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的啟示》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3.34W

一、說教材。

《漫畫的啟示》說課稿

1、教材分析。

《漫畫的啟示》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教材作文訓練中的想象作文。它與本組課文的學習專題“生活中的啟示”緊密相關。在這次習作中,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內容,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提供了說話和作文的思路:可以是從一件小事中得到啟示,也可以從一句名言警句中得到啟示,還可以從一幅漫畫說起、寫起。意在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讀生活之書,從書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並能自覺聯絡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行動為生活之書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2、教學目標:

①讀懂漫畫,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進行交流,交流漫畫中所得的啟示,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表達訓練。

②採用多種形式促使學生針對漫畫多交流、多討論、多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挖掘孩子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形成文字。

③學會讀生活之書,能自覺聯絡實際,用自己的行動為生活之書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3、教學重點:依據課標“國小階段作文的基本要求是真實、具體”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重點為:結合畫面展開聯想,既寫清楚事情的過程,又寫明從中得到的啟示。

4、教學難點:針對學生有口說不出的特點,本節課的難點就是將本組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式運恰當地用到實際中去。

二、說學情。

這節課是繼口語交際課後的習作指導,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再加上他們大部分都特別喜歡看漫畫書,所以理解漫畫中的情節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但因是首次接觸漫畫習作,他們不知該從何說起。所以,要求他們用連貫的口語表達出漫畫內容有一定的難度,還要用書面語言把其中的內容描述出來,並寫出從中得到的啟示,這對於五年級的孩子來說就更難了。

三、說教法。

學生大都特別愛看漫畫,可是很少對漫畫內容多加思考,更不用說深入研究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表達的慾望,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討論法、談話法等手段,引導學生口語表達與書面表達相結合,從而完成習作。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性學習。

四、說教學流程。

漫畫引入,激情引趣。

分析漫畫,展開聯想。

聯絡生活,得到啟示。

明確要求,確定題目。

試寫初稿,反覆修改。

五、說教學過程。

1、漫畫引入,激情引趣(課件演示)。

為了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我選擇了由學生喜愛的漫畫入手,希望可以有效地刺激學生的視覺,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且在學生欣賞時,我巧妙提醒關鍵點,讓學生能大致明白每幅漫畫的主題。再以其中一幅畫為例,告知品味漫畫的方法,從而激發孩子的'思維,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緊接著我趁熱打鐵,出示本節課要細細品味的漫畫,直接匯入新課。

【原理與理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學生喜愛的漫畫入手引入新課,消除了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熱情,為下面的習作教學作了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2、分析漫畫,討論交流。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觀察、敘述畫面內容;再引導他們透過畫面展開聯想,豐富畫面內容;最後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透過畫面看到畫外,昇華畫面內容。學生通過對漫畫進行這樣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分析討論後,便能夠說出自己所認識到的東西了,這也就是作文中要寫的內容。這樣剝筍式的交流互動,既降低了習作的難度,又可以豐富每個同學的語言和思維,初步完成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原理與理念】學生初次接觸漫畫習作,一時不知如何開口。採用先扶後放的方式,引孩子上路,既降低了難度,又激發了孩子的表達慾望,打開了孩子的思路,為後面的習作做好了鋪墊。

3、明確要求,試寫初稿。

在對漫畫有了充分認識之後,我讓學生細讀習作要求,明確寫法,進一步攻克重點。為了讓孩子習作起來更順利,在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後,我又引導孩子命題,進一步確定文章中心。一切準備就緒,我便安排學生動筆習作了。習作過程中,我巡迴觀察,對有困難的同學及時進行個別輔導。掃清了一切障礙,學生便會文如泉湧了。

【原理與理念】“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這是課程標準上的要求。前面所有的指導都是為此處的寫服務的,學生會寫,這才是習作教學的終極目標。

六、說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欣賞漫畫的方法,授之以漁,我採用了簡單明瞭的條理式板書,只呈現了欣賞的步驟,即:仔細觀察展開聯想聯絡實際。

【原理與理念】設計清晰明瞭的板書,能進一步理清孩子的思路,進而讓孩子掌握所有看圖作文的方法,以達舉一反三之功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