大的問題,也是我努力尋求的方向。

除此以外,上課的節奏應有揚有抑,時而激情,時而舒緩。而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缺少的是必要的靜讀,以此來感悟語言文字的奧妙,理解課文內容。

由於我的教學經驗尚不足,上課時有些緊張,在細節上的把握和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我想,通過今後每一次對教材的鑽研,每一次課堂教學的實踐,每一次對教學的反思和修改,我一定會有所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