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優質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58W

教學目的

孟子二章優質說課稿

1.掌握文中的實詞,瞭解"之"、"於"等虛詞的用法,懂得使動用法。

2.認識孟子文章中所表現出的思想智慧和論辯才能。

教學設想

孟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過許多寶貴的思想、主張,值得我們借鑑。孟子是一位雄辯家,他的文章自成風格,思想精闢,析理深透,縱橫捭闔,氣勢充沛,其中有不少值得吸取的東西。

這兩段文章的教學,先要講明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理解各篇的論述特點,領會文中思想的光彩,瞭解孟子文章的特色。

逐句逐段講解,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加強朗讀、背誦練習。

用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學重點

1.本篇的實詞和"之"、"而"、"以"等虛詞,句意。

2.論證結構(總——分——總)。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孟子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繼承孔子的學說,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人與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君王要"與民同樂",他希望人們能安居樂業,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視教育,他指出環境對人的思想意識影響極大,"富歲,子弟多賴(懶)",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努力的決定性作用,"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張,有不少是值得我們借鑑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風格,其文思想深刻,說理透徹,氣勢充沛,開合自如,長於論辯,有很強的說服力。

我們學習這兩篇文章,先要懂得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認識文章的論述特點。

二、朗讀課文

1.先叫一名學生朗讀課文。朗讀畢,酌情講評。注意字音:"粟"(sù)"畔"(  pàn,通假"叛")2.再讓全班同學齊讀課文。齊讀前提出"這篇主要談的是哪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讓同學在  讀中思考,讀畢讓同學作答,暫不作結。

三、講解課文

第一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詞語

"天時":指氣候、時機";"時",季節。"地利":指出河險要,城池堅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齊心協力,能得民心;"和",和順,諧和。

2.內容

提問 開篇這兩句談的是什麼問題?提出什麼看法?

講解 這兩句談的是戰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具備什麼條件才最有利於攻守,那就是具備"人和"這個條件才最有利於攻守。這兩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論點。

第二段"三裡(1)之城,七裡之郭,環(1)而攻(2)之(2)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1.詞語

(1)"之":的。"城":內城。"郭":外城。"環":圍繞,包圍。(1)"而":連詞,前後是承接關係。(2)"之":代"三裡之城,七裡之郭".(2)"而":但是,卻。"夫"(fú):助詞,用在句首,表示要發議論。"必":一定。"者":指"得天時"這種情況。"矣":語氣助詞,表肯定。"然而":雖然這樣,但是。"是":這。"也":表判斷。

2.內容

提問 本段內容談什麼?和上段有什麼聯絡?

講解 本段是設例(攻之而不勝)說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中心論點的前半部分內容。

第三段"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詞語

"非":不是。"也":表判斷。"池":護城河。"兵":兵器。"革":皮革,指甲冑。"堅":堅固。"利":鋒利,銳利。"粟":糧食。"委":放棄。"而"連詞,前後是承接關係。"去":離開,逃走。"之":代這座城池。

2.內容

提問 本段內容談什麼?和前面有什麼聯絡?

講解 本段是設例(棄城逃走)說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中心論點的後半部分內容。

第四段"(1)故曰:域民不(1)以封疆(1)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2)之至,親戚(3)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2)以天下(4)之(1)所順,攻親戚之(2)所畔,(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1.詞語、句子

(1)(2)"故":因此,所以。"域":居住,這裡是使動用法,意為讓(使)……居住。(1)"以":憑藉,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1)"之":的。"固":穩固,這裡是使動用法,意為使……穩固。"險":險要。"威":震懾。"道":治國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無道,違背道義;"失",放棄。"寡":少。(2)"之",到。"至":極點。"親戚":內外親屬。"畔"通假"叛".(3)"之":代失道者。"順":順從,歸附。(2)"以":用,拿。(4)"之":助詞。(1)"所":表動詞所涉及的物件,這裡指歸附的力量。(2)"所":這裡指眾叛親離者。"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此句意為"因此,仁德之君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取勝";"君子",對統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稱;"必":一定;"矣",表肯定。

2.內容

提問 本段內容談什麼?揭示出文章的'什麼主旨?

講解 本段深入闡明為什麼"人和"是最有利於"戰"的條件。本段通過對比揭示出全篇的主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全文的內容

提問一 孟子在文中提出"人和"是決定勝敗的最重要的條件,其原因何在?

講解 "人和"才能得到多方面的幫助,幫助越多,力量越大,戰鬥力越強,勝利自然在握,失去"人和",眾叛親離,哪還有什麼力量,哪還有什麼戰鬥力,失敗是必然的。

提問二 本篇主要是談戰爭呢,還是談政治呢?

講解 本篇主要是談政治,是借戰爭談政治。孟子借談戰爭的取勝條件以闡明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這樣才能"多助",眾人才會歸順,而"天下順之","戰必勝矣",國家才能治理好。

論證特點

提問 本篇在論證方面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講解 本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採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分別設例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後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

佈置作業

1.熟讀全文,背誦"故曰……戰必勝矣".

2.預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不懂之處,記下來。

第二課時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教學重點

1.實詞,"於"、"則"、"也"等虛詞,使動用法。

2.先分論後總結的論證特點。

3.孟子關於造就人才、治理國家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課留的背誦作業。

二、朗讀本篇。

先叫一名同學朗讀。注意字音:畎(quǎn)

傅說(yuè)鬲(gé)奚(xī)拂(bì)士再讓全班同學齊讀一遍。齊讀前提出"這篇主要談哪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讓同學在讀中思考,讀畢讓同學作答,暫不作結。

三、講解本篇。

第一段、"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1.詞語

"發":興起。"於":從。"畎畝":田地,田間;"畎"田間的水溝;"畝",田埂。"舉":選用,這裡意為被選用。"版":通假"板",築牆的夾板。"築":築牆用以搗土的杵。"士":獄官。"海":指海濱。"市"集市。2.內容提問一 第一段舉出的舜、傅說等六位歷史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之點,是什麼?

講解 這六位歷史人物的共同之點是他們都是經歷了一段艱難困頓的生活之後才起而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他們都經歷過艱苦的磨鍊,自身也在艱苦奮鬥中有獲。

提問二 這段列舉這六位歷史人物在文中起何作用?

講解 列舉這六位歷史人物,是先擺出論據,以便據之作出議論,提出看法,有了這些典型的有力的依據,其議論自有很強的說服力。

第二段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詞語

"故":因此。"將":想要,打算。"降"(jiàng):降下。"於":到,給。"是":這。"也":錶停頓。"必":一定。"苦":使動用法,意為使……困苦(苦惱)。"勞":使動用法,意為使……勞累。"餓":使動用法,意為使……飢餓。"空乏":指資財缺乏。"身":自身。"拂":違背,逆。"亂":擾亂。"所為":做的事;"為":做。"所以":用來……的。"動":觸動,影響。"忍":使動用法,意為使……能忍耐,使……堅韌。"曾":通假"增",增加。"益":增加,補助。

2.內容

提問一 從論說文的角度看,這段的內容是什麼?

講解 這段的內容是說明作者的一個基本觀點,意即一個人要增長才幹,有番作為,必須先在思想、生活、行動諸方面經受住艱難困苦的磨鍊。

提問二 本段與上段在內容上有什麼聯絡?

講解 本段所說的這個觀點是以上段的事實為依據歸納而出的。

第三段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1)於心,衡(2)於慮,而後作;徵(3)於色,發(4)於聲,而後喻。入(1)則無法家拂士,出(2)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1.詞語、句子

"恆":經常。"過":過失,錯誤。"然後":這樣以後。"困":困苦。(1)(3)"於":在。"衡":通假"橫":橫亙。(2)"於":被。"慮":思慮。"而":連詞,前後是承接關係。"作":興起,憤發而起。"徵於色":表現在臉色上;"徵",證驗;"色",氣色,臉色。"發":顯現。(4)"於":從。"喻":明白,這裡意為被人瞭解。"入":指在朝內,國內。(1)(2)"則":如果。"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能夠直諫矯正君主過失的人;"拂",通假"弼",輔正,輔佐。"出":指外部,國外。"者":指國家。"亡":滅亡。

2.內容

提問 這段的內容是什麼?

講解 這段闡明人要經受挫折、困苦的磨鍊,才能獲得經驗教訓,奮發進取,有所作為,並由修身進而推論治國,指出聽不到諫戒,喪失掉警覺之患。

第四段 "然後知生(1)於憂患,而死(2)於安樂也。"1.詞語

"知":知道,懂得。"生":生長,生存發展。(1)(2)"於":在。"憂":憂慮。"患":患難。"而":連詞,前後是並列關係。"死":死亡,滅亡。"安樂":安逸享樂。"也":表肯定。

2.內容

提問 最後這句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講解 最後這句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是本文主旨所在。

全文內容提問 你認為孟子這篇文章的思想對我們仍有什麼可貴的啟發意義?

講解 孟子文中所言在兩個問題上對我們仍具有可貴的啟發意義:一是關於人才的造就問題。孟子在這個問題上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強調人的才能是在艱難困苦的磨鍊中形成的,增長的。擔當"大任"者,必先經歷一番"苦"、"勞"、"餓"等等艱難困苦的磨鍊,方能增長才能,擔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優哉遊哉,貪安圖樂,自然也增長不了才能。才能從磨鍊中來。另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夠經受住挫折困頓的考驗,在挫折困頓中奮起,這樣才會有所作為。挫折困頓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奮鬥,發揮主觀能動性,方能衝出困境,另開生百;若頹然喪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從奮鬥中來,一是關於國家的治理問題。孟子指出擁有賢臣,採納諫戒,保持警覺,居安思危對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性,這關係到國之存亡。孟子的這個思想有深遠的意義。試想,一個國家如果奸邪當道,佞幸弄權,沉湎安樂,喪失警覺,那麼其前途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論證特點

提問 本文的論證方式與前文相比有什麼不同?

講解 前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證方式是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分別設例證明中心論點的前後兩個部分,最後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本文的論證方式則是先以大部分篇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重點論證"生於憂患",再以一簡煉的排比句,概括說明"死於安樂",最後歸納出中心論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詞語總結(兩文)

實詞(從略)

虛詞

之1.的。"三裡之城".2.代詞。"環而攻之而不勝。"3.到。"多助之至,天下順之。"4.助詞。"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以1.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用。"以天下之所順。"於1.從。"舜發於畎畝之中。"2.達到,給。"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3.被。"衡於慮".4.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則 如果。"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佈置作業

1.背誦"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死於安樂也。"2.作課後練習。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戰中)有利的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們的齊心協力。

(比如)一個方圓三裡的內城,方圓七裡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的時令相助,但是卻不能取勝,這就是因為有利的時令不如有利的地勢啊。

(又比如一座城)城牆並不是不高,護城河並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並不是不銳利不牢固,糧草並不是不充足,(守城者)卻棄城逃遁,這就是因為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齊同。

因此說,讓百姓住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邊防不能憑藉山河的險阻,威震天下不能仗恃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國君能得到眾多人的相助,不行仁政的國君就很少得到相助。相助的人少到極點,那就要眾叛親離。相助的人多到極點,那麼普天之下都會歸順他。用天下歸附的力量去攻打那眾叛親離的人,(那還能不勝嗎?)所以,仁德之君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取勝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舜是從田間地頭興起的,傅說是從築牆搗土中被舉用的,膠鬲是從販賣魚鹽中被舉用的,管夷吾從獄官手中被舉用,孫叔敖從海濱僻地被舉用,百里奚從交易市上被舉用。

因此(可見)上天打算把重任交給這個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內心遭到痛苦,使他的筋骨受番勞累,使他的肚腸挨受飢餓,使他身受困乏,行受干擾,用這各種痛苦來觸動他的心靈,使他的性格堅毅起來,以增長他的才幹,彌補他的不足。

人經常會犯過錯,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內心受困擾,思緒被阻塞,然後,振作精神而有所作為;在臉色上顯現出來,從談吐中表露出來,然後才被人瞭解。(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諍諫輔佐的賢士,外部如果沒有敵國外患,那麼這個國家往往就會衰亡。

這樣,人們才會懂得憂慮患難可以促使人生存,而貪安圖樂則會導致滅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