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形成》的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

來源:才華庫 2.3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風的形成》的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的形成》的說課稿範文(通用3篇)

《風的形成》的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風的形成》是國小科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三年級下冊“地球的外衣”這一單元的內容。風是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通過在上冊已經學習過的風級、製作風向儀、風的觀測及前一節剛學習的熱空氣等與風有關的知識,學生對風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也具備了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特別是前一節課學生認識了熱空氣會上升這一原理,更是為這節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能從“這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等角度對自然界中的風提出問題,並能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對提出的有關風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風的成因做假設性解釋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並能用簡單的器材做簡單的風成因模擬實驗。

2、科學知識:理解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願意合作交流,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三、學情分析

風是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在學習了風級、製作風向儀、風的觀測及學習熱空氣等與風有關的知識後,學生對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也具備了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所以探究風的形成問題的方法及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設想是否正確對學生來說並不難。

學生從三年級上學期開始學習科學,對探究的過程、方法有了初步的瞭解,但科學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形成,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科學概念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

四、教法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與規律,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實驗教學法

提供給學生儘可能多的身邊常見的材料,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實驗探究,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瞭解風的形成。

2、分析歸納法

學生經歷探究式教學活動,從中發現並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從現象中獲得科學概念。所以我在教學活動中尤其重視引導學生分析現象,在現象中發現規律。

3、討論法:在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讓每一位學生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吸收別人的方法、學會交流與合作。

4、啟發式教學法:課堂教學中在觀察現象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幾個有層次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進而得出科學概念。

五、學法

1、觀察感知法:抓住本課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通過在實驗中觀察並描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讓學生體會影響空氣流動的因素。

2、小組合作法:《課標》指出:“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展,我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由基礎好的帶動基礎稍弱的學生,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3、實驗探究法

本課使學生經歷設計實驗、驗證性實驗、分析現象等探究過程。充分發揮他們在科學學習上的主動性與能動性。

六、教學準備

教師提前準備風的形成探究儀、扇子、氣球以及各個小組做實驗要用的可樂瓶、蠟燭、打火機、香、小盤等,實驗材料接近學生生活,易於接受,不致於因材料分散學生實驗的注意力。

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自己設計風的成因模擬實驗,從而理解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八、教學過程說明

(一)、貼近學生生活,立足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風是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在學習了風級、製作風向儀、風的觀測及學習熱空氣等與風有關的知識,學生對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也具備了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

教學設計中,“生活中哪裡有風?”學生聯想已有經驗,娓娓道來。緊接著設計了“學生製造風”的環節,更是點燃了他們生活經驗的火花,他們用嘴吹,用書扇等,非常活躍。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了“空氣的流動形成風”的特點。

(二)、學生大膽猜測,讓好奇心伴其成長。

老師幽默的引導,激發了學生猜測的熱情。“人造風是風的一種,是我們人為地讓空氣流動形成的.,像剛才我們用扇子來扇風,不扇時,扇子周圍的空氣不流動,我感覺不到風;扇扇子時,扇子周圍的空氣流動到我的臉頰和身上,我便感覺到了風。那自然界中的風是怎樣形成的呢?是不是天上有一個孫悟空也拿著一把大扇子在那兒使勁地扇啊? 那自然界的風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在老師引導下,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

愛因斯坦認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問題則需要創造性的想象!而想象,又是人類智慧發展的最高境界。”教學實踐表明,有問題情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好奇心才能產生探索的慾望。一個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新鮮的、美麗的。科學的做法可以使教育進入美好的境界,為孩子創造豐富的問題情境,讓好奇心伴隨他們生命的始終,這無疑是教育饋贈給下一代人的最好的禮物!

(三)、科學實驗探究,在動手研究中獲新知。

《課程標準》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由教學的操縱者、主持者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創新思維的激發者。

探究既是國小生科學學習要達到的目的,又是國小生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節課活動的重點放在學生探究風的成因活動中,學生在自由的、開放的探究情境中不僅能用簡單的器材作簡單的模擬實驗,而且在觀察感受的過程中理解了自然界中風的成因,真正的感受科學,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在動手操作中,學生充分發揮了科學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他們的科學素養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不斷得到提高和完善。

《風的形成》的說課稿2

在國小科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建構科學概念,是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學習,可以建構新的科學概念,糾正錯誤的前概念,豐富有待完善的概念。在建構科學概念的同時,思維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理想的狀態是:在教學中,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思維)與科學概念的建構協調發展。

《風的形成》選自河北版國小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材。本課的教學是在三年級認識空氣和風的基礎,通過探究自然界風的形成,瞭解熱傳遞的另一方式——對流。這節課從生活現象入手,啟發學生提出有關風的成因的問題;進而通過 “觀察上升的空氣” 活動來引導學生認識熱空氣的性質。“風的形成”活動通過對比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認識風的成因。最後引導學生嘗試用科學知識去解釋身邊的現象。

這一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多個版本的教材予以選用。這說明此內容既是課標所要求的,也是編寫者所看重的,它適合國小生的學習水平,對學生科學概念的建構很有必要。為了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同時在建構概念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瞭解學生已有認知,為新舊概念的建構作鋪陳

《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程要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學的重要性,瞭解科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科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風的形成》一課最主要的概念是“空氣受熱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會補充過來,從而形成風”。要讓學生建構概念,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生在學習之前的經驗和認識————“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形成的”。然後才能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建構新的概念————空氣受熱會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會補充。因此我摒棄了教材中的問題匯入,改了用孩子們熟悉的“風車”作為本課切入點。易於調出學生之前學過的經驗與知識——空氣流動形成了風。通過“風箏”和“風車”的對比,讓學生找到兩者的所需環境的區別與聯絡,易於學生對“人造風”“自然風”概念的構建。

二、以教材為本,兼顧本地學生的特點創新教學

課本里的“觀察上升的空氣”環節,採用了螺旋紙圈作為實驗材料,學生觀察後大多數會得出空氣受熱後會旋轉的結論,不利於後期教學的開展。因此我把螺旋紙圈改成了質輕易得的羽毛作為演示實驗的材料。學生在觀察後能立馬得出“空氣受熱會上升”的結論。鑑於學生們對科學實驗嚮往好奇的心理,但又缺乏必要的操作經驗,所以我邊演示邊詳細地講解,為之後的學生分組實驗作出示範。

三、引發認知衝突,促進學生思考,提升思維力度

當學生已經通過前面的演示實驗得出了“空氣受熱後會上升”的結論後,我繼續發問:周圍的冷空氣會流動嗎?一般學生會有兩種不同的想法。我引導他們進行科學地猜想:被加熱的空氣上升後,會留下一個空位,這個位置會一直空著嗎?並以生活中的經驗進行對比,學生也一致認可空氣和水一樣是可以流動的,從而孩子們會得出“空位會被周圍的空氣補充”的結論。這也為後面分組實驗中的方案設計做了鋪墊。這不正是學生思維得以提升的體現嗎?

四、有效拓展,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拓展思維的廣度

《課程標準》同時指出:科學素質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質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國小科學課程的開設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既要在課堂中完成教學任務,又要兼顧提高學生科學能力和良好的科學態度,必將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把課堂猜想和課外的動手驗證相結合。結束教學後,我用一段視訊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併發問:蠟燭加熱空氣形成的風很小,怎樣改進剛才的實驗能得到更大的風呢?這樣的提問符合孩子們的心理,也符合五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更是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

《風的形成》是一節傳統的經典課,以往的教學不乏精彩之處。而我是從學生原有認知的概念出發,學生通過通過觀察、比較、猜想、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並用實踐加以檢驗。幫助學生以證據和邏輯,主動建構科學概念,鍛鍊了分析、比較驗證的科學思維,並儘量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得以顯性化呈現,真正讓科學概念與思維能力得到協調發展。科學課程的實施,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一些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親自動手動腦經歷獲得知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五、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之前的經驗和認識————“風是由於空氣的流動形成的”基礎之上而展開的。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建構新的概念————空氣受熱會上升,周圍的冷空氣會補充。因此我摒棄了教材中的問題匯入,改了用孩子們熟悉的“風車”作為本課切入點。易於調出學生之前學過的經驗與知識——空氣流動形成了風。通過“風箏”和“風車”的對比,讓學生找到兩者的所需環境的區別與聯絡,易於學生對“人造風”“自然風”概念的構建。

在教學中,我大膽改進與創新,使實驗裝置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中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充分給予時間照顧每一組學生,儘可能地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培養他們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當然,在學生動手實驗的過程中,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單獨完成一次實驗,也正是在組內協同的氛圍中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六、我的困惑

1.現在大部分學校(包括城區)對科學課的實驗儀器配置落後,生分組實驗造成嚴重影響。

2.科學課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班級之間或是個體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該如何調和?

《風的形成》的說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風的形成》。我的資源包有五項內容,下面我以說教學設計為主線,把其他資源整合在其中進行說明。

一、教材分析:

《風的形成》是青島版三年級下冊中的內容,風是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教材設計重點探究風的成因,瞭解人們對風的利用,認識風的兩面性,進而突出風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二、學情分析:

根據課前對學生的瞭解,我發現:通過前段研究風級、製作風向儀、風的觀測及學習熱空氣等與風有關的知識,學生對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也具備了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但對於風與熱空氣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內在聯絡,還沒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三、教學目標: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知識目標確定為:

1、知道自然界中風的成因。

2、能解釋季風的成因。

探究目標為:

1、能從實驗現象出發,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2、能用模擬、對比實驗的方法,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歸納總結出風的成因。

情感態度目標為:

願意利用所學的風的成因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

四、教學重點:

能通過模擬實驗探究風的形成原因。

教學難點:

利用風的成因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某些現象。

五、說教法、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討論法、分組實驗法。通過對比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認識風的成因。最後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聯絡生活實際。

學法上,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實驗法。

下面我來表述教學流程。

六、說教學過程

(一)觀察現象匯入新課

1、教師首先給同學們演示一個新奇的現象:把教室窗開啟一條縫,將兩根絲帶分別放在窗縫的上邊和下邊,學生會觀察到兩根絲帶分別向相反的方向飄動。教師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嗎?

2、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提煉問題:你覺得風是怎麼形成的?通過生活中的例項激發學生對風的研究興趣,讓學生大膽猜測風是怎麼形成的,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以便能夠從實際出發,進行後面的環節。

(二)實驗探究風的形成原因。

1、出示實驗材料,引導學生根據實驗材料來自主設計實驗方案。並在討論交流中完善實驗設計:先不點燃風箱中的蠟燭,用火柴點燃衛生香,將衛生香置於風箱側面小孔處,觀察煙的流動方向;再將風箱中的蠟燭點燃,固定於風箱上部小孔正下方,將風箱正面密封,然後用火柴點燃衛生香,將衛生香置於風箱側面小孔處,觀察煙的流動方向。比較兩次實驗的現象,分析原因。

在此環節中,教師要強調幾點:①前後對比實驗中,除了蠟燭燃燒和不燃燒之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②實驗過程中紙風箱要不透風;③紙風箱易燃燒,實驗中要小心。同時要求學生小組之內可以用圖畫、文字進行實驗現象的記錄。學生按照“我們是怎樣做的”、“觀察到什麼現象、說明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彙報實驗結果。

2、學生小組合作,自主完成實驗探究。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巡視各組,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操作中的問題。

3、組織交流現象,並分析成因,歸納結論:未點燃蠟燭時,煙向上飄;點燃蠟燭後,煙全部經風箱側面小孔流進箱內,然後從頂部小口上升。這是因為蠟燭燃燒將箱內空氣燒熱,熱空氣從頂部小孔上升後,箱外冷空氣就從側面小孔流進箱內補充,從而形成風。可見,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

在此環節中,學生的交流表述很可能是不規範和不完整的,教師要及時引導和幫助梳理,以求快速理清思路,理解原理。

(三)聯絡生活,拓展延伸

1、這一環節,首先引導學生回到上課初提出的問題上:為什麼窗縫上部和下部的絲帶飄動的方向相反?能不能用我們剛剛獲得的知識解釋一下?此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對實驗中理解的原理做進一步鞏固,加深理解。

2、向學生介紹一種我們沿海地區獨特的自然現象:就是在海邊,白天,風總是從海面刮向陸地,到了夜晚,風向就會倒過來,從陸地刮向海面,這種現象被稱作“海陸風”,鼓勵學生課後自主探究,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釋一下這種現象的成因。目的一是引領學生學會查閱資料,二則激發學生繼續探究大自然的興趣,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外。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下面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