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18W

一、說教材

《青蛙看海》說課稿

《青蛙看海》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發人深思的童話故事。故事敘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導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課文言近旨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於學生觀察想象。

二、說學生

二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和訓練,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學習漢字的經驗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較好的學習習慣和讀寫姿勢。他們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演讀更受他們歡迎。他們想象豐富、愛好畫畫、樂於表演,有強烈的表現欲和求知慾,但他們的問題意識不強,雖然他們也能圍繞某一內容提出較有深度的問題,但往往不能獨立的、主動地提出問題。

根據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而深入理解課文、體驗課文內容。

2、對學生進行四能訓練,即讀、說、畫、想的語文綜合能力訓練,幫助學生樹立大語文觀。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喜愛閱讀,在樂讀中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教學重、難點:朗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活動讓學生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低年級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喜愛閱讀,有濃厚的閱讀興趣。教學中應以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情境,營造寬鬆、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不斷朗讀、評價、感悟中批文入境。把閱讀與口語交際聯絡起來,邊積累、邊運用,在語文實踐中學會運用語言,圍繞這一理念,我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識字教學,關注經驗積累。

《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閱讀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所以,在開課伊時,我留出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複習生字、新詞,並讓學生在認讀後說說自己的識記方法和識記經驗,用這種方式複習生字新詞,不僅讓學生加深對生字新詞的認識與瞭解,還在學生介紹經驗和方法時培植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和信心,也鍛鍊了說話能力。

2、利用各種資源,加深理解、培養想象。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由於我們地處剛剛開始實施課改的落後地區,各種教輔資料、工具不可能一應俱全,有些教具有了也未必方便適用。所以,我在教學中儘量開發一些方便易行的資源。如沒有教學掛圖,就用簡筆畫代替。沒有朗讀帶就用教師範讀、學生朗讀來代替,沒有動畫帶就用學生演出來代替。

另外課文插圖和文字也是質量高、使用極為方便的文字資源。本文的插圖貼近課文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充滿童真童趣、很好地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服務。本節課,我採用簡筆畫和圖片相結合的方法將課文插圖再現在黑板上,使課文內容變得直觀形象,為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創設了情境,使學生走進文字,與文字進行對話水到渠成,也幫助學生正確把握了文章的價值觀。如在導課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座陡峭、聳入雲霄的大山和一條通向大山山頂的石階,當學生看到這座大山和這無數的石階時就會自然地感受到青蛙登山之艱辛,對青蛙傷心、失望、驚訝的心情倍感同情,同時也為學生理解青蛙勇於攀登的精神打下了基礎。

本課的語言含蓄、耐人尋味。如課文結尾寫到“啊!大海就展現在他們眼前”時就戛然而止,對大海的景象和青蛙、松鼠的舉動隻字未提。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利用作者的這一寫作技巧,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大膽描繪自己胸中的大海,並讓他們把自己的想象繪製在黑板上,將語言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他們的語文能力。接著,我提醒學生站在山頂看著眼前的大海,青蛙最想說什麼?它又會對青蛙說什麼?對於這樣的提問,孩子們會眾說紛紜。他們在無拘無束中學會了欣賞美景,讚美大自然和感謝他人。這就是童話的魅力,當課堂變成了孩子們的童話世界,當孩子們變成童話中的小主人時,那智慧的火花就會在孩子們的心中點燃,孩子們就會看到和青蛙所看到的一樣的廣闊無垠的大海。

三、創設閱讀情境,體現閱讀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在這對話過程中,我力求體現以下兩個方面的閱讀理念。

首先,努力體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為對話創設輕鬆和諧的氛圍,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不是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而是進行和風細雨地引導,敞開心扉與學生思與思碰撞、心與心接納、情與情交融。當孩子們的理解獨特時,就表示贊同;當孩子們遇到困惑時,就熱情指導,耐心點拔,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一定會願讀、愛想、樂說、喜動的。

其次,創設情境、促進美讀。孩子們喜歡在充滿形象、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生動、逼真的課文情境,如在教學青蛙和松鼠對話這一部分時,創設真實的場景。讓學生演讀課文、跳臺階等,這些活動實現了語言和精神的相互交融,使他們自由地傾吐創意的想法,激情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幸福地體驗心靈的快樂。

四、重視情感教育,恰當使用激勵手段。

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性語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自信。對於孩子來說,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聲激勵的話語、一下讚許的點頭、一次輕輕的撫摸、一個樹起的大拇指、一次熱情地握手。都會使他們得到一種成功感,於是就會對你的課堂倍感興趣,自然你的教學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他使孩子終身受益,所以,本節課,我將力求恰當地使用激勵性語言,讓孩子們的心田得到暖流的澆灌,得到細雨的滋潤。

五、教學流程:

1、複習字詞,積累經驗。

2、情境匯入,整體感知。

3、精讀課文,加深體驗。

4、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5、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6、課外實踐,學會合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