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說課稿模板合集四篇

來源:才華庫 3.21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國小說課稿模板合集四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一、教學目的

1、能聽懂、會說和會讀akite,apuzzle,apuppet,adoll

2、能聽懂、會說和會讀日常交際用語,too.

kyouverymuch.

3、能聽懂、會說和會讀句型What’sthis/thatinEnglish?

It’sa…Doyoulike…?Yes,Ido./No,Idon’t.

4、初步瞭解名詞的單複數。

5、能運用所學的句型瞭解對方對某物是否喜歡。

二、教學重點

1、能準確的運用What’sthis/thatinEnglish?

2、運用Doyoulike…?來詢問對方的喜好

三、教學難點

1、能在運用Doyoulike…?句型的時候能準確運用名詞的單複數。

四、教學策略

從孩子們感興趣的玩具談起,把孩子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起來,同時也把孩子們帶進我們所要學習的新內容。通過做拼圖遊戲,出示新單詞,學習新單詞,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學,避免枯燥無味的單詞教學。讓孩子們用所學的新句型,自編兒歌,既能幫助孩子記憶掌握新知識,又能讓孩子們運用所學知識。

五、教學準備

1、所學過的相關玩具

2、風箏、木偶、布娃娃的拼圖

3、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Step1Freetalk

1、Greetings

2、T:Boysandgirls!Look,wehavemanytoyshere.

Doyouliketoys?

Ss:Yes,Ido.

T:Me,too.

Look,what’sthisinEnglish?

S:It’sacat/…

T:Look,what’sthatinEnglish?

S:It’sa…(apuppet,puppets)

板書以上句型並帶讀

What’sthis/thatinEnglish?

It’s…

(用這樣的句型帶學生拿著實物玩具或者課件齊說兩組)

【設計目的:通過談論玩具,既複習幫助學生複習3B所學的句型,又匯入了新課,自然過渡到單詞的學習。而且這樣也能對新課中的日常用語Me,too.進行滲透。】

Step2Presentation

1.T:et’splayagame,OK?

Ss:OK.

T:Look,what’sinthebox?

Ss:Apuzzle.

T:’sapuzzle.(猜對的發一個小獎品以資鼓勵。激發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puzzlepuzzles)

T:Doyoulikepuzzles?

Ss:Yes,Ido.

T:What’sthisinthebox?

S:It’sakite.

(教學kite,kites並且不斷復現like句型。)

T:Doyoulikethiskite?

Ss:No,Idon’t.(Learn‘No,Idon’t.’)

板書以下句子並帶讀

A:Doyoulike…?

B:Yes,e…

NO,Idon’t.

2.T:Ilikepuppets,puzzles,ulikedolls?

Ss:Yes,Ido.

T:Look!ulovedolls?

Ss:Yes,Ilove.

T:Here’sa/an…foryou.

Ss:Thankyouverymuch.

Ss:Notatall.

板書並帶讀

Here’sa/an…foryou.

Thankyouverymuch.

3Readandsay

1.T:(課件展示人物圖片)Great!,whoarethey?Dotheyliketoys?Let’herearethey?

Ss:areathome.

T:dotheylike?

Ss:Listen.(出示表格,邊聽邊做)

Name

YangLing

Nancy

T:Let’Ling,YangLing,doyoulikepuppets/…?

Ss:…

T:Nancy,Nancy,doyoulikekites/…?

Ss:…

【通過先讓學生聽課文,然後對課件中的人物提問,讓電腦進行回答的形式呈現課文。學生感到好奇,而且對所問的問題和得到的回答都記憶深刻。】

2.老師帶讀,學生齊讀,分角色齊讀,分角色個別請幾組讀

【讓學生以不同的形式讀課文,加深對所學習課文的印象,同時鞏固記憶課文,培養小組合作精神,對於讀的好的同學給於適當的鼓勵,促進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激發更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通過“角色扮演”的活動激發了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也使學生從學說到會說句型,並且給表演好的同學發“笑臉”作為獎勵。】

Step4Consolidation

1、Sayachant.

1、)T:I’’?

Doyoulikepuzzles?

Yes,,Ido.

Ilikepuzzles。

Oh,,metoo.

2、)出示幾個新詞(puppets,kites,ms,讓學生改唱。)

2.請你擔任班級小記者,調查你的同學喜歡什麼樣的東西?請用上以下句型

A:Doyoulike…?【提示:可以詢問1、水果(apples,pears等)2、玩具(dogs,puppets,kites等)3、文具(pens,rulers等)】

B:Yes,,Idon’e…

A:Oh,kyou.

3、Let’sdosomeexercise。(開啟評價手冊,做P11頁)

【每節課我都儘量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能夠訓練到,讓聽說領先,讀寫也要跟上,逐漸向高年級的要求靠近。】

Step5Homework

enandreadPartA.

2.請你擔任小記者,調查你的家人喜歡什麼樣的東西?並把調查的內容記錄下來。

七、板書設計

Unit4Ilike…

A:What’sthis/thatinEnglish?B:It’sa…

>A:Doyoulike…?B:Yes,e…NO,Idon’t.

A:A:Here’sa…foryou.B:Thankyouverymuch.

八、教學後記

本節課的核心教學內容是“談論喜好”。Doyoulike…這個句型學生在3B中已經接觸過,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根據孩子們的心理特點,通過創設情境和運用直觀教具展開話題,進行教學,受到了教好的效果。另外,我們還設計相應的遊戲,玩拼圖,猜物,編兒歌,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活動起來,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玩中用知識。整節課孩子們在愉悅的氣氛中度過,在遊戲中學習新知,輕鬆自在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國小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熊住山洞》。

一、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教材中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住在山洞裡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間木房子,可走進森林,他們始終捨不得砍樹,多少年過去了,他們仍然住著山洞。森林裡的動物們很感激小熊一家,給他們送來一束束美麗的鮮花。這是一個意在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連環畫形式出現,語言淺顯,符合兒童特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和年段特點,本文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年、左、右”3個字,認識“石”字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根據教學目標,我把本課教學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識字、寫字。第二課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是一種美德。

三、說教法、學法:

1、由於本課語言淺顯,採用連環畫的形式出現,雖然全文不注音,但可採用圖文對照的方法學習課文。故在設計上應注重教材的整合。主要通過看一看、讀一讀、演一演、想一想的方法來學習課文。通過讀感悟林中環境之美,小熊一家行為之美。從而欣賞美、感悟美、表達美。

2、注重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3—6自然段的學習中學生喜歡哪個季節的美景就說哪幅圖,並把相應的段落讀好。不必按部就班的按課文內容進行,給他們自主選擇的空間。

3、注重從一年級就開始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拓寬學生語文學習的渠道。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欣賞美。

1、小朋友們,老師帶你們去美麗的'大森林裡看一看,好不好?(展示森林的美麗畫面,激發學生對森林的嚮往,初步感受林中環境之美。)

2、今天,小熊還邀請小朋友們到他們家做客,小熊家住在哪裡呢?(小熊家住在山洞裡,接著學生說教師板書課題)讓我們一塊去他們家看一看吧!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並且把生字圈出來。

②反饋:(認讀生字。)

(二)品讀課文,感悟美。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①看圖:(課件展示插圖一)說說你知道了什麼?(知道小熊聽到熊爸爸說造一間木頭房子住,非常高興。)

②朗讀:學生找出與圖相對應的第一、二自然段朗讀。(採用自讀---指名讀---學生評價---齊讀的方式進行,體會小熊高興地心情。)

2、學習第七自然段

同學們,小熊家周圍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樹木,造一間房子太容易了,那小熊一家的願望實現了嗎?(沒有)你是從哪裡知道的?(第七自然段)你能讀好第七自然段嗎?(採用學生練讀----小組比賽讀的方式進行)緊接著問:小熊一家的願望為什麼沒有實現呢?引出3——6自然段。

3、圖文對照學習第3—6自然段,感悟美。

(此環節是從看圖感受美到通過美讀來抒發情感,學生融入其中,把對環境美的感受,對小熊一家行為美的認同、讚揚都包含在其中。)

①看一看,說一說。

課件展示林中一年四季的4幅插圖,學生說圖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麗,學生喜歡哪一幅就說哪一幅。(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②讀一讀。

讀出與圖畫相對應的自然段。教師相應點撥指導,讀出景色之美。“捨不得”三個字應輕輕地讀出愛惜之情。(採用靈活的形式朗讀,如指名讀,小組讀,比賽讀,願意讀的站起來讀等)

③演一演(表演讀)

配樂連續讀3—6自然段,邊讀邊加上適當的動作。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表達美。

④想一想:小熊一家不砍樹的原因,假如砍了樹會有怎樣的後果?(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說出自己的想法。)

4、學習第八自然段

①小熊一家寧願住山洞也不砍樹造房子。他們這種做法受到小動物們的讚揚,你瞧,他們在幹什麼?(展示插圖5)學生觀察後說圖意。②朗讀:指名讀第八自然段,重點指導長句子的朗讀。

③練習:在讀完“一束束美麗的鮮花後”,練習課後的讀讀說說。

④思維拓展:小動物在給小熊送鮮花時會說些什麼?(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就選哪個說)

(三)聯絡生活,深化主題。

小熊一家為了保護森林一直住山洞,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小熊住山洞》這篇課文,瞭解到小熊一家那麼喜歡住木頭房子,他們的周圍又有那麼多現成的樹,造一間木頭房子太容易了。可是他們卻沒有住進木頭房子,因為他們愛惜樹木,保護環境。我們知道小熊一家做得對,值得敬佩、讚揚。我們也要像小熊那樣保護環境,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好。

國小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父親的菜園》這是一篇第七冊選讀課文,記敘了父親在一片荒涼的山坡上開墾一塊土地,使它成為“我家”菜園的事,表現了父親勤勞、堅毅的品質,體現出作者對父親、對土地深厚的感情。

課文通過對父親言行的具體描寫,表現父親的優秀品質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引導學生從描寫父親開墾菜園言行的詞句中體會父親勤勞、堅毅的品質,感受父親對勞動、對土地的愛是是教學重點。體會父親在荒坡上開墾菜園的艱辛,對城市或平原地區的學生來說是教學上的難點。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加強學生對記事寫人這一類文章的感悟,進一步學習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從父親堅忍不拔的品質中受到教育,培養熱愛土地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結合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文字的價值取向,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我確定本課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讀課文,最大限度地促成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父親在開墾菜園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感受父親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毅、自信、勤勞的品格,知道要想獲取成功必須勇於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鬥的道理。

3、在讀悟結合、豐富言語實踐活動中,發展歷練學生語言,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對父親的崇敬。

【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上述的教學目標,本課選擇的基本教法是“著眼課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導讀解疑、語思統一”的導學式教學法。在操作過程中採用“讀、疑、思、劃”等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質疑課題,著眼課題理解課文內容的思維習慣,培養學生朗讀能力,培養語感。

【說理念】

本設計把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上,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去理解和感悟“父親”的精神。按照“質疑課題、梳理問題——自主探究、感悟交流——深化文字、體會精神”的過程組織學習,把朗讀課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與解決問題中,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

【說流程】

一、親情匯入,質疑課題

1.同學們見過菜地嗎?菜地:院子裡的小塊平地可以開墾成,田裡的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可是有一位極其普通的農民,為家人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菜園(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讀題。

2、學生課件觀看父親在山坡上開闢的菜園,再讀課題,質疑。

3、梳理問題:為什麼叫“父親的菜園”?

[設計意圖]

用親切自然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測課題,設定懸念,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由課題這個文眼作為這節課的教學切入點。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覆多讀幾遍,練習讀正確,讀流利。(請教學習工具或老師)(疑難字詞課件螢幕呈示)

②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多讀幾遍。

③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④反饋朗讀劃出的句子,注意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⑤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品讀課文,探究原因(探究為什麼叫“父親的菜園”)1、細讀課文,思考為什麼叫“父親的菜園”,要求:圈畫批註。

2、討論感悟重點詞句,感受父親的勤勞、堅忍不拔、對土地的熱愛,帶著感受朗讀課文。

重點研讀:

(1)“父親堅毅地說:‘我們去開荒!’”(勤勞)

(2)“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勤勞、吃苦)

(3)“父親沒有氣餒……蓋住了那可怖的岩石。”(堅忍不拔)

(4)當我問能否長出豌豆,父親“信心十足地說:‘當然能!’”(對土地的信賴)

(5)“父親說:‘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為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乾它,以後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對土地的保護、熱愛)

(6)拾糞肥田。“有時候我在山坡上放牛,尿憋急了,父親也要我跑到菜地裡去撒。”(為了肥土、對土地的熱愛)

為什麼叫“父親的菜園”?可歸納說:

①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為菜園的基地。

②當暴雨沖走泥土後,父親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塊新菜園。

③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裡,精心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導學生抓住問題來閱讀思考和感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把學生相對分散的思維集中起來,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情感。

四、深讀課文,體會精神(深入體會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

1、思考、交流:父親的菜園收穫的是什麼?收穫的僅僅是四季的蔬菜嗎?“我”收穫了什麼?你呢?(收穫的是一種人生精神:堅毅、勤勞、不畏艱辛、堅忍不拔、熱愛土地、熱愛勞動)你此時心裡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難、挫折不氣餒,永遠保持自信,什麼事情都能做成。)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中描寫父親言行,體現不畏艱辛、堅忍不拔的句子。(課件呈示)

3、帶著對父親的敬佩之情再讀課題。

我的說課內容結束,謝謝大家。

國小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本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四組的一篇講讀課文。學習這篇課文,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瞭解一點外國文化,感受作品中蘊含的那種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要繼續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特別要引導學生讀進去之後,再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而該課文是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經典課文,地位尤其重要。

2、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話,它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安徒生通過這篇童話,表達了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課文先敘述了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3、教學目標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步理解課文,感受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情感目標:重點學習1—4自然段。通過反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產生情感的共鳴,為學習小女孩擦燃火柴產生“幻象”部分奠定濃厚的情感基礎。

4、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讀懂第一段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既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教師教是為學服務的”,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主要採用: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並輔以“情境教學法”。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1.自主讀悟,合作交流的方法:

學習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就是讀,讓學生人人蔘與到讀書中,人人動口,人人動腦,讓學生在讀中理解,領悟,品味,積累,進行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以自我活動為中心,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與討論、交流、歸納、啟用學生的內在動因,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2.情境教學法

“在一定情境之中訓練語言事半功倍。”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上好語文課首先要通過有效的調節方式,深化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三、設計理念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的,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以人為本,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體驗,在合作中交流,“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同時穿插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語言環境中感受、體會、領悟、運用,重視學生的讀、說,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教師成為參與者,引導者,甚至是旁觀者,真正體現“課程標準”提倡的人文精神。

四、說教學程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上課開始,我先讓學生觀看《賣火柴的小女孩》,並以充滿感情的話語匯入新課,把學生引入特定的情境,既讓學生初步瞭解課文,誘發學生情感,又激發學習興趣,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再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查詢的資料,簡單瞭解安徒生。讓學生收集有關的資料,就能加深對思想內容的理解,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受到更多的啟發和教育。又突出了本篇教材的訓練重點。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討論,做到讀中知大意,理脈絡,讀通。

(三)檢查預習並理清課文的脈絡。

本課有6個生字,還有1個多音字,由於我班的學生對生字的識字方法掌握得較牢固,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開火車的形式來檢查學生的讀音,並理解多音字“噴”。

再引導學生認真地通讀幾遍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初步整體把握故事的內容;然後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教師再相機引導學生討論,再在集體學習中理清脈絡——課文主要寫了“賣火柴、擦火柴、悲慘地死去。”三部分,降低了分段的難度。

(四)學習第一段。

(1)整體感知,瞭解大意。

精讀“賣火柴”這部分,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結合具體語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點認識小女孩現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這一部分雖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但學生對小女孩的現實生活的感受程度,直接決定著對下文的種種幻象和含義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深度。因此,教學中我認真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讀自悟,為精讀重點部分打好基礎。

我先指名讀,再讓學生說說讀懂了什麼,用一個詞概括出來?再歸納出 “可憐”這個詞。抓住這一中心詞,展開第一段的教學,能省時高效。

(2)讀議結合,精讀理解。

1.(出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引導學生結合讀課文說出是從哪些地方讀懂這個小女孩的可憐?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1—4自然段,邊讀邊劃出句子,並想想你讀懂了什麼。(結合板書:可憐的小女孩)

2、讓學生選一兩句話讀一讀或結合課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女孩的可憐。(學生自由交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採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比較法”等讀出或說出小女孩的“可憐”。師生共同歸納出小女孩的可憐體現在寒冷、飢餓、孤單、痛苦四個方面)。

再放手讓學生合作小組讀課文,說說又是從哪些語句讀懂這四個方面的內容。例如:理解小女孩的可憐,我先引導學生抓住四句描寫冷的句子,重點指導第二句 “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這句話,作者在這篇童話中,沒有把要表達的意思全部直接描寫出來,句子蘊含著深刻的含意,我安排在課內指導學生讀懂。這段話表明女孩家裡非常窮,她自己根本沒有鞋。在寒冬臘月,穿著一雙大拖鞋,根本不能禦寒,就連這樣大的拖鞋還是她媽媽穿了很長時間的。)教學中我先扶學這一句,讓學生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講拖鞋大,再聯絡上下文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最後通過朗讀體會,總結學法,學生學到了學法,後面的句子就可以放手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小女孩的可憐還體現在“餓”。這一方面比較好理解,我放手讓學生理解。在理解“小女孩沒有歡樂、無人疼愛”這一方面,我主要抓住重點句:“雪花落在她的金黃色的長頭髮上,那頭髮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就這麼一個美麗的女孩,卻有家歸不得:一是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二是“她不敢回家,爸爸會打她”,“家裡跟街上一樣冷”,風可以“灌”進去。在這樣的環境中,美麗純真無辜的小女孩是難以生活下去的,學生理解了這個句子,就為下文理解小女孩悲慘地死去打下了伏筆。同時也落實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訓練重點,突破了難點。

(3)迴歸整體,深化理解,引導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學生理解了小女孩的可憐體現在冷、餓、孤單、痛苦四個方面後。我再讓學生通過圖文結合,引導學生說說“看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你想到了什麼,說給同學聽一聽。”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內容想開去,既突出了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受到了一次情感的薰陶,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4)標點符號“——”在課文第一段中連續出現三次,教學中不容忽視。我主要用小黑板出示:

“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這裡的破折號起解釋作用。突出事情發生在大年夜。

“這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破折號在這裡也起解釋作用,說明拖鞋具體有多大。

“因為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這個。”起補充說明的作用,忘不了的原因。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破折號的用法。

最後配上風聲,努力創設情境,感情第一段,使學生再一次在整體感知第一段的基礎上,充分表達出對小女孩的同情,結束第一段的教學。

總之,第一段的教學體現整體——部分——整體的思想,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努力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薰陶有機結合,自然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