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來源:才華庫 3.3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說課稿模板合集5篇

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我說課的題目是《大鹿》,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國小二年級音樂課本第三冊的第九課,通過準備分析我對本課有以下了解:1:複習以前學過的d r m f,2:基本的節奏練習3.學唱歌曲《大鹿》同時進行情景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音樂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及職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而對學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養和科學認識等具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音樂課程要求培養學生音樂能力,同時還培養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擴與轉換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課程標準的這些要求,就是我設計本課貫穿始終的教學思想,結合課程標準的這些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認為學生學習本課應完成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方面:

1. 知識目標:指導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 感受法國民歌的音樂特點

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創造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個表演然學生明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教育誘導學生應該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

二、 重難點的解決

三、 根據學生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程度,我認為學生學習本課的難點是:fa與mi的半音關係。我解決的方法是通過遊戲如:聽音連線、射擊打靶等練習為突破口,遊戲中掌握知識最終解決難點。

四、 教具:為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興趣性、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鋼琴、打擊樂、頭飾等教學工具。

五、 依據課程標準和二年級學生自律性差、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合作探究法、快樂教學法、直觀等教學方法,運用引—激—拓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造為目的”的教學原則,發展學生能力。本課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課的教學過程展示給各位老師:

六、 教學過程部分(分為7個環節)

1) 情景匯入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為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作了精心設計,製作了一套flash課件,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把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於音樂實踐中。一開始大螢幕顯示,藍藍的天空飄著幾朵白雲,紅花在綠樹映襯下格外鮮豔,一隻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並向大家問好自我介紹,與學生拉近距離成為好朋友,為後面小鹿被獵人抓住,求助同學闖關解救等一系列內容沒下伏筆,獵人一共設有三導管卡:

1聽音連線(獵人移動滑鼠,指向音符,彈奏後大家演唱)

2射擊聽音(請學生演唱靶心的幾組音符,音準才能過關)

3節奏練習(用打擊樂器完整打出節奏才能把獵人的關押小鹿的音樂牢門開啟)

[設計理念:這樣設計師根據地年級學生熱小動物有同情心喜歡動畫的心理特點,在枯燥的基本練習中,學生仍會興趣高漲,精神專注,在遊戲闖關中得到鍛鍊掌握知識。]

2) 學唱新歌

過我們大家的努力終於解救出了大鹿,為了感謝同學們,大鹿特別把俺們的事蹟編了歌曲,我們一起聆聽以下?(第一次聆聽歌曲,因為是大家自己的事蹟,所以內心特別激動興奮高興,精神專注,這是整個新授部分中最重要的環節,運用課件把學生帶到虛擬的動畫世界,在具體情境的啟發下有效的學習,同時指導學生讀準節奏詞

3) 共同探究

針對學生的聆聽於小鹿的演唱,共同討論或小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你聽完後有什麼想法?

3]歌曲所要表達什麼樣的感情?

讓學生再有針對性地欣賞,加深對歌曲的理解讓學生再主動提出問題,共同討論引出本課的難點;fa的音高練習,組織討論應該怎樣唱,那一句難唱,來唱一唱、做一做、比一比,小鹿拉出結合一組鍵盤,邊彈邊唱,使抽象的音高變為有形的實物,更容易低年級學生理解。

4) 即興創編

這個環節,小鹿回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打擊樂器為他伴奏,或者是拍手、拍腿等小動作。組織分組表演,我澤及時地給予評價和指導,這裡主要是鍛鍊學生的相互配合、動手能力以及節奏感、樂感的培養。

5) 遊戲《森林裡的大鹿》

讓學生戴著頭飾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強對歌曲的理解和培養學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6) 回顧本節課的內容談話小結,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情感性目標。

7) 作業:1.帶著你做的頭飾,回家與爸爸媽媽共同進行歌表演。

2.收集關於

七、 在組織教學中我適時地進行板書,本堂課完成後我的板書是:

《大鹿》

鍵盤掛圖

多媒體

大鹿掛圖

說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i、u、v 3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掌握i、u、v的四聲,能直接讀出它們帶調的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i、u、v的發音方法和帶調讀韻母。

2.讀好帶調韻母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和昨天認識的三個單韻母打個招呼吧。出示“aoe“ ,指讀。

2、小朋友聲音真響亮,瞧,一群小鳥都被你們吸引來了,看它們都為我們帶來了哪些好朋友。課件出示“aoe”的四聲,指讀。

二、教學i u v

1、小朋友表現這麼好,有三個小動物也要來和小朋友交朋友呢。課件出示情境圖 它們是誰,在幹什麼?

出示情境歌。師範讀,教讀。

指名試讀,齊讀情境歌。

2、今天我們要學的三個拼音寶寶就藏在這幅圖裡,誰來找找看。課件出示。

指答,師相機教學i u v的讀音。齊讀兩遍。

3、現在我們進一步認識它們。看有一隻小螞蟻忍不住跑過來,說要考考小朋友:它身上藏著一個拼音寶寶,小朋友能找出來嗎?指答

請小老師教讀i

老師教順口溜“牙齒對齊iii“

開火車讀i

4、小朋友們學得真快,小烏龜也被吸引來了,他說他身上也有一個拼音寶寶,能找出來嗎?指答。

老師教順口溜“一隻烏龜uuu“。分男女聲讀。

5、小金魚可著急啦,它也要請你們找到它身上的拼音寶寶。指答。

老師教順口溜“一條小魚vvv“。小朋友看到這個v就想到這條小金魚。

開火車讀v

6、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三個單韻母,它們是“ “,課件出示,小朋友齊讀。

三、學寫i u v

1、小朋友一定累了吧,我們來做個手指操,放鬆一下。生做操。

2、小朋友休息好了,我們也該把拼音寶寶送回去讓它們休息一下啦。

課件出示四線格,指讀兒歌。

3、我們先來把i送回家,小朋友仔細觀察它由幾筆寫成?先寫什麼,再寫什麼。 指答

生跟師書空“一筆豎,二筆點”

再觀察,它在四線格里佔哪格,指答。

師範寫,生描紅,臨寫。

4、用同樣方法學寫u和 v

四、小結,佈置作業

1、這節課我們把單韻母六兄弟全認識了,齊讀。

2、佈置作業

讀i u v給父母聽。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籃球教材一般包括腳步動作、轉接球、運球、投籃、搶籃板球、搶球、打球、斷球等基本技術和戰術。本課授課的物件是國小生。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籃球原地、走動、跑動運球,籃球運球遊戲。籃球運動是在快速、激烈、對抗的情況下進行的一項綜合性體育活動,具有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深受國小生的喜愛。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本次課的籃球教學是讓學生學會一些最基本、最簡單的運球動作。在遊戲中和教學賽中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培養競爭的意識和參與的積極性,達到更好的鍛鍊身體,促進學生的身體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認知目標:使學生學會和掌握一些籃球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學會籃球的運球技術和練習方法。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團結互助,參與運動的熱情,發展個性,積極進取的精神。

重點:手觸球的部位要適宜,學會按壓的方法。

難點:學會用手的感覺控制球,行進間拍球要做到手腳動作協調一致。

二、說教法

(一)直觀法

主要採用講解法和直觀演示法。因為心理學表明,國小生的抽象思維還比較差,而形象能力、模仿能力較強,針對這一特徵,我主要採用示範直觀教學法。

(二)糾正錯誤法

為了使學生能儘快掌握技術動作,教師要對學生練習時出現的錯誤及時給予糾正。當然首先要分析原因,對症下藥。採用共性問題集體糾正,個別問題個別糾正的方法,來完成本課目標。

三、說學法

主要採用練習法,包括分解動作練習法、集體練習法、分組自練習法。愛因斯坦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充分利用國小生年齡特點讓他們在“學中練”、“練中學”,二者要有效結合,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參與本節課的活動中來。

四、說教學程式

(一)開始準備部分(8分鐘)

1、情境匯入

(1)教師整隊,安排見習生。

(2)故事匯入

(3)問題激發

(4)宣佈課的內容、任務、要求。

2、激發興趣

(1)熱身: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蛇形慢跑。

要求:同學們在練習中要聽從指揮,精神飽滿,要靜、齊、快。

(2)師生同做徒手操:目的是充分活動身體,為下一步練習作準備。

要求:動作準確、到位。

運動強度:小到中。

(二)基本部分(27分鐘)

這一部分是本課的核心部分,也是通過教、學、練讓學生掌握籃球運球技術的方法,並結合遊戲練習,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

學習步驟:

示範直觀教學法:

1、原地運球

動作:運球時,兩腳開立,兩腳彎曲,上體前傾,五指自然分開,用手指觸球(手心空出),以肘關節為軸,臂上下屈伸,當手觸球時,小臂和手腕有一個隨球向上的緩衝動作,而後小臂下伸,手腕向下按壓將球拍向地面。(圖1)如此反覆進行。

2、行進間運球(走動和跑動運球)

動作:向前運球時,按拍球的後上方,同時後腳蹬地運球進行,球的落點在同側腳的前側方。跑步的步伐要與球彈起的節奏協調一致。手、臂的動作與原地運球相同。

(1)高低運球

用單手高或低運球,可用不同的速度運球。要求不能丟球,也不能撞到其他同學

(3)學生展示技術,教師給予點評

(4)創新運球練習方法(圖3)

啟發一:甲同學招呼乙同學,然後2人運球在一起。

啟發二:甲同學招呼乙、丙等多位同學,然後圍成圓圈運球

(5)教師組織學生展示創新運球方法。

(6)教師評價學生練習並指出存在的主要錯誤。

運球時要隨時糾正低頭運球,手指併攏運球,以及掌心拍球等錯誤動作。

(7)自由組合認真選擇自己喜愛的運球方法進行練習。

3、遊戲:運球接力

(三)結束部分(5分鐘)

(四)場地器材

1、一個籃球場

2、40個籃球

學習目標

(水平二)

體驗行進間運球的動作,並發展一定的控球能力。

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和比賽,提高學生的練習熱情。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學習內容

籃球:行進間曲線運球

遊戲:行進間曲線運球接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重點:運球的姿勢和球的高度

難點:球的控制能力

程式

教學內容

教師導學

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

激發興趣

課堂常規

整隊、師生問好、

宣佈課的內容和任務。

隊形佇列練習:“反口令”練習

圍繞場地走跑交替200~300米

檢查常規,與學生親切問好。

宣佈本節課學習內容和要求。

帶領學生進行練習。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練習。

保持安靜,快速整齊。

明確學習目的與要求。

注意力要集中。

跟著教師進行練習,要求:跑時兩兩對齊。

×××××

×××××

○○○○○

○○○○○

合作探究

籃球:行進間曲線運球

集體運球圖形走或慢跑。

教學行進間曲線運球的動作要領。

教師帶領學生練習

在練習過程中提醒學生:

改變速度(走—跑—停)

改變姿勢(高、低位);

改變行進路線

教師提問:原地運球和行進間運球時,手按球的部位有不同嗎?球著地的落點有不同嗎?

師生交流,教師總結

精神集中,積極練習。

在集體運球時,用走、跑、停狀態的反覆變化,創造機會讓學生多體驗原地運球和行進間運球的區別。

在初步體驗後,進入新內容的學習。學生情緒高昂,思維活躍。

互動交流,共同總結。

○○○○○○

○○○○○○

○○○○○○

××××××

××××××

××××××

展示進取

遊戲:行進間運球接力

講解遊戲方法,提出要求。

教師提出錯誤的動作現象,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動作。

師生交流,總結改正的方法。再次開展練習。

教學比賽。

小結評價,鼓勵。

分散進行嘗試和體驗。

學生能正確的自我評價,認識到不足,進而有意識地改進動作。

積極完成比賽。

○○○○○○

○○○○○○

○○○○○○

××××××

××××××

××××××

恢復身心

放鬆練習:

模仿教師動作放鬆

抖臂、仰臥抖腿

小結

下課

組織學生練習,提出要求後,帶領學生進行放鬆練習。

小結本節課學習情況。

請值日組收拾器材。

按要求在教師的帶領下,隨口令進行放鬆練習。。

學生能正確的自我評價,認識到不足,進而有意識地改進動作。

×××××

×××××

○○○○○

○○○○○

場地器材

籃球若干

課後小結

說課稿 篇4

1一、教材分析

首先說說教材,《稱讚 》這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刺蝟和小獾豬相處的多麼融洽,多麼有人情味兒!看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我們都受到別人的稱讚,得到別人的肯定。我們經常也有這樣的.感覺,加班加點的拼命工作,能得到領導或者同事的一句稱讚,也就滿足了。

二、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1) 認識10個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通過朗讀,瞭解課文內容,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要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

難點:知道小刺蝟是怎樣發現小獾的優點, 從而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四、教法與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採用了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質疑問難,自主合作學習 局面。

五、教學流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1、創設情境、匯入談話。

好奇是國小生的天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我們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認識“刺蝟”、“小獾”,有機地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看看互相鼓勵與稱讚會有什麼什麼神奇的作用,這樣匯入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遊戲激趣、鞏固識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課上通過摘蘋果、開火車等遊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鞏固了生字詞。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課堂氣氛也十分活躍。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選取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高階中學美術課本》(試用)第三章《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的區域性內容。這一章包括形體、明暗、色彩、空間和肌理共五區域性,我從中選取色彩這一節加以擴充套件,成為本節課的內容。本課從首先回顧色彩的基礎知識,然後通過遊戲,讓同學體會色彩心理的作用,並聯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採用Authorware製作的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既加強了課堂的互動能力,又調動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薰陶。

2、教學目標:

美術欣賞課教學的目的是通過美術基礎知識的傳授,使同學學會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進而培養同學欣賞美、發現美、發明美的能力。根據高中同學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和當前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

掌握有關色彩的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

A.提高同學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養同學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

(3)發展目標:

A.培養同學的發明性思維

B.培養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

C.培養同學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

(4)情感目標:

A.培養同學認真學習的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B.培養同學以審美之心來感受生活,看待社會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2)常見色的色彩聯想

教學難點:常見色的心理效應

二、說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同學主動建構知識的協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在保守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習慣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講典故、說故事、聊趣聞,逗得同學哈哈大笑。但同學終究處於被動灌輸的地位,他們不會主動去體會藝術作品的魅力、不能將課堂中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一節課下來,除了大笑外,別無收穫。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同學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同學堅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更多地體驗一種成績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發明慾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式如下圖:

生 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充套件——情感昇華

互 動

師 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兩個遊戲,讓同學通過遊戲來自主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同學每參予一個遊戲,都會考慮完成遊戲的方法,同學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後在遊戲中體驗,在討論的環節中聯絡實際,自由發揮,對討論結果探究驗證,最後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知識擴充套件。教師從同學遇到的問題入手,引出學習任務,然後啟發同學進行討論,對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同學比較棘手的問題,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後同同學一起總結歸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沛強化自身的角色意識,始終以同學的朋友身份出現,讓同學時刻感受到與教師處於平等的地位。在設計遊戲時要注意遊戲的趣味性,以活躍課堂的氣氛。

三、說過程:

四、說注意事項

1、因為課件的匯入環節中插入了音樂,在匯入區域性欣賞圖片時,應注意和時把音樂關上,以免授課的其它環節受到影響。

2、在“遊戲一”中,要強調同學看到螢幕上的色彩,說出自身想到的內容時從兩個方面來想:一是實際物體;二是聯想到的心理。如看到紅色,實際的物體可以想到紅旗、血、太陽等,而聯想到的心理有熱情、危險、食慾等。

3、在同學討論時,教師應引導同學聯絡自身的實際生活體會色彩心理的靈活運用,如自身的服裝、學校的環境、教室的安排等。

4、本課的內容緊密聯絡生活,加上游戲式的教學法,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教師應注意調控課堂紀律,掌握好課堂的活躍程度。

五、小結

本節課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遊戲驅動為主線,以同學的自主探究學習為中心,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同學勤於動手、敢於創新,課堂氣氛活躍;從教學效果看,知識目標完全達到,能力、發展和情感目標基本實現。

以上從六個方面論述了“色彩心理”這一節課的有關設想,缺乏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