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語文《我喜歡》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77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五年級語文《我喜歡》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五年級語文《我喜歡》說課稿

國小五年級語文《我喜歡》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

你們好,今天我為大家說的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筆下生花”中的作文:續寫《我喜歡》。

說教材

這篇習作要在學完臺灣作家張曉風的散文《我喜歡》之後進行,要讓學生觀察與寫作的基礎上,做到習作有中心,或說明道理,或抒發感情。重點是要“有情有意”。並且樂於表達和學習修改作文。

說教法

寫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的實際,我這個班的學生基礎較差,表達能力欠佳,平時一聽寫作文就頭痛,所以教學時我得努力想辦法讓他們樂於表達,激發他們觀察思考能力,並提供他們自主寫作的條件和機會。為此我動用了鋪墊法、感官匯入法、下水文寫作法、師生共賞法、共同評定法。

教學流程

一、營造氣氛,激發興趣。

我設計了一段匯入語:同學們,昨天我們共同欣賞了張曉風的《我喜歡》,文章中那麼多的喜歡,你最喜歡她寫的哪些文句?因為是學過的文章,學生們紛紛舉手,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然後我讓大家開啟書本,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二、觀察思考,產生共鳴。

讀完課文後,我給學生兩種選擇,或者靜靜思考,或者和同學討論,再說說張曉風的喜歡自己有沒有同感,或者自己喜歡什麼。這一階段,學生的語言組織會單調平淡一點,但是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讓他們樂於表達。

三、方法引路,步步提高。

回答結束,我提醒學生把自己剛才說的與張曉風的比較,思考有什麼不同。學生給出答案後,我歸納總結出幾條:文章按一定的順序寫;文章語句優美,詞彙豐富;作家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寫得有情有意。(板書)

四、出示下水文。

這時,我拿出自己寫的片斷,讀給學生聽,讓學生聽後發表感受,這一環節算是給學生再次點亮一盞燈吧,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欣賞分析能力。

五、學生動手習作。

聽完我的下水文,學生已經躍躍欲試了,我挑選幾個前面學生提到過的喜歡的事物,如大海、家、花兒、看書......讓學生根據習作要求,規範寫作片斷。

教室裡靜悄悄地,只有筆的沙沙聲。

六、習作交流。

習作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學習別人的優點,積累別人用得好的詞語、句子和寫作方法。學生寫好後,先讓他們同桌互相交流,再請學生個別朗讀作文,學生作出評價,我適當進行點撥。

七、修改習作

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餘下的時間裡,我讓學生對自己的片斷描寫進行修改。我個別進行指導。

板書設計

續寫《我喜歡》

按順序寫,大海

詞彙豐富,家庭

語言優美,花朵

有情有意 ......

國小五年級語文《我喜歡》說課稿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我喜歡》,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設計進行解說。

一、說教材

《我喜歡》北師大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本課是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所寫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文筆細膩雋永,清麗流暢,文章的結構特別,每一段開頭都用“我喜歡”三個字領起下文,使12個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讓文章有一種迴環吟唱的氣韻,每一種事物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那麼富於活力、與眾不同,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豁達、獨特、樂觀的人生態度。 說學情:

本班學生思維活躍,勇於展現自我,具有很強的自主識字和閱讀能力,並能夠發揚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朗誦方面具有很強的表現_學習本文,我抓住學生這一能力,採取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讀,從而體味本篇散文的語言美。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和新課程標準,我確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3、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獨特的美好情感。並仿寫課文。

三、說教學方法:

1、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採用“自讀自悟”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在整堂課中,力求做到(課件顯示:

過程——儘可能讓學生自己——參與;

問題——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提出

疑難——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探究;

朗讀——儘可能讓學生自己——評價;

內容——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感悟

2、讀寫結合,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從文章中學習語言文字的用法,體會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要把閱讀和寫作緊密地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我採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

四、說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感受。

2、仿寫課文,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五、說流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如何憑藉教材落實這一點呢?我做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走近美

1、匯入

人們常說,一個好的開始等於成功了一半。對一堂課來說,好的開始則體現在導語的設計上。基於此,我設計瞭如下導語: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裡,春去秋來,花開花落,自然界的一切是那樣的神奇與美妙,老師相信在你們多彩的童年一定有許多所喜愛的事物。那誰能來談一談,你喜歡什麼?

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後,我接著說: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你能用筆寫下來嗎?有位臺灣女作家張曉風對生活的喜歡與熱愛寫了下來,今天咱們就來學習她寫的這篇課文——我喜歡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由學生喜歡的話題入手,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直接揭示本課的目標之一就是仿寫課文,既貼近文字,又為下文學習打基礎。

2、學習生字

預習是語文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北師大教材,生字多,生詞多,內容新。所以每學一篇新課文,我都提前佈置預習,讓學生認識生字,對課文內容有初步的感知。因此,在匯入新課後,首先檢查預習情況,掃清生字障礙,

通過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

在彙報預習之後,我安排的是:

3、聽課文配樂朗讀、思考:

(1):每個自然段在結構上有什麼共同之處呢?(每個段開頭都用“我喜歡”三個字領起下文,使12個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本文提綱:作者喜歡什麼?(先寫喜歡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寫喜歡自然景物,最後寫對社會生活的喜愛。)

[通過以上兩個問題,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為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奠定了基礎。]

(二)感情朗讀,體會美

在整體感知課文之後,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並在四人小組裡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對課文已有了一點自己獨特的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推薦代表進行配樂朗讀,在反覆的朗讀中感受散文的意境及韻味。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

在第三個環節我讓學生再次品讀,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由於放低了要求,學生大多能說出自己的閱讀體會,並能提出自己的疑問。

考慮到學生提出的問題肯定有很多,在第一課時不可能解決完,在他們質疑之後,我直接出示以下四個問題先讓學生小組內討論,然後全班交流。

(1)作者喜歡的“另一種花”指的是什麼?

(2)“我喜歡讀信”的原因是什麼?從“淚光”二字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3)課文第11自然段省略號自成一段,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4)“我喜歡”在課文中反覆出現,作者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通過本環節,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到了大千世界,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在作者眼裡會變得如此美好的原因就是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這是本文重點的落實,但學生對文章僅僅認識到這個層面還是不夠的,還要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的熱愛,這就涉及到下一環節——觀看圖片,昇華美!

(四)觀看圖片,昇華美

在這一環節,我用課件配樂出示一些有關自然、學校生活方面的圖片。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自己對自然、對事物、特別是對學校生活獨特的感受與理解。

[本環節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審美與欣賞能力,又讓學生感受自己在校生活的美好,促使他們更加熱愛校園生活,這也為下一環節仿寫課文作鋪墊。]

(五)仿寫課文,延伸美

於永正曾說過:一節成功的語文課必須滲透寫的教學,基於此,我設計了——仿寫課文,延伸美這一環節。在這一環節: 我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你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然後在讓學生仿寫。在欣賞圖片之後說喜歡什麼,既降低了學生說文寫文的難度,又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發散學生思維,落實素質教育要求,這也是對課程資源的有利補充。

六、說板書

七、說反思

本堂課,我儘量給學生創造讀的機會,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發現疑難。然後老師根據學生的疑難有的放矢的展開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對於一些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我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學生自然對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讓我沒想到的是,學生仿寫的語言那麼優美,大膽的想象,用詞的準確,讓我感到欣慰。這讓我產生成功感的同時,也感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為什麼我以前沒有發現他們也能寫好作文呢?是不是自己引導不到位呢?真是值得深思。

國小五年級語文《我喜歡》說課稿3

說教材

《我喜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本課是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所寫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文筆細膩雋永,清麗流暢,文章的結構特別,每一段開頭都用“我喜歡”三個字領起下文,使12個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讓文章自然有一種迴環吟唱的氣韻,每一種事物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那麼富於活力、與眾不同,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豁達、獨特、樂觀的人生態度。

本年級學生是第二批使用北師大版教材的學生,思維活躍,勇於展現自我,具有很強的自主識字和閱讀能力,並能夠發揚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詩歌朗誦方面具有很強的表現_因此學習本文時,抓住學生這一能力,注重喚醒學生的個性化意識,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選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讀法。運用電教手段,播放與文章內容相關的畫面,給學生以視覺上的衝擊,激起他們對自然之景和社會生活的讚美之情,使他們與作者在情感上達成共鳴。

本年級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小組合作、自主識字、查閱資料等能力,且書中有些事物是學生本來就留意到了的,本來也同樣喜歡的,通過自學容易產生共鳴;而有些則是學生所熟知的,但平日裡卻忽略了的,沒有用心去觀察的,沒有用心去感受的,此時在作者的筆觸下呈現,也能激起他們的共鳴,這就為課堂教學的順利完成打好了基礎。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分別制定以下目標: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結合文意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的美好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用心體悟事物的能力。

3、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自然、對事物、對生活獨特的感受與理解,培養審美與欣賞能力,並仿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感悟作者的喜悅之情,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感受。

2.仿寫課文,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說教法、學法

1、讀中感悟,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的理念”,讓學生多讀、多說、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這是一篇散文,在講授的過程中,以“讀”這個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教學重點落在讀、悟上,通過“品讀”來代替文章的講解,使學生在讀中學,學中悟,悟中思,使學生能與作者、作品、教師產生共鳴,讀出文章包含的韻味,品味作者語言的優美,去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獨特感受。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激勵全體學生在朗讀時努力投入感情,並且都能發揮特長,以優美大方的動作抒發自己的內心情感。

2、讀寫結合,從文章中學習語言文字的用法,體會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學習寫作的精妙方法。把閱讀和寫作緊密地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使學生的練筆有話可寫,有感而發,我採用演示法出示一些有關自然、社會生活方面的圖片,給學生以直觀感受,使其心靈真正受到震撼。培養學生審美與欣賞能力,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靈感,放飛學生想象,發散學生思維,並適時引導學生採取讀、思、劃、議的方法等學習方法品析教材。

說流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由學生喜歡的話題入手,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貼近文字,為下文學習打基礎。

二、整體感知課文

讓學生通過讀文,首先發現本文結構上的特點:每段都是以“我喜歡”開頭,語句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為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奠定了基礎。

三、全班交流自學感受

本著立足於學生的主體發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同時也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在學生讀熟文章的基礎上,讓他們學會從詞語句子中感受文字的美,抓住作者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並將自己對課文的感悟帶入對課文的朗讀中去,讀出感情,讀出喜歡的語氣,在讀中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四、學習課文最後一自然段,深入理解課文的主題

文章最後一句最難以理解,但是也是文章昇華感情的關鍵,通過本環節,讓學生試著自己去朗讀去體會,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一定要求他們把握得很準確,但可及時肯定和鼓勵他們的看法,體會到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獨特的美好情感,引導他們對於人生也應該有這樣的態度。

五、再讀讀自己最想讀的部分,可加入動作,抒發情感。

通過入情入境的讀,使學生真正進入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中,讓學生在充分感情讀的基礎上,激發情感,再次深層次的體驗作者對自然景物、事物的獨特感悟,並在讀中,將作者這種獨特的寫作手法內化至學生心裡。

六、拓展,進行仿寫

培養學生審美與欣賞能力,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激發學生靈感,放飛學生想象,發散學生思維,落實素質教育要求,也是對課程資源的有利補充。

七、全文總結

八、佈置作業

作業設計體現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為主體,張揚個性,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用語文的空間。

九、說板書

以提綱式為主,展現課文主旨,簡潔,明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