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賦》說課稿範文

來源:才華庫 1.6W

(一)說教材

《秋聲賦》說課稿範文

1.教材地位與作用

《秋聲賦》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第四冊“文以氣為主”版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形象的語言準確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深沉的情感。千百年來引起後人無數共鳴。

2.教學目標

新課程理念提倡教學應以三維目標為中心,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情分析,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反覆誦讀,感知內容,解讀意象,品味意境,賞析情感。

(2)、能力目標:深入解析詞人情感的豐富內涵

(3)、情感目標:培養對古典散文的熱愛及純正的.文學趣味

3.教學重點和難點

依據教學目標,參照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如下:

1) 理解並初步實踐文、質、哲三維文章學習法。

2) *理解並初步實踐起承轉合的基本寫作原理。

3) *研討文章主題的多義性。

4) 能從哲學、美學層面瞭解古人創作的一般規律。

(三)說教法

1.教學方法

①   誦讀感悟法

文言文教學貴在多讀。讓學生在誦讀中發現經典散文中的語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誦讀的過程中質疑,思考,品析,鑑賞。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學中設計有深度的問題讓學生討論,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膽質疑在探究中解決問題。

③.比較法

通過與《登高》等詩詞的比較閱讀,讓學生在誦讀、分析、聯絡比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文的藝術特色。

④.教學手段及教學媒體的運用

多媒體和mp3的展示,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藉助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營造一種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

學法指導:

意象 意境 感情

(四)說教學程式

1、 複習引入:

① 創設情境、感性認識:依次展示歐陽文忠公像

、歐陽修行書、元代趙孟頫行書《秋聲賦》卷、今人《秋聲賦》圖軸。

② 溫故而知新:講解誦讀提示,師範讀第一自然段,生齊讀2、3、4自然段,重點點評結尾段的朗讀技巧。

2、介紹學習目標:文、質、哲 “萬能三角”文章學習法。

解析“萬能三角”:師介紹什麼是“文”,然後和學生一起探討什麼是“質、哲”,明確基本概念。

3、 對“文”進行研討:

① 文似看山不喜平:師帶領學生討論,明確“起、承、轉、合”的創作基本原理,此為“文”的根本所在,是最基本的行文思路。

② 理論聯絡實際,發動學生探討課文是怎樣起承轉合的,明確各部分的具體內容。

4、 對“質”進行研討:

橫看成嶺側成峰,發動學生對文章主題的多義性(分三方面)探討,總結。

5、 對“哲” 進行研討:

① 學生思考:為什麼以歐陽修為代表之一的古人會這樣寫,寫這樣的文章?其中有無規律?該如何從哲學層面對這種現象加以解釋說明?

② 師進行理論引導,帶領學生結合已學課文進行討論,總結(分三方面)

6、 初試鋒芒:

① 絕知此事宜躬行,誓與醉翁比高低:師引導學生按照結合起承轉合的寫作原理嘗試構思《冬風賦》或《冬雨賦》。

② 學生思考,發言談談自己的構思。

7、 作業佈置:

① 佈置研究性學習題目。

② 從美學角度思考 “承轉合為什麼這樣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