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說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來源:才華庫 3.3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說課稿模板彙編五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章學習是在學生完成函式的第一階段學習(國中)的基礎上,進行第二階段的函式學習。而對數函式作為這一階段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式之一,它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指數函式及對數的內容,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對數函式"這節教材,是在沒學習反函式的基礎上研究的指數函式和對數函式的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的關係,同時對數函式作為常用數學模型在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例項有廣泛的應用,本節課的學習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參加生產和實際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

2、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依據新課標和學生獲得知識、培養能力及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育教學目標:

(1) 理解對數函式的概念、掌握對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2)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綜合歸納、數形結合的能力。

(3) 培養學生用類比方法探索研究數學問題的素養;

(4) 培養學生對待知識的科學態度、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5) 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中,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

3、教學重點、難點及關鍵

重點:對數函式的概念、圖象和性質;在教學中只有突出這個重點,才能使教材脈絡分明,才能有利於學生聯絡舊知識,學習新知識。

難點:底數a對對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的影響;

關鍵:對數函式與指數函式的類比教學

由指數函式的圖象過渡到對數函式的圖象,通過類比分析達到深刻地瞭解對數函式的圖象及其性質是掌握重點和突破難點的關鍵,在教學中一定要使學生的思考緊緊圍繞圖象,數形結合,加強直觀教學,使學生能形成以圖象為根本,以性質為主體的知識網路,同時在例題的講解中,重視加強題組的設計和變形,使教學真正體現出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的特點,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啟發學生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素質。根據這樣的原則和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併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1)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實驗、探索、歸納。

(2)採用"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

(3)體現"對比聯絡"、"數形結合"及"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

(4)投影儀演示法。

在整個過程中,應以學生看,學生想,學生議,學生練為主體,教師在學生仔細觀察、類比、想象的基礎上通過問題串的形式加以引導點撥,與指數函式性質對照,歸納、整理,只有這樣,才能喚起學生對原有知識的回憶,自覺地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絡,使新學知識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三、說學法

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本節課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儘可能地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我進行了以下學法指導:

(1)對照比較學習法:學習對數函式,處處與指數函式相對照。

(2)探究式學習法:學生通過分析、探索,得出對數函式的定義。

(3)自主性學習法:通過實驗畫出函式圖象、觀察圖象自得其性質。

(4)反饋練習法:檢驗知識的應用情況,找出未掌握的內容及其差距。

這樣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四。說教程

在認真分析教材、教法、學法的基礎上,設計教學過程如下:

(一) 創設問題情景、提出問題

在某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個數y是分裂次數x的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因此,知道x的值(輸入值是分裂次數)就能求出y的值(輸出值為細胞的個數),這樣就建立了一個細胞個數和分裂次數x之間的函式關係式。

問題一:這是一個怎樣的函式模型型別呢?

設計意圖:複習指數函式

問題二:現在我們來研究相反的問題,如果知道了細胞個數y,如何求分裂的次數x呢?這將會是我們研究的哪類問題?

設計意圖:為了引出對數函式

問題三:在關係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每輸入一個細胞的個數y的值,是否一定都能得到唯一一個分裂次數x的值呢?

設計意圖: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函式,同時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對數函式的概念。

(二) 意義建構:

1. 對數函式的概念:

同樣,在前面提到的放射性物質,經過的時間x年與物質剩餘量y的關係式為 對數函式說課稿 ,我們也可以把它改為對數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其中x年也可以看作物質剩餘量y的函式,可見這樣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的。

設計意圖:前面的問題情景的底數為2,而這個問題情景的底數為0.84,我認為這個情景並不是多餘的,其實它暗示了對數函式的底數與指數函式的底數一樣有兩類。

但在習慣上,我們用x表示自變數,用y表示函式值

問題一:你能把以上兩個函式表示出來嗎?

問題二:你能得到此類函式的一般式嗎?(在此體現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問題三:在 對數函式說課稿 中,a有什麼限制條件嗎?請結合指數式給以解釋。

問題四:你能根據指數函式的定義給出對數函式的定義嗎?

問題五:對數函式說課稿與對數函式說課稿中的x,y的相同之處是什麼?不同之處是什麼?

問題六:對數函式說課稿與 對數函式說課稿中的x,y的相同之處是什麼?不同之處是什麼?

設計意圖:前四個問題是為了引匯出對數函式的概念,然而,光有前四個問題還是不夠的,學生最容易忽略的或最不理解的是函式的定義域,所以設計這兩個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對數函式的定義域

2. 對數函式的圖象與性質

問題:有了研究指數函式的經歷,你覺得下面該學習什麼內容了?

(提示學生進行類比學習)

合作探究1;藉助於計算器在同一直角座標系中畫出下列兩組函式的圖象,並觀察各組函式的圖象,探求他們之間的關係。

(1) 對數函式說課稿

(2) 對數函式說課稿

合作探究2:當 對數函式說課稿 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與 對數函式說課稿 的圖象之間有什麼關係?(在這兒體現"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

合作探究3:分析你所畫的兩組函式的圖象,對照指數函式的性質,總結歸納對數函式的性質。

(學生討論並交流各自的發現成果,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適時歸納總結,並板書對數函式的性質)

問題1:對數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對數函式說課稿 )是否具有奇偶性,為什麼?

問題2:對數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對數函式說課稿 ),當 對數函式說課稿 時,x取何值,y 對數函式說課稿 0,x取何值,y 對數函式說課稿 ,當 對數函式說課稿 呢?

問題3:對數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的值的符號與a,b的取值之間有何關係?請用一句簡潔的話語敘述。

知識拓展: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稱為 對數函式說課稿 的反函式,反之,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也稱為 對數函式說課稿 的反函式。一般地,如果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存在反函式,那麼它的反函式記作為 對數函式說課稿

(三) 數學應用

1. 例題

例1:求下列函式的定義域

(1) 對數函式說課稿

(2)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對數函式說課稿 )

(該題主要考查對數函式 對數函式說課稿 的定義域 對數函式說課稿 這一限制條件根據函式的解析式求得不等式,解對應的不等式。同時通過本題也可讓學生總結求函式的定義域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例2:利用對數函式的性質,比較下列各組數中兩個數的大小:

(1)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對數函式說課稿

(2)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對數函式說課稿

(3)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對數函式說課稿

(4)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對數函式說課稿 ,

(在這兒要求學生通過回顧指數函式的有關性質比較大小的步驟和方法,完成前3小題,第四題可通過教師的適當點撥完成解答,最後進行歸納總結比較數的大小常用的方法)

合作探究4:已知 對數函式說課稿 ,比較m,n的大小(該題不僅運用了對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還培養了學生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

本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引導點撥

1.本題的難點在哪兒?

2.你希望不等式的兩邊的對數式變成怎樣的形式,你能否找到它們之間的聯絡

本題也可以從形的角度來思考。

 (四) 目標檢測

P69 1,2,3

 (五) 課堂小結

由學生小結(對數函式的概念,對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利用對數函式的性質比較大小的一般方法和步驟,求定義域應從幾方面考慮等)

(六)佈置作業 P70 1,2,3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中第二單元的第一課,該單元以“我眼裡的生命世界“為主題展開。通過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討論有生命物體的特徵等活動,建立起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特點的有生命物體的科學概念,使學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為有生命的(生物)和無生命的(生物),知道有生命的物體具有能夠繁殖、長大、呼吸、需要營養,有反應等幾個基本特徵。通過本課的研究,學生將對“什麼是有生命的物體”建立起清晰地概念。也為學習本單元的其它課文奠定了基礎。

二、說學情

學生對有生命的物體有著天生的興趣,對小動物的關注和對植物的觀察從他們幼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如果問有生命的物體是什麼樣的,他們會說是“活的”。這是他們以往對有生命物體的認識積累。因此,“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一方面可以探求學生對有生命物體的已有認知,另一方面把學生帶到某一具體環境中去尋找他們認為有生命的物體,這種親身體驗會增加更多的感性認識。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為有生命的和沒有生命的兩大類。

知道有生命的物體具有的基本特徵。

●過程與方法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

能夠運用文字、語言等多種方式表達探究結果,並進行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生命世界的豐富多彩。

意識到要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初步瞭解有生命物體具有的共同特徵。

教學難點

在尋找到的物體中找出有生命物體的特徵。

四、教學方法

科學課的教學重在“動手做”,我主要從讓學生“親身經歷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入手,學會科學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在學生的已有經驗中對有生命的物體有了一定的認識,本課的教學就是建立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的,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情景,引領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對有生命的物體形成比較科學的識。教師在活動中充分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鼓勵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本課的教法主要包括創設情境法,啟發引導等。本課的學法法主要包括觀察思考、資訊蒐集、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

五、教學準備

科學課上要讓學生探究科學、理解科學,一個重要的載體就是活動,怎樣才能開展起像模像樣的探究活動呢?重要的就是課前準備,因此,上科學課之前的準備是關乎國小生探究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

1.教師選擇一些觀察地點,供學生觀察。(校園內)。

2.觀察記錄紙。

3.調查用的一些工具(尺、放大鏡等)。

4.有關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

5.投影儀及相關的課件

六、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欣賞圖片,對比月球與地球的不同。

2、匯入:地球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處處都有生命火花在閃爍,在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有生命的物體,這節課我們就去校園裡去尋找它們吧!

第二部分:實踐活動——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準備部分

1.小組為單位,選出記錄員、安全員、小組長等。老師向學生講清活動的任務。也就是說“你們要幹什麼去?”

老師提醒學生尋找要細心,不要遺漏屋簷下、牆角里,提醒學生植物也有生命。

【設計意圖】室外尋找,室外觀察活動是科學課中最難組織的一項工作,因為三年級學生年齡還小,自律能力較差,所以在以小組為單位的活動中,我經常多給學生封“官”。如記錄員、安全員、小組長等,使學生感到別人在管自己的同時,自己也在管著別人,同學間形成團結向上的精神,有利於室外活動的開展。

2.發記錄表,講清如何記錄,強調可以寫,也可以畫。

【設計意圖】填寫記錄表的目的是為了教師能夠更好的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為突破難點打好基礎。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植物或小動物的名稱不清楚時,就會產生急躁心理,會跑著找老師問。為了避免打亂小組內的活動秩序,所以強調可以寫,也可以畫。

3.觀察記錄時間15分鐘,以老師的哨聲為準。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提高搜尋效率。

4.學生不要傷害小動物,不要破壞環境 ,更要注意安全。

活動部分 學生分組尋找、觀察,老師巡視、指導,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

第三部分:交流、討論

1.每個小組派代表彙報(老師有意識的讓那些用特殊形式記錄的小組先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這些有特色的記錄,能對學生記錄的多樣性起到鼓勵的作用。及時對學生的彙報給予適當的評價和鼓勵。

2.在此基礎上,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3.提問:這些都是在校園裡找到的,在其他地方,有沒有見過有生命的物體呢?

【設計意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彙報,引起學生對“什麼是有生命的物體”的思考。為後面小結有生命的物體的特徵做好鋪墊。

4.小組討論:為什麼說這些物體是有生命的,它們有哪些基本特徵呢?

師小結:生物體都能生長,能繁殖後代,會死亡……我們把這樣的物體歸為一類,稱為生物,把沒有生命的物體(課桌、書本、文具……)稱為非生物。生物有動物、植物兩大類。

第四部分:鞏固練習

下面這些是有生命的物體嗎?(見書13頁)

需要說明的是:水中的鮮花、種子、蔬菜和水果因生命活動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可視為有生命的物體。

第五部分:詩歌欣賞

1.播放光碟:配樂朗誦“我眼裡的生命世界”一當我走進樹林,眼前一片生機盎然……

2. 談話:同學們,這是一首未寫完的詩,請你們發揮想像力,模仿上面的詩句繼續往下寫。

3. 學生寫小詩,師巡視。展示、朗讀小詩。

【設計意圖】把單元頁的科學小詩挪到這節課的結尾進行教學,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課堂上,學生富有感情地朗讀自己續寫的小詩,彷彿置身於詩中描寫的意境中,感受生命世界的無限美麗。教師發自內心的感嘆,與學生產生共鳴。在這種情景的薰陶下,學生熱愛生命世界的真實情感被激發了,使該課的教學效果得到昇華。

板書設計: 尋找有生命的物體

動物:(蒼蠅、蟾蜍、小鳥、蝸牛、蚯蚓、魚、人類……)

生 物

植物:(花、草、樹……)

生物的共同特徵:能夠繁殖、長大、呼吸、需要營養,有反應……

(設計意圖:科學課也需要板書,這樣設計有利於突出重點,對本課的知識一目瞭然。)

說課稿 篇3

一、教材理解:

例五是教學分數與小數相乘的計算問題。分數、小數混合運算是在日常生活中以及未來的教學與其他學科的學習中經常會遇到的情形,因此,根據分數、小數的資料特點靈活選擇計算策略,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這節課的內容。

小數和分數相乘,既可以把小數改寫成分數後進行相乘,如果分數可以化成有限小數,也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再相乘。這兩種方法不管用哪一種都是學生已學的知識,可以讓學生自行解決。但對於一些特殊的小數,如果小數和分數的分母存在某種倍數關係時可以直接約分,這時便可以採用更為簡便的計算方法。

教材中練習二的1至4題是關於分數與小數相乘的練習,但不是單純的計算能力練習,而是通過現實素材的呈現,進一步鞏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數量關係,是對前一階段分數乘法的再練習;第4題呈現的條件有多餘,是求2.5kg的 是多少,還是求2.5kg的 是多少?這無疑是對學生“四基”“四能”相應的能力提升培養過程,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找到相對應的量,排除無關資訊的干擾,學會正確選擇有效的資訊解決問題。

二、目標設計:

對於目標設計,我是這樣思考的:學生剛剛接觸到分數乘法,對於分數乘整數的計演算法則有一定了解,在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課標要求及教材編寫意圖使學生掌握分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教材是通過學生熟知的數量關係的呈現來實現教學的,為此引導學生自主列式、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對不同的解法進行結果比較、通過比較自主尋求合適的計算方法也是本課教學要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這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也必不可少。

三、目標達成策略和方法:

對於目標達成,我主要按照: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鞏固練習、深化提高。

這三步來實現,在達成目標的策略與方法上,我設想通過學生自主解答,然後小組內交流、全班彙報交流的思路來實現,在學生自主交流過程中加以引導、總結小數乘分數可以把小數改寫成分數或是把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進行計算,在這段學習經歷之後學生自行解決第(2)題並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觀察小數和分數分母之間的關係並思考怎麼樣更簡便地計算?運用對比教學使學生髮現三種計算方法所必備的條件,提醒學生根據資料特點靈活計算。

四、重點目標達成的詳細設計

1、 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出示分數乘整數、分數乘分數練習題,通過複習分數乘整數和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啟用學生的學習經驗與學習技能,為學習分數乘小數埋下伏筆。同時,簡明扼要地匯入新課,讓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

2、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閱讀理解

(由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的知識引出例5,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瞭解題目中有哪些數學資訊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

(2)探究解答,例五(1)

a自主解答

b交流探討,體會不同演算法。

先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再全班交流,一一展示,分析出現的不同計算方法。

A:可以把2.1化成分數 ,再跟 相乘,結果是 ,化成帶分數 。

(dm)

B:可以把 化成小數0.75,再跟2.1相乘,結果是1.575。

2.1× =2.1×0.75=1.575(dm)

(在小組內交流,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使交流活動不至於成為個別學生的專場展示,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在全班交流,使全體學生在理解自己演算法的同時,知道解決同一道題目還有不同的思路,享受不同演算法帶來的快樂,並掌握自己未考慮到的計算方法,逐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c師小結: 這道分數乘小數的題目我們主要採用兩種方法來計算,既可以把小數化成分數再計算,也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再計算,這兩種方法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分數乘分數和小數乘小數的知識。(以舊引新,促進知識遷移,鞏固掌握新知識,實現了有意識的學法指導。)

(3)探索簡便方法,例五(2)

a自主解答

b交流反饋

(1)可以把2.4化成分數 ,再跟 相乘,結果是 。

(dm)

(2)可以把 化成小數0.75,再跟2.4相乘,結果是1.8。

2.4× =2.4×0.75=1.8(dm)

c自學課本

(1)除了上面兩種計算方法,這道題還有另一種演算法。同學們開啟課本第8頁,看一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看書自學。)

(2)這種演算法你看懂了嗎?引導學生說計算過程。(課件逐步出示第三種演算法。)

小數2.4和分數 的分母先約分得到0.6,0.6再跟分子3相乘,結果是1.8。

d對比思考。

為什麼可以這樣約分?你覺得這樣約分計算簡便嗎?

(讓學生獨立完例5第(2)題,既複習了分數乘小數的兩種計算方法,起到鞏固練習的作用,又通過自主閱讀教材學習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準確掌握計算方法,更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分數乘小數先約分再乘比較簡便。)

(4) 回顧反思

1.既然先約分再計算這種方法這麼簡便,為什麼第(1)題沒用這種簡便方法計算呢?

2.師小結:先約分再計算雖然簡便,但只在小數與分數分母有共同因數的情況下適用,如果小數與分數分母沒有共同的因數,就不能直接約分,只能採用把小數化成分數或把分數化成小數再計算的方法。所以在實際計算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觀察算式中小數與分數分母的特徵,明確小數與分數分母是否有共同的因數,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演算法進行計算。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思考“為什麼第(1)題沒用這種簡便方法計算呢?”,讓學生體會到先約分再計算的侷限性,從而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選擇合適的演算法。)

五、作業設計:

(一)對比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

2.反饋:計算 時你更喜歡哪種演算法?

【設計意圖】在前面學習分數乘整數的過程中,學生已經充分感受了先約分再計算的簡便性,在這個練習中,學生會進一步感受到這種演算法不僅在分數乘整數中可以讓計算更簡便,在分數乘小數中同樣適用,培養學生簡便計算的意識。

(二)基本練習

教材第8頁做一做:

1.學生先觀察每一道題的特徵,思考:每道題可以用幾種方法來做?哪種方法更簡便?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2.反饋交流時提問:哪幾題可以先約分再計算?( 、 、 )。

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計算嗎?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通過四道題的對比練習,讓學生髮現不僅先約分再計算有侷限性,分數化小數這種演算法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在引導學生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的同時,進一步感受計算方法的靈活性與合理性。最終在學生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共同歸納出結論,以豐富學生體驗知識獲得結論的過程,加深記憶。

(三)提高練習

教材第10頁“練習二”第2題:美國人均淡水資源量約為1.38萬立方米,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僅為美國的 。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是多少萬立方米?

1.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

2.反饋計算過程,強調能約分的先約分再乘。並適時補充我國的水資源知識,進行節約用水教育。

說課稿 篇4

一、縱橫聯絡,說教材

【教材分析】《鄉下人家》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裡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教學目標】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著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並由此產生熱愛與嚮往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二、突顯主體,說學情

【學情分析】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與過程,但此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身邊的景物不太關注。課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場面,他們司空見慣,覺得平凡無奇,不能深入體味文中的意境。

三、促進發展,說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目標導學法、以讀代講法;學法為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讀寫結合法。

四、發散思維,說過程

(一)誦讀經典,匯入課文(5分鐘)

學生背誦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匯入課文,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經典誦讀中的田園風光古詩詞與《鄉下人家》這篇課文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後面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初讀課文,感知畫面(10分鐘)

新課標提出學生在閱讀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出示了以下學習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一想,鄉下人家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並寫出你的感受。你從文字中發現了幾幅畫面?用筆在書中作批註。

學生自主學習,然後彙報交流

1、中心句、感受(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交流從文中看到的畫面(瓜藤攀簷圖、鮮花輪綻圖、雨後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文章的中心句,疏理課文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意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17分鐘)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又出示瞭如下學習提示:

學習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找出自己認為描寫得最美的一處風景美美地讀一讀,並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

學生合作交流,品讀感悟,教師隨機點撥或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受到美的情感薰陶。

(四)、聯絡實際,拓展畫面(8分鐘)

欣賞鄉村風光圖片,讓學生在“誦”“寫”“畫”“唱”等形式中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我們的鄉村生活。

(設計意圖)將學生閱讀的視角引向課外,投注進自己生活的世界。既鞏固了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感悟,又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鳴。

五、突出重點,說板書

瓜藤攀簷圖

鮮花輪綻圖

21、鄉下人家 雨後春筍圖

(獨特 迷人) 雞鴨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

月夜睡夢圖

整個板書簡潔明瞭,讓學生一目瞭然地感受到課文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回顧課堂,說反思

1、以讀為本,在“讀”中感知、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字,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時重點引導他們以讀為本,在讀中思、讀中品,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2、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環境

在這節課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學習;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現鄉村生活,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

3、沒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

於永正老師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中,我注重了教師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沒能很好的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我想如果能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相結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搭一搭》這課是北師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觀察物體》中的起始課,它主要考察學生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立體圖形,感受從不同位置觀察,觀察物體的範圍的變化。並能由觀察到的形狀還原立體圖形,它重在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引導學生逐漸發現實物與他們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絡。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不多於4個小正方體組合的立體圖形的三檢視。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內容為今後高中的立體圖形的三檢視學習打下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

能根據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5個正方體組合),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向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對本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點。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本課中 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並畫出草圖是重點,。能根據正面、上面、左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是本課的難點,其理論依據是有具體圖形觀察,比較形象直觀,而由形到立體圖形則比較抽象。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說教法):

(一)教學手段: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擬計劃進行如下操作:

1:採用情景教學法;

2、“擺——畫——議——講”結合法;

3:自主探究、小組合作討論法;

4:教學過程中堅持啟發式教學的原則,充分運用了教具、學具、課件等手段,直觀形象展示教學內容。

(二)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即“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後”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絡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小組合作討論教學法。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地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慧,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學情分析:(說學法)

1 、學生特點分析:

心理學研究指出,國小階段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著迅速發展。從年齡特點來看,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知識障礙上:

⑴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有的已遺忘,所以課前有必要進行復習。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

立體圖形知識,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結合直觀圖形、深入淺出的分析。

3、動機和興趣上:

明確的學習目的。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我首先由一首古詩《題西林壁》引入,讓學生說一說這首詩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2、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大詩人蘇軾從不同的角度看廬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在生活也看過許許多多的物體,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到的也會是不一樣的。

3、老師帶來了一個搭好的立體圖形,(出示用4個搭好的)(看大螢幕)(仔細觀察)從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麼形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