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兩首課堂實錄

來源:才華庫 1.08W

詩經是我國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文學成就非常高,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詩經兩首課堂實錄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詩經兩首課堂實錄

詩經兩首課堂實錄

師:親愛的同學們,歡迎大家進入我們的語文課堂,我們的生活有多麼寬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有多麼寬廣。大家來思考一個問題,你認為我們人類最高尚的情感有哪一些?

生:我認為母愛、親情、友情等都是。

師:很好,這些情感的核心內涵就是愛。從長城內外到大江南北,從小橋流水到街頭巷尾,到處都有愛的讚歌,這些愛發自內心,出於真情,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重要的情感之一:愛情!許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寫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都會引用一句詩“關關雎鳩,在河之州,(故意停頓,學生齊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對!這膾炙人口的詩句就出自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今天我們很榮幸的走入古代文學經典——————《詩經》。請看大屏,關注學習目標。(開啟大屏,板書課題)

學生一起關注目標。

師:今天,我們將在瞭解《詩經》的基礎上,積累本課的字詞,感悟《關雎》《蒹葭》之美,並爭取可以記憶背誦,大家有信心麼?

生:(齊聲)有。

師:昨天同學們預習自己蒐集了有關詩經的資料,現在同桌兩人稍加交流,互通有無,我們有個關於詩經知識的搶答題,一會看看哪位同學準備的更充分,表現得更精彩。

(生互相交流,互通有無。)

師:現在可以搶答問題麼?

生:可以。

回答問題:1、《詩經》在詩歌史上的地位?

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師:地位崇高。              2、它收錄了哪個時代的作品?

生:(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間的詩歌)

師:時間久遠。              3、它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歌?

生:共收錄了305篇。

師:[共收錄了311篇,但有六篇只有題目沒有內容,因此是305篇,因此也叫《詩三百》。

4.這些詩歌是怎麼分類的?

生:根據詩歌的內容分成風雅頌。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兩首詩歌皆出自“風”,多收錄各地歌謠,是人民大眾的口頭創造。    師:大家的預習工作比較充分。詩歌的學習誦讀非常重要,美讀吟誦會啟迪詩心,培養詩語。讓我們領會誦讀之美。

(大屏打出讀詩指導)詩經屬於民歌,是詩歌的最早形式,是古代先民用最自然的,沒有修飾的語言把生活唱出來的,呈現四言的特點,因此,我們用最自然的呼吸,最自然的節奏,22拍,即可成誦。

咱們先在四人小組中選幾句自己最喜歡的讀讀,然後推薦讀的最棒的給我們範讀。

(學生小組內誦讀詩歌)

(生舉手)

師:請問你是推薦別人還是自己讀?

生:我自己讀。

師:很勇敢,掌聲鼓勵一下。

(生讀蒹葭)

師:咱們評價一下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讀好不好,誰來評價一下?

生:她讀的聲音洪亮,咬字清晰,總體來說讀得很好。

師:哦,你評價的這麼好,讀的也一定很不錯,不如你給我們讀讀另一首吧。我們給她配個樂。

(生配樂朗讀關雎。)

師:有沒有問題?

生:應該是窈(yǎo)窕(tiǎo)淑女,不是(yáo)(tiáo)。

師:對,聽得很仔細。

師:有沒有多音字在裡面呢?

生:參差,好。

師:是好(hào)還是好(hǎo)?

生:好(hǎo)。

師:為什麼呢?看“逑”的詞性。

生:名詞。所以修飾名詞的應該是形容詞好(hǎo)。

師:非常好,請各位同學看大屏。這些就是這兩篇詩歌當中需要我們注意的字詞的讀音,現在我們齊讀一下。

(生齊讀)

師:這些字詞需要我們同學記準記清,我們的語文學習非常關鍵的就是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積累詞語。

師:同學們美妙婉轉的聲音讓老師也躍躍欲試,可以給個機會老師讀讀麼?願意聽老師清讀還是配樂讀啊?

生:配樂讀。

(師配樂讀詩。學生鼓掌。老師致謝。)

師:讀詩啊,一定要投入,讀出屬於自己的感動。

師:在我們朗讀了文字之後,我們要“知其意”,就是要了解文章講了什麼。咱們來走入詩經的內容之美。昨天同學們自由閱讀了詩歌,並根據課下注釋初步瞭解了詩歌大意。現在請同學們展示一下用自己的語言詮釋的文章內容。

生:我解釋的是《關雎》。在河中的小洲上,雎鳩鳥在不停的鳴叫,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撈採,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日日夜夜不管是醒還是睡我都在追求她。追求她而沒有得到,日日夜夜不管是醒還是睡,我都在思念她。思念啊思念啊,我翻來覆去睡不著。參差不齊的荇菜左右兩邊地採摘,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我彈起鼓瑟而親近她。參差不齊的荇菜兩邊地挑選,文靜而美麗的姑娘,我敲起鐘鼓使她快樂。

師:哎呀,請坐請坐。他寫的怎麼樣?

生:很美。

師:而且讀的也很有情感。

師:聽完他的註解之後,你有沒有不同的意見或是更好的解釋?

生:我認為“寤寐求之”已經翻譯成了“日日夜夜”,就不必再翻譯成不管是醒還是睡我都在思念她。

師:睡著醒著不就是日日夜夜麼?

生:有一點重複。

師:好的,有見解。

師:其他的同學有沒有補充?

(生沒有舉手)

師:也就是說,這位同學翻譯的還是不錯的,是吧?那麼還有那位同學願意為我們翻譯一下蒹葭?不過同學們看一下文字,《蒹葭》還是挺長的,再仔細看,你有發現《蒹葭》的結構有什麼特點麼?其實它結構上的特點很鮮明。

生:有很多的相似。

師:啊,這位同學說相似,對,看它四句一個章節,分成了———

生:三個章節。

師:對,這在詩經當中叫做“重章疊詠”。三個章節有很多相似,讀起來朗朗上口,一詠三嘆,頗有音樂之美啊!我們這樣,請三位同學將三個章節的意思分別呈現。

生1:河邊的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的蘆葦上凝結成霜,我那日日夜夜思想之人,就在河岸的對面一方,我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險阻而又漫長,我又順流而下,尋尋覓覓,那人彷彿就在水的中央。

師:請坐,真是沒有想到,我們同學自己在課下就能把詞義詩意疏通到這個程度。非常精彩。第二小節。

生:河岸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乾,我那魂牽夢繞之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我逆流而上,尋尋覓覓,道路坎坷而又艱難,我又順流而上,尋尋覓覓,那人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師:翻譯的怎麼樣?有沒有問題?評價一下。

生:他翻譯的有點錯誤。

師:有點錯誤?哪個地方?

生:他說順流而上。

師:那麼應該是?

生:順流而下。

師:哪一個字是順流而上?有順流而上麼?

生:沒有。

師:對,沒有。順流而下,逆流而上。要特別注意這兩個字的解釋,課下有註釋,做標記。

師:第三個小章節,好,這位男生。

生:蘆葦叢中,晶瑩的露珠還沒有幹,我所愛的那個人站在河水的另一邊,我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艱險而又曲折,我順流而下再去尋找她,她好像就站在水中的那塊陸地上。

師:各位同學根據註釋對文字做了解釋,文中有很多的字需要引起我們同學的注意。比如說剛才這位同學翻譯到的“道阻且右”那個“右”字。在我們現代漢語當中,它是一個方位詞,在這裡它要解釋為“彎曲”“彎彎曲曲”,所以我們要注意古代文學與現代文學字詞義的差別。

師:同學們對這兩首詩的大意還有沒有補充或不同意見?

(生沒有舉手)

師:其實,這兩首詩歌,我們的課下注釋非常詳備,因此我們在結合課下注釋瞭解課文內容的時候就做得比較好,比較到位。

師:在我們讀其文,知其義之後,我們需要深入地思索課文內容。昨天,老師給大家留了部落格,晚上我就瀏覽了我的部落格,發現很多同學上發了很多感悟和疑惑,我把這些疑惑和感悟彙總,發現同學們對這兩首詩的疑惑集中在這三個問題上:

大屏打出問題:

1、關雎中的男主人公最後和女主人公在一起了麼?

2、蒹葭中寫了很多景物,不能選別的景物麼?

3、關雎和蒹葭都是愛情詩,幹嗎選兩首?

大家的智慧是無窮的,現在我們就四人小組合作,從這三個問題中選取一個問題進行研討探究,一會我們交流一下你探究的成果。現在,時間給你,回過頭去。

(大家興致勃勃,開始探究,發表個人見解)

師:時間差不多,同學們,老師看到大家都討論的非常的激烈,那一個組想先來展示一下?

(生舉手)

師:好,那一組,有請。

生:我們選擇第二問。

師:第二問,大家一起看。

生:我認為蒹葭中選擇那些景物―――清晨的冷霧還有露水,著朦朧的景物正好適宜兩性之間愛情微妙的感受。

師:哎呀,說的太妙了,鼓掌吧!

師:理解的很好,語言組織的很好,情感表達的很好。

師:還有那位同學?這位女生。

生:我們選擇第三題,我們覺得這兩首詩不重複,因為關雎寫的是追求一個女生的事,蒹葭寫的是懷念一個人的事。

師:懷念?

生:哦,思念。

師:哎,兩個詞要注意,是有分別的。繼續麼?

生:關雎寫的是特別直接的彈琴鼓瑟哄女孩開心,而蒹葭寫的是在遠方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去準尋她看她。

師:請坐。表達的意思是比較清晰的。她說關雎的意思是很直接的,大家有沒有發現,關雎主人公的情感是非常的熱烈的,那麼,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大家,關雎中的女主人公是個什麼樣的女子?

生:窈窕淑女。

師:哦,大家都引用了文字,就是“窈窕淑女”。那麼用你的語言理解,這是什麼樣的女子?

生:我想應該是一個文靜賢良的女子。

師:那麼從這文本當中有沒有依據支援你的理論?

生:因為君子好逑,一個賢良的女子才值得君子去追求。

(生鼓掌)

師:坐。很有道理。他說一個賢良的女子才值得一個品德高尚的男子去追求,同學們沒有認為她只單純的是個美人,我們可以看到註釋,淑什麼意思?

生:善良。

師:那麼這個女子除了美麗、善良之外,還有什麼特點?

生:勤勞。

師:很好。因此,這樣的一些性格特點綜合起來,才是這個男子思戀她的主因。

(師板書 愛戀)

師:愛戀卻不能得到,於是乎,就要——思念。文中是怎麼描述的?

生:“悠哉遊哉,輾轉反側”。

師:準確,那你知道什麼是輾轉反側麼?(板書 思念)

生: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師:好的'。心裡老有我思念的意中人的影子。同學們再想,這樣的思戀到了極致會怎麼樣?

(生沒有發言)

師:是的,我們正是學知識,長身體的青春年華,愛情離我們還很遙遠,大家缺乏這種情感體驗。思念到了極致往往會產生幻覺了。(板書 幻覺)所以剛才這位同學 和老師私下交流說男女主人公在一起了,有很多同學支援這一理論是吧?

生:對

師:為什麼?

生:“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在一塊才能我彈她聽麼?

師:有道理啊。

生:我們的理解,應該有情人終成眷屬,所以,經過他們的努力,他們應該在一起。

生:“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這個男主人公表達的愛情這麼熱烈,女主人公一定是接受了。

師:老師感覺同學真的非常有浪漫的情懷啊,很希望有情人終成眷屬。多好呢,不過同學們,實際上,和女子在一起只是作者的一種幻想。就是想象她能夠和我在一起,我可以這樣讓她愉悅。老師發現同學們的臉上有些失望,但我覺得你不用失望,為什麼呢?老師再引導大家一下,很多東西,比如夢想,比如理想,遠遠地在那裡,看上去非常美,我很想得到,你的到它了,什麼感受?

生:滿足。

師:是的,滿足。那種渴望的心情呢?

生:消失了。

師:哎,消失了。是的,因此這麼看起來,他沒有得到,也是一種美好,是麼?好的,再關主注一下第二題。剛才那位同學說的很漂亮。《蒹葭》中描繪了很多景物,找到。

(生尋找)

生:有蒹葭,有白露。

師:是的。大家看,深秋時節,露濃霜重,秋涼似水,忍不住會想起我們以前學過的一首小令。

生:《天淨沙 秋思》

師:《天淨沙秋思》裡面也有很多的意象,也就是景色,這樣蕭瑟單調的秋天景色往往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情感?

生:思念。

師:對,一種憂鬱或者傷感的情懷。這樣的景物能夠很好的營造一種淒涼落寞的情感基調。恰恰符合了《蒹葭》中的主人公一直在追尋卻一直得不到的那種意境,遠遠地,在水中央,水之湄,可望而不可及。所以,這樣憂傷悽迷的情懷更加符合我們中國文人對於那種霧裡看花的意境營造的需要。因此,這些景物作用?

生:非常大。

(師板書   景———人)

師:《蒹葭》中,景物為人的活動營造了一個合適的空間。

師:還有那一個組特別關注了第三個問題?

生:我認為不重複,剛才也談到,關雎直接寫追求,不是很含蓄,而是很直白,而蒹葭是描寫景物營造氛圍,才寫後面的追尋和思念,所以,它是比較含蓄的一首詩。第一首是可以說是賦,第二首是興。先詠他物引出情感。

師:這位同學懂得非常多,他甚至談到了詩經中的三種表現手法———“賦、比、興”

(師板書)賦、比、興。

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

在《關雎》中作者為什麼要先寫兩隻雎鳥?

生:我認為是託物言志。

師:國中我們學過不少託物言志的文章,那些視為經典呢?

生:《陋室銘》。

師:很好。那麼大家思考,這兩篇文章,《陋室銘》把自己的志向寄託於有同樣志向的人居住的陋室之上,和我們本文的情感表達方式是一樣的麼?

生:不同。

師:是不一樣的。那麼“興”到底是什麼呢?“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四個字“由此及彼”。看到雌雄兩隻雎鳥很開心的在一起鳴叫,這樣的情景下,他看到了那個勤勞美麗的女子在對岸採摘荇菜,於是乎產生了對女子的傾慕之情。這可以理解了麼?

生點頭理解。

師:我們以後再學詩經或者再學詩歌還會遇到興的表現方式。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我們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評價唐朝著名詩人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意思是作者為讀者用文字描繪了豐富的畫面,營造了獨有的意境。再現意境,是讀詩的最高境界。不是單單在詩的詞句上下功夫,而是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是讀者在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情感體驗進行的再創造。關雎前兩句的意境美,作為老師,我是這麼理解的,大家看一看:誰來幫老師讀第一小節?

那片小洲,風中曳(yè)蕩著嫩如黃金的柳條,地上繡滿了灼(zhuó)灼欲燃的花朵,蚱(zhà)蜢像酒徒那樣吮吸朝露,蝴蝶二三結伴,忽東忽西,戲耍正歡。水鳥兒雄雌和鳴,呼朋引伴;比翼雙飛,時起時落;交頸而戲,好不親熱。 油油的草色,清清的河水,讓我心旌(zhǐ)搖動。對岸的曼妙姿影膠著(zhuó)我的眼光,那是世間第一位風華絕代的善良女子啊,是我夢寐以求的好伴侶。

生讀。

(師引領學生分析寫法,如合理的想象及句式、修辭、詞性等方面的特點)

生在例項中有所領悟。

師:詩經兩首,美輪美奐,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唯美的畫面,請同學們課下選取一處自己最喜歡的,展現其中的意境美。假如你要用文字描繪的話,應該通過合情合理地聯想與想像,側重時間、環境的描寫及人物的刻畫。

師:部落格上有同學給老師留言,說怎樣才能記憶地更快更容易,其實語文的記憶有很多種,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種新的記憶方法———手語記憶法。

(此時鈴聲響起)

師:鈴聲響起來了,怎麼辦?學不學?

生齊聲:學。

(師與同學們一起做。)

師:這樣的記憶法還可以用到很多文章中。課下我們將其純熟。這節課,我們全情投入,賞析了關雎蒹葭之美,用短短的45分鐘來鑑賞博大精深的詩經選篇,自是遠遠不足的。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泉,開闊、豐盈、簡單、潔淨,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希望課下同學們更加深入地走進詩經,品味古典魅力,感受華夏文明!謝謝同學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