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四年級下冊《陳嘉庚辦學》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1.77W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四年級下冊《陳嘉庚辦學》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四年級下冊《陳嘉庚辦學》說課稿範文

國小四年級下冊《陳嘉庚辦學》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通過敘述陳嘉庚回到家鄉看到家鄉因貧窮連私塾也辦不下去。他深為家鄉的孩子擔憂,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家鄉出資辦學,而自己卻過著節儉的生活。表達了一名華僑的深切愛國之情。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本單元的導讀重點,力求通過教師引讀、體驗讀、對比讀等形式讀,讓學生切心體會到陳嘉庚的愛國情懷。以此教育理念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會寫能記文中生字詞;繼續滲透體會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陳嘉庚的心理、語言、行為中,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陳嘉庚辦學的原因以及他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振興,無私奉獻的精神,激起學生熱愛祖國、發憤讀書的事。

通過抓住人物的心理、語言、行動體會陳嘉庚的愛國情懷。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激起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為 落實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依據新課標的理念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放鬆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體的學習目標上,通過有目的學習,慢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文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創設了具體的學習情境,這種學習情境的創設主要是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實現的。

(1)學生與文字對話。

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陳嘉庚的生活影像,通過對照陳嘉庚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課文的內容,達到和陳嘉庚心靈溝通的。境界。

(2)學生與文字作者對話。

作者寫文章是和讀者交流,學生邊讀書邊理解邊批註,就是在和作者交流。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可以達成一致,也就明白了作者的想法。學生通過有效的閱讀課文中的對話,自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以此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3)學生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作者披文入情,我們也要以情入文。別人有的感覺我有沒有呢?別人看到的景象我能不能看到呢?作者就是用這樣的閱讀提示語,給學生一個具體的環境,給學生一個心靈的啟示,讓學生去問問自己。課文通過具體的語言,為學生營造了學習環境。最終使學生達到和周圍人和自然萬物的對話,啟迪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完成課文的學習任務,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體會陳嘉庚的愛國之情。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學習課文,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熱情,我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目的是能引導學生自己閱讀。這個學習過程就是學生以自讀課文和相互交流為基礎,欣賞課文中的語言,對文章內容及表現形式進行評價,同時獲得審美體驗。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基礎上領悟表達。理解內容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學會表達是語文學習的目的,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閱讀課文,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即使沒有教師的指導,也會慢慢學會學習。

《課標》中十分強調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加強和提高,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課堂上讓學生動手、動腦、動眼、動耳,主動進行聽說讀寫思的基本訓練,尤其在解讀文字的過程中,我加強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通過想象擴大語文課本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多元感悟,體會陳嘉庚的愛國之情。

三、說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引疑激趣。

學生對愛國的感受不是太深刻,於是,我讓學生課前蒐集有關愛國人士的資料或故事,課前和學生交流,以愛國之士的故事匯入新課,因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能有今天的繁榮昌盛,離不開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的艱苦奮鬥和努力拼打,今天讓我們同學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只是走進他們中的一位傑出的愛國者——陳嘉庚。這樣有利於學生對陳嘉庚產生敬仰之情,有利於學生產生愛國的熱情。接著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懷著崇敬的心情寫下陳嘉庚這個名字。老師一邊板書課題一邊提醒學生注意 “嘉”和“庚”的寫法。

2、整體感知,直奔中心。

為了找出文中作者概括描寫陳嘉庚一生的句子,讓學生瀏覽課文。在學生找到後出示那句話,讓學生閱讀品味。因為陳嘉庚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自豪,於是我引導學生帶著驕傲自豪的心情讀出這個句子。為了與下文更好的銜接,我引導學生找出這個句子中能概括出陳嘉庚不平凡的一生的詞語。(傑出 愛國 著名 )

我又引讀第二自然段內容,讓學生明白陳嘉庚是靠什麼讓自己成為一位著名的大實業家。理解他成功的法寶。體會陳嘉庚“遠在他鄉,卻時時想念著自己的故鄉”那一顆火熱的愛國之心。隨機板書“愛國”。

課文是一個完整的機體,老師就是把握主線,引領學生學習的人,不能越俎代庖。我又以有錢不容易,成為百萬富翁也不容易,致富不忘本更不容易過渡到下文。

3、自主學習,體會情感。

讓學生閱讀課文的3到9自然段,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抓住陳嘉庚的思想活動、語言、做法,明白辦學原因,理解他的一片愛國之情。

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引導學生品讀文字,在感情誦讀、角色體驗、情景想象、延伸閱讀等形式多樣的語言文字訓練中,體會他深深的愛國情,拳拳的民族義;反覆誦讀他常常對人們說的話:“要想讓祖國立足世界,不受外國欺侮,必須從興辦教育開始。”感悟他對祖國深沉的愛,濃濃的情。感悟陳嘉庚把自己的命運與家鄉,與祖國緊緊相連。他把建設祖國,報效祖國作為他一生的信念。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製作了電子課件,以形象生動的圖片和資料,引領學生學習課文,感悟陳嘉庚的愛國之情。如:我向學生出示了陳嘉庚17歲到南洋做生意辛苦打拼的資料,出示他為了辦學自己簡樸生活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讓學生讀懂陳嘉庚的愛國之情,他辦學不是為自己的名和利,心中只有我們的祖國。最後,在《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曲中,學生齊讀歌詞,在音樂的烘托渲染中,學生感受到陳嘉庚和陳嘉庚一樣的愛國華僑那顆深深的愛國之情。

四、說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簡潔明瞭的把握課文內容,體現陳嘉庚的一顆愛國之心。我把板書設計成心形,代表陳嘉庚那顆火熱的愛國心,心的內外寫出課文的重要事例:興辦學校 克勤克儉。這樣的板書一目瞭然,突出中心,體現課文教學的重點。

國小四年級下冊《陳嘉庚辦學》說課稿2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弄清陳嘉庚為什麼要辦學,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認7個生字,會寫8個字以及課文中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

【重點難點】

通過描寫陳嘉庚行為、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他的內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字詞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題,引疑激趣

1、板書課題,齊讀。

2、圍繞這個題目,你產生了什麼疑問?

3、引導學生梳理問題,評出有價值的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讀順,並在有關問題的內容旁邊作記號。

2、說說課文講述的主要內容。

三、識記生字,學習新詞

1、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記字方法。

2、圈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先認讀,再結合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想想詞語的意思。

3、檢查生字、新詞學習情況。

四、指導寫生字,重點指導寫好“涉、隆、蓄、賺”等字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課後查閱有關資料,瞭解陳嘉庚的生平事蹟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上節課,我們圍繞課題,提出了哪些有價值的問題?

二、細讀課文,認真感悟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裡知道了些什麼?

2、彙報交流。

3、指名讀第1、2自然段。

①說說陳嘉庚給你留下的印象;

②陳嘉庚的成功是怎樣才得來的?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3—9自然段。

①想一想:陳嘉庚為什麼要辦學?他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又是怎麼做的?

②找出描寫陳嘉庚行為、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然後把自己的體會與同桌或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③集體交流,指名彙報。老師相機出示有關句子,指導讀出正確的語氣和感情,互讀互評。

④文中的插圖是對照課文的哪部分內容的?看插圖,談談你看後的感受。

5、齊讀第10自然段。

出示句子:“從此,陳嘉庚一邊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邊把賺來的錢源源不斷地寄回家鄉,興辦學校。”

讀一讀,認真體會帶點的詞,用一句話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交流。

三、朗讀全文,感受陳嘉庚的愛國之情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外閱讀《語文同步讀本》中《隱姓埋名為兩彈》和《理想在田野裡實現》,並與同學交流讀後的感想。

第三課時

一、回顧全文,加深體會

1、說說課文主要寫什麼。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中的哪些內容最使你感動?為什麼?

二、讀書交流,深入感悟

1、圍繞“課文中的哪些內容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在四人小組裡交流討論,互聽互補,加深理解和感悟。

2、全班集體交流,抓住體現陳嘉庚愛國情感的句子,反覆賞讀。

3、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讓學生自由表述。)

三、把自己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感想用一段話寫下來

四、課外延伸

蒐集一些名人的愛國故事,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個故事會。

國小四年級下冊《陳嘉庚辦學》說課稿3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陳嘉庚為什麼要本學,他是怎麼說的,是怎麼辦學的,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讀5個生字,學會本課10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體會陳嘉庚為家鄉辦學的複雜心情。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略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發散思維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生:反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講的是我國華僑陳嘉庚回故鄉,發現家鄉由於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為家鄉的孩子們擔憂,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為家鄉出資辦學,而他自己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表現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三、學習生字,新詞。

1、圈出生字,認讀。

2、同桌合作識記字形。

3、認讀新詞,引導理解。

四、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1、指名朗讀課文第1,2自然段,談談陳嘉庚給你留下的印象。

2、自由朗讀第3至9自然段。

師:陳嘉庚為什麼要辦學?他是怎樣說的?是怎樣辦學的?劃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交流交流。

指導朗讀描寫陳嘉庚行為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

3、齊讀第10自然段。

最使你感動的是什麼?

4、生分組討論。

五、練習朗讀全文

1、分組讀,師評點。

2、點讀。

六、談談自己學了課文後的感想,並寫下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