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物理說課稿(通用10篇)

來源:才華庫 1.2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理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物理說課稿(通用10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共同必修模組“物理2”中的二級主題“機械能與能源”的內容標準中涉及本節內容的條目是:“理解重力勢能,知道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係”,該條目要求學生理解什麼是重力勢能,並能從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出發,理解重力勢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之間的關係,同時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勢能有:重力勢能、電勢能、分子勢能,重力勢能的學習對以後相關概念的學習至關重要。

“勢能的改變”是下節“能量守恆定律”的知識基礎,是本章的一個重要知識點。本節進述重力勢能及其相對性,重力勢能的變化以及與重力做功的關係,為下節講機械能守恆定律做好準備。

【學生分析】

1.高一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是:開始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思維還常常與感性經驗直接相聯絡,仍需具體形象的圖片畫面來支援。

2.學生在國中時已接觸過重力勢能的概念,在高中階段要定量的學習重力勢能。

3.學生已學習了功的概念和計算方法。通過重力做功的計算來判斷重力勢能的變化,通過彈性力做功來判斷彈性勢能的變化。

【教學目標】

㈠知識與技能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勢能的表示式計算重力勢能,知道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重力勢能的變化具有絕對性。

2.理解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並能用這一結論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知道重力做功與運動路徑無關。

3.理解重力做功是物體重力勢能變化的量度。

4.知道彈性勢能的初步概念。

㈡過程與方法

1.經歷發散思維和理論探究歸納能力,培養邏輯思維的能力。

2.體會用“實驗法”和“理論推導”相互驗證研究問題的方法

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滲透從對生活中有關物理現象的觀察,得到物理結論的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探索自然規律的興趣。

2.體驗科學不僅僅是認識自然,挑戰自然,更在於能動的改造自然。

【重點難點】

重點:重力勢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勢能改變的關係。

難點:重力勢能的相對性、重力勢能變化的絕對性、及WG=Ep1-Ep2 關係的得出及應用

【設計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採用:理論探究法、實驗法、講授法、歸納法。

通過的雪崩及水庫等圖片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重力勢能與高度和重力的關係,讓學生通過演示實驗,來學習體驗應用“控制變數法”與“比較法”定性研究;通過設計物理過程體會“理論探究法”定量研究。通過例項計算來認識重力勢能的相對性以及重力勢能變化的絕對性,從而突破教學難點。根據功和能的關係,推導重力做功跟重力勢能改變的關係,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教學流程】

1、 開始,播放圖片,創設物理問題情境。

匯出概念:重力勢能Ep。時間5分鐘。

2、 教師引導,提出問題:Ep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師生交流互動,猜測,建立假設。

實驗定性檢驗,得出結論Ep與mg 及h 有關。時間5分鐘。

3、 教師引導創設物理情景,學生思考,並從理論上定量推導Ep與mg 及h的關係。時間5分鐘。

4、 教師創設例項,學生思考分析,教師輔導總結重力勢能的相對性及重力勢能變化的絕對性,及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變化關係。時間10分鐘。

5、 教師創設例項,師生共同分析得出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的特點。時間5分鐘。

6、 最後讓學生自主討論多米諾骨牌現象及斜拋物體運動中重力勢能的變化及重力做功及潮汐能三個問題,使學生能結合生活現象深化知識應用,提升分析處理問題能力。時間10分鐘。

7、 佈置作業.

總結:“《重力勢能的改變》說課稿”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希望能從最基本的地方幫助到大家,也祝願每位老師工作順利!

物理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早上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六個方面來闡述對本堂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歐姆定律》的第三節。測量小燈泡的電阻是國中物理電學知識中重要的實驗內容,是歐姆定律的應用和測量小燈泡功率的基礎, 可以說既是對所學知識的深化,又是對新學知識的鋪墊,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學好本節課至關重要。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原理;

2.進一步掌握電壓表、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規則;

3.通過使用滑動變阻器,進一步理解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鞏固滑動變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1.通過測量小燈泡的電阻,瞭解歐姆定律的應用。

2.通過學生根據實驗課題選擇儀器、設計實驗、制訂實驗操作方案等,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學生自己的設計、操作、結論的分析,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周密、嚴謹的科學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實驗過程中,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小燈泡的電阻 。

難點: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分析實驗資料,發現規律,加深對電阻概念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並根據實驗資料,求出小燈泡的電阻;得出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學生剛剛學習了“歐姆定律”,第二次同時使用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等電學儀器,在這種情況下來學習本節課,可能存在三個方面的困難:

(1)能否設計出完整的實驗步驟。

(2)能否準確的連線實驗電路。

(3)能否根據實驗資料得出導體電阻與溫度的關係。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問題引導、指導學生實驗探究。

學法:思考、討論、探究、分析、歸納總結。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約2分鐘)

通過問題,歐姆定律的內容,用公式表示歐姆定律,及公式的變形,讓學生考慮如何測燈泡燈絲的電阻,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測出U、I,再根據R=U/I,即可算出燈絲電阻。

由於學生對歐姆定律的知識掌握的很好,所以這部分內容比較好引入,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學生已經在上節課學過公式的變形,很容易得到變形公式,為如何測電阻打下基礎,很容易引入課題《測小燈泡電阻》。

(二)設計實驗方案(約10分鐘)

各實驗小組討論、設計一個能測燈絲電阻的電路圖,可能出現電路中沒有滑動變阻器的情況。然後以此為契機討論到底用不用滑動變阻器,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滑動變阻器在此電路中的作用。

這部分內容我是這樣做的,讓學生畫出測電阻的電路圖,大部分學生都沒畫滑動變阻器,讓同學們想想自己所畫的電路圖只能測幾次電阻,同學們都想到只能測一次,那麼老師設疑如果要多次測量應該怎樣改進你所設計的電路圖呢?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改變電源電壓,一種是用滑動變阻器讓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更方便,學生很容易得出用滑動變阻器。在電路圖中加入滑動變阻器。

電路圖確定之後,再給學生時間討論實驗步驟及實驗中的注意事項。設計表格較為簡單,學生容易完成。

學生討論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後讓學生簡單敘述一下,這樣可以將學生的成果進行交流,鍛鍊了學生的交流評價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進行實驗與收集資料(20分鐘)

學生實驗,記錄資料,教師巡視,輔導實驗。

實驗次數

電壓(V)

電流(A)

(四).分析資料,得出結論(5分鐘)

由兩個實驗小組將實驗資料填在黑板上,學生會發現隨著電壓和電流的改變,燈絲電阻也在變化,這一實驗結果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導體的電阻和導體兩端的電壓以及流過導體的電流無關”,發生衝突,以這個衝突為突破口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三次測量得到的電阻為什麼不同。可讓學生重複剛才的實驗,仔細觀察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時,除了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的變化,電路中還有什麼現象。很快學生會注意到燈泡亮度的變化。燈泡越亮,就說明燈絲溫度越高,三次測得電阻不同是因為燈絲溫度發生了改變。

(五)交流和評估(5分鐘)

學生小組間交流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有代表性的一起討論。

(六)小結(2分鐘)

由學生小組逐一總結本次課的知識點並記錄。

(七)佈置作業(1分鐘)

完成本節實驗報告

五、板書設計

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實驗原理:R=U/I

電路圖: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1) 保護電路

(2) 改變電路中的電流

六、教學反思

學生在連完實物電路,閉合開關時,燈泡不亮,此時只需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減小接入電路的電阻即可,而學生卻普遍認為是電路故障,不知所措。今後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並加強此類問題的聯絡。

物理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多普勒效應》是在學習了波的有關知識後編排的,這種效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通過對多普勒效應的初步研究,既是對波動知識的鞏固、深化和提高,使學生對波動的認識更豐滿更深入些;同時也初步培養了學生探索科學能力,並瞭解多普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開拓學生眼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多普勒效應》一節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機械波部分的擴充套件內容。體現課程改革精神,加強了與近代物理的銜接;體現了物理學與技術和社會的聯絡。

2、教材的編排

①編者從人們熟悉的火車運動時,汽笛聲會發生變化而引出課題,提出探究問題。

②以聲波為例結合示意圖,重點說明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提供探究的依據。

③定性分析波源與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所接收到的頻率變化原因,給出探究過程,突出重點內容。

④說明除聲波外的其它機械波、電磁波、光波均會發生多普勒效應,使學生完整理解多普勒效應。

⑤介紹多普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加強對多普勒效應的理解。

教材這一結構(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總結結論)體現自主性學習的一般方法,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知道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

b、知道什麼是多普勒效應,知道它是在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現象。

c、瞭解多普勒效應的一些應用。

(2)能力目標:通過區別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培養學生利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4)情感目標:讓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

4、教學重點:多普勒效應的理解。

5、教學難點:波源與觀察者發生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化的分析

6、教學關鍵:通過輔助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波源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頻率的不同。

二、教法與學法

1、學法指導

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已發生轉化,他們的思維已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具備一定的探索能力,不再滿足於對物理現象的感知,對現象產生原因有較強的求知慾。因此引導學生學法如下:

(1)學前將學生分組,分別到汽車站、火車站、馬路邊,觀察體驗所聽到喇叭聲、汽笛聲有何變化,規律如何?並帶領一些學生實地考察並錄音。

(2)課堂上,將各組觀察結果進行陳述,猜想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設計實驗予以排除及驗證,並進行分析。

(3)課後完成物理小論文《多普勒效應知多少》

2、教法分析

本節以聲波為例介紹多普勒效應,它比較常見,易於接受。聲波頻率變化可直接通過聽音調變化來反映。為使學生明確這一點,採用實驗對比:用發聲音齒輪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明確音調的變化是由於頻率變化的結果;讓一聲源(如電鈴)在不同位置發出聲音,明確同一聲源發出的聲音訊率是不變的,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疑問,促使學生再思考。

多普勒效應是在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現象,比波動現象又複雜了一些,要理解多普勒效應,可藉助多媒體課件,模擬例項(過程放慢)運用波的知識和運動學知識,指導學生分析,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思考“旁批”,用“極端假設”的方法,以幫助理解多普勒效應,滲透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

課件展示多普勒效應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以開闊眼界和引起學生興趣。設定針對性練習,加強對多普勒效應的理解。

三、教學程式的設計

設計思路: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充分發揮教師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一) 明確探究問題:

引導學生觀看實地攝製的錄影,並結合自身體驗和生活經驗,側重觀察聲音的變化,學生的回答可能多種多樣:

聲音發生變化;聲音越來越大;聲音越來越刺耳;個別學生可能會回答聲音訊率越來越高······等等。並可發現當觀察者與聲源相距較近時,聲音才會明顯的變化。

(二)自主探究過程、突出本節重點:

1、讓學生猜想產生上述現象的可能原因。

當車經過時,觀察者聽到的聲音的確產生了變化,為什麼會發生變化,其可能原因:喇叭越來越響;車與觀察者的距離變近了;喇叭的聲音發生變化······

2、通過實驗探索,找出現象的原因。

首先引導學生回憶聲音是由什麼因素(響度,音調,音色)決定的,明確聲音的變化與哪些因素有關;然後根據學生猜測情況,逐一進行排除;最後引導學生將觀察的結果,運用求同法將不同情況進行對比,概括出聲音的變化規律,並表述為一般的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同一個聲源,發出的聲音會越來越響嗎?(用一電鈴持續打鈴,觀察聲音變化的情況,否定喇叭越變越響和喇叭聲音發生變化的因素。)

(2)當聲源與觀察者相距較近時,距離的變化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嗎?(用同一電鈴在觀察者附近的不同地方打鈴,可感覺聲音沒多大變化,從而否定由於距離越來越近而引起的聲音的明顯變化,忽略聲源靠近時響度變化帶來的影響。)

(3)聲音的變化和音品有關嗎?(根據常識進行判斷,可排除)

(4)從上可知:觀察者聽到聲音的變化主要由音調變化而引起的(用發聲齒輪產生頻率變化的聲音),強化聽到聲音的變化是由頻率引起的,突出主要影響因素。

(5)觀察者聽到喇叭聲音的變化是由於喇叭發出的聲音訊率變化而引起嗎?

由以上分析總結出聽到聲音音調的變化是由於觀察者接收到的聲音訊率的變化。

變化規律:觀察者與波源相互靠近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大;觀察者與波源相互遠離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小。

引入課題: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多普勒效應。

3、組織學生從理論上分析多普勒效應的規律。

在例項模擬圖上,由波源發出一系列的球面波幫助學生建立波動過程的物理模型。 給合運動學知識組織學生討論,分析過程抓住波源發出波頻率不變,討論的是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如圖(一),設波傳播速度V波,波長為λ,頻率為f。觀察者接收頻率為f1。

①波源相對觀察者靜止時:

設波源在A處1秒鐘發出f 0個完全波,則

觀察者在B處1秒鐘內可接收f 0個完全波。

即f=f 0

②波源靜止,觀察者運動:

a、觀察者在B處以速度V向波源運動,1秒鐘內接多接收V/λ個完全波,f=f 0+v/λ>f 0接收頻率變化。

b、觀察者在B處以速度V遠離波源運動1秒內少接收V/λ個完全波,f=f0—V/λ

當波源在A處,1秒鐘發生f0個完全波,

波傳到B和B,觀察者處於B和B;若

波源從V向B運動1秒鐘移動到A,BA

和AB中的波數相同,由於BA>AB所

以λAB>λAB,波速V波不變, 根據f=v/λ,則fAB

這樣將例項體驗與分析出的結果進行對比,從理論上更深層次理解多普勒效應,從而完成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通過探究,使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

3、知道了聲波會發生多普勒效應後學生可能會產生疑問:

其它的機械波是否也會發生多普勒效應呢?此時教師指出其它的波,如電磁波、微波、光波也會發生多普勒效應,即多普勒效應是波共有的特徵,以較全面理解多普勒效應。這樣可激發學生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電磁波、微波、光波的多普勒效應會有什麼樣的現象出現呢?

(三)多普勒效應在實際中的應用(課件介紹並展示多普勒效應的一些應用)

(1)判定火車運動的方向和快慢(聲波)

(2)判斷汽車運動的速度(電磁波、超聲波)

(3)判斷遙遠天體相對於地球的速度(光波)

(4)多普勒超聲診斷(超聲波)

(四)用投影片出示小結、思考題

1、敘述波源的頻率和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

2、什麼是多普勒效應?

3、舉例說明多普勒效應的一些應用。

(五)針對性練習

1、多普勒效應是指:當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使_______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

2、在鐵路旁聽到行駛中的火車的汽笛聲,當火車迎面駛來時,音調變高,火車遠離時,音調變低,是因為( )

A、火車駛來時,聲源頻率變大

B、火車遠離時,聲源的頻率變小

C、火車駛來及遠離時,聲源的頻率都不變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3、關於多普勒效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多普勒效應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應說明波源的頻率發生改變

C、只有聲波才可以產生多普勒效應

D、多普勒效應是由於波源與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而產生的

(六)作業佈置:

撰寫小論文《多普勒效應知多少》

(七)板書設計

多普勒效應

概念: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

規律:波源與觀察者相互靠近,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大;

波源與觀察者相互遠離,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變小。

應用:判火車運動的方向和快慢(聲波)

判斷汽車運動的速度(電磁波、聲波)

判斷遙遠天體相對於地球的速度(光波)

多普勒超聲診斷(超聲波)

四、總體說明:

本節設計從提出探究問題→分析探索問題(實際體驗和理論分析)→歸納總結三個層次突出重點,並藉助多媒體課件突破難點。這樣,通過想像與推理方法和實驗相結合,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敢於質疑,勇於創新;讓學生學習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家的探索精神,關心科技發展動態,關注技術應用帶來的社會進步和問題,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物理說課稿 篇4

一、教材與學生分析

1、對教材內容的分析

電磁感應這一章作為聯絡電場和磁場的紐帶,不僅是電場和磁場知識的綜合和擴充套件,也是以後學習交流電、電磁振盪和電磁波的基礎。電磁感應的發現,在科學技術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由於它提示了電和磁之間的深刻聯絡及規律,使得人類進入了一個充分利用電能的新時代,使人類文明邁進了一大步,因此,本章無論是在知識內容上、還是在社會實踐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電磁感應現象是電磁感應中的重要一節,這一節教學內容安排為兩塊:第一塊為學習磁通量的概念及其變化;第二塊為學習產生電磁感應的條件和電磁感應現象中的能量守恆問題。第一塊磁通量及其變化又是後繼課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等的基礎,第二塊中教材要求運用磁通量的變化的概念來描述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條件,這也是後繼學習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做好實驗,幫助學生建立概念,掌握規律。教材的重點是研究“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難點是如何在國中“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線”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實驗,使學生歸納出“閉合迴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雖然本節課的名稱叫《電磁感應現象》,但這節課並不是一節“現象”課,而是一節“規律”課。

2、學生情況的分析

學生在國中已經學過《電磁感應現象》,知道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線。

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前提條件從知識角度看是:(1)知道電流的磁效應(奧斯特實驗);(2)瞭解條形磁鐵、馬蹄形磁鐵、通電直導線、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的分佈;(3)知道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線;從能力角度看是:(1)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2)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比較、概括能力(3)具有一定的識圖、連線實物電路的技能。。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對本節的具體要求,同時針對國中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使學生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能說出磁通量的定義,會計算磁通量

(2)能根據實驗事實歸納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3)會運用條件判斷有無感應電流

(4)知道什麼叫電磁感應現象

2、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歸納、概括出利用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猜想探究、概括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設想

1、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提出猜想並比較不同實驗的結果修正猜想,從而得到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這節課每個學習小組都發了一份《實驗報告》整堂課幾乎都在圍繞實驗進行。上面既有教材要求的實驗步驟,又有學生自主實驗的空間,在每個實驗結束後我都在《實驗報告》上設定了這樣一個問題:利用這些器材我們還可以怎樣得到電流?這樣學生就有了自主活動的條件。我設計的實驗要引導學生按照:“實驗——猜想——再實驗——比較修正猜想——總結”這種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來進行。通過這個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這樣做目的就是創設一個學生自主實驗的空間,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需要調節自己的思維,不斷改變研究問題的物件、角度、深度,對研究物件進行求同與求異思考,通過本節課,學生不僅學到了基本知識,也學會了一般的研究方法。

2、課本先介紹了磁通量的概念,再來講授電磁感應現象。這體現的是一種傳授式教學的特點。但是歷史的研究並非如此。以前我按照這種順序來講授,發現學生在學習磁通量的概念時很吃力。因為這個概念太抽象,儘管其物理意義很形象:穿過一個面的磁感線條數,但是學生抽象數學思維能力不高,對其理解不深,需要反覆地訓練。

因此在這節課中我做了大膽創新,採取了發現式的教學方法。先總結出穿過閉合電路磁感線的變化產生感應電流,讓學生知道現象直觀利用磁感線的判斷方法。然後提出一個問題:“1/3條磁感線如何用圖形來表示?”這個問題暴露了磁感線的缺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知道了磁感線儘管很現象,但不能機械的利用磁感線進行定量計算。為了科學地表示磁感線的條數,學生就理解了引入了磁通量的概念的目的:定量地科學地表示磁感線條數的。

這樣處理教材符合了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過程:先認識非常形象具體的磁感線,再抽象出磁通量這樣的抽象卻很科學的概念。實現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這樣處理磁通量的概念後,學生就會對它的物理意義印象深刻,再進一步討論磁通量的變化等知識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3、本節課採用的教學手段

本課的一個難點是磁場的空間分佈及磁感線的動態變化過程。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用flash製作多個動畫。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的立體感,形象、生動的特點來突破這個難點。看完動畫後學生對電路圍成的面積、切割磁感線、磁感線條數變化等記憶深刻。

四、教學過程

1、新課引入

複習奧斯特實驗,引出如何用逆向思維,利用磁場來產生電流的課題。

2、新課教學

學生自主實驗:如何利用磁場來產生電流,由於學生在國中已經學過《電磁感應現象》,實驗中會通過切割磁感線來產生電流。

教師引導學生做課本上三個實驗,總結出得到感應電流的條件。

為了克服磁感線條數在定量計算上的缺點,引入一個新的物理概念-----磁通量。

引導學生用磁通量來總結實驗現象,得出產生感應電流條件的結論。

3、討論題(略)

4、佈置作業(略)

五、教後感:

1、語言不夠簡煉流暢,影響了知識的傳授。

2、我設計表格讓學生記錄實驗現象再提出猜想,進行討論,最後得出結論這種方式。這樣做發揮了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的作用,而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

在上課過程中學生會提出一些好的想法,可惜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能夠詳細地討論。

3、上課時採用“合唱”式的提問方式不好。提問個別學生可能要好一些,這樣更能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4、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好,利用磁感線判斷感應電流產生比較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應用,但是還要利用至少一節課的時間來討論磁通量的概念,學生才能牢牢掌握這個概念,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物理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一章講述動量的概念,並結合牛頓定律推匯出《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動量定理》體現了力在時間上的累積效果。為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新的途徑,尤其是打擊和碰撞的問題。這一章可視為牛頓力學的進一步展開,為力學的重點章。

《動量定理》為本章第二節,是第一節《動量和衝量》的延續,同時又為第三節《動量守恆定律》奠定了基礎,在本章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同時《動量定理》的知識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2.本節教學重點:

(1)動量定理的推導和對動量定理的理解;

(2)利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和一維情況下的定量分析。

3.教學難點:

動量定理的向量性,在實際問題中的正確應用

4.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匯出動量定理的表示式。

(2)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現象和處理有關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動量定理規律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感測器在物理學發展過程中的作用。

(2)通過學習用動量定理處理實際問題的過程,提高質疑、資訊蒐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物理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2、過程與方法

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解釋具體問題,獲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於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

【教學重點】

瞭解顯微鏡、望遠鏡的基本結構。

【教學器材】

顯微鏡,凸透鏡(兩隻),凹透鏡(一隻)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近視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矯正?

遠視眼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矯正?

眼鏡的度數如何計算

二、引入新課

放大鏡可以使我們看到較小的物體,但是太小的物體像細胞,用放大鏡卻不能看到。為了能看到細小的物體,人們製成了顯微鏡。為了看清遠處的物體,人們又製成瞭望遠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顯微鏡和望遠鏡。

三、新授課

(一)顯微鏡

1、作用:用來觀察細微物體或物體細微部分。

2、原理:先用一個接近物體的凸透鏡使物體成一放大的實像,然後再用另一個接近眼睛的凸透鏡把這個實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體了。

離物體近的這個透鏡叫物鏡,其焦距較短;離眼睛近的這個透鏡叫目鏡,其焦距比物鏡稍大。兩鏡間的距離可以調節。

3、使用顯微鏡的注意事項

①拿顯微鏡時,要一手緊握鏡臂,一手託鏡座,不要單手提拿,以防目鏡或其他零件滑落。

②顯微鏡不可放置在實驗臺的邊緣,以免碰翻落地。

③不要隨意取下目鏡或拆卸顯微鏡的各種部件,以防灰塵落入內部或發生丟失損壞等。

④使用顯微鏡時,操作要正規,養成兩眼同睜、兩手並用的習慣,邊觀察邊計數和繪圖等。

⑤要保持顯微鏡的清潔,發現有灰塵或操作中不慎使鏡頭和載物臺沾上染料、水滴等,應及時擦去。光學和照明部分的鏡面只能用擦鏡紙輕輕擦拭,切勿用手指、手帕和綢布等擦摸,以免磨損鏡面。機械部分可以用布擦拭。

⑥顯微鏡使用完畢,轉動粗調螺旋上升鏡筒或下降載物臺,取下標本片,轉動轉換器使物鏡離開通光孔,然後再下降鏡筒或上升載物臺使接近物鏡,垂直反光鏡,下降集光器,關閉虹彩光闌,復原傾斜關節和報片器位置,把顯微鏡放回鏡箱。

4、顯微鏡的放大倍數

①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於物鏡和放大倍數和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

②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指長和寬的倍數

③物鏡、目鏡的焦距越短,放大率越高。

(二)望遠鏡

1、作用:利用望遠鏡能看清遠處的(大)物體。

2、組成:有一種望遠鏡(開普勒望遠鏡)由兩組凸透鏡組成。靠近物體的叫物鏡,焦距較長;靠近眼睛的叫目鏡,焦距較短。物鏡的第二焦點與目鏡的第一焦點重合。

3、原理: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於一個放大鏡,用來把這個像放大。

4、視覺效果:望遠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但是由於“視角”增大,人感覺物體被放大了。

望遠鏡的直徑比我們的眼睛的瞳孔大得多,這樣它可以會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明亮。

還有一種望遠鏡用凸透鏡作物鏡,用凹透鏡作目鏡(伽利略望遠鏡)。

天文望遠鏡也常用凹面鏡作物鏡。

望遠鏡成的是倒立的像,而日常及軍用望遠鏡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像,是因為安裝了正像系統。

5、思考題

用望遠鏡看遠處運動的汽車,其運動速度比實際上的速度快了還是慢了?

四、課堂練習

動手動腦學物理

五、板書設計

5、顯微鏡和望遠鏡

一、顯微鏡

1、作用:用來觀察細微物體或物體細微部分。

2、結構:由兩組凸透鏡組成。

3、原理:

3、使用顯微鏡的注意事項

二、望遠鏡

1、作用:利用望遠鏡能看清遠處的(大)物體。

2、組成:

3、原理:

4、視覺效果:望遠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由於“視角”增大,人感覺物體被放大了。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不易講得太深,只要求讓學生知道兩個凸透鏡組合能產生神奇的效果,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熱情。

物理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力圖展現光學是有用的。在光的傳播規律學習之後,通過感性認識的豐富,表現光學知識是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學知識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誕生了電視機,光學知識與顏料混合的知識結合展現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獲得生動的事實材料,感悟實驗對物理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學習中成長。

【教材重難點】光的色散現象、色光的三原色、物體的顏色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了光的折射,本節課的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學生也比較熟悉,感興趣且容易接受,色光和顏料的混合學生探究的價值不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瞭解色散現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組成的;

②知道透明體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③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顏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②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現實世界的絢麗多彩和美好,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②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③通過親身的體驗,使學生感悟實驗方法對學習物理的重要性。

④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於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四、【方法手段】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通過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例項情境,逐步引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從而順利實現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解決。通過聯絡前一節光的折射內容並模仿偉大科學家牛頓發現光的色散現象的實驗,讓親身經歷探究學習和思考,使學生意識到觀察、質疑、實驗探究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所以在學法上採取:觀察法、實驗探究、歸納法。以豐富的實驗用具及裝置作為教學手段,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和拓寬了知識的廣度,而且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

五、【教學程式】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對比:在太陽光下,我們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種物體。然而,在漆黑無光、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場所裡,我們卻什麼也看不見。如果有燈光的照射,則光照到哪裡,我們就能看到那裡的物體及其色彩。這一現象說明我們所看到的物體的顏色與什麼有關?

追問:白天我們看到的光從何而來?太陽光是什麼顏色的?

引入: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白色是最單純的顏色,白光是最單純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紀英國的科學家牛頓通過一個實驗發現了一種極為奇妙的現象,讓人們對於上面的問題有了明確的認識。那麼大家想知道他的實驗是怎麼做的嗎,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這樣設計給了基礎差的學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利用學生對科學家的崇拜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便於學生更新已有經驗,接受新知識,誘導學習動機,豐富感知。

2、新課教學

(1)光的色散現象

①介紹三稜鏡,引出光的折射,將三稜鏡放在太陽光下,調節位置,讓學生觀察現象並描述現象

思考:我們看到的現象說明了什麼?

1、白光不是最單純的光

2、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

②列舉生活中所見到的色散現象,解釋彩虹是怎麼形成的。

過渡:瞭解了什麼是色散現象後,我們再來關注這樣一個問題:能看見其它顏色的物體,說明有色光是進入我們的眼睛,進入我們眼睛的色光是不是隻有七種?那麼這些顏色又是怎麼產生的?

2、色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學生不能對提出的問題提出合理的猜想和驗證,引導學生去觀察電視機,通過研究電視機的畫面發現光的三原色及各種色光的產生原因。

學生觀察之後能夠發現,電視機的畫面上只有三種顏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顏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過渡:電視機能產生各種色光,因為電視

機能夠發光,那麼大家現在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物體,如大家的`衣服,桌椅,它們有顏色,但它們能自身發光嗎?它們為什麼能夠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3、物體的顏色

指導學生朗讀,診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提問: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當光照到物體上時,物體對光有哪幾種作用?

(1)實驗演示:透明物體的顏色

強調透明塑料片的顏色,觀察透明物體的顏色與什麼有關

①將紅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麼光?(紅光)

②將綠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麼光?(綠光)

③將藍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麼光?(藍光)

④無色透明玻璃片放在白光前,透過去的是什麼光?(七種顏色)

學生思考反饋:

塑料片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是什麼?

(2)實驗演示: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觀察白紙上的光譜的顏色,反射的是什麼顏色的光?(七種顏色)

思考:紅花,綠葉在太陽光之所以呈現紅色、綠色是因為什麼原因?

4、顏料的三原色

提問:大家在畫水彩畫時,是怎麼得到水彩盒裡沒有的色彩的?

介紹:色光三原色

物理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是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一章第1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為長度和時間的測量。讓學生通過對長度和時間這兩個物理量的瞭解,瞭解國際單位制並學會基本的測量方法,第一次科學正確的對物體進行測量並且讀數,而且在會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為後面運動的快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教材的特點

教材從測量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過“測量活動”貫穿教學。“測量活動”的選擇可以為教師組織教學提供參考。本節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測量活動,如用刻度尺測量長度。鑑於國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測量知識和技能,教材編寫的思路是以“測量活動”為核心展開。使學生在測量的實踐中,通過教師指導、閱讀以及師生之間的討論與交流等方式進行教學。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長度的國際單位及單位換算;(2)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3)知道測量的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4)知道測量有誤差。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例項分析,讓學生明確測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過實際測量,讓學生體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2)培養動手、動腦的好習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刻度尺的正確使用和長度的測量;(2)誤差和錯誤的區別

二.說教法和學法

突出物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仔細觀察,勤于思考,倡導學生的主動學習、樂於探究、勤於動腦、善於表達、體現教育的全面性、個性化。

教學重視三性: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即聯絡生活實際,從生活需要引出測量的實質創設教學情境,充分開發學生的生活經驗。儘量利用學生身邊的物品為材料探究長度測量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從生活到技術多角度、全方位認識長度的測量,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發展學生探究、分析、歸納、遷移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通過問題匯入法引入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進而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問題一:讓學生列舉生活中常用的長度測量的工具,教師總結

1.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捲尺、三角尺

問題二:請學生回顧國小所學到的長度單位及其換算,教師補充

2.長度的主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我們走兩步的距離約是1米,課桌的高度約0.75米。長度和時間的側量

3.長度的單位

還有千米、分米、釐米、毫米、微米,它們關係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釐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問題三:請學生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和寬,教師總結

4.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會認、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認:認清刻度尺上標註的單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線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並使有刻度值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

看:視線應垂直於被測物體及刻度尺讀:讀出準確值,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記:記錄的資料要有數字和單位。

問題四:讓學生回答裁判是怎麼判斷出長跑運動中的冠亞軍的,教師總結

5.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測量的儀器:秒錶、電子錶、鍾

問題五:讓學生回答我們測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實值完全一樣嗎?

教師總結並引入誤差

6、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

錯誤: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鞏固練習

(五)學後反思

(六)板書設計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直尺、捲尺、三角尺

2單位國際單位米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釐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會認、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二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測量的儀器:秒錶、電子錶、鍾

三誤差

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

錯誤: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錯誤可以消除。

物理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是應聘國中物理的X號考生,今天我要說的是XX版X年級物理X冊第X章第X節〈 〉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幾個方面來說這節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從被動到主動,在鍛鍊能力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和技能。本節內容是學生學習了 和 等知識的基礎引入的一節 課(概念課,規律課或實驗探究課),本節內容又是學生學習和 等後續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章教材中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2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要求、本節教材內容及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A 知識與技能

B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培養了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作能力。

通過實驗和實踐,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物理學習,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蘊含物理知識,物理就在身邊,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

物理的興趣;

通過實驗養成愛動手的好習慣和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他們求知慾強,思維活躍,但是他們剛接觸物理,他們的抽象邏輯

思維還需要直接經驗的支援。因此應以學生身邊事物和現象引入知識,加強直觀教學,逐步讓學生理解和應用科學知識。九年級學生是國中的畢業年級,學生的心智較為成熟,認知水平比剛接觸物理時有了很大的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進一步加強。但是,九年級學生往往不愛發言,課堂氣氛比起八年級學生沉悶,需要教師積極靈活的調動

三教法與學法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思維,教會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為主導作用。因此,本節課綜合運用直觀法、講授法、討論法。

說學法

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激發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自主、討論的課堂環境下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本節課學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匯入新知。

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第三環節:感悟收穫,課堂小結。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鞏固昇華。

五課後反思

在這一節課的設計上,我根據新課標精神,以現代教學觀為指導,以實驗活動為基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相信,通過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學生會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收穫。

以上是我說課的內容,謝謝!

物理說課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在力學中,物體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必要因素,而在電學中,不但物體在電磁力作用下移動算做功,電流通過用電器,使其發光、發熱、發聲等現象都是電流做功的表現。這就擴充套件了力學中功的概念,為學生理解電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打下了基礎。後面學習電功率、焦耳定律的公式都可以由電功公式匯出。所以本節在自然科學知識結構中具有綜合、擴充套件和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電流可以做功,瞭解電流做功的實質。

2、通過實驗研究,使學生了解電功與哪些因素有關。

(二)能力目標:

1、理解電功公式及單位。

2、學會控制變數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德育目標:

1、通過電流做功的實質的分析,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電功的實質,電功的公式。

教學難點:決定電功大小的因素。

二、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採用面向全體、師生間相互反饋的層次教學法和傳統的五環教學法。

在教學中積極誘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採用討論歸納和感知探索兩種學法。

三、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心理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程式:

第一環節:複習提問:提出與本課有關的易中難三個問題,分別叫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為本課的教學奠定知識基礎。三個問題是:

①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麼?

②寫出功的表示式。

③水流能做功嗎?

第二環節:引入新課:水流能做功,電流能做功嗎?演示課本圖3—8實驗後。問:是什麼原因重物被提起的呢?是因為有了電流,即電流通過電動機對重物做了功。

第三環節:探索新知: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這節我們就來學習電功。

1、建立概念:電流做功的形式很多,讓學生舉出電流做功的例項,引導學生概括出電流做功的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2、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在電流做功的過程中,實質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通過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的多少來判斷電流做功的多少。

演示課本實驗,並通過小燈泡的亮暗來確定電功的大小。小燈泡越亮,說明在相同時間裡做的功就越多。啟發學生思考並回答,小燈泡發光時,燈泡兩端存在電壓,小燈泡中有電流通過。當一個量隨幾個量變化時,我們用什麼方法研究呢?引導學生掌握控制變數的研究方法。

①將兩個小燈泡串聯(兩個小燈泡的電阻不同),用電壓表測兩燈泡兩端的電壓。通過比較燈泡的亮度和相應的電壓,會發現兩燈並不一樣亮,而通過兩燈的電流是相同的,兩端電壓大的燈泡要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壓越大,電流做的功就越多。

②將兩個小燈泡並聯(兩個小燈泡的電阻不同),用電流表測通過兩燈的電流。通過比較燈泡的亮度和相應的電流,會發現兩燈並不一樣亮,而兩燈泡兩端的電壓是相同的,通過電流大的燈泡要亮。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電壓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流越大,電流做的功就越多。

進一步設問:若實驗中通電時間越長,電燈消耗的電能會怎樣?引出結論:電流在某段電路上所做的功,與這段電路兩端的電壓、電流以及通電時間成正比。

3、電功的計算

教師引導學生由上面的實驗結論得出計算公式:W=UIt,講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義。分析功的單位:1焦耳=1牛頓·米=1伏特·安培·秒。為了讓學生對焦耳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告訴學生通過手電筒中電珠的電流每秒中做的功約為1焦耳。然後通過對課本例題的分析,引導學生理解電功公式的應用以及與歐姆定律相結合的靈活運用,並強調解題的規範化。

第四環節:讓學生小結,把這堂課的知識形成體系。

第五環節:鞏固練習,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具有穩定性,實現正遷移。

課外想一想:用什麼儀器可以測電功?

四、板書設計

1、什麼是電功

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2、電流做功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與電路兩端的電壓有關,

②與電路中的電流有關,

③與通電時間有關。

3、電功的計算

公式:W=UIt

1焦耳=1牛頓·米=1伏特·安培·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