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的作文集錦15篇

來源:才華庫 6.98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開學第一課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集錦15篇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1

《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很多的觸動,這一期的主題是夢想,夢想是動力,夢想是堅持,有夢就能出彩。這裡不僅有家戶喻曉大明星的夢想,也有普通平凡媽媽的夢想,我從這裡收穫了很多。

這一期的主題是夢想,想到這裡,我不由地想到一句歌詞: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夢,平凡而不平庸。有夢就要堅持,實現夢想並非一朝一夕。《開學第一課》給了我很多觸動。感動、欣喜、自豪一同湧上了我的心頭。

第一階段,有夢就是動力。動力是不滅的夢想。有多少人曾經多少次都輕言放棄,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實現夢想要有動力,要有目的地,想勝利的彼岸出發!

第二階段,有夢就要堅持。章子怡的夢想是一名演員。在一路上,她流過多少淚,受過多少傷,要知道,你實現夢想之後的幸福是難以想象的。章子怡和我們一樣,都是平凡的普通人,她遇到許多坎坷都沒有輕言放棄,我們為什麼就不可以呢?有夢就有希望,在一路乘風破浪後的喜悅,更是難以想象,

第三階段,我依稀記得有一位叫鄭亞萍的母親,兒子 以前得過腦炎,她四處尋醫,人家都說,放棄吧,她說,就算全世界都放棄了他,我也不放棄他。她帶著兒子四處尋求方法,聽用腦可以開發智力,她便去打聽到彈鋼琴不錯,便用自己業餘的時間去學鋼琴,回來讓兒子去學。在《開學第一課》上,主持人問她的兒子的夢想是什麼,他說:“我要掙錢,買房子和戒指。”主持人問:“你為什麼要買戒指”他回答道:“因為媽媽很漂亮”媽媽隨即流出了激動興奮的淚水

第四階段,有夢就能出彩。比如許多演員,他們實現了夢想,開始一炮而紅

夢想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有了夢想,人生就有所追求。沒有夢想的人是就會枯燥無味。夢想的帆船即將遠帆啟航。讓我們在夢想的海洋越唱越響,越行越遠!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2

這天是9月1日,全國中國小開學的第一天。教育部之前向全國的中國小校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學校組織學生和家長收看中央經濟頻道在18:55——20:55播放的《開學第一課》,這臺“知識守護生命”大型公益活動以生命意識教育為主題,將奧運精神和抗災精神緊密結合,包括“潛能”、“團隊”、“堅持”、“生命”四堂課,意在讓應急避險教育深入人心。

《開學第一課》以“知識守護生命”為主題,讓全國2。2億中國小生《開學第一課》就學應急避險,讓孩子們學會敬畏生命並珍惜生命。汶川大地震讓很多孩子埋在倒塌的廢墟下,再也無法享受本應屬於他們的陽光生活,同樣四川省安縣桑棗中學的2300多名師生在地震降臨後,僅用了1分36秒,全部從五層的教學樓中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正像他們的校長葉志平所言: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我們全校這一奇蹟,緣於從2005年開始,每學期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疏散演習。在平時的演習中,學校為學生們計劃了各自的逃生路線,在他們的教學理念中,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從“汶川災難進教材”到《開學第一課》,我們不禁為中國的教育喝彩鼓掌。《開學第一課》就讓孩子們學習如何應急避險,這是人性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良好開端,有利於強化教師和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中國小生自我保護的潛力和素質。

對於中國來說,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有南方大面積的罕見冰凍雪災、汶川特大地震的災難,也有北京奧運體育與文化的盛宴。對於中國青少年的成長來講,這一年裡所發生的一切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災難前的自救、對生命的敬畏、文化的魅力的展示、團隊的力量的凝聚、民族自豪感的釋放……這些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所務必經歷的教育,也是走向社會需要儲備的素質。今年開學的“第一課”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就應具有深遠的好處和深刻的影響,也必將成為孩子們人生中最難以忘記的一課。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3

這一年的開學第一課主要講的是“夢想”。

說起“夢想”這兩個字,它是美好的,只有努力拼搏,堅持不懈。才能實現夢想,美夢成真。怎樣才能實現夢想呢?就請大家來看看吧!

其實夢想就是行動,你行動了,就離夢想和成功不遠了。

來看看這位姐姐吧,她是特訓班年齡最小的一位,才十三歲,就要親身經歷這麼苦的培訓,幾年都不能回家,不能見到親人們,首先來到這裡需要十足的勇氣和毅 力,需要勇氣呢,是因為飛機飛到高空時,得帶著跳傘跳下去,這件事情說起來是非常簡單的,可是做起來卻有令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因為這件事情要有勇氣,有膽 量,要從那麼高的天空落下來,這可不容易做到,可是,這位姐姐卻把這當成一種享受,是多麼的厲害呀! 需要毅力呢,是因為她們要跑很長的路,甚至比馬拉松還長,所有的人已經筋疲力盡,彷彿用完了全身所有的力氣,可是,那位姐姐還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向前衝,因 為誰要是

落在了最後一名,就要被淘汰掉了,這競爭是多麼的殘酷呀! 不過,因為這位姐姐的努力,人們都看在眼裡,並且沒有到最後一名,最終,這位姐姐留了下來。多年來的夢想,因為她行動了,她努力了,她堅持了,最終實現了當軍人的夢想。

美夢成真了,跨進了成功的第一步。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付出了就有收穫。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行動了,堅持了,就一定能實現。

這就是開學第一課所說的夢想。只要努力了,行動了,就一定能實現自己未來遠大的夢想。

所以,為了將來的幸福生活,為了父母老師,為了打造自己的未來,為了使自己的生命如夏花之絢爛,從現在開始就為自己努力拼搏吧。加油!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4

《開學第一課》的老師和故事帶來的“正能量’讓我們深受鼓舞和感動。我明白了實現夢想的過程就是自強不息,追求夢想,健康成長的過程。我們為實現自己夢想拼搏的過程就是實現中國夢想的過程,成長因夢想而精彩,我們每一個人因堅持夢想而美麗!我們國小生的歷史使命就是以“中國夢“與自己夢想結合在一起,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國夢”為依託、主題為“乘著夢想的翅膀”,分“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三個篇章。我最喜歡的“太空教師”王亞平,她為我們帶來充滿正能量的夢想演講。她在演講中說到,自己小時候夢想能夠做一名飛行員,在參軍後看到中國首次載人航天行動成功後便勵志要做一名女航天員。而在夢想成真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個人的夢想和國家的夢想融合在了自己的驕傲和自豪當中。她說,這一切都源於10年前她的航天員的“夢想”,而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觸到夢想。她由一名普通的士兵到航天英雄,“追夢者”的身份始終不變。

她十年堅持飛天夢想真實的故事和我身邊的樑老師一直堅持寫作,希望成為作家的夢想,讓我體會到夢想是推動自己前進的動力,心懷夢想併為它付出努力是一件多麼自豪的事。我明白努力實現自己夢想,才會有活出真我風采的人生。樑老師在開學時候就告誡我們要努力學習,熱愛國家,努力把個人的理想和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才無愧於這個偉大的中國夢時代。

在“中國夢”的鼓勵下,我會頑強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勤奮學習、努力奮鬥。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5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們在班上收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關於幸福。

這次《開學第一課》,播放了許多努力創造幸福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一個名叫孟佩傑的女孩的故事:孟佩傑在生下來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她的媽媽在臨終前將她託付給同村的另一對夫婦,而過了幾年,養父也去世了,只剩下她和養母了,孟佩傑到六歲的時候養母的下半身癱瘓了,生活讓她這麼的不幸,她卻沒有放棄,邊照顧養母邊努力讀書,最終靠自己的力量考上了大學。她雖然遇到了種種不幸,但是她克服了困難,創造了幸福,並獲得了發自內心的快樂。

我們現在有爸爸媽媽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天熱的時候可以吹空調,口渴的時候可以喝瓶飲料,這些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的.,而孟佩傑為了減少家庭開支,每天不管好壞都買最便宜的菜,比起她我們已經很幸福了,但是這些幸福都是爸爸媽媽給予我們的,並不是自己創造的,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創造出幸福。

不管是郎朗的四手聯彈,還是楊利偉實現了中國幾千年的飛天之夢,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創造出幸福的人沒有一個是一帆風順的,都是歷經艱辛才獲得幸福的。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然後排除萬難,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等達到目標時你就會感到幸福。

彈鋼琴的時候,因為曲子越來越難我也有過放棄的念頭,經常抱著消極的態度去彈,所以進步很慢,這次看了《開學第一課》,以後,我就知道了如果因為很難達到而抱著放棄的念頭去做一件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須去不斷地克服困難才能成功。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6

“叮呤呤……”上課的鈴聲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後的跑進教室,靜靜地等待著老師的到來。

一們女老師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教室,她用洪亮的聲音說到:“同學們,我是你們的作文老師,我姓楊。”說完便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楊”字。其實,我並不喜歡作文,因為我對作文毫無興趣,一提起作文我就頭痛,不是無語可寫就是提筆忘字,雖然我寫的還不錯,但是每次作文都是出於完成任務,就連這次的作文班都是爸爸硬逼著我來的。可是處於這種情況,不聽不行,我只好硬著頭皮,心不在焉地聽著。

只見楊老師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流利地畫著,過了一會兒,黑板上出現了一隻漂亮的公雞。咦!真奇怪,上作文課畫公雞幹啥?是不是老師要教我們畫畫?提起畫畫,那可真把我樂壞了!我忙從書包裡拿出圖畫本,學著老師的樣子畫起來。

正當我把公雞畫好時,老師一聲不響地走到我身邊,隨手拿起圖畫本,對同學們說:“畫得真不錯!”接著她指著公雞溫和地對我說:“宋倩茜,你能給我講一個大公雞的故事嗎?”我提起神,想了想說:“我外婆家養了一隻公雞,鮮紅的雞冠,金黃的羽毛,尾巴向上翹著,樣子挻威武……”“講得真好!”老師連連稱讚。

我又振著起精神,認真地聽課。接著,老師又提問了班裡幾位同學,他們都講得有聲有色,有趣極了。最後,老師對我們說:“寫作文要多看、多聽、多想、多寫,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要你們留心生活,注意觀察周邊的事物。”

這次的作文,我寫得很輕鬆,我很喜歡這堂作文課。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7

生活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學習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往事中,我們同樣可以學到很多。也許,稚嫩的我們還不理解生活的困苦與煩惱。我們的壓力也會感覺較為輕鬆。生活中的父母,我們又理解多少呢?父母夜以繼日的勞作,他們為我們流下辛酸的淚水,我們又知道多少呢?工作的壓力與煩惱,促使他們生活節奏也隨之改變了,我們又知道嗎?在大家都進入夢鄉的時候,悄悄地推開門,從狹窄的門縫中偷偷看到母親仍在那裡幹家務,那時,你還在無動於衷嗎?

在偷偷看到母親的勞作之後,我從此悄悄的在母親還沒回到家的時候,我已經把家裡的碗筷洗的閃光了,這其實並不算什麼,但加在一個勞作了一天的人身上,又是何等的艱難,慢慢地,我學會了體貼,關愛他人,政治書中的換位思考,其實,我長大了。

每當看包爸爸因為應酬而醉倒的時候,他磕磕絆絆地走進門來,而臥室門口的我們母子,淚水又一次傾瀉下來,潤溼了我們的臉頰。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又一次觸動了我們的新,為了一家的生活,他整天夜以繼日的工作,就是希望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份成功的事業,兢兢業業。但是,生活的重擔不得不壓在他的肩上,我們又扶起他跌跌撞撞的進了臥室,母親悄悄地坐在沙發上小聲地啜泣。

此後的每天,在爸爸回來之前,我都會準備好一杯熱茶,給他解渴,他也會寬慰的說一聲“謝謝”。我也覺的十分開心,我都每天和他談心,訴說學習中的煩惱,他也好似一位專家耐心的開導我,讓我要學會自信,學會包容,擁有坦蕩無私的胸懷,漸漸地,我真的學會了包容,大度,政治書中的自信之歌。其實,我長大了。

從父母那裡,我學到了堅強,自信,自立,坦蕩……畢竟有人說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我們永遠也學習不完,因為那是無私的品質。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8

《開學第一課》裡邀請了許多嘉賓,從文字演變,武術精神,棋藝甚至絲綢之路各方面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們為生在中華感到驕傲。

《開學第一課》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漢字的演變。作為中華兒女,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中華漢字。我們都好奇過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漢字?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起,我們就開始了學習之旅。試想一下,假如你不會講話,更沒有講話的概念,你覺得你不會被社會所拋棄嗎?無疑你會被孤立起來。因此我們學習漢字不僅僅是為了將漢字的精髓傳承下去,更是為了方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

我們也曾自大地認為自己已經能掌握漢字的精髓了,我們總是想:我已經能熟練地用漢字講話了,為什麼我學習的科目裡還有語文?我認為,語文的存在是為了教會我們如何給一句話包裝。人們常說:忠言逆耳,可語文的存在就是為了教會我們做到:忠言順耳。語文教會了我們幽默,這也是漢字的神奇之處。

或許此刻你會想:既然漢字如此神奇,我們學習的科目裡除了語文怎麼還有那麼多?其實每門科目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它們就像語文一樣,都是為了方便我們交流,增長我們的見識,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這或許就是“漢字叔叔”不惜一切研究漢字的原因吧!

因此,我們學習的不是一疊疊課本,而是我們偉大祖先的交流習慣和某些思維方式。我們剛從母胎生下來就開始適應祖先們的思維,這也方便了我們交流與社會發展。或許你覺得你可以有自己的思維,可我覺得:你的思維必定是建立在祖先們思維的基礎上的。因此,這便是我們學習的意義所在。我們不僅要學習祖先們留下來的文化,更要通過這些文化去挖掘更多的文化。

《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學習不是為了分數,更不是為了名次。學習只是為了讓我們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讓我們不斷去超越自我,為社會做出貢獻。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9

昨天晚上,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個欄目,主題是“美就在身邊”,通過一些代表人物的親身經歷和獨特感受,來告訴我們美其實就在我們身邊。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開學第一堂課,我聽完了深有感觸、很受啟發。

從前的我對美的認識很膚淺,要麼就認為美 一定是風花雪月,美,一定是國色天香,但當我看完這個節目後,我發現,我大錯特錯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美。

成功的人身上充滿了美。像欄目中的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為我們講述了太空之美、地球之美;陳一冰、焦劉洋、葉詩文等奧運冠軍,也告訴了我們團結之美和奮鬥的意義;姚明、林書豪等體育明星,也表現出了他們勇敢追求自己夢想的不懈努力的堅持美;還有著名學者于丹和譚晶等多位知名歌手,也給大家帶來了美的祝福、美的希望。

平凡的崗位上也到處是美。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他們都是在最平凡的崗位,表現出來的卻是不平凡的美。就說最美司機吳斌吧,他在受到重創後,雖然深知自己很有可能性命不保,他卻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感動又震撼的事情,黨務斌死了之後,整整一個城啊,在為他一個人送行!一個平凡的人,為何牽動著這麼多人的心?!那是因為,他的精神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裡!在我們身邊,也到處是這種平凡而偉大的美:在公共汽車上,看到老人、孕婦沒有座位,起來給他們讓個座;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低年級的同學摔倒了,把他扶起來;在大街上,把自己手中和落在地上的垃圾扔進垃圾箱……做這些事都是舉手之勞,但同樣值得敬重。著名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其實,美就存在於我們身邊,美也是平凡的。

美更要從自己做起。生活中到處都是美,美不僅僅是用眼睛欣賞的,不僅僅是用嘴巴去訴說的,不僅僅是用文字寫出來的,更重要的自己要去學習美的品質,多做美的事情。這也許就是2012年《開學第一課》想教給我們的東西吧!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10

又是一年開學季,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們共同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檔欄目。

看完後使我受益匪淺,瞭解了在如今幸福生活的背後有怎樣的辛酸與勞苦。兩萬五千裡的長征,是紅軍戰士們用血與汗編制的奇蹟!

第一節課是胡正先老爺爺向我們講述當年過祁連山的情景:48天沒有見到一口糧食,戰士們腳上穿的鞋是用稻草編的草鞋。而有些戰士什麼也沒有,只能赤腳走路,被三稜刺扎的滿腳是血。可即使是這樣,也阻擋不了紅軍們堅定不移的決心。向目標前進,定能取得勝利!

第二節課賀陵生叔叔向我們講述了他的父親——賀柄炎將軍。他十七歲時便用智慧一個人抓回四十七個俘虜。他三十二歲時因打仗右臂中了子彈。情勢所迫,沒辦法。只好把他綁在一個木板上,用老百姓家中的鋸子,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經歷了2個多小時漫長的時間把胳臂鋸了下來。這是憑著一個怎樣的毅力啊!面對生死、面對疼痛、面對挫折,他卻只是冷靜面對,堅持不懈。這種精神是需要我們發揚光大的!

第三節課耿瑩老奶奶向我們介紹了他的父親耿彪的長征故事。那時環境惡劣,沒有食物可吃。他們每人每天支援一顆黃豆來維持生命。一顆黃豆啊,誰能填飽肚子?但他們卻做到了。這哪裡只是一顆黃豆?更是一份決心、一份堅持、一份不屈!

第四節課航天員王亞平向我們講述了航天訓練時的艱苦。成功並非一蹴而就,是要有信念和不懈積累而成的。成功是屬於那些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咬牙堅持,終會迎到前方的曙光!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不單是長征精神,更是每個人成功的奧祕。不經歷風雨,哪會見彩虹?沒有苦痛的經歷,哪會嚐到甘甜的滋味?讓我們舉起雙手,接過先輩的旗幟;堅定信念,傳承長征的精神;揚起風帆,尋找成功的彼岸!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11

今天,我們學校像往年一樣,組織我們全校觀看《開學第一課》,我已經看了四期的《開學第一課》,可就今年這一期才讓我感動得大流眼淚。

今年的班會主題是夢想,有夢想就有動力,有夢想就要堅持,有夢想就能出彩!

最讓我感動的是八一跳傘隊隊員們,他們為了夢想,每天辛苦訓練六個小時,還承載著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的壓力,可他們卻還是辛苦的訓練。長跑、小腹頂椅子、實跳……他們每天都在重複著這樣的訓練,儘管他們想家、辛苦,可是他們還是為了夢想,忍著傷痛,繼續訓練。

還有一個令我感動的是一位自閉症孩子小威的媽媽,他可能並不偉大,可是她的堅持不懈讓她的兒子小威漸漸不再那麼自閉了,還能跟人正常的交流,能上正常學校。這並不是因為他吃了什麼好藥,應該說這靈丹妙藥就是小威媽媽的堅持。她帶著小威四處求醫,有一次,他見到了一位鋼琴師,鋼琴師說:“學鋼琴能開發大腦。”於是她就下定決心要孩子學鋼琴。她開始每天利用業餘時間來學鋼琴,一學會就教給兒子,剛開始,教起來非常難,越是教越是聽不進去,就這樣教了一年,終於蝗得進去了,小威總算會彈鋼琴了。堅持,是多麼的重要!

最讓我感動的是著名的鋼琴家郞郎,我沒辦法去想象到他竟是從當替補開始的。更無法想象到他對音樂的興趣竟然是因為《貓和老鼠》。完全想不到他最早學鋼琴的原因竟然是為了穿上帥氣的燕尾服風風光光地站在舞臺上彈鋼琴,如此平凡而難以實現的夢想,卻能獲得如此大的成就。有夢想,人生就精彩!

今天在《開學就第一課》裡,我看到了太多感人的故事,雖然這只是在電視上看到,可是我卻被電視上的人們感動了。一句話:有夢想,你就有動力,要堅持,才會成功!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12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週年,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圍繞“五星紅旗”講述多個故事,從多角度幫助學生領悟為什麼要愛國、如何愛國,啟發學生思考“熱愛祖國”“珍愛五星紅旗”和“個人學習發展”之間的深刻關聯。

在繡紅旗的畫面中,“五星紅旗”承載著革命先輩流血犧牲的記憶,凝聚著仁人志士的夙願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訴說著我們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對學生而言,愛護五星紅旗,接過先輩旗幟,樹立遠大理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愛國的直接體現。

第一代“攀登者”在極其嚴酷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飄揚在珠峰之巔。在這裡,五星紅旗是團結拼搏的化身。於今天的學生而言,需要繼承的是閃耀其間的中國人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

在距離祖國萬里之外的護航艦上升起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閃耀”的五星紅旗,彰顯了強大祖國的力量與擔當,釋放了家的安全感和親切感。五星紅旗,激勵著學生不負青春韶華,練就過硬本領,奔赴社會的各個崗位,勇挑重擔,捍衛祖國的尊嚴和榮光。

在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傳頌著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五星紅旗,鼓勵著學生們珍惜時光,刻苦學習,健康成長,共同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強!

優質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需要通過有效的活動設計和實施,幫助學生“進入”學習,觸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深情關切、深度思考、深刻洞察從而引發相應的深入行動。這一切,有賴於“中介”的提供。本次課選擇“五星紅旗”作為“中介”,經由“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溝通了愛國與學生自身學習發展的關係,將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祖國的命運聯絡在一起。五星紅旗,既是我們心中神聖的象徵,又是愛國主義教育具體、直接、內蘊豐富的載體。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13

每個人都有夢想,在我們的記憶匣子中,它們是不可或缺的七彩泡泡。也許會破滅,也許會肆意滋長,但它們,總是最美的!

圍繞著夢想,《開學第一課》上開展了四次班會:“我的夢”,“堅持夢想”,“探索夢想”和“中國夢”。

第一次班會使我明白:我的夢是中國夢,中國的夢是我們的夢;

第二次班會使我明白:堅持夢想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我們要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每天都離夢想跟近一步;

第三次班會使我明白;在實現成長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創造,只有不斷地創造,只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才能讓夢想激發生命中更多的潛能;

第四次班會使我明白:中國夢承載著中國民主,富強。公正。和諧。自由的最基本的價值觀,承載著自強的中國精神。中國夢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自己的努力,共同構築夢想,讓夢想照耀中國,閃亮世界。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劉偉與韓璇的例子了。

因為劉偉讓我明白;一個人生存的價值,就是他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他在一次表演後的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有兩個選擇,要麼趕緊死,要麼就精彩地活著。”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劉偉哥哥選擇了第二條路--精彩的活著。他付出了比別人多一百倍的努力,完成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標;用失去雙臂的殘肢,彈奏住了優美的樂曲。那是生命在高歌,是青春在讚歎!

他的音樂中透著自信,透著喜悅!

而韓璇則讓我明白:儘管房屋倒塌,生命不再,夢想,一定依然存在!

雖然喊爸爸的三天努力化為泡影,雖然小韓璇帶著未完成的夢想離開了認識,但她的教師夢,會有更多的人幫她實現。

節目的最後,當信鴿朝我飛來時,我同樣將我吾想的夢寫成紙條,綁在它身上,請求它,帶著我的夢想,飛向遠方!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14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麼?沒有,從來沒有。”

偉大的長征早就以其英雄的史詩永遠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今年是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週年,央視四套前不久重播了以長征為題材的電視劇《長征》。這是一部感天撼地的劇作。這部電視劇幾年前就已經看過,這次重播,相信許多人會一集不拉地再看,會再一次地被震撼,被感動。 長征的艱難是遠遠超出一般人想象的,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長征途中,我們英雄的紅軍,每天要面臨幾十架敵機的偵察轟炸,面對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途中又沒有根據地可作為依託,紅軍所經過的地方,又多數是貧窮落後的地區,部隊要想籌集到自己所需的給養該是何其艱難。可以想象,紅軍是在怎樣缺衣少食,缺醫少藥的情況下每天還要行軍打仗,但是,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揮下,英雄紅軍二佔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不僅巧妙地調動了敵人,迷惑了敵人,拖垮了敵人,而且達到了消滅敵人,使戰局始終朝著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而長征途中最精彩,最驚心動魄的一仗,要數飛奪盧定橋了,為了粉碎妄想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夢想,我們的英雄居然在下雨路滑的山路上,在一天的時間裡奔襲240裡!要知道,他們是在長途行軍,連續作戰,是在吃不飽,睡不好的極端疲憊的情況下完成這一壯舉的。這該是怎樣的壯舉啊!如果沒有這一天240裡,如果增援部隊搶先到達盧定橋,紅軍的命運會如何,是人們不敢想象的。由於缺衣少食,飢寒交迫,有多少英雄倒在了雪山,長眠在了草地!整個長征,我們英雄的紅軍,由離開江西蘇區時的9萬多人,到長征結束時僅剩一萬多人!可以說,烈士的鮮血灑滿了漫漫長征路!巨大的犧牲,也從一個側面宣示著長征的艱難。

開學第一課的作文15

9月1日下午6時55分,我坐在客廳裡,全身貫注地觀看了中央2套播放的《開學第一課》。它由潛能、堅持、團隊三節課完美組成。主持人有王小丫、李佳明和方瓊。邀請的嘉賓有國家舉重隊的馬教練及隊員劉春紅、陳燮霞等奧運冠軍和來自災區的同學。主持人主要讓他們一起通過互動、講述的形式,將奧運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緊密結合,讓應急避險的教育深入人心。

第一節課是《潛能》。潛能是人內心深處的巨大能力。每個人都有潛能,潛能是無限的,都需要盡力地挖掘。潛能這一節課主要講了在5.12大地震中,四川棗陽中學的全校師生二千二百多人,能在1分36秒的時間內,都安然無恙地轉移到操場上,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他們之所以能創造生命的奇蹟,這跟他們平時加強應急避險知識的學習,在危急時刻挖掘每個人的潛能是分不開的。這真正體現了知識守護生命的重要性。

第二節課是《堅持》。參加的人員是中國首枚奧運帆船金牌得主殷劍和教練蔣琛。他們通過和現場的兩位觀眾分別為急救包選出一件救生物品。他們首選了哨子、繃帶、毛巾、長繩。課外輔導員是魏英瑛博士,她告訴觀眾,原來他們選的救生物品跟國際標準正好相吻合。課間嘉賓有來自“不拋棄,不放棄”中的士兵突擊中的人員,通過他們的事例告訴我們,堅持就是永不放棄,它會給生命創造更多的精彩。

第三節課是《團隊》。姚明叔叔及國家籃球隊的的隊員告訴我們,團隊精神就是做每一件事大家一起努力。團隊精神是勝利的保障。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能創造奇蹟。

看完這一課,我的最大感受是:生命都有潛能,生命貴在堅持,團結就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