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說課稿範文彙編十篇

來源:才華庫 1.9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幼兒園說課稿範文彙編十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

水果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富有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可以給幼兒帶來豐富的感官之旅。這個活動我選了蘋果、梨和香蕉作為主體,因為這三種水果都是秋天常見的,孩子們也比較熟悉,我利用幼兒喜歡玩的捉迷藏遊戲,引導他們對常見水果從整體到區域性地進行認知梳理,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整個活動巧妙地運用閱讀大書的形式引導幼兒從蘋果、梨、香蕉的外形、顏色和從區域性觀察整體來區分三種水果的不同。讓幼兒對三種水果從直觀形象到影子形象逐步昇華。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的遊戲中渡過,並且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慾望。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幼兒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動手能力也較差,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他們喜歡直觀的、真實存在的東西,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貫穿於一個教育活動的始終,對活動起著主導作用。

在生活中,小年齡的幼兒對吃的、玩的東西很感興趣。為此,我們常常以他們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巧妙地將教育目標蘊含其中,讓幼兒在生活化的活動中獲得有益的發展,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一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表達交流,又有親身體驗的。

4、目標為:

(1)嘗試從整體到區域性觀察常見的水果,提高觀察能力。

(2)樂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5、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這個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及美術領域等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觀察想象、判斷及語言領域的表達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運用語言表達想象結果。難點在於引導幼兒從水果的輪廓——>影子——>顏色——>區域性,去觀察、判斷,從而得出水果的整體。

對於突破重點所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多觀察多實踐,使幼兒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事物的漸變過程

6、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實用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1)自制大圖書;2)用紙盒做成“蘋果的家”,裡面裝入紅、黃、綠蘋果;3)用多張大圖書的頁面遮擋蘋果、梨、香蕉的圖片,在遮擋的頁面上挖洞,越往後洞越大,露出的水果面積越大。4)幼兒操作材料:①用黑色手工紙做成蘋果、梨、香蕉的影子,放於幼兒身邊的桌子上;②用透明塑封紙做成的蘋果、梨、香蕉,藏於大圖書內的信封裡,多種顏色的底板紙。③活動室一角佈置成“水果樂園”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觀察法

在整個活動中一直都利用捉迷藏的遊戲讓幼兒去認真仔細地觀察,在幼兒觀察的同時教師不斷地用語言幫助幼兒去完成任務,並把觀察與判斷更好地結合起來。

2、直觀法

在活動中有兩處用到了直觀法。在第一環節中出示三種水果目的讓幼兒更有效地建構有關水果形狀的認知經驗;第二環節中出示“蘋果的家”請出三種不同顏色的實物蘋果,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教師出示實物進行小結,既讓幼兒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也起到了小結的作用。

3、談話法

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4、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個活動我始終以水果寶寶和我們捉迷藏為主線,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既能更好地達到活動目的,又能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豐富想象力,並幫助幼兒鞏固想象結果。

5、操作體驗法

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體驗活動:第一次是用捉迷藏的方法讓幼兒把找到的影子與相對應的水果聯絡起來,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主要是讓幼兒從直觀形象轉變成影子形象,並大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第二次是讓幼兒尋找三種水果的顏色,為水果寶寶找衣服的顏色,從而提升了對顏色的鞏固;通過展示“蘋果的家”拓展了幼兒對水果顏色的認知,並激發了幼兒進一步探究水果與顏色之間關係的願望。第三次通過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讓幼兒從區域性到大體再到整體來提高幼兒的觀察、判斷能力。

此外,我還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穿插運用了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

新《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動一動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判斷,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及表現。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體驗法

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在活動中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體驗自己或別人的想象結果。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共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

尋找蘋果、梨、香蕉的影子。幼兒對操作性較強的遊戲活動較感興趣,尋找水果影子的環節為幼兒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機會,使幼兒在找一找的過程中將影子形狀與水果形狀一一對應,以外形特徵為依據區分蘋果、梨、香蕉。

第二個環節:

尋找蘋果、梨、香蕉的顏色。小班幼兒在思考問題時缺乏全面性,這一環節讓幼兒在為蘋果、梨、香蕉尋找顏色的過程中喚醒已有經驗,搭建有效的交流平臺使他們在充分互動中產生認知衝突。

第三個環節:

尋找躲在門後的水果。這個遊戲是在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後進行的,具有挑戰性。三扇門中分別出示三種水果的區域性,讓幼兒通過推理猜測是什麼水果,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解決問題。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分析

幼兒美術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中的一部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大班幼兒臨近畢業,孩子們都依依不捨,互相交換禮物,每天都會和同伴開心的在一起,感受著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帶來的樂趣,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我們都是好朋友這個主題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將主題以美術活動的方式表現出來讓孩子通過創作畫面而感受到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美術活動是幼兒細化的活動之一,於是從大班幼兒喜歡畫畫這一特點入手,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在日常教學與幼兒進行談話活動,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主題,設計與主題相關的情節。比如:一起做遊戲、一起看書、遊戲等。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祈禱嚮導作用。因此,我從以下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 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併合理地佈置畫面

2. 能夠準確的畫出二至三個小朋友在一起的活動

3. 體驗好朋友即將離別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及教學準備

大班幼兒喜歡畫畫,在觀察和討論的基礎上,以繪畫的形式展現好朋友之間的友誼,並能夠合理地佈置畫面作為本節課的重點來解決;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和能力的不同。引導幼兒畫出和好朋友發生的開心的事以及好朋友相處的情節作為教學的難點,引導幼兒無限的創造力。為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一下準備:

1. 課前和幼兒進行談話活動,在日常中引導幼兒發現和好朋友在一起開心愉快的事情

2. 繪畫紙若干、水彩筆、油畫棒

3. 繪畫範例若干(好朋友在一起看書、跳繩、遊戲等)

四、說教學方法和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恩能夠更準確有效的掌握學習物件。”

根據幼兒現階段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談話法、觀察法、示範法、講述法等。整個活動我遵循了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為此我運用了操作法、討論法、講述法。

五、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以談話形式匯入主題,從興趣入手提問:“我們馬上就要畢業了,在幼兒園我們都有好朋友。”能說一說和好朋友在一起快樂的事嗎?和好朋友一起做遊戲、游泳、看書幫助他們整理衣物等。幫助幼兒回顧已有的經驗,併為下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環節二:教師出示範例圖

我們和好朋友有很多愉快的事情,老師今天也帶來了幾幅畫,你們看看他們在和好朋友做什麼?跳舞的、做遊戲的、跳繩的等。他們都和好朋友在什麼地方開心的在一起?

環節三:幼兒繪畫,並介紹自己的作品

我們也有好朋友,大家每天開心的在一起,有許多開心的事,請小朋友畫畫你和你的好朋友吧?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介紹作品。

環節四:教師小結

我們畢業了上國小,會分開,但是我們還依然都是好朋友,我們可以和好朋友打電話,週末的時候也可以約好朋友一起出來玩。

六、說教學評價

在教學中我通過提問和觀察,瞭解每個孩子的繪畫特點和不同發展水平進行及時評價。評價是以肯定、鼓勵的語言評價孩子的作品,多角度來發現閃光點。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天剛下過雨,出了太陽就出現了彩虹,所以我馬上聯想到故事,《七彩蝦》我因時因地靈活地運用了這天然的教育素材。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該故事所包含的情感。這一內容的選擇,遵照新綱要有關條例我認為(一)即合適幼兒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二)即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雖然故事中只是說小青魚幫蝦公公實現了一個心願,其實,已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從小就應該愛父母尊敬老人。(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彩虹幼兒都知道,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對彩虹的形成定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在該活動之中,我可以適時的引導幼兒區域活動中來畫畫、做做彩虹,讓他們初步地瞭解色彩是來源於光的作用,這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說教學目標:

我的教學目標有2點

(一)理解故事情節,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的情感。

(二)能大膽地運用動作、語言 進行表現故事內容。

幼兒在理解內容之後自然而然地會聯絡生活現實。小青魚因為幫助了別人而得到了快樂。同樣,在社會生活中老人是需要更多的關愛的人群,通過該活動可以讓幼兒在心靈深處透出象七彩蝦一樣的美麗,用自己的力量去愛老人、幫助老人。也符合了綱要的《要求》指出:提供幼兒自由表現的機會,通過動作、語言地表現形式他們能更大膽地表達情感、理解和想象。

新《綱要》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讓幼兒感受情感是本活動的重點。用身體動作進行表現則是難點。

說準備:

我的準備有圖片、配合故事、繪畫紙和油畫棒人手一份,主要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來理解故事,體驗故事所表達的主題,通過塗塗畫畫感受彩虹的美麗七彩光的美麗,知道我們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

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步驟分四步,

第一

猜謎語,通過猜謎語這種形式,讓幼兒從生活中瞭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點。

第二

小青魚和蝦公公主要讓幼兒熟悉作品的內容,瞭解他們的生活,這裡我採用1、、直觀的教學法,比如活動一開始當幼兒猜出謎語後我就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彩虹的特點,這是滿足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需要。

2、分析欣賞法,首先讓幼兒欣賞前半部分後,設定懸念“你猜猜看小青魚看到蝦公公傷心的樣子會怎麼做?”既給他們想象的空間,又培養幼兒對他人、社會的親近態度,“如果你是小青魚的話除了它的辦法你會怎樣做呢?”

第三

學學小青魚和蝦公公,用大膽地動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實現自己的價值,體現自己對他人的作用,知道哪怕是一聲體貼的問候,都會給人帶去快樂。

第四

延伸活動,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塗塗畫畫彩虹,再一次感受其的美麗。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一、說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馬上就上一年級了,家長與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看到大哥哥大姐姐去上學的情景,相對比較熟悉,但就是,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國小的上課特點還就是不一樣的,怎樣在大班下學期引導幼兒喜歡上國小顯得尤為重要。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於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習,對於幼兒來說就是空洞乏味的,音樂歌唱教學也就是如此。

《上學歌》節奏較為簡單,易於大班幼兒操作,歌曲比較清新,給大班幼兒帶來願意上學的期望,幫助幼兒順利進入國小,對國小產生期望。並且結合幼兒愛模仿的特點,教師示範的動作準確到位,並運用自己喜歡的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就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學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根據本教材內容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本次活動從認知,能力和情感態度三個層次確立了以下目標:

1.能夠學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根據歌詞創編動作,並能大膽地表演。

3.幼兒能夠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初步感受上學的樂趣。

其主旨就是讓幼兒通過學歌曲,不僅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而且也將樂於上學的內容貫穿於音樂活動之中。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大班幼兒活潑好動、好學好問的年齡特點,確立以下的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歌曲的內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能夠根據歌曲的內容,創編相關的表情和動作。

四、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活動過程,我將採用準備以下物品:

物質準備:太陽、花朵、小鳥、書包等教具。

知識經驗:家長之前已經帶領幼兒參觀國小,並在幼兒園模擬了小朋友揹著書包度過一天的國小生活,因此,幼兒已經具備相關的知識經驗,有利於教學活動的展開。

五、說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主題

大班幼兒明年進入一年級了,他們也會像哥哥姐姐一樣揹著書包去上學,哥哥姐姐給咱們班小朋友帶來一首他們非常喜歡的兒歌《上學歌》。通過大哥哥大姐姐喜這首歌曲,會吸引幼兒的興趣,為接下來的環節奠定基礎。

(二)教師示範,理解歌詞。

教師示範彈唱《上學歌》,讓幼兒完整地聽完音樂,體會在音樂中的優美韻律,讓幼兒從整體上感知歌曲,在頭腦中形成整體印象,加深對歌曲的熟悉。幼兒年齡特點具有向師性,因此教師的動作必須準確到位,通過教師的示範,規範幼兒的動作。

(三)學唱歌曲,新增動作。

教師分別示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歌曲,並通過拍手、拍腿等動作練習歌曲的節奏。正如《綱要》在藝術領域的要求之一即幼兒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活動。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新增動作就是為了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同時也拓展幼兒的幼兒動作的表現力。

(四)結束部分:歌曲表演

通過遊戲表演鼓勵幼兒積極地、大方地表演動作,進一步鞏固歌曲。《綱要》中藝術領域指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寓教育樂的表演的過程中,一方面鍛鍊幼兒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鍛鍊幼兒的大小肌肉,在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中,讓幼兒的身心得到最大的發展。

六、活動延伸

將歌曲回家之後唱給爸爸媽媽聽。在家園共育中實現教育的延伸,給孩子提供全面的教育。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一、說課件

1、課件來源: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為選擇此課件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為:(1)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2)激發幼兒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4)讓幼兒嘗試製作個人成長冊,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5)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關心,增進親子之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影、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通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影(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影),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影。(3)知識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老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通過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辨認同伴小時候的照片,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2、演示法:通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動畫“小時候的錄影(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影),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影”,讓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操作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讓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成長髮生了興趣。

2、交流討論法:當幼兒對自己成長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自己的成長,不僅讓幼兒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4、嘗試法:陶行知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讓幼兒製作、排序、佈置“本領樹”,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拓展了知識面。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四、說教學程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交流體驗——展示自己——操作表現——分享快樂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麼猜不著?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我就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目標一得到了體現。 3、觀看錄影,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影把幼兒帶到了神祕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目標五得到了體現。

4、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目標三得到體現。

5、展示自己:幼兒分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又讓幼兒有互相學習、感受別人長處的機會,並在適當的時候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樹立自信心,目標二也得到了體現。

6、操作表現: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瞭解成長的過程,我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製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後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目標四得到了體現。

7、分享快樂:這是活動的延伸,《綱要》指出“為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悅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叫仝付旺,來自方城縣趙河鎮第六中心國小。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手工摺紙》。

說教材

首先,我來說一說教材分析:

《手工摺紙》是我自編的勞技課鄉土教材。主要教學生折小房子和小樓房,也可以給自己的作品畫上小門窗。這樣可以開闊思路,加強實踐練習,手腦並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

說設計理念及目標定位

下面我要說的是本節課的設計理念:

緊跟時代步伐,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精心製作多媒體教學課件;依託新課標精神,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標指出:勞動技術教育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勞動,還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結合本節教學內容,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在學折小房子的基礎上,學會折小樓房。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 3、拓寬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

[重點難點]

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重點難點了:

本節課的重點是:學折小樓房,同時它也是教學中的難點。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折小樓房的過程比較複雜,而學生的年齡又小,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相應要差一些,因此,它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說教學方法

下面我要說的是本節課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法:

1、藉助多媒體以及老師的演示操作,直觀感受,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讓學生在探索中思考問題,在思考中感悟知識,啟用學生思維,掌握學習方法。

學生的學法:

1、採用看、聽、議相結合,讓學生在看中思考、聽中感悟、評中體會、議中理解。

2、小組合作、探究法。讓學生在學習中共同探討,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達成共識。

[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方面包括:

多媒體教學課件,摺好的教具成品及半成品,正方形紙2~3張,

角星若干。另外,每生準備正方形紙2~3張。

各位評委:請看,這是教學課件中主介面效果圖,這上面分佈有很多按鈕。在教學中,教師通過點選按鈕,進行新的學習內容,並可隨時返回主介面,十分方便。

說教學流程

再往下我要說的是教學流程:

根據教材特點,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我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一種輕鬆、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著力體現新課標的精神和理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為此,在教學中我做了如下設計:

一、尊重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當學生剛接觸到一位新老師,由於對老師不熟悉,學生會從心靈上產生一種距離,這種距離,使老師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與學生溝通交流。為了縮短這種距離,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在開始時以談話匯入課題,開啟學生的話匣子,縮短師生的距離。

我準備了兩套方案,我的第一套方案是:面帶微笑,檢查同學們準備的正方形紙。可能有個別同學準備的是長方形,就詢問誰能把它變成正方形紙?以此為契機,拉近師生距離。如果每個同學準備的紙張都符合要求,那麼就採用第二套方案:直奔主題,播放多媒體課件,聽音樂,引導學生看動畫彩圖,激發興趣。

同時,在整節課上,我始終保持微笑,並伴以激勵性的話語:“你真棒,你的手真巧,你很聰明!”等評價語言,不斷賞識學生,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課堂中去。

二、鼓勵參與,自主合作

讓學生分組學習,在討論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每組評出優勝者,獎勵一顆五角星。在這一環節當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伴隨著柔美的音樂,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進行這一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參照螢幕提示,一步步學習,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必要時進行演示教學。因為這節課的可操作性較強,因此教師側重點在於演示教學。

三、以畫見悟,畫出情趣

國小生思維的特點是直觀性強,我讓學生結合教材的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給自己的作品添上門窗。以畫促思,並讓學生展示作品,介紹作品的創作過程,通過動口、動腦、動手,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印象,又訓練了說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這節勞技課,鍛鍊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這兩次摺紙的最後一步都是要求學生拿起筆給自己的作品再加上門窗,有畫筆的同學還可以畫成彩色的,在這個時侯要鼓勵學生大膽創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於好的創意予以表揚,同時也可頒發小獎品。

五、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助於突出教學重點,有助於明確知識的內在聯絡。課件中的板書以動畫的形式出現,與課堂教學同步進行。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設計意圖:

各位老師好,我是12級學前8班的xx,今天我帶來的說課內容是大班談話活動,題目叫《猜猜我有多愛你》。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猜猜我有多愛你》用形象的動作、通俗的語言詮釋和表達了相互之間的愛。其次,如今的幼兒大都是獨生子女,而4~5的幼兒已經形成了初步的自我意識,他們大多沉浸在愛的海洋裡,只是一味地享受,不懂也不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希望通過此教材能夠引發幼兒對身邊人的關愛之情。再者,《猜猜我有多愛你》講述了一個表達愛的故事,兩隻兔子樸素而真誠的話語令人感動。對幼兒的語言及情感都有很好的啟迪作用。

二、活動目標

再說說我的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我確定了認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認知:(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中所表達的愛和故事的語言美。

情感:(2)能夠感悟被愛的幸福,並萌發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的情感。

技能:(3)能夠用具體的動作、活潑的語言表達對周圍人的愛。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愛父母、愛老師、愛同伴的情感。

活動難點:用具體的動作和語言表達愛。

三、活動準備

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教師準備:

(1)物質準備:《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課件(將故事以PPT的形式呈現給幼兒)、配樂、掛圖(掛圖即故事中出現的一些物體具象的對比)和頭飾(小兔子頭飾每個幼兒一個,可在之前的美工課讓幼兒自己設計準備)。

(2)心理準備即是通過對主題牆的設計和教室佈置,營造溫暖、和諧、充滿愛意的氛圍。

2.幼兒準備:每人自帶一份小禮物

四、教法選用

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綱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①談話法②提問法③圖片展示法④表演法。

五、學法

再來說學法,本次活動以幼兒為主體,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採用的學法主要有:①討論法②體驗法③觀察法六、活動過程為了完成本活動的教學目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此次活動第一,興趣匯入;第二,邊欣賞邊比較;第三,拓展思維,感悟嘗試;第四,交流討論,遷移體驗

(一)興趣匯入在這一環節,我首先採用提問法,向幼兒丟擲問題:“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有多愛?”然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說出自己的答案。

(二)邊欣賞邊比較環節本環節中,我主要是帶領幼兒共同欣賞故事。在欣賞故事的每一個片段的`同時,在黑板上展出相應的掛圖,如當故事中小兔子把手臂張開,開得不能在開。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有這麼多”。兔媽媽的手臂要長的多,她說:“我愛你有這麼多。這時,教師可丟擲問題:“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兔子和小兔子誰愛誰更多呢?為什麼?”然後便可出示掛圖,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手臂放在一起比較,通過幼兒觀察、教師提問,來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故事的語言美。

(三)感悟與嘗試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可在故事講完之後,再展示幾幅掛圖,如高樓、海水、圍巾等,啟發幼兒思考,然後教師和幼兒分別戴上頭飾,教師扮演大兔子,幼兒扮演小兔子,師生共同模仿表演。然後通過教師引導,啟發幼兒用更多的動作、語言,富有創造性地表達愛。

(四)交流與體驗環節通過上一環節的表演和經驗積累,讓幼兒分組討論如何向周圍人表達愛,然後啟發幼兒運用恰當的方式與同伴互贈禮物,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和快樂之情。在互贈禮物同時,提醒幼兒回家之後,試著向家人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七、教學亮點

我此次教學活動設計的亮點是:首先,通過啟發引導,讓幼兒在原有水平基礎上有較大的提高,如問題的設計和角色表演,既讓幼兒積極思考,又能兼顧個體差異;其次,師生共同表演,既能充分挖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突出幼兒為主體的地位,又能讓教師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最後,在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讓幼兒互贈禮品,既貼合了活動的主要目標,又是一次情感的傳遞和昇華,將整個教學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小蘋果的鄰居》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相親相愛》這一主題中。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們生活的密集程度遠遠超出以前人們的想像,但匆忙的生活狀態,閉塞的居住空間,卻疏離了人際關係,鄰居之間也不如四合院裡來得融洽。可鄰居,是在我們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員。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友好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故事就表現了一個名叫“小蘋果”的小朋友與周圍鄰居為準備跳蚤市場的熱鬧場面,非常愉快和溫馨。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雖然他們家附近也有鄰居,也常常和鄰居打招呼或者偶而遊戲,但對“鄰居”一詞接觸少,什麼樣的才算是鄰居呢?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說學情

《綱要》中指出小班幼兒這一階段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詞彙量迅速增多,但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而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科學主題中去擴充套件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因此此科學主題通過幼兒觀察圖畫、討論、歸納整合了語言和社會領域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科學主題的目標。

1、認知上:通過圖畫閱讀理解故事內容,理解“鄰居”的含義。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內容的討論,嘗試講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

3、情感上:喜歡安靜的傾聽故事,感受鄰居之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四、說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通過圖畫閱讀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鄰里間愉快相處的溫馨和帶來的快樂。因此,在科學主題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或者能看圖卻不知如何表達。特別是對“鄰居”一詞接觸較少,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科學主題的難點是:在理解“鄰居”的含義的基礎上,嘗試講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

五、說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科學主題目標,使幼兒更自然的融入到這個故事的角色中,完成科學主題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

(1)孩子生理和心理機能發展雖然還很稚嫩,生活經驗少,但對周圍的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思維是直覺行動,有意注意的時間短,喜愛有動感、有聲音的情景畫面,常常依賴於實物和情境在遊戲中模仿學習和探索,從中獲得經驗。特別是小班的孩子還常常給認識的事物付於生命。以引發孩子的注意力,讓幼兒在視覺、聽覺雙重作用下推進互動的頻率和效率,使幼兒在聽故事時能更加直觀更喜歡聽故事也更容易理解故事內容。

(2)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語言教育要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的興趣,培養前閱讀技能。所以給孩子們準備了幼兒用書。

(3)音樂是為了進一步豐富故事場景。

2、經驗準備

家長幫助幼兒認識自家附近的鄰居。

六、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科學主題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引導發現法、談話法、提問法、課件演示法等。

i.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ii.引導發現法:小班幼兒喜歡看書,但未形成良好的閱讀規則意識,為了正確地認讀圖書內容,引導幼兒觀察發現。

iii、談話法:《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iiii.提問法:這是語言科學主題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七、說學法

整個科學主題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輕鬆氛圍中掌握科學主題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歸納聯絡法等學習方法。

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歸納聯絡法:幼兒邊觀察生動圖畫邊聽故事中聯絡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八、科學主題過程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科學主題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

1、情景匯入,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展示課件)孤單的小兔要搬家,請小朋友幫忙,引出課題《小蘋果的鄰居》,激發幼兒討論並認真聽故事的興趣。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1)小兔為什麼想要搬家呢?(引發幼兒討論)

2)小朋友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呢?(展示課件)

3)你有鄰居嗎?(這樣的談話促使幼兒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自己的鄰居,從中體會鄰居間相處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突破科學主題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2、完整傾聽故事。(展示課件)

我們反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作為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學裡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聽”“說”其中學會聽是最重要的,因為幼兒首先要會認真地“聽”別人怎樣說,理解別人說話的意思,知道別人是怎樣表達的,然後才會自己運用。小班幼兒的記憶帶有很大的無意性,所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形象鮮明、具體生動的特點能夠更好的滿足幼兒個體需要或者能激起強烈情緒體驗,更直觀的讓幼兒瞭解什麼是“跳蚤市場”開拓孩子的眼界,也容易自然而然地讓幼兒記住所聽的內容,為下一個環節打下基礎,做好鋪墊。

3、理解並嘗試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邊看圖的方式講述故事主要情節,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例如:小蘋果樓上住了誰,在幹什麼?(展示課件)她的家對面住著誰?在幹什麼?(展示課件)你去過這樣的地方嗎?(展示課件)你知道這是幹什麼的嗎?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鄰里間友好相處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4、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再次閱讀圖畫故事。

通過教師的導語:“小蘋果”請小朋友向小兔介紹她,看小兔願不願意去她那做她的鄰居。這個環節是與本次科學主題的第一個環節相呼應的。這樣能激發幼兒再次認真閱讀圖畫故事,並通過再次閱讀激發幼兒的講述科學主題。更加深感受鄰居間友好相處的樂趣。

九、延伸科學主題:

本次科學主題可以延伸到語言角說說我和鄰居的有趣的事、社會小實踐《小小跳蚤市場》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首次學習自己製作ppt展示科學主題肯定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今後的教學實踐得以進步成長!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 篇9

一、教材

《迷人的夏天》是本冊第15單元“夏天”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散文語言優美、條理清晰、富有童真童趣。抓住了“炎熱”“多彩”“盡情”“悠閒”等特點生動形象的展示了夏天的迷人。作者通過細緻的觀察、生動的描寫為人們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這樣的課文,貼近學生的生活,適合學生進行朗讀。這篇課文結構清楚、特點突出,前四段每一段都是圍繞著第一句展開描述的,段與段之間形成了並列的關係。第五自然段又是對全文的一個總結。這樣一篇寫作特點突出的文章,也可以作為一篇習作例文,供二年級的孩子進行仿說、仿寫的練習。

二、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中對本學段閱讀、寫話方面做出瞭如下要求: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二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能通過閱讀來理解文章內容,對文章描寫的內容展開合理想象,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通過一學期的看圖寫話、日記練習,大部分學生能寫成段的話。由於本堂課是第二課時的教學,學生在第一課時中已經認識了生字,讀通了課文,對文章內容有了一定了解,針對這一學習情況,結合上述本學段、本單元教學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為以下三點:

1、理解“火辣辣、暢想” 等詞的意思。正確、流利,滲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模仿課文進行拓展說話訓練。

3、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夏天的迷人,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在以上的教學目標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積累關於顏色的詞並運用又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將教學重點制定為:

1、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理解“火辣辣、暢想” 等詞的意思,培養學生通過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模仿課文進行拓展說話訓練。

由於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積累關於顏色的詞語並不難,但怎樣把積累到的詞運用到語言文字中,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積累表示顏色的詞語,模仿課文進行拓展說話訓練。”便成為了課堂中我和孩子們共同要突破的一個難點。

三、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注重在朗讀中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條理清晰、富有童真童趣,適合學生朗讀。因此,在朗讀表示夏天炎熱的句子時,我讓學生抓住關鍵詞“火辣辣”進行朗讀,從讀好關鍵詞,進而讀好整個句子。在學習各段時,我都通過老師自己的語言進行渲染,引導學生走入夏天美麗的圖畫中。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的過程中,我也採用了個別讀,男女生讀,全班讀等形式多樣

的朗讀法,意在讓孩子們充分感受文章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作者對夏天的喜愛。

2、注重讀寫結合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什麼一回事?是吸收。??寫作是什麼一回事?是表達。??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這兩者是緊密聯絡,相輔相承的。在學生積累了表示顏色的詞之後,有針對性地設計仿說、仿寫片段練習,實現學寫遷移,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課文當作習作例文,更充分利用了教材。

四、教學過程

整節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五個環節:

(一)引讀課題開課

(二)複習字詞,匯入學習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五)練習仿寫

下面我就各個環節的安排,來談談教學的設計意圖。

(一)引讀課題開課

這個環節中我開門見山的點出課題。

(二)複習字詞,匯入學習

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出示本課所有的生字詞,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讀,(切換幻燈片)再從所有生字詞中抽出本課的一些關鍵詞,全班齊讀,既是檢測上節課認字的情況,也是讓學生多和生字詞見面,達到鞏固字詞學習目的,還是為閱讀學習做鋪墊。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初讀課文時我請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夏天是什麼樣的?有了第一課時的基礎,這時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學生很容易便能體會文中夏天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能力,也是對概括能力的一種訓練。我也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炎熱 多彩 有趣 悠閒。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上海師範大學吳忠豪教授曾說過:語文教學要抓住本體性內容來教學,也是要抓住語文這門學科所特有的來教學。崔巒老師也說:閱讀教學要“言意兼得”,既有對文字的理解,也要加強對語言文字的運用。因此,我在這一環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理解課文內容,又抓住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進行語言文字的運用,提高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下面我就文章寫作順序來講講每段教學的設計安排。

1、炎熱的夏天(切換幻燈片)

在交流彙報這一段時,我主要從板書 “炎”字入手,問學生:“炎”字你 們怎麼記住它?從而引導學生找到第一自然段中的“火辣辣的太陽高高地掛在空中,把熱量盡情地灑向大地”這句表示夏天非常炎熱的句子,再從中找到關鍵詞詞“火辣辣”(切換幻燈片)來感受夏天的炎熱,繼續訓練學生抓住關鍵的句子和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最後朗讀好“火辣辣”進而讀好這個句子。“火辣辣”這是一個“ABB”式的詞語,在這裡我讓學生說說還積累哪些像這樣的詞,豐富孩子的詞彙量。緊接著,我通過這樣的問題:夏天這麼炎熱,為什麼作者還說它是迷人的呢?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後兩句,(切換幻燈片)並反覆地引讀,讓學生體會到夏天雖然炎熱,卻有不一樣的快樂。如果學生沒能讀出在夏天裡的灑脫與快

樂,炎熱後的涼爽,那麼,老師可以示範,讓學生認真聽,進行模仿。或是追問學生:夏天裡我們穿著什麼樣的衣服?你會在小雨中幹什麼呢?再次進行引讀。(切換幻燈片)最後全班齊讀,讀好第一自然段,感受夏天的炎熱。

2、多彩的夏天(切換幻燈片)

本段中有許多描寫夏日多彩景物的短語,這些短語為我們生動地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在教學中,我讓孩子們默讀本段,找出表示顏色的詞,(切換幻燈片)並引讀帶這些顏色的短語:()的草地、()的植物、()的衣裙、()的西瓜。接著把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分解成表示單色彩的詞和表示多色彩的詞,(切換幻燈片)讓學生繼續往下說,(切換幻燈片)最後把詞語出示在大屏上讓學生讀,達到積累顏色詞的目的。積累的目的是運用,所以我就本段的內容,讓孩子進行語言文字的運用:(切換幻燈片)街上飄動著五顏六色的衣裙。有 ,有 ,還有 。又抓住本段中提到的夏天盛開的鮮花,(切換幻燈片)讓學生欣賞荷花、芍藥、向日葵、石榴花的圖片,補充它們的顏色,最後出示(切換幻燈片)“夏天 的鮮花盛開,有,有,還有,真是美麗極了!”增加難度進行口語表達能力訓練。本課的語言訓練點很多,根據二年級孩子的特點,我抓住本個自然段中表示顏色的詞,按總分的構段方式,出示了有梯度的兩種語言的格式,有效的突破難點,讓孩子們練習說話,目的就是想紮實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孩子們一課一得。(切換幻燈片)最後迴歸課文,齊讀2自然段,感受夏天的多彩。

3、有趣的夏天(切換幻燈片)

這一段,作者通過所聽、所看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有趣的夏天。因此,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邊默讀邊思考:作者可以在夏天做哪些有趣的事?根據學生的回答(切換幻燈片)出示課文的後兩句。用語言渲染引讀,(切換幻燈片)再將課文變化成詩歌的形式,多次引讀,並讓男女生帶著自己的想象比賽讀。這樣的設計,主要是想讓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受作者在夏天裡聽到的,看到的,進而感受作者對夏天的喜愛之情。

4、悠閒的夏天(切換幻燈片)

本段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很近。文字內容簡單,不宜過多講解。在設計 時,我將引導學生拓展說話和理解“暢想”一詞作為重點。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4自然段思考:夏天裡還可以做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切換幻燈片)出示本段的後三句。總結出(切換幻燈片)夏天還是悠閒的。緊接著順勢提問:“你們在悠閒的夏天裡會幹些什麼?”學生可能就會像課文那樣說:“去釣魚、去捉蝦??”如果學生這樣說,我就問學生:“想不想知道老師喜歡幹什麼?”於是就告訴學生(切換幻燈片):”我喜歡望著星空暢想,想嫦娥真的在月亮上嗎??”接著再問學生:“你會看著星空想什麼?”順勢理解(切換幻燈片)“暢想”這個詞的意思。如果學生一上來就說自己的喜歡做的事是望著星空暢想,那麼就追問他想些什麼,進而理解“暢想”的意思。(切換幻燈片)最後學生帶著理解齊讀這個自然段,感受夏天裡的悠閒。

5、體會各段構段方式(切換幻燈片)

在這個環節中我旨在通過師生配合讀,將朗讀與理解、感悟相結合,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由於前面的學習,學生對每段的內容有了深刻的印象,在讀書時我又將每一段第一句進行領讀,學生很容易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這一環的設計,既是讓學生體會總分的構段方式,也是為下一步的寫作作鋪墊。

6、學習5自然段

最後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在總結了上文的“夏天是炎熱的、多彩的、 有趣的、悠閒的”,學生齊讀課題之後,我順勢出示句子(切換幻燈片)“夏天是迷人的,是我們最喜歡的季節??”理解“一切在夏天裡走向成熟”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困難,教學時,我讓學生看(切換幻燈片)秋天裡的“蘋果熟了、稻田黃了”,“小朋友長高了”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夏天過後是秋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有了在夏天裡的走向成熟,才有秋天的收穫,因此課文說“一切都在夏天裡走向成熟”。接著讓學生帶著理解齊讀“一切在夏天裡走向成熟”這句話。最後學完課文後讓學生說說自己喜不喜歡夏天,為什麼?這既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也是對情感目標的一種檢驗,以達到昇華情感的目的。

(五)練習仿寫(切換幻燈片)

這是一個靈活性的環節。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使用。這一環節學生會在我的引導下首先了解其他三個季節的特點,加上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已經掌握了總分這一構段方式,此時,學生已經有了想要表達的慾望,這一環節的設定,正是為學生創造了表達的機會,使學生放眼自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暢所欲言。

各位評委老師,一堂好的語文課應該是言意兼得,順學而導的課,平時我在自己的教學中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然而,每一堂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遺憾,不過我會繼續努力,多反思,多思考,讓自己成為更加智慧的語文老師!

幼兒園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是中班的一節社會活動。通過幼兒觀察交流分享,觀察討論,關注生活討論節水方法和師幼表演等活動,意識到節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當初做起,承擔起節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

(二)教學目標:《綱要》強調: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嚮導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讓幼兒瞭解國家水資源的現狀,激發幼兒節省用水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2、懂得節約用水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3、從身邊小事做起,討論節約用水方法,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實現目標的有力保障,為了到達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教訓準備:讓幼兒在家長的勾引下觀察記載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不當舉動,並與家長一起商討一些節水的好辦法,製作節約的標誌與宣傳畫。

2、物質資料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節水的標誌、節水小天使的標記牌。

(四)說重難點

活動的重點:使幼兒樹立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意識。

活動的難點:知道節約用水的幾種方法,並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難點?通過幼兒觀察、討論、總結節水方法來實現。

二、說教法

《綱要》明確指出:要堅持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社會教育活動不是教師告知幼兒"你該怎樣",而是幼兒要"怎麼",教師只是對幼兒的取捨和行動起引導和幫助作用。

我採用的主要教法有:

1、談話法:幫助幼兒提煉原有的社會知識經驗,使之系統化、明確化。

2、討論法。有利於幼兒自由發表看法和感受。

3、情景教學法:由教師展示一些缺水和糟蹋水的情景,讓幼兒對其中的社會問題進行思考,讓幼兒理解節水的重要性。

其次還採用觀察法,記錄法,角色表演等方法。

三、說學法

《綱要》的社會領域中提出:必須使幼兒動手、積極主動地與別人交往、觀察、體驗、表現等,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發展社會性。

重要學法有:

(1)討論法:讓幼兒彼此討論節水的方法;

(2)觀察法;通過對課件圖片的觀察,讓幼兒的心靈有所觸動,樹立節水的意識;

(3)合作式的學習方法:與家長一起製作節水宣傳畫與節水標誌。

四、說活動程式

《綱要》的社會領域中提出:社會教育活動要有"整體性"的觀點。教師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機地融會在教育活動中。

(一)觀察交流分享,匯入活動。

1、出示一些髒物和乾涸的花,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觀察討論,激發情感――觀察多媒體課件,看看說說,瞭解水的寶貴,激發珍重水的願望。

(三)關注生活、積累方式。

1、幼兒分組討論在幼兒園 和我們的生活中節水的方法。老師演繹進行記錄,強化節水意識。

2、播放貼近幼兒生涯的節水圖片。

小結:勤儉用水,能夠從身邊的小事著手,從 節約一滴水開端,養成節水的好習慣。

五、師幼互動

進一步激發節約用水的責任心――通過歌曲表演和缺水的圖片引起大家 的共鳴。

六、師幼的獨特覺得和活動的可見成果展示

請小朋友來當節水宣傳員,並拿著節水標誌牌去向客人老師做宣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