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聲音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8.73K

一、 教材依據

傾聽聲音說課稿

本課是冀教版國小科學三年級下冊《聲》單元《傾聽聲音》一課的第二課時內容。通過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髮現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實驗觀察物體發聲時的現象,再經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思考,找出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進而概括得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結論。從而培養學生歸納推理能力。

二、 設計思想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屬於探究性實驗,本課在本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基於前一節“尋找聲音,提出有關聲音的有關問題”之後,進一步研究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後面的“物體傳聲”作充分的知識準備。在進行本課前,作為三年級學生對聲音已有了一定的瞭解,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對聲音有著最直觀的感受。有些同學還通過不同的資訊渠道獲得一些聲音的知識,但熟悉的現象不一定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並不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探究聲音的奧祕。這恰是我們教學最有價值的地方。本課通過多種方法在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聽聲音猜事物;猜測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用實驗證實自己的猜想,得出結論;設計實驗再次驗證結論;得用遊戲再次感知結論等活動,讓學生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建立起“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初步認識。

(1)探究式學習以孩子們的興趣為前提,以探究為核心。

國小科學是在呵護孩子們有竹具來的好奇心的基礎上,培養他們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引起他們體驗科學活動過程並從中得到學習方法而學到知識。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聽聲猜物來創設情境,引起孩子們探究聲音的興趣,並通過動手實驗、遊戲等活動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

(2)探究學習和活動以學生為主。

從聽聲音猜物到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各種實驗中把動手權、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儘量達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老師儘可能的給學生創造和提供機會,鼓勵學生選擇材料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探究。突出體現學生的參與性的主體性。

(3) 探究學習方法的理念和指導。

讓學生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聲時的現象。引導學生以多個物體發聲的原因進行解釋,從探究活動中概括出聲音產生的原因。引導學生假設不是憑空想象,要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建立假設後要用實驗證實的概念,最後再次驗證鄉結論。讓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得來是需要反覆推敲的。

三、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二)科學探究

1、通過探究聲音產生緣由的整個過程知道探究的步驟,所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現有資訊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和結論。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xx。

2、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祕,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

四、教學重點:通過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創新能力。

 五、教學難點:通過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及創新能力,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等活動理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六、說過程:

國小科學是在呵護孩子們好奇心的基礎上,培養他們對科學世界的興趣,引起他們體驗科學活動過程並從中得到學習方法而學到知識。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聽聲猜物來創設情境,引起孩子們探究聲音的興趣,並通過動手實驗、遊戲等活動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

從聽聲音猜物到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各種實驗中把動手權、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儘量達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老師儘可能的給學生創造和提供機會,鼓勵學生選擇材料用多種方法,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樣化探究。突出體現學生的參與性的主體性。

新課標強調: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本課教學中,我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圍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材料和時間,讓學生先根據已有經驗進行猜想,然後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展開觀察實驗活動,從而瞭解聲音的產生與物體的振動有關,得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結論。很好的體現了新課標所倡導的“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這一精神。

教學設計中,突出了以下兩個方面:

1.實驗材料取材於學生的生活,體現探究材料的結構性。

豐富的有結構的材料,能提高實驗的實效。在實驗中,我為學生提供了他們十分熟悉的材料:鋼尺、橡皮筋、水、紙片、小鼓、鑔、音叉等。材料結構豐富,數量充足,使人人動手落到實處。而且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激發了學習熱情。在觀察實驗,提出假設過程中,選擇了鋼尺、橡皮筋等為典型的物體,幫助學生髮現“振動”,理解“振動”;在進一步研究物體振動與音量、音調的關係時,又提供了小鼓、豆子、音叉等有結構的材料,讓學生除了用觸覺感受到物體的振動,還能用視覺看到物體振動是怎麼樣的。如:使學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音叉振動時會發出聲音,不振動時就不會發出聲音,更能體現物體振動與發聲的關係。

2、循序漸進,注重學生探究過程的引導。

研究物體為什麼會發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難說清楚。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將探究活動逐步推進。

(1)在聽聲音、猜物體環節中,已引起學生對聲音的關注,激起學生認識聲音的興趣。給學生一個自由的天地,滿足他們的表現欲,讓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及思維方式來猜物。這樣,為學生學習新知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心理狀態,又為後面的交流打下基礎。

2)假設驗證,觀察發聲物體。學生在“猜聲音”活動的基礎上,再讓他們猜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樣使他們的猜想不再盲目,而是建立在他們的認知基礎上的。

(3)通過實驗,感知發聲的根本原因。提出猜想後,讓學生利用實驗材料來驗證猜想,在“放”的基礎上集中思維,把觀察的焦點放在物體發聲時的現象與變化上,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物體發聲時的規律,初步感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實驗後仍然有部分學生有人認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產生了聲音,這是他們已有的經驗,作的本身,而不針對這一問題,我加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用一個比較科學的詞來概括總結這些現象。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後得出一個詞“振動”。統一意見後我又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時讓學生討論交流,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彙報小組結果。最終得出一個統一公認的結論“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4)設計實驗,驗證結論。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接著教師敲了一下振動不明顯的水槽,讓學生聽並看,學生髮現水槽並沒有動,這時教師趁熱打鐵,“你能設計一個實驗讓我們既能聽到聲音又能看到或感覺到物體在振動嗎”?學生設計實驗,進一步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這時,學生在教師提供自助餐式觀察材料中選擇材料,進一步探究嘗試,學生在實驗中不僅藉助其他材料看到了物體的振動,而且還發現物體振動與音調、音量的關係。

(5)鞏固提高、拓展延伸。利用遊戲的方式讓學生體會“人能發聲是因為聲帶在振動”。一個簡單的活動旨在將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聯絡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通過教學實踐,我感到本課的教學還是比較成功的,在學習中力求讓學生體驗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當然這個探究過程不是體現在教學的結構上,而是體現在學生的自身探究過程的完整。我注意了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身份,是組織者、參與者,把自己融入學生的學習中,在開放中去組織,在參與中去指導。

同時在備課、教學中我注重研究學生,研究學生的思維過程、研究學生可能產生的思維結果、研究學生可能出現的實驗情況、研究學生的興趣如何持續一節課,在此基礎上才產生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和課堂教學的應急措施,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案。當然課堂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就要求課前要考慮的面面具到,老師要有豐富的知識基礎,和發現捕捉教學時機的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這樣的課才會有出奇不意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