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1.21W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三年級品德與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說課稿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就閆老師執教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來進行說課。我說課的題目是《貼近生活充實文字巧設情境寓教於樂》我將從教材、學情、目標、教法、學法、過程、板書等幾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冀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主題三的內容,本單元教與學內容的設計,主要依據課程標準中“我們的學校生活”的內容要求,力爭使同學們對並不陌生的學校有一些新的認識與瞭解。在此之前,孩子們已經學習了《我和同學》《我們敬愛的老師》這兩個主題,這為過渡到本主題內容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材中有重要作用,是同學們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養。

二、說學情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形成之中,學生在課堂上很難長時間地集中自己的精力,自控力不強,沒有形成正確的課堂觀,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不專心聽講、思想開小差、不會傾聽老師和同學的發言等。孩子們對於課堂的熱情還取決於他們對課堂的興趣,如果課堂趣味性很濃,他們的參與熱情就會很高。

三、說目標

基於以上的情況分析,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我來說說本課具體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懂得專心聽講、獨立書寫、勤於閱讀等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表演等形式,形象直觀地讓學生懂得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2.通過自查自糾,瞭解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不良習慣,並改進。

情感、態度、價值觀:能辨別好習慣和不良習慣,有養成良好習慣的意願,併為之努力。

其中,教學重難點是使認識到養成專心聽講、獨立書寫、勤於閱讀等習慣的重要性,並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說教法

1.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基礎。教師首先應該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教學,同時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但是,現行教材內容比較單一,我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境,選擇表演場景,選取圖片和典型事例,補充讀書現狀調查、名言、名人故事、兒歌等,充實文字,做到了立足文字,超越文字,也落實了兒童的品德形成來源於生活的課標要求。

2.《課標》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取學生生活中真實可信的生動事例,採用學生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精心設計了 “幫淘氣找成績下滑的原因” 這樣一個大的情境,利用孩子們樂於助人的天性,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採用了觀察圖片、情境表演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一步步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五、說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教師要通過創設任務情境或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興趣,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

1.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學法指導上我們主要以激趣為主,使學生能在愉悅情境中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

2.我們很重視學生對學、互學、群學,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相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和創造性。

六、說過程

1.情境教學貫穿始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們設計了“淘氣媽媽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這樣一個情境,巧妙地將習慣培養融入到教學中,避免了以往“說教式”“問答式”的教學方法,讓同學們在表演中、討論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潤物無聲。

情境一:專心聽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一開始如何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我們利用情境主線,引導孩子們走進淘氣的.課堂中,隨機出示一些圖片,讓孩子們認真觀察淘氣上課的表現並同桌互相說一說,從中明白在課堂上一定要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多動手勤動腦。同時,師相機小結:在課堂上要做到:一看、二聽、三說、四記、五想。

情境二:獨立書寫。在進行這一環節時,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認為在課堂上把淘氣放學回到家寫作業的狀態表演出來,更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孩子們也更易於樂於接受這樣的形式。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通過觀看錶演,並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分析淘氣在寫作業過程中的不良行為。通過小組交流彙報,孩子們明白了在寫作業的時候應該獨立自主高效地完成。

情境三:勤於閱讀。情境中,淘氣寫作文也發愁,老師就引導孩子們為他出謀劃策,巧妙地引出讀書的重要性。隨後又出示讀書現狀調查,讓學生們明白只有一個愛閱讀的民族,才是最有前途的民族。從而激勵學生養成勤於閱讀的好習慣。

2.自查自糾對症下藥

課上到這,學生已明白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時,我們發給學生自查卡片,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進行自我評價,通過塗星的方式,認識到自己已經養成了哪些好的習慣,哪些習慣還有待加強。對於自己還做得不好的方面,要明白今後的努力方向,給他們一個進步的空間。這一環節體現並落實了課標指出的:積極促進學生髮展,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事例兒歌鞏固昇華

“好習慣早養成終受益”我們通過出示魯迅先生與“早”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好習慣只有從小養成才能獲益終生。為了更有說服力,我們還特意選取了本校五一班成奕君的事例,讓孩子們感受到榜樣就在身邊,更能激發他們養成良好習慣的情感。

為了讓學生清晰地明白學習中的好習慣,我們特意編寫了朗朗上口的《好習慣養成三字歌》,通過同學們邊拍手邊朗讀這樣的互動形式,加深了印象,昇華了主題。

這時我們用“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來結課,更加加深了學生的感受。

七、說板書

板書是學習的導遊圖,濃縮了教師的教學思路。閆老師每一環節板書自然生成,這樣的板書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內容清晰,一目瞭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