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詩

來源:才華庫 1.33W

一首小詩1

只是不經意間

相互回眸淡淡一笑

把倩影和往事定格

你說你喜歡我一份

為你這一句話

我在夢中策馬

甩鞭寫下這段情緣

人生苦短皸裂的心

非點點細雨能滋潤

夢裡依依企盼

怎受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茫茫人海

如果有天擦肩而過

要是不能回眸一笑

那才是心頭永遠的痛

我們繼續用文字取暖

結果可能引火燒身

親愛的你後悔嗎

倘若無悔火光裡便有鳳凰

一首小詩2

一部手機,一個微單,外加些許零錢和一張卡。

沒有目的,沒有方向,隨意坐上一輛剛進站的公交車。

不帶耳機,不打瞌睡,沿途欣賞那曾被我們忽略的風景。

來到終點,隨意走走,拍下那一花一樹一人一物一景。

丟棄面具,迴歸本我,就算收到異樣眼光也堅持做自己。

品嚐美食,聆聽自然,享受不被打擾的午後。

看看小說,學學知識,靜靜地去感受周圍最淳樸的時光。

用微單去拍下最美的時光,用眼睛去觀察四周的景色,用心去記錄那份美好。

走走停停、看看玩玩。

用心去體會才會收穫最棒的回饋!

放鬆心靈遠比放鬆身體來得重要!

釋放那被工作壓力壓抑的自己,

釋放那被家庭煩惱困住的自己,

釋放那被社會輿論煩惱的自己,

釋放那被自己糾纏的自己。

放過自己,給自己一點新鮮的空氣,

放過自己,讓自己多一點時間喘息,

放過自己,才會有彩虹的出現,才會有最棒的未來。

一首小詩3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中華民族是一個詩歌的民族。

詩歌在中國已流過五千年的光輝歲月,奔騰的黃河,浩湯的長江,巍峨的長城,都是它厚重底蘊的見證。

時至今日,儘管人類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詩歌仍然流淌在中國社會的演進中,仍然浸潤在中國人的生活裡。

在中國社會的核心裡,在中國人的內心裡,詩歌依舊熠熠生輝。

詩歌是中國文化發展中的土壤,是中國人繁衍發展的精神食糧。

中華民族最核心的哲學思想和價值理念,就承載於不斷繼承和創新發揚的詩歌之中。

詩歌陪伴中國人走過歷史,詩歌亦將陪伴中國人走向未來。

眾所周知,詩歌在中國有兩大源頭,一個是《詩經》,確切地說,是《詩經》中的“風”。一個是《楚辭》,代表作是《楚辭》中的《離騷》。“風”開闢了中國詩歌現實主義的`源頭,而《離騷》則開闢了中國詩歌浪漫主義的源頭。

“風”和《離騷》像中國詩歌的一對翅膀,成就了中國詩歌的騰飛。

正如袁行霈教授在其《中國文學概論》一書中指出的那樣,“中國文學的長河,是以詩歌為主流的”,對其他文學體裁以及藝術的許多門類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文章和藝術的影響。

之所以會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源於中國詩歌的四大內在特質。一是抒情性,中國詩歌特別注重抒情的表達,無論是現實主義,還是浪漫主義,無論是邊塞詩歌,還是山水田園詩歌,都強調詩歌的抒情性。二是尚善的態度,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思無邪”就是不離開善的準則。三是樂觀的精神,《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中國的哲學觀念中,逆境的極點就是順境的發端,在這種觀念影響下,中國詩歌往往以否極泰來看待和描寫人生。四是含蓄美,中國詩歌要求通過有限的字句和表達來啟發讀者的無窮想象,特別注重以小見大,言盡意遠,含蓄不盡。

這四個特質,成為了中國詩歌的核心衡量尺度。

詩歌在魏晉時期走向自覺,它的重要代表就是建安詩歌以及陶淵明的田園詩。它們成為中國詩歌的厚重積蓄和沉澱。

終於,到唐代,詩歌走上了巔峰!五絕,七絕,五律,七律,都達到空前的高度。李白、杜甫韓愈和白居易成為中國詩歌星空中最耀眼的星辰。

盛唐的衰落,使詩歌也不得不走下巔峰。“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一首《樂遊原》,為唐詩畫上了句號。

後來宋詩,明詩,清詩,雖不乏經典詩作,卻再也無法企及詩歌曾經的巔峰。

然而,晚清的一首小詩卻樸素生動,輕鬆明快,如果在唐代,一定可以步入唐詩的殿堂。

它便是袁枚的《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寥寥數語,妙趣橫生。袁枚把兒童的天真爛漫,農耕社會的自由閒適,人心靈深處的純真無邪表達到了極致。

朗讀這首詩,如果你是一個詩人,你會有無盡的想象。如果你是一個畫家,你會有無盡的想象。如果你是一個音樂家,你仍然會有無盡的想象。事實上,無論是哪個讀者,朗讀此詩,都會有無盡的想象。因為它寫出了最樸素也最無價的東西。

我多想變成那個牧童啊,騎著黃牛,漫步林間,聞聽鳴蟬,走進田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