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音樂說課稿3篇

來源:才華庫 3.16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音樂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國小音樂說課稿3篇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二年級音樂上冊《蝸牛與黃鸝鳥》。

一、我的目標制定依據是:

1、課標解讀細化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本課歌曲《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流行的民族特色濃郁的敘事性民歌,歌曲採用2/4節拍.歌曲以一個敘述者的口吻講述了一個故事:"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時就揹著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卻在一旁譏笑它的情景".歌曲的旋律輕鬆活潑,歌詞生動有趣,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隱喻著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畏艱難,對奮鬥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的精神。

2、教學內容分析《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民族特色濃郁的歌曲。由陳弘文作詞、林建昌作曲。採用2/4拍,五聲徵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以一個敘述者的口吻講述了蝸牛在葡萄樹剛發芽時就揹著重重的殼往上爬,而黃鸝鳥卻在一旁譏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頌了蝸牛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音樂形象天真純樸富有生活氣息。歌詞結合緊密,大多一字一音,與口語相近,質樸自然。

3、班級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具有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和自律性差的特點,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4、教學目標1、能用輕鬆愉快的聲音演唱《蝸牛與黃鸝鳥》。2、能為歌曲創編動作,樂於和小夥伴合作表演歌曲。

二、教學重點:

能輕鬆愉快的唱好歌曲《蝸牛與黃鸝鳥》。教學難點:準確的唱好歌曲中的切分節奏,換氣記號和連音線。

三、教學方法

教法:我採用猜謎法、談話法、聽唱法等引導學生學唱這首歌。學法:採用聽唱法,練習法、實踐法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四、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學生:音樂用書。

五、基於目標的教學評價

1、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反覆練習來掌握換氣記號,切分節奏和連音線,學會唱這首歌。

2、學生通過創編表演,上臺展示來熟悉這首歌。

六、基於目標的教學過程

我用了猜謎法來引出今天的第一個小動物蝸牛,並做一下簡單的介紹。用猜謎語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利用蝸牛來引出下一位小動物黃鸝鳥,並進行了今天的發聲練習。這樣就順理成章的揭示了今天的課題(板書:蝸牛與黃鸝鳥)

第一步,初聽音樂,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它的情緒,對歌曲有了初步的印象,並讓學生說出蝸牛和黃鸝鳥之間都發生了什麼。這樣會讓學生更加用心地聆聽這首歌曲。

第二步,由“酸酸的紫色的大葡萄”匯出今天的重點內容切分節奏“XXX”(板書)和歌曲裡最常見的一個節奏型。我帶著大家一起來練習並讓學生掌握這組節奏型,為後邊學唱這首歌做一個很好的鋪墊。

第三步,範唱。自彈自唱,讓學生再一次的熟悉音樂。

第四步,跟旋律唱,老師彈一句旋律,學生自己填詞,來完成這首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第五步,分角色演唱。

老師唱第一樂句,學生唱第二樂句。以此類推!小組之間合作演唱。以達到今天的教學目標,用輕鬆愉快的聲音演唱《蝸牛與黃鸝鳥》。學生對這首歌已經很熟悉了!跟音樂唱。(播放音樂)

最後有一個創編的環節,我首先給學生做一個即興表演的示範,讓學生自由發揮,最自己喜歡的肢體動作。這一環節是學生最喜歡的,積極性最高的,它調動了整節課的課堂氣氛!我會讓表現較好的同學上臺來展示,來檢驗今天的成果。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課堂上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在這節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通過課堂小結來讓今天的主題昇華!告誡學生,我們要向蝸牛學習,學習它堅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像黃鸝鳥一樣看到別人的缺點就譏笑別人。

音樂老師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依託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全面影響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探究精神。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請大家多多指教!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這是一組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歌曲,表現一種特定的環境——水鄉,充分體現了音樂與民族的關係,讓我們熱情地謳歌水鄉,熱愛我們的家鄉。

2.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並能辨別、比較四分音符與附點四分音符的長短。

3.發揮集體思維合作,進行以《遠航》為主題的創作活動。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熱情地謳歌水鄉,抒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難點: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

教學方法: 聆聽、演唱、律動

教學用具:琴、打擊樂器等。

教學內容:

一、聆聽《採茶舞曲》

二、表演《採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歌。

二、聆聽《採茶舞曲》

用江南山水風景圖匯入。

設問:

(1)誰到過杭州遊玩?

(2)誰到過茶山,見過茶農採茶的勞動?

(3)你聽過越劇的唱腔嗎?

2.欣賞:在教學中要吸引學生有興趣地認真地聽範唱是學好本歌的關鍵。因此要求教師的範唱要非常投入有情感,去打動學生的心靈。唱得要細膩親切,在吐字和行腔上要有江南風格。

3.教師的範唱不僅是唱歌,還要範唱歌譜,歌譜的範唱要同樣的有感情,流暢而動聽,有力度起伏。

4.聽唱、學唱曲調一定要以樂句為單位進行,切忌支離破碎。

5. 這句的'教學,不要講解切分節奏而是通過划船的動作去學習,能很自然的唱好。同樣D.S.的反覆記號也不必要求學生去記住掌握。

6.伴奏的加入既是訓練節奏感,也是為了營造一種氛圍,這是要求:

(1)選擇節奏,哪一節奏譜,更適合於這首歌曲的伴奏;

(2)選擇打擊樂器;

(3)在哪裡加入鈴鼓使歌曲推向高潮。

教材上的伴奏譜僅是一譜例,還可讓學生創編節奏譜。

7.小結:水鄉一景。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3

一、對教材的把握

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地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願望和共同的心聲“我是小音樂家”。歌曲為2/4拍,一段體結構,弱起節拍貫穿全曲。第一樂句從弱句開始,四度跳進旋律上行,進而下行,曲調流暢,情緒歡愉,即刻點名了主題“我是小音樂家”。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複,僅在節奏上作了緊縮的變化。第三樂句的五度跳進和“xx xxx”節奏的連續出現,級進的旋律配以樂器演奏時發出的象聲詞使得歌曲的情緒歡快而又熱烈。第四樂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們盡情歡暢的情緒推向高潮。最後再現第三樂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滿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1、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並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2.教學難點

弱起節奏的掌握。

二、教學目標的定位

1、學生能初步學會演唱《我是小音樂家》,能唱出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在體驗音樂過程中,激發學生表演慾望和創新能力。

三、學情分析與學法指導

1、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學期將要學習的內容,在音樂知識技能上,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能夠初步表現節奏、強弱、速度、音高等音樂要素,所以在本課中我設計了以學習歌曲為主、以體驗表演歌曲為輔,以此來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2、學法指導

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在充分感受音樂情緒基礎的上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體驗發現美——認識美——創造美的方法,體驗“創造”的過程和樂趣。

四、教法的選擇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教學中通過各種樂器的演奏創設樂器音樂會的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情境,藉助多媒體課件再現情境,給學生創造豐富而愉悅的學習空間。

2、引導交流,啟用體驗

學生是有個性、有靈性、有創造性的個體。《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促進學生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欣賞。通過設定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

3、遊戲活動,激勵創造

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在一起想、一起唱、一起跳,角色扮演,充分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產生對音樂學習的持久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