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優秀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3.04W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國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用畫圖、列表、一一列舉、倒推、替換和假設等策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教學,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

《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優秀說課稿

本課時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題,一個試一試和一個練一練。例題通過引導學生將稍複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感悟轉化策略的便捷。然後引導學生回憶運用轉化的策略曾經解決過哪些問題,體會轉化策略可以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初步形成對轉化策略的認識。試一試、練一練都是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轉化,使學生體會到了轉化的價值。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已有經驗,我擬定了這樣的三維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

2、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絡,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驗,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是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

結合上述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情況,我預設如下,分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 故事引入

藉助媒體顯示司馬光砸缸的畫面,學生討論這個故事中大家採取了怎樣的方式救人?司馬光采取了怎樣的方式救人?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找大人來救太慢,落水兒童可能有危險,換一種方式——砸缸,能更快的救出落水兒童,司馬光真聰明。在我們數學研究的過程中,也常常把一種問題轉化成另一種問題。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轉化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以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匯入新課,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初步體會轉化可以使問題更快得到解決。

第二環節:互助合作 探究策略

分三層, 第一層:探索方法

藉助媒體顯示例題圖: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嗎?

學生仔細觀察兩個圖形面積是否相等,並在小組裡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巡視。

學生討論得差不多之後,指名交流。學生可能會說用數方格的方法進行比較,此時教師要提醒學生先把圖中的方格線補畫完整再數;如果有學生直接說出分別把兩個圖形轉化為長方形,那麼就請學生來說說是怎樣進行轉化的,並根據學生說的情況在媒體上一步一步演示轉化的過程。

學生交流後教師再讓學生說說是怎麼才能更快的比較這兩個複雜圖形的面積的。從而明確是因為把它們轉化成了長方形,所以能很快比較。

這一層次,學生通過思考、交流,同時教師利用媒體的演示,和語言的歸納,使學生明確地感受到了轉化的功能。

第二層:回憶價值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呢?

首先學生回憶,並先在小組裡交流。小組交流後全班交流,教師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同時選擇性的板書,當學生提出例項後,讓學生說一說轉化的具體方法。

接著結合板書,教師提問:這些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麼共同點?容學生思考片刻,若學生說不出來,就教師說:這些都是把新的問題轉化成熟悉的或已經解決過的問題。

那以後再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你會怎樣想呢?可以讓學生說一說。

本環節通過引導學生回憶轉化策略在以往學習中的運用,體會轉化通常是把一個稍複雜的、新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已經解決的問題。

第三層:運用策略

1、媒體出示試一試中的算式,提問:這道題可以怎樣計算?這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學生觀察、交流,教師可以適當引導:這幾個分數的分子都是1,分母分別是幾個2的乘積。

接著媒體顯示算式右邊的正方形圖,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算式和圖形,哪部分表示這幾個數的和,建立數形對應的概念。學生仔細觀察兩者間的聯絡,明確,原來的算式可以轉化成1-1/16進行計算。

2、媒體出示練一練方格紙上的兩個圖形,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右邊圖形的周長比較簡便。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計算,交流時說說是怎樣想的,運用了什麼策略。

根據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同學們這是把稍複雜的圖形轉化成簡單的圖形。

此環節通過引導學生解決不同轉化型別的題目,使學生體會到轉化的策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應從多角度靈活地分析問題。

第三環節:拓展練習 鞏固策略

第一層:基礎練習

1、P74第2題,學生填好之後說說是怎樣想的,說出轉化的方法。這裡我藉助媒體演示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第3小題。

2、P74第3題,學生先說一說怎樣轉化再計算。

第二層:綜合運用

1、我改編P74第1題,16人蔘加乒乓球單打比賽,單場淘汰制,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才能產生冠軍?先幫助學生理解單場淘汰制的含義。學生思考片刻後如有學生能說出來,就讓他說完之後媒體再顯示影象,如沒有學生能說出來,就先顯示圖形,再引導學生思考:產生冠軍就是要淘汰15人,所以要比16-1=15場。

2、在此基礎上作一個變式:如果16人蔘加的是雙打比賽,也是單場淘汰制,那要比多少場才能決出冠軍呢?

先讓學生思考,然後再交流。要說明白16人蔘加雙打比賽,每2人一組,分成了8組,要淘汰7組,所以要進行7場比賽。

3、媒體顯示一個不規則金屬零件,要測量的體積,你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學生交流方法,最後教師肯定轉化的策略

整個練習過程,從基礎的模仿訓練到生活當中的綜合運用,層層深入。激發學生從多角度靈活的運用轉化的策略,確定轉化的方法,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 感悟策略

組織學生說說今天我們研究了什麼策略,這種策略有什麼優勢

學生交流、互補,明確運用轉化的策略可以把問題化繁為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