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語文說課稿合集8篇

來源:才華庫 1.9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國小語文說課稿合集8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簡析。

今天我要說的課是國小語文第九冊二十二課《鯨》的第一課時。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首先以生動有趣的開頭介紹鯨是特大特生的動物,接著以通俗的語言介紹鯨的演變進化過程,說明鯨是哺乳動物,最後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

 二、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書寫下列詞語:鯨、屬於、前肢、濾出、噸、肺、胎生、判斷。

2、朗讀課文,瞭解鯨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認識列舉數學、比較、舉例、比喻等說明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

難點:瞭解鯨的進化過程,理解“鯨不屬於魚類,是哺乳動物。”

 四、 教學時數:兩課時。

五、 教學程式。

(一) 反饋預習情況,匯入新課。

課前預習的好壞是課堂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學生平時較少接觸鯨,更要通過課前去收集相關材料,才能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也體現了大語觀教學,把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相結合。第一環節在瞭解預習收穫後,也可以讓學生談談還想知道鯨的什麼內容,匯入新課,調動學習的興趣。

(二) 緊扣訓練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學。

教是為學生會學,教師一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第二環節根據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問題,即相知道的內容,教師適機疏理,再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提出具體要求。如本單元根據教材編排要求學生閱讀時要能用較快的速度,並能從課文重點展開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 彙報自學情況,深入學習課文。

1、 掌握字詞。《語文課程標準》對五、六年級的識字要求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可通過學生自主彙報或抽查方式檢查、鞏固語基知識,適機引導學生能從課文語言環境中理解新詞,並讓學生說說用什麼方法讀懂的,達到學習方法的交流和積累。

2、 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突破重點。在學生交流讀懂內容時,教師要及時疏理,圍繞“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的問題展開學習,教師適當板書,同時結合朗讀指導,訓練語感,加深學生印象。

3、 體會課文說明方法,突出課文重點。在環節過渡上可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引發學生思考:“課文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因為合作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我們平時要加強培養,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現,認識列數學、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說明方法。教學方法主要採用讀和聯絡實際說話,進一步理解,並初步運用這些方法。

(四) 質疑問難,拓展思維。

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標誌,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學資訊反饋和交流的重要環節。教師要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和時間,充分肯定學生善思好問的精神,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像課前的質疑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學習後的質疑,不僅能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更能使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由課文向課外讀物發展,真正促進學生的學習。

(五) 佈置作業。

根據學習後的收穫,和還想知道的問題,課外去搜集材料,辦一份小報,第二課時展示交流。

六、 板書設計:

說明方法 主要內容

列數字 特大特重

比較 哺乳動物

舉例 種類

比喻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2

一、充滿童真童趣的教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穀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徵。詩歌採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琅琅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特別是最後一節“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即描繪繪出了冬天的特點,又反映了孩子們的心聲,把冬天裡一幅打雪仗,堆雪人的場景再現在孩子們面前。為了讓這充滿童真童趣的教材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①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朗讀,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徵,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朗讀課文,在課文中識字。

因為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穀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做了形象直觀的教具,在讓學生理解“鞠著躬”和“大肚子一挺”等語句時,加上動作和表演相結合,既有趣生動,又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便於學生理解課文。

二、走近孩童心靈的教法

《四季》是人教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第二篇課文。在設計學生學習方案時,我緊扣“走近孩童心靈”這一理念,抓住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這一條線,創設“到四季媽媽家做客”這一童語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讀中說,說中議;從讀中習得語感,發展語言。同時,又以生字教學為重點,通過整體識記,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從生活中識字的興趣。

1、走近童心的遊戲——主動探究從入學開始

學習過程除了被動接受知識外,還存在大量的發現與探究等認識活動。新課程要求學習方式的轉變,就是要轉變單一的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倡導探究學習。這是閱讀教學的第二課,我們就重視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讓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主動學習,鼓勵自己回家尋找四季的特點,如:春天,燕子飛回來了;冰雪融化了,青蛙冬眠後蹦了出來;荷花開了;農民伯伯豐收了;下雪了,大家又開始堆雪人了等等,這些都是學生有能力收集而且又樂於收集的。針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我設計了“猜四季”這一遊戲作為開課,並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四季的景色再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對“四季”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2、洋溢童趣的生字寶寶——識字型現多元化

新課標對低年級提出了多識少寫,整體識字,在生活中識字的新的識字教學理念,因此在本課教學中,幾處體現以多種形式復現,加強識字的效果的設計。如:引入新課時——“四季”兩個生字,我讓學生和我一起識字,生字寶寶展現在學生面前之後,充分喚起學生已有舊知,並且鼓勵學生當小老師,讓學生通過角色互換增強識字型驗,針對低年級學生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了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生字花”的識字遊戲:把生字做成一朵朵的“生字花”,會認的字就摘下這朵花作為送給學生的禮物,在整個遊戲過程中,給學生充分選擇的時間和機會,讓生字和他們一次次見面,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識字,這樣就達到鞏固識字的目標了。

3、貼近童心的詩歌——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其中之一是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在這一堂課的教學中,從讓學生理解課文詞語、句子到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都應注意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尊重學生的個人愛好特長,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保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培養了閱讀的興趣。比如教學中過了生字寶寶這一關之後,我帶著學生一起四“四季媽媽”家做客,可是遇到了“春”、“夏”、“秋”、“冬”四扇門,該如何走進這四扇門,我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喜歡的季節走進去,這不僅符合學生的學習願望,促進了學生原主動發展。

4、內化童心的展示——兒童詩歌創編

在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同時,我還安排了拓寬思維訓練,例如,當我隨著學生去冬天家裡去做客的時候,有意的讓學生邊表演邊讀詩歌,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增長了知識,學生樂此不疲。詩歌學完之後,我和學生

不滿足於“草芽、荷葉、穀穗、雪人”,我鼓勵學生想像各個季節的景色,並給學生提供了幾幅各個季節的景色圖片,在我的啟發下,學生的小詩誕生了“花兒朵朵,她對蝴蝶說:‘我是春天……’”。當然,也許學生的詩還很稚嫩,但這是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火花的閃現。

三、我的思考

1、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朗讀?

2、如何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一個兒童的口吻生動地說出人和樹的關係:人類保護樹木,樹木為人類造福。

全課共有三個自然段,兩幅插圖。

第一段寫的是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讓小樹暖暖和和過冬。所配插圖畫面是:爺爺在認真地給小樹的樹幹捆綁稻草。

第二段寫的是天熱了,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讓爺爺在樹蔭下乘涼。所配插圖畫面是:夏天,小樹枝葉茂盛,爺爺悠閒地扇著大芭蕉扇,在樹蔭下乘涼。

第三段讚揚爺爺和小樹真好。

本課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知道課文中的“衣裳”、“綠傘”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說“爺爺真好,小樹真好。”要切實引導學生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準確地理解意思,使他們初步學習到聯絡句子,聯絡課文理解詞句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要求

1、瞭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愛護小樹,從小要為綠化祖國出力。

2、初步學習把詞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課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理解“衣裳”、“綠傘”在句子裡的意思,理解“爺爺真好,小樹真好。”在課文中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案

1、課時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學3個生字;初讀課文;指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學5個生字;指導讀第二、三自然段;指導瞭解課文內容;練習背誦。

2、課時教案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初讀課文,認識全課生字,掌握其中3個生字的形和義;從整體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的詞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並背誦。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談話激趣。

1。板書課題

6爺(y6)爺和小樹(sh))

2、指名讀課題,想一想:課題中寫了誰?(爺爺)寫了什麼?(小樹)隨著

樹”的圖片。

3、教師設問,激發學生讀書的願望。課題寫了“爺爺”,寫了“小樹”,中間用“和”連起來,其中一個是人,一個是樹,人和樹之間有什麼聯絡呢?我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大致瞭解內容,認識全課生字,學會三個生字。

1。請學生開啟書,自己指讀課文一遍,做到看拼音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讀不好的句子可多讀兩遍,然後看田字格範字認讀生字的音,最後看讀課文一遍。

2、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認讀全課八個生字。

3、指導學“衣、裳、傘”三個生字的形和義,並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傘”

①先指名按部分加筆畫的方法記字形,再舉起一把傘,引導學生利用傘

②指名說說傘有什麼用?(傘可以擋雨,可以遮擋陽光,到了夏天太陽當頭照時,開啟傘就涼快多了)。

③先指導觀察田字格範字,然後照範字寫兩個“傘”,上寬下略窄;上短下長,第一筆從豎中線起筆,第三、四兩筆斜壓橫中線,最後一筆“丨”壓豎中線寫。

(2)出示生詞“衣裳”

①指名讀詞,說明“裳”要讀輕聲。再說說什麼是“衣裳”。

②指名按筆畫記“衣”的形,然後照田字格範字寫一個“衣”字,注意第二筆橫要比下邊的大撇、大捺寫得窄。

③指導記和寫“裳”字的形。先告訴學生“裳”字上邊是個新偏旁叫小字頭,“小字”作字頭,豎鉤要變成豎,左點往右下點,右點變成撇。再讓學生按部分記“裳”的形。指導寫兩個“裳”字。“裳”字容易寫長,讓學生觀察田字格範字時,要著重讓學生看清橫中線上是哪些部

上。“冖”和“衣”字的撇捺要寫得一樣寬。

4、自己小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先指名讀,說全課有幾個自然段。(3個)再指名3人按自然段讀,讀後組織學生按聲音清楚響亮和正確的要求評議,訂正讀錯的地方。

——課中休息——

(三)指導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注意全段有幾句話?(兩句)

2、理解句子

在黑板上出示第一句話:天冷了,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1)指名讀。

(2)引導理解。

①這句話寫了誰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爺爺)寫了爺爺做什麼?(給小樹穿稻草衣裳)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裳”指的是什麼?要引導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習到把詞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訴學生要想知道“衣裳”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認真讀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當學生經過讀句思考回答正確後,教師要在句子中把“衣裳”指的是“爺爺給小樹穿上的稻草”用線畫出來,使學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詞與詞之間的聯絡,注意了這個聯絡,就能確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圖(1)問稻草是“穿”上去的嗎?課文裡為什麼這麼說呢?教師要啟發學生用剛學過的方法認真讀句子,想想句中把稻草當作什麼,所以才這麼說。

(3)指導讀。讀的時候要把為什麼要給小樹穿衣裳,穿什麼樣的衣裳讀清楚。

小樹有了稻草衣裳怎樣?在黑板上出示第二個句子:小樹不冷了。指名讀,要強調“不冷了”。

3、指名正確流利地讀第一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出來。

4、指導背誦。先自己試背,然後指名背或齊背。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制國小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的首篇講讀課文“古詩兩首”中其中的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依據教材的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本課教學一定要引導學生朗讀呤誦,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以達到培養讀悟能力,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根據上述分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展開想象,初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詩句,培養自學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默寫。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細細體味詩人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說教法】

為了較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有效地突出重點,達成預定教學目標,我採用“激情引入——自讀釋義——繪畫會意——品味誦讀”這四大主要步驟進行教學。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明確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新《課標》這指出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也說明學習方法遠遠比學得的知識重要。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地讀書,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參與,充分地合作。主要學習步驟為:自讀、交流、質疑、繪畫、品讀。

【說學法】

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自學時間充分。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穫。

【說教學過程】

操作教學過程分如下四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誘發創新激情

國小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多取決於興趣。教學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小池》詩意圖(出示圖)由此而問:“同學們,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哪一首詩?”由畫中的荷花和蜻蜓,學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詩《小池》,讓學生背誦後,我接著說:“這幅畫是我們班×××同學學習古詩《小池》後為它配的一幅圖,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學完後,讓你們也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圖畫。”這樣匯入很自然地把學習帶籬新知識的學習環節,學生都覺得挺新鮮,躍躍欲試,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讀畫結合,訓練創新思維。

這一環節,主要分2個步驟進行教學。

1、自讀釋義

“釋義”包含“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這些內容。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就必須在課堂的教學中實現主體自主學習,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學要求:①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②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麼?③標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後讓學生藉助手中的工具書或課後註釋或插圖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了解古詩的作者,詩句的意思。其次讓學生把自學的成果在小組交流、討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筆記下來;接著全班同學交流,彙報自學情況,相互補充、糾錯等,最後學生質疑進行合作學習。

課堂上通過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立體交流,使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傳播資訊。幫助學生自學、自悟、理解古詩。

2、體驗意境

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學生理解詩文大意後的昇華。把學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起來,從而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最終受到思想教育。

怎樣引導學生進入詩的意境,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通過自學基本瞭解詩意時,我適時提出:“你覺得詩中應該有哪些景物”?同時鼓勵學生想到了什麼就說什麼,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拓展了創新思維的空間,學生的回答除了詩中描寫的景物“籬落、一徑、樹頭、兒童、黃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說:“我覺得還應該有藍天、白雲”。還有的說:“我覺得應該有一隻小鳥和一隻小貓,就更真實了。”等等。顯然學生對詩中的景物已瞭如指掌。胸有成竹。為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進一步拓展,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所說的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現在,請你們把這富有情趣的兒時生活畫下來吧!”於是,學生在歡快的音樂陪伴下,開始了繪畫,畫完後要求學生為這幅畫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覺地進入詩人創設的情境中。

(三)品味誦讀

俗話說:“熟讀詩歌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有感情地誦讀,不僅可激發學生的想象,還可更好的使學生領會詩的意境,學生對繪畫評價之後,我接著說:“詩人也被這幅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他會怎麼想呢?”這時,學生不言而喻地會想到這首詩,之後請學生站起來,加上動作和表情一起朗誦這首詩。

(四)總結拓展

課末,我整理板書並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呀!”最後佈置課下作業。

①默寫古詩。

②把古詩改寫成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活動中,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飛躍,使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得到了有機的結合。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5

孩子們童稚的心靈是一個詩的國度,他們那一句句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未經雕琢的語言就是世界上最純、最美的詩句。《眼睛》是湘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極富兒童情趣的小詩。它內容淺顯易懂,語言凝練生動,韻律和諧優美。如何把握兒童情趣的特點,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進而發展他們的語言,啟迪他們的智慧,張揚他們的個性,讓詩情畫意始終縈繞在課堂,讓“活化語文”實實在在地體現在課堂是備課時思考的一個重點。

一、教學設想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還要求教師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根據課標精神,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立足點在於:教學中,一方面要靈活地利用教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啟迪聯想……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用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答案,用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取代整齊劃一的理解知道。整個過程為 張揚學生個性,激揚學生靈性服務。在“情趣”中觸動學生的心絃,開啟學生的心扉,讓他們欣然走進詩的意境;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純淨的目光投向美麗的大自然,投向美好的生活,從他們的心靈深處引出一股清泉,讓純真的語言化為盎然的詩句洋溢在課堂教學之中。在濃濃的人文情懷中,在音樂、畫面、詩歌這融為一體的氛圍中,在學生們積極參與的合作、交流中,使學生的語文素養隨著心靈和情感的薰陶而提升。在這種教學指導思想下,我把朗讀作為這堂課的重點,“新課標”還特別強調“讀”的重要性,提倡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發生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二、教學設計

1、初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本課一開始,我就藉助多媒體VCD,播放“課文朗讀”,聲情並茂的範讀,螢幕上美麗如畫的景色,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從而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聆聽範讀的同時觀看圖象,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

2、自讀,感知內容

在學生自讀前,提出自讀要求,目的是讓學生讀通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

3、美讀,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①以境促讀,境中動情

教學本課,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根據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我播放了多媒體VCD中相應的詩句及畫面,螢幕上可愛的露珠長在小草的臉上,星星在天空中眨著眼,天黑了,燈塔媽媽睡不著,睜著眼,看看有沒有還沒回家的船寶寶,它們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動聽的背景音樂,讓他們對文中的詩句有了直觀的形象認識,感受到每一句詩都有一幅美麗的,身臨其境的感覺油然而生。

孩子們邊看邊自發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讚歎:“真美啊!”抓住這個契機,我讓學生把自己變成了可愛的小露珠,問學生:“你高興嗎?你想怎麼說?想怎麼做?”孩子們笑著,跳著,欣喜地說:“露珠是小草的眼睛。”此時我引導學生聯想如果這可愛的露珠長在花兒的臉上,那它就是花兒的 ,如果露珠長在樹葉的臉上,那它就是樹葉的 。緊接著,我使用了激揚學生靈動的評價語:“開心地說吧!”“這麼多可愛的小露珠,我們一起歡呼吧!”這些話語,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他們的創造性被激發,心靈得以解放,此時,整個教室洋溢著濃濃的“詩意”。

②以演促讀,入情入境

在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我安排學生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表演讀課文,引導學生大膽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自己同詩歌領悟到的內容與情感,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表達出來。這是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孩子們搖身一變成了小露珠、小星星、湖泊、燈塔,有的學生在搖頭晃腦地讀,有的學生手舞足蹈地讀,課堂上書聲琅琅。

此刻,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已經能夠衝出老師的翅膀,自由地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啦!

③以說促讀,說中激情

D

多媒體VCD具有傳統的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作用,本節課我運用《教學資源超市》展示了大量的資料,視訊圖象,以高密度、高質量、高速度地向學生提供了視聽資訊,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擴大視野,激發了學生的靈感。我鼓勵學生自己創作小詩,學生們在輕鬆自如、和諧愉悅的氣氛中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暢所欲言,既鑽進課文“入境”,又跳出課文“出境”。不僅激發學生的情感,而且不露痕跡的進行了語言訓練,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創作出了一首首精彩的小詩。

因此,多媒體作為一種現代化教育技術走進課堂,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好事,也是要引起廣大教師重視並開展深入研究的大事。現代教育技術給新課程注入了新活力,讓我們在教學實踐中藉助和科學使用這一重要手段,給語文教學和其他所有學科的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6

各位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語文組2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板書:課題)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四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時間控制3分鐘)

《 》是人教版國小語文( )年級( )冊第( )單元的第()篇課文,該單元以()為主題展開。《 》是一篇精讀(講讀)課文,主要描述的是。課文雖然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 ,給人很深的啟迪。

根據新課標的階段目標 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1.能夠認讀本課生字、詞。2.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能夠理解課文,抓住重點語句,瞭解重點語句所隱含的情感色彩 .(如:對錶達情感的作用學習主人公--的美好品質/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興趣)。

本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一句話):

難點(一句話):

教學時間: 根據課文內容需要,將安排2、3個課時。若為幾個課時,則說明現在講的是第一課時,同時後面講課過程中要說明第一段主要講說明等。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和學法(時間控制1分鐘)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 ) 教學內容,結合()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勤于思考。

那麼在學法上,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並要求學生在交流學習中勾畫出優美詞句,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

三、說教學過程 (時間控制5分鐘)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以五個環節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國小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展播 ,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進而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隨後揭開課題,簡要闡述課文的主要內容,順勢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匯入新課後我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並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 ,把自己最喜愛的語句多讀幾遍,教師適時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個別指導,掃清學生閱讀文字的障礙。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於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為接下來的品讀詞句做好鋪墊。

第三環節 :研讀賞析,體驗情感。葉聖陶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鑑於此,在"研讀賞析,體驗情感"環節中,我首先抽選出幾個代表分段朗讀課文,此時其他學生邊聽邊勾畫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朗讀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歸納出本節課的生字、詞和重點詞句,並讓學生議一議() .力圖使學生在反覆朗讀和討論交流中對課文有所思有所悟。

緊接著,我將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讓全體學生品讀重點詞句,並藉助多媒體展示課前準備好的圖片,適時加以引導和闡述,讓學生圖文結合地品味和理解本節課重點詞句。如讀到""時,用多媒體展示""畫面 .這一幅幅畫面,不僅講學生們帶入() 之中,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 "、" "、" "等詞語,從而體味文章的意境美,領會作者表達的特點。

最後,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再次展現一組配樂() 圖畫,引讀課文,使學生與文字、作者再次產生共鳴,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激起他們對() (如:草原的無限熱愛)。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節:總結評價,拓展延伸。學生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因此再對課文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 這個問題,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第五環節 :安排作業,複習強化。為了複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再次體驗課文() 陪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兩道課後作業:作業1:請大家將本節課中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到《優美詞句》小筆記本上;作業2:根據課文內容, 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四、說板書設計 (時間控制1分鐘)

舉例:把火車開到拉薩板書設計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六年制國小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首詩歌,介紹植物用什麼方法傳播種子的常識。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問題,第二、三、四節結構相似,分別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詩歌語言生動形象,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圍繞課題,質疑學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培養觀察興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瞭解文中介紹的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教學難點:知道植物媽媽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傳播種子,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獨立生活的樂趣。

四、教學策略:

課標指出:語文課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為體現這些新的理念,實現既定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標中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時,我遵循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圍繞本年段研究的小專題,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說、讀、問、評、議等去實現,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五、說教學設計:

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教學。(一)揭示課題,學生質疑(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三)賞讀課文,入情悟趣(四)深化內容,拓展延伸(五)背誦積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揭示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後,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想提出來嗎?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為下一步的讀書探究打下基礎。

學生提出問題後,再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我讓學生在讀中去找尋答案,抓住重點句子反覆研讀。植物媽媽傳播種子還有哪些辦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像課文那樣誇一誇這些植物媽媽,以此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和語言文字訓練的能力。

為了讓他們上課認真傾聽,我採用了課前講清要求,課中評讀、賽讀,想象閱讀,交流資料、編詩歌等方法。

國小語文說課稿 篇8

各位領導、同行專家們:

大家好!今天這堂課,我上得非常緊張,因為我知道臺下坐的都是天長國小語文屆的專家,我這一堂課真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但我還是要感謝學校和市教研室給我這次機會,讓我得到鍛鍊,得以擁有與各位同行交流、學習的機會。猶豫不決—無可奈何—絞盡腦汁—寢食難安—如釋重負—忐忑不安—坦然面對—鍥而不捨,這組詞語是我從接受任務至今日心情的真實寫照,“書到用時方恨少”是我備課、磨課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會。《紅樓夢》中賈寶玉說過女人是水做的,作為女人我覺得我的面板現在需要補水,我更需要知識的補水。

說到如何上覆習課,我也很茫然。我們傳統的做法就是:帶領學生把課文梳理一遍,然後就是進行大量的練習,接著就是講解,周而復始,老師疲憊不堪,疲於應付,學生昏昏然不知所以然。如何改變這一狀況,讓語文複習課堂成為輕鬆的課堂,我就今天這節課談談我的一點淺顯的想法。

“ 積累·運用 ”今天既是我這節課的主題,也是貫穿我課堂的一條線索。本節課突出成語和詩歌的積累展示及積累運用兩個訓練點,以複習方法的指導為主線,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與參與性,力求改變過去複習課中“生硬背誦—重複練習”的簡單模式。

這堂課的設計思路來源於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我每節語文課前都有3到5分鐘的語文活動,每學期都有不同的主題,每個學生都參與。先後開展過:講故事(成語、歷史、寓言)、即興演講、佳作欣賞、美文賞讀、走進名著、詩歌誦讀等系列活動,並做到持之以恆。這些活動的開展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有意識去讀書,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讓一些膽小的孩子得到鍛鍊。每天,我能感覺到學生對語文課的期盼,想快點聽到同學給他們帶來了什麼,有時我忘記了,他們都會提醒我。所以,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認為給孩子一個輕鬆的語文課堂,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想學、願學、主動學,那此時教師就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對話人。本學期,我們六年級在校“書香校園”活動中主題是“我心中的三國英雄”,每班只有兩個名額,可我班有好多同學都準備了演講稿,都想參加,沒辦法,我只有在班級先舉行比賽,勝者參加學校比賽。這讓我也明白了,我們不能為了教而教,開展一次活動取得的效果,有時勝過你上幾節課。

成語是中國語言文字寶庫中一朵美麗的奇葩,是古代文學皇冠上永放光芒的寶石。它結構勻整,含義豐富,風格高雅,有很強的節奏感和表現力。它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擁有深刻的含義,在蘇教版教材中,成語非常多,涵蓋的範圍也很廣,新課標也提出了讓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這一基本要求。我在教學中,抓好成語詞彙的日積月累,重在指導學習和掌握成語,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豐富學生的語言存量。在積累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通過說成語故事、用成語練習說話、成語接龍、成語積累比賽等方式,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在積累和理解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將學到的成語比較靈活恰當的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今天的成語教學設計就是我平時課堂的真實做法,特別是結合實際語境讓學生運用成語進行說話訓練,是我的課堂上經常採用的形式。日積月累,學生的成語越來越豐富。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詩歌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奏鮮明,意境優美,引導學生學習詩歌,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我們課本里選取的詩歌,是我國文學寶庫中最璀璨的珍奇。它們描繪了祖國的壯美山河、田園風光,揭示了自然、宇宙與人生的真諦,關心著祖國和民族的命運,激勵人們衝破黑暗、追求真理,給我們構築了一個豐富多彩、瑰麗無比的情感天地。步入這個天地,用心聆聽,感受一顆顆鮮活的心,就會享受不盡那悠悠的情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告訴我們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告訴我們要珍惜手足之情,“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讓我們明白友情的可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激勵我們鍥而不捨地追求理想。本節課,我設計的詩歌朗誦、吟唱詩歌、手抄報展覽、詩歌聊天室、踏浪詩海、詩海覓蹤這些教學環節就是想讓學生在詩歌中感悟、捕捉詩的意境與情感,讓學生在誦讀、吟唱、蒐集、聊天、尋覓中採擷詩的果實,豐富自己的人生。今天的板書設計就是我想讓學生明白積累的重要,知曉人生的豐富,進而成就自己的詩意人生。

經歷了這次活動,我有很強烈的挫敗感,發現自己無論在知識的積累還是在駕馭課堂的能力方面都已滯後,在課堂上做不到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灑脫自如。但古人貴朝聞夕死,我還是一個行者,在教學路上一路走,一路學,我想我也會成為一棵樹、一朵雲,並能去推動另一棵樹,另一朵雲。國小語文《積累·運用》說課稿設計

以上所言,我不知是否正確,今日之課,還懇請各位同行、專家不吝賜教。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