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除法的驗算》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6.44K

教材分析

三年級下冊《除法的驗算》說課稿

例4教學除法的驗算,使學生體會驗算的作用。關於除法的驗算,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一個是沒有餘數的除法驗算,一個是有餘數的除法驗算。課標教材簡化了教學的步驟,給學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間。教材為了讓學生在現實中感受驗算的作用,創設了買紅、藍筆記本的活動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在實際生活中經常要對一些計算進行驗算。還可以將題中資料100元換成120元或150元,讓學生根據自選資料進行計算和驗算。

教學目標

1、利用乘、除法的關係,使學生掌握除法及有餘數除法的驗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及計算能力。

2、會用乘法驗算除法,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用乘法驗算有餘數的.除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得出驗算方法。

教學關鍵:

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明白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教學方法

除法驗算的基礎是乘除法之間的關係。因此在課始可以出示類似 的題組,讓學生觀察每組上下兩題有什麼關係?然後得出商除數=被除數。在這之後出示例4,讓學生通過畫面收集資訊,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你用什麼方法驗證的?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組織反饋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應把重點放在有餘數除法的驗算上,對有餘數除法學生驗算時可能出現兩種情況,即147=98、147+2=100,此時我們應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正確。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明白被除數、除數、商、餘數之間的關係。搞清用100元人民幣買7元一本的筆記本,可以買14本,還多2元,應找回2元如何用算式表述,有餘數算式的每個部分被除數、除數、商、餘數都能與具體情境的實際意義對應,這樣驗算時,學生才能真正明白714的積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再加上2應該等於100,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方法。

設計思路

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要有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並有機會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與成果。為此,教學是我注意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加強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既注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又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努力做到: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不做;學生自己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自己能探索出的結論,教師不教。設計本節課時,我主要考慮到以下三點:

1、創設情境,感受驗算的作用。

2、提供足夠的探究空間。

3、利用情境充分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在教學新課以後還應引導學生對有餘數除法的驗算加以概括,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

教師指出:今後做除法題時,凡是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