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國小科學說課稿合集6篇

來源:才華庫 7.54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科學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國小科學說課稿合集6篇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1

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石門縣楚江鎮第一完全國小的吳莉,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

一、 說教材

《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這節課的內容是冀教版三年級上冊"水"這個單元中的第二個課題《浮與沉》中的第二部分。這部分是在學習了第一部分物體的沉浮現象基礎上進行的,對於這部分的教材,我是這樣來處理的,將"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改為探究"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在寶貴的40分鐘裡,通過"怎樣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這個問題作為教學重點和突破點,作細緻深入地探究學習,從改變沉與浮一個層面進行探究,當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理解達到一定高度後,"怎樣使浮在水中的物體沉下去"則可由學生課外去自行探究。

二、說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親歷"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科學概念:認識到物體的沉浮與物體的體積、物體的輕重及承載的液體有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做中學"的探究樂趣,樂於交流與合作,培養孩子們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親歷科學探究過程,瞭解物體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學難點:制定研究計劃,並按計劃進行實驗操作。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水槽、雞蛋、燒杯、食鹽、勺子、玻璃棒、橡皮泥、回形針若干、各種漂浮物、馬鈴薯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科學教學力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本節課我將從學生實際出發,主要採用探究發現法進行教學,運用"情景法"、"演示法"、"觀察法"、"動手實踐法"、"多媒體輔助法"來輔助教學。並創設相關情境,適當點撥啟發、及時反饋評價。

學法:與教法相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分組實驗,合作交流,集思廣益,思維互補,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六、說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方法的設計,最終要在教學程式中得以體現,根據以上內容的分析,本著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絡三年級國小生的實際,我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激趣——探索——應用三個環節

(一) 以故事匯入,激發興趣,發現問題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學藝術就在於引起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情。"科學探究也不例外,因此教學伊始,我給學生講一個有關死海的傳說,聽完故事我順勢問學生:"這些奴隸是不是真有神靈保佑呢。"學生回答不是,是因為死海里含有大量鹽我繼續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說是書上看到的。這時候我從注重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增強他們的探究慾望著手說:"那書上的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往水裡加鹽真的能使沉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嗎?想不想親自動手驗證一下?"接著我們就進入第二個環節。

(二) 以活動展開,探索問題,獲得新知

本節課的重點是探究瞭解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我通過使學生親歷三個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究其方法。對於這三個活動設計我主要抓住結合生活實際,便於學生操作的特點來進行。三年級的學生沒有學過關於空間、體積、密度等專業知識,但根據生活經驗,他們已經知道,比較輕的、像船型的物體物體可以浮起來,另外,部分學生也已經從書上了解到,往水裡加鹽可以使物體上浮,但是三年級的學生還處於探究的起始階段,因此,我要對他們的探究過程多加以引導。

第一個活動:首先,讓大家猜,雞蛋放入水中會怎樣?這個問題一丟擲,學生的猜測也就開始,有了猜想就會迫不及待地想去驗證,這時我請個同學將雞蛋放入水槽中,學生觀察到,雞蛋沉了。接著我又提出問題:"你能想個辦法讓雞蛋浮起來嗎?"學生受前面故事的啟發很快想到水中加鹽的辦法。時機成熟,學生現在急切的想驗證自己的辦法是否行,分組實驗開始。這是學生自我展示時間,當然我也要及時發現問題,對實驗過程加以指導。比如:怎樣放鹽及攪拌鹽的方法。實驗結束後,小組長彙報實驗結果,有的小組沒有成功,請成功的小組說說可能是什麼原因,再讓沒有成功的小組繼續試驗,直到成功為止。這樣就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一定要放足夠的鹽,雞蛋才會浮起來,也讓每個小組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探究的樂趣。這一階段的探究活動完成了我們本課時教學目標中第一個要點:水中加鹽可以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活動二:那是不是所有的物體放入鹽水中都能浮起來呢,我緊接著出示一塊橡皮泥,問:"如果把橡皮泥放入鹽水中會怎樣呢?"學生結合上面的實驗活動都猜"浮上來",我請一個猜浮上來的學生來演示,將一塊橡皮泥放入能使雞蛋上浮的鹽水中,結果驗證猜測是錯的,橡皮泥沒有上浮而是沉下去了。 "怎樣才能使橡皮泥浮上來呢?"這時候我先組織讓小組進行討論,說說你的方法和理由,並把它記錄在實驗報告中,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通過小組討論後,再派代表向全班彙報他們的方法,學生可能會想到以下方法:把橡皮泥捏成碗狀或船狀,把橡皮泥放在塑料泡沫上等等,讓學生選擇自己小組感興趣的方法分組實驗,這部分我這樣設計是為了給孩子自主的探究空間,發揮主動性,用個性化的方式去嘗試、去探究。實驗後交流,先讓藉助塑料泡沫使橡皮泥浮起來的學生說說是怎樣做的,實驗結果怎樣,並請一小組到前面演示,這樣做既讓他們有展示的空間,讓別的小組共同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也讓學生們都瞭解:藉助漂浮物也能使物體浮起來。小結並板書。捏成船狀或碗狀估計有不成功的,讓成功的小組介紹經驗,不成功的小組繼續改進,還讓借漂浮物的小組也用這個方法試試,因為下面,我設計了一個競賽,待橡皮泥浮起來後。往"船"或"碗"裡放回形針,比一比在"小船"不沉的情況下,哪一組放得回形針最多。在課堂組織競賽活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探究慾望,又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同時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玩中求知。交流時,要讓裝回形針最多的小組介紹經驗這樣設計是為了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讓其他學生感受到原來橡皮泥越薄,裡面的空間越大,承載的物體就越多。小結並板書:改變物體形狀也能使橡皮泥浮起來,這一階段的活動指向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中第二和第三兩個要點:借漂浮物和改變物體形狀可以使物體浮起來。

活動三:我拿出一個沉有土豆的燒杯,採用變魔術的手法使這個土豆浮起來,土豆怎麼會浮起來呢,學生疑惑,開始猜測,我揭曉謎底,學生仔細觀察後發現:是因為這個土豆的重量減輕了,這時學生很想親自來驗證,我繼續組織學生分組實驗。並記錄實驗現象,在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兩點:1、明確減輕重量的方法2、要把土豆挖空到一定程度,實驗才會成功。這個探究活動是我根據書上所介紹的潛水艇沉浮的原理自己設計的,它便於取材,便於操作,便於理解,能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於發現、善於思考,我們也能做科學,我們都是小小科學家。這個活動指向了本課時第四個要點:知道通過減輕物體的重量可以使物體浮起來。

(三) 以發現結束,聯絡實際,深化認識

學習科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理解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所以在第三環節中,我安排了兩個思考題,使學生聯絡實際、深化認識。

1、漁民想讓漁網在水中圍成一堵牆,將魚群包圍住,我們能用什麼方法使漁網在水中立起來呢?

2、你能解釋潛水艇在水中沉浮的原理嗎?

縱觀全課,"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動手實驗——得出結論——實際運用"這樣的探究過程一直貫穿始終,以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會為主線,通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學生能用多種方法,使沉在水中的物體浮起來。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增強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情感,提高了學生科學素養,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我的說課完畢,不當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知道鐵生鏽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2、認識鐵生鏽變成鐵鏽是一種化學變化。

過程與方法:

1、懂得運用控制變數的方法設計實驗探究鐵生鏽與哪些因素有關,在實驗中能確定自變數,並控制無關變數。

3、通過觀察、實驗獲得證據,確定鐵鏽是一種不同於鐵的物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控制變數在鐵生鏽實驗中的重要性。

2、具有收集證據證明鐵生鏽是不同於鐵的物質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能對鐵生鏽的原因作出猜測,並能設計實驗來證明猜測。

2、認識鐵生鏽變成鐵鏽是一種化學變化。

難點:

1、能正確設計變數控制實驗並能在實驗中控制無關變數,探究鐵生鏽的條件。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具準備:

鑷子、鐵釘、水、課件、一次性杯、保鮮膜、未生鏽的鐵片、鏽蝕嚴重的鐵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鏽的情景,引出課題。

引入:(PPT出示生活中生鏽的圖片)課前老師收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怎麼了?你知道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嗎?(板書:鐵生鏽了)

師:請你們回顧一下,生活中你見過有哪些常見的鐵器有生鏽現象?(二)、活動一:觀察鐵鏽

(1)鐵生鏽是什麼變化?請說說你的理由?

(2)那鐵生鏽到底是什麼變化呢?我們必須找出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請各組按要求進行研究。

PPT提示要求:1、用感觀觀察它們有什麼不同?

2、從金屬的特徵進行比較?

3、把研究結果填在記錄單上。

(3)觀察鐵片和鐵鏽,並做好記錄。

(4)彙報交流。

(5)通過我們的觀察和實驗,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那鐵生鏽是什麼變化?

小結:我們尋找到的證據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鐵和鐵鏽是不同的物質,所以鐵生鏽屬於化學變化。(板書:鐵鐵鏽)

(三)活動二:探索鐵生鏽的原因。

過渡:鐵生鏽好不好?有什麼不好?

(1)學生交流鐵生鏽的危害。

(2)視訊介紹鐵生鏽的危害。

過渡:鐵生鏽危害那麼嚴重,你覺得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既然我們想讓鐵不生鏽,那我們就要先研究鐵生鏽的原因。課前同學們都對鐵生鏽的原因進行了猜測,你們猜鐵生鏽與水、酸和空氣有關,你們設計的實驗合理嗎?下面我們要請其他組的同學來評一評。每個小組都會拿到不是自己組的實驗,請根據評價表上的兩個問題對他們小組的實驗進行評價。(PPT展示問題)

(3)小組圍繞教師的兩個問題互評小組實驗。

(4)彙報交流。(教師用板書引導)

(5)用不同顏色的筆修正完善實驗方案。

(6)小組領材料實驗。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六、板書設計:

鐵生鏽了

鐵鐵鏽

化學變化

問題:鐵為什麼會生鏽呢?

猜想:鐵生鏽與

空氣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3

一、主題確定

我們確定了以教科版科學四上教材《天氣》單元為教學內容;以課堂教學為主要途徑;以學生實際觀測、記錄分析為重點;以提高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能力為主題的教研課題。

本次四位一體教研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課題制定階段;課題實施階段;課題延伸及成果展示階段。《我們觀察到的天氣》一課,是我們對第二階段中開展關於雲量、風和氣溫方面教學研究的階段性彙報。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具備了初步搜尋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我們在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事實、注重證據,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而《天氣》單元需要學生利用所學的關於對天氣現象的觀察和記錄的方法,對一段時間的天氣現象進行分類的統計和分析,還要利用柱形圖等做出關於這一季節天氣變化的一般規律,可以真正提高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一段時間內觀察記錄的天氣資訊進行整理和分析,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特徵,瞭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2、過程與方法:對一段時間內收集到的天氣資訊進行分析,並利用這些資訊對天氣情況進行解釋。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長時間進行科學觀察和記錄的重要意義。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對一段時間內觀察到的天氣資訊(氣溫、風向和風速、雲)以各種形式進行彙報。

2、難點:學生根據觀察到的天氣資訊進行整理和分析。

五、主要活動方法分析

本課題探究以對觀測結果進行記錄、分析、加工整理為主要研究方式,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實踐研究和分析交流。重點解決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提高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的問題。採用的具體活動方法有:

1、資料記錄法:

學生每天記錄電視或報紙中天氣預報內容,利用所學的天氣符號畫在自己的《天氣日曆》中;在每天跟蹤記錄天氣的過程中,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天氣是在不斷地變化著,激發研究天氣的興趣。

通過參與觀察的途徑,採取小組合作用學生們的感官和自制的觀測工具對天氣現象進行持續觀測,獲得天氣特徵和記錄資料。同時進行較全面的記錄,用以作為感知和分析秋季天氣變化特點的依據。

2、資料查詢法:

通過上網、查資料、詢問獲得更多的科學知識,與學生自己觀測到的天氣現象進行對照,加深學生對天氣現象的理解。比如:只依靠教材中的圖片資料,在對雲的認識上,學生很難區分拍攝到的雲屬於那個種類,這時教師指導學生上網查詢不同種類雲的相關圖片,與自己拍攝到的關於雲的圖片相對照學生不但能區分不同種類的雲,還對不同種類雲預示不同天氣有了更深的理解。

3、持續觀察記錄法:

對一株植物、一種動物以及周圍的人群在這一段時間內的變化進行觀察,利用文字、圖片加以記錄,感受秋季天氣變化對動、植物和人類的影響。

4、資料統計分析法:

利用柱狀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統計表對這段時間裡觀測、記錄到的有關雲量、氣溫、風力和風向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學生生活地區天氣的概括性認識。

六、活動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應對策略

此次教研活動要求學生對較長一段時間的天氣進行觀測、記錄,由於學生對於觀測方法、測量儀器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不同,難免在實踐觀測中出現錯誤,因此我們對每一天佈置的內容第二天都及時的檢查,發現問題團隊成員集體討論,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最佳方案。而後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在過去一段教研中對一下問題進行了研討:

(一)各個小組同一時間的溫差較大。

分析原因

1、測量的位置不同,有的在向陽、無風的地方氣溫就高。

2、溫度計質量差、不準確導致較大誤差。

3、讀數時生沒有水平視線看讀數,讀資料方法錯誤。

4、發現有的小組沒有實地觀測,只是憑感覺確定溫度數值。

應對策略

1、在背陰的地方氣溫就低。教師給予及時的指導:必須在背陰、通風的地方測量。

2、教師對每一組的溫度計進行檢查,更換誤差大的溫度計。

3、教師又重新演示讀溫度計的方法。

4、教師及時進行糾正,教育學生必須用科學的資料說話。

5、教師再次重申測量的時間分別為7:00—8:00、12:00—1:00、2:30—3:00、4:00—5:00。

(二)不能準確的確定風向、風速。

分析原因

1、觀測地點選擇在了建築物中間或高大植物附近。

2、風向標、風速旗製作不規範。

3、觀測時風向不定。

應對策略

1、帶領學生選擇空曠地帶測量風向、風速。

2、指導學生選擇符合教材要求的材料製作風向標、風速旗。

3、教師親自帶領學生實地測量,並指導學生測2分鐘之內保持時間最長的風向就是本次要測的風向 。

(三)資料加工整理和分析不夠“準確”和“到位”。

分析原因

1、受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年齡特徵的影響,使得我們在實施研究的過程中流失了許多寶貴的資源和成果。

2、個別學生不能持久、認真地進行觀測、記錄,應付了事。

3、學生觀測、記錄、資料整理、分析能力不強。

應對策略

1、提供給學生有結構材料。

2、課堂上教會學生觀測、記錄方法;觀測儀器的使用方法,課後和學生一起觀測,對出現的錯誤及時進行糾正。

3、對學生製作的圖表及時檢查、評析,指導學生對統計圖中的資訊進行科學分析。

在整個前一個階段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對天氣進行了一定時期的實地觀察、記錄並利用所學方法對所得資料進行了整理和分析,這些活動使他們懂得了用科學的資料可以證明天氣變化的規律,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的熱情,提高了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能力。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4

《認識角》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67頁——68頁的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見到的角抽象成數學中的角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材只對角做了一個初步的介紹,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徵。所以在內容設計上,特別注意強化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實際操作,讓學生對角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2)能力目標:經歷“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探究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圖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並能直觀區分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的。教師的教需要通過學生的學來體現,而學生的學則是需要教師引導的。“角”對於二年級小朋友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教學中我將觀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機貫穿於課堂中的各環節,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並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裡。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操作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複習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引導學生回顧複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然後教師引入新知: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板書課題:認識角。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出發,既能喚起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能激起他們參與學習新知的熱情與積極性,為繼續學習做好鋪墊。

(二)從尋找生活中的角,到實物中抽象角,初步感知角。

本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為“數學上的角”。因此,我先通過實物演示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夾成一個角,鐘面上兩根指標夾成一個角,紅領巾的兩邊組成一個角。然後問學生:你還能從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礎上,通過動態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幾何圖形,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初步感知數學上的“角”的形象。

(三)操作觀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在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後,再提出問題:你能不能想辦法折一個角呢?把摺好的角介紹給同學。這樣在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使他們更充分的感知到角。這時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角有什麼特點呢?閉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麼感受。”充分調動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然後及時設計“判斷”,在平面圖中“指角、數角”練習,通過辯認與說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徵的認識。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生建立了角的正確表象基礎上,我設計了操作活動角和大小三角板對應角的比較兩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在這一環節裡,我先讓學生在小組裡充分動手操作,討論討論,看看你發現了什麼?然後在班上師生互動交流,引導學生髮現並總結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張口有關,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再巧妙運用多媒體演示驗證,變抽象為直觀,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 拓展應用,提升學生能力。

在這裡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一張長方形紙,去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可以畫一畫,也可以折一折,還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誰想的方法多。在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請學生把幾種不同的剪法和同學交流,教師演示。這一設計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六)回顧總結。

讓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然後通過出示:籃球場地、籃球板、球門架、樓梯以及樓房建築物等,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絡起來,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於觀察,就會發現更多生活中的數學。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5

教材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引導學生參與一些活動,讓他們關注自己的飲食情況,學會給食物分類,瞭解一些常見食物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從而懂得自己該吃什麼、該怎麼吃。學生要在一個個實踐活動過程中,瞭解人體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存在於不同的食物中,明白沒有哪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成長,食物要多樣化,不偏食很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們的飲食習慣是否伴隨著知識的增長在向著科學和健康的方向靠近,健康意識有沒有得到增進。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自己平時吃了些什麼東西還是比較熟悉的,但對所吃的各種食物究竟能夠為人體的生長髮育提供哪些營養等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而這恰好會影響學生飲食態度與習慣的形成和保持。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我們設計了活潑、形象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的過程中,比較輕鬆、清晰地掌握科學知識要點,為後面學習"怎樣搭配食物"作好準備,為建構自己正確的飲食習慣、健康的生活觀念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課由以下四大塊內容組成:

第一塊是引導學生回憶大家平時常吃的食物和最愛吃的食物有哪些,呈現豐富多彩、品種多樣的食物。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吃過的食物有選擇地帶一些到課堂上來,使活動更直觀、生動。

第二塊是指導學生用分類的方法認識食物。食物的種類很豐富,給食物分類的標準也很多,這一過程中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標準給食物分類。分類的食物可以是學生自己帶的,也可以由教師為學生提供一些食物圖片。

第三塊是通過閱讀資料瞭解食物中所含有的主要營養,幫助學生認識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和作用,知道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這塊內容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知識呈現出來,這樣會更加直觀、生動、靈活一些。同時還要讓學生從自己所帶的食物中發現它們各含有哪些營養,學習按照營養的成分給自己所吃過的食物分類。這一次分類是對食物所含有營養的分析和鞏固。

第四塊指導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這樣的次序編排與教材內容安排上有一些變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在已經瞭解營養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統計活動,再分析班級裡學生的飲食情況是否科學、合理。這一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飲食習慣,還有利於培養學生計算、合作、操作等多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點,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過程與方法

● 按照自定標準給食物分類;

● 用圖表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知識與技能

● 瞭解人類需要的主要營養及其來源;

● 懂得營養要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 關心飲食,樂於用學到的知識提高自己的飲食質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 增進學生的健康意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匯入

1.談話: 看了這些圖片你想幹什麼?

2、我們為什麼要吃東西呢?

3.小組討論、彙報,學生廣泛發言。

【評析】這樣匯入,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情趣,又能引起學生對營養話題的關心,起到"聚焦"作用,同時又瞭解了學生的飲食情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併為統計全班同學愛吃的三種食物做好了準備。

二、 用分類的方法認識食物

1.你能利用學具袋中的食物卡片,根據日常生活實際將它們分分類嗎?你能說出這樣分的理由嗎?

2.小組交流、彙報。

【評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給食物分類,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渠道和思考的空間,對於學生能講出理由的分類,教師給予合理評價並鼓勵學生大膽想像,這樣的教學方法更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和富有兒童情趣,使全體同學都投入合作交流的活動之中。

三、 指導學生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1.談話: 以小組為單位統計一下你最愛吃的三種食物。

2.活動: 統計全班同學最愛吃的三種食物,並作出統計圖。

【評析】通過統計活動,使學生了解用圖表的方法,更能一目瞭然地看清統計結果,從而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

四、 閱讀資料,認識人類需要的營養來源和作用

1.讓學生自學教材第44頁的資料,通過閱讀使學生知道糧食類含有豐富的澱粉,供給人熱量和力量;魚、肉、奶、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人體生長髮育必需的食物;油脂類含有豐富的脂肪,供給人能量、保持體溫;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生物纖維。

2.通過閱讀資料和對統計圖的分析,思考: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營養是否均衡?我們應該吃什麼?

3.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評析】通過討論、分析,使學生凌亂、模糊的認識更加清晰化,使學生了解按營養成分為食物分類的科學方法,明確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從而形成"建立合理飲食結構"的意識。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更加關心和注意自己的飲食,為正確搭配食物、設計自己科學合理的飲食做好鋪墊、打了基礎,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把課堂探究引入到生活實踐。

教學片斷賞析

1. 利用食物卡片給食物分類的教學環節

師: 你能利用食物卡片給食物分分類嗎?比一比看誰的方法多,想一想為什麼要這樣分?

(學生小組活動,教師巡視並及時給予學生鼓勵)

師: 請同學彙報一下,你們有幾種分法,為什麼這樣分?

生: 我把蘋果、梨分為一組,因為它們都是水果。

生: 我把魚單獨分為一組,因為它是水裡的動物,把雞蛋也單獨分成一組,因為它是雞下的,雞在岸上活動。

生: 我把巧克力、麵包、魚分為一組,那些都是我喜歡吃的,把其他的分為一組,那些是我不喜歡吃的。

生: 我把蘋果和西瓜分在一起,因為它們都很圓。

師: 噢,你是按形狀把它們分組的,不錯。

生: 我把菜和西瓜分在一起,它們都是綠色的。

師: 噢,你是把它們按顏色分了組。想法挺好的,同學們如果把思路開啟,把眼界放寬,我們會想到更多的分法。

【說明】學生按自己的標準分,教師不加以限制,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挖掘出學生更多的潛能,教師及時鼓勵可使學生更加自信。

生: 我把米飯、饅頭和花捲分為一組,它們都是糧食。

生: 我把魚、豆腐、各種菜分為一組,它們都是菜;把蘋果、草莓、梨、香蕉分在一起,它們都是水果。

生: 我把魚、蝦、蟹分為一組,它們都生活在水中;把蘋果、柿子、梨分為一組,它們都長在樹上。

生: 我把檸檬、芒果分為一組,它們都是黃色的;把草莓、櫻桃分為一組,它們都是紅色的。

生: 雞蛋、鴨蛋可以分為一組,它們是圓的;芸豆、扁豆可以分為一組,它們是細長的。

師: 通過今天的討論交流,老師覺得你們真的很了不起,有的同學一下子想出很多種分法。老師相信,只要你們做什麼事都善於動腦的話,你們一定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讓人佩服!

【片斷評析】利用貼近孩子生活的事物和現象,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很快進入情境,更能使他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合作與學習,當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升高時,教師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使他們的潛能得到進一步發揮。教師鼓勵學生"只要你們做什麼事都善於動腦的話,你們一定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讓人佩服",目的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期望學生永遠都不要言敗,只要付出,終歸會有收穫。

2. 閱讀資料、建立合理飲食的教學環節

師: 自學教材中不同種類的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的資料,然後,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分別有什麼作用。

(學生自學、討論)

師: 誰能說說通過學習和討論,你們都知道些什麼?

生: 通過閱讀和討論,我們知道米飯、饅頭、玉米、土豆、地瓜等食物含有豐富的澱粉,它可以供給我們熱量和力量,支援我們的活動。

生: 魚、肉、蛋、奶、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我們生長髮育必需的食物。

生: 各種油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脂肪,它能供給我們能量和保持體溫。

生: 蔬菜、水果類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是我們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食物。

師: 通過彙報,我知道同學們對食物中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有了一定的瞭解,想想看,如果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這種做法科學嗎?為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吃?

(學生小組討論、彙報)

生: 通過討論,我們知道,人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好多的營養,而這些營養又分別含在不同的食物中,比如,我們組有的同學喜歡吃肉、有的喜歡吃魚、有的喜歡吃雞腿,但大多數同學都不喜歡吃蔬菜,這樣營養就不夠全面,如果經常這樣就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生: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每種食物分別含有不同的營養,而這些營養對我們的成長都是十分有好處的,如果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就會使我們缺乏一些生長所必需的東西,這樣,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沒有保障。

生: 只吃我們愛吃的食物,()就會形成偏食的習慣。我們知道,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需要的全部營養,為了健康我們必須養成食物多樣化、不偏食的好習慣。

【片斷評析】通過學習、討論、交流,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了偏食的危害,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明確不偏食可保證身體正常發育的重要性。

國小科學說課稿 篇6

一、說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是教科版科學課四年級(上)《聲音》單元第二課時內容。它屬於“科學探究”的目標系列,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創新能力。本課在本單元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基於前一節《聽聽聲音》來研究、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後面《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控制物體發出聲音》等課時的探究活動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與舊教材相比,本課能夠***地以探究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機會,嘗試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過程,逐步形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迎合了新課改的基本理念。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整個探究活動,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它分為4個部分:

1、創設情景、製造聲音

2、收集事實、提出假設

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4、欣賞樂曲、思考延伸。每個環節層層推進,有扶到放。主要通過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和常見材料來“製造聲音”,並對發聲的物體與不發聲的物體進行觀察、比較,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積極思考,建立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的初步感性認識。最後從正反取證,驗證假設。滿足了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要求,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讓學生經歷了整個探索求知的過程。

2、學生分析

在進行本課學習前,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對聲音都有一定的瞭解,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對聲音有著最直觀的感受,有些學生還通過不同的資訊渠道獲得了一些聲音的知識,尤其是一些學聲樂或樂器的學生,他們對聲音的瞭解更加專業。但是熟悉的現象並不一定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並不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探究聲音更多的奧祕,這恰是我們教學有價值的地方。我們可以在“熟悉”兩個字上做文章,上課前可以由老師收集聲音的錄音材料,以便在引課時讓學生做“聽聲音,猜物體”的遊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生活在充滿聲音的環境中,激發學生想知道聲音更多知識的興趣。

3、教學方式的分析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屬於探索性實驗,從教學程序來分析,對於四年級的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說,這種實驗並不適合大步子教學,四年級的學生從接觸科學到現在,他們經歷的觀察活動比較多,驗證性實驗比較多,而對探索性實驗在三年級下冊部分單元學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學期望與實際效果有一定距離,為此,本課宜採用層層推進的方式設計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而我們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說教學理念

基於以上三方面的考慮,我對本堂課的設計理念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展開一系列實驗活動,探究聲音產生的緣由,知道整個的探究過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經過抽象和概括出來的話,學生並不這麼認為,有人認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產生了聲音,這是他們已有的經驗,他們關注的是動作的本身,而不是發聲物體的變化,所以很難進行科學的概括和抽象。為此設計了幾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主要分為實驗探究、觀察討論、教學評價三個部分。

三、說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二)、科學探究:

1.通過探究聲音產生緣由的整個過程,知道探究的步驟、所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資訊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2.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祕,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

教學重點:通過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難點: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四、說教學程式設計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匯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新課教學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我從國小生喜歡“做遊戲,猜謎語”的心理特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準備好一些物體發聲的錄音材料,收集一些有關聲音的資料。上課伊時,做“聽聲音,猜物體”的遊戲,引起學生對聲音的關注,通過讓學生說說聽到的聲音,進一步“喚醒”學生對聲音的直接認識。讓學生初步感覺到我們生活在充滿聲音的環境中,激發學生想知道聲音更多奧祕的興趣。此時,老師進一步引導:“其實,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我們總能聽到各種聲音,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鄉間的蛙叫蟬鳴,城裡車水馬龍的聲音。所以聲音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再也熟悉不過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現在你們身邊有許多物體,你能不能自己來製造聲音呢?在製造聲音的過程中,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呢?”。這些物體事先準備好,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學生肯定會提出許多問題:比如,聲音是怎樣來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裡來的?我們怎樣才能控制聲音等問題。——揭示了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二)、分組操作,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使物體發聲。

首先組織學生觀看桌子上許多能夠發聲的物體,主要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同時適當的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接著對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有目的的實驗。

(1)、這些物體你不動它,它會發出聲音嗎?你能使它們發聲嗎?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體發聲嗎?

每個學生明確要思考的內容並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小組活動。但是讓學生髮出聲音太簡單了!學生會不以為然地亂敲亂打,所以這裡教師應該提出:“老師不是看哪個學生製造的聲音響,而是誰想到的辦法多。”這樣既可以管理課堂,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活動後教師做適當的總結:物體靜止時都不能發聲,對它們進行敲、打、吹、撥就能發出聲音。那麼,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步步深入。

2、活動:觀察發聲的物體並做記錄,提出假設。

(1)、在教師引導下觀察鼓、尺子、橡皮筋發聲與不發聲現象的活動。

(2)、學生自主活動:觀察其他物體在發聲前後的變化,作好觀察記錄。

(3)、歸納得出這些發聲物體的共同點。

在活動中教師巡視,關注每一組的研究情況,並適當插入到個別組的研究中。記錄各組的研究情況,並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研究物體為什麼會發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難說清楚,這個活動有扶到放,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記錄、學會思考。通過相同現象的觀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發聲物體與振動有關。但是為了科學的嚴謹性,我們需要用實驗的方法進一步驗證我們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的假設。

3、活動:再次利用實驗從正反兩方面收集事實,驗證假設。

(1)使三角鐵、音叉、聲帶等物體發出聲音,引導他們通過看、聽、摸,甚至用一些間接的方法驗證物體發聲時確實是在振動。

(2)而後讓學生充分利用有結構的材料自行設計實驗驗證。

(3)使原來發聲的物體停止振動,從反面驗證假設。

這是一個加深理解的活動,這裡圍繞“發聲的物體一定是振動了嗎?”從正反兩個方面驗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而且通過實驗的方法把這個過程觀察得更仔細,當然學生理解起來就更通徹。讓學生感受積極參與合作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思考延伸

讓學生欣賞一首吉他或者口琴等其他樂器彈奏的樂曲,再次體會一下動聽的聲音。並引導學生樂曲動聽是由於聲音有高低,讓學生思考聲音為什麼有高低?把課內的研究引向課外使學生的探究活動繼續下去,逐步形成自覺的探究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