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奇觀》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來源:才華庫 2.2W

《鏡泊湖奇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24課《鏡泊湖奇觀》

《鏡泊湖奇觀》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瞭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裡,瞭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美和動態美的。

課前準備:每個人查閱鏡泊湖及中國名勝、身邊景物的有關資料。

教學準備:投影儀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美景,同學們誰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名勝美景?說的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觀美麗的鏡泊湖。

2.教師板書課題。交流、展示你所蒐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麼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作討論。

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麼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麼?

2.課堂交流,彙報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

3.誦讀積累,比較發現。

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五、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裡,鏡泊湖奇觀已經在我們的腦海裡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關於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2.學生質疑。

3.教師引導,討論解決

六、總結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

七、佈置作業

仿照課文的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八、板書設計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

瀑布壯觀從不結冰斷流動態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裡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鏡泊湖奇觀》說課稿

一. 教材簡析:

《鏡泊湖奇觀》是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閱讀課文。它通過描寫鏡泊湖獨特的`美麗景色,讚美了祖國壯麗山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的重點在於突出鏡泊湖景色的壯麗奇特,故而以“奇觀”為題眼。

全文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繪了鏡泊湖動人的傳說故事和形成的實際情況,接著從整體上描寫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也就是“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其次重點描寫了吊水樓瀑布的景色,最後是地下森林的景色。文章層次清楚,比喻生動,詞句優美,描繪細緻。

《鏡泊湖奇觀》一文在描繪鏡泊湖整體特點時運用了靜態描寫,在吊水樓瀑布這一段則運用了動態描寫,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鏡泊湖的特點。

作為閱讀課文,在教學內容上則要結合單元的訓練目標,運用舊知,扶放結合逐步形成技能。

二. 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的定為以下4點。

①.認識本課8個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④.瞭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裡,瞭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重點的制定,由於本文文質兼美,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所以定為理解文中優美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運用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的方法描寫鏡泊湖奇觀的。難點是吊水樓瀑布冬季不結冰斷流。因為學生對於冬季氣溫低達三四十攝氏度,瀑布的水卻從不結冰這一奇特罕見的現象不易理解,教學時應注意聯絡上下文進行理解。

三. 教法和教學程式。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的基本方式是詞句品析法,輔以朗讀法和點綴法。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受文章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步:

(一)(前提測評,認定目標)先從審題入手,通過朗讀理清層次,感知內容。

本文課題是《鏡泊湖奇觀》,我在開課時就抓住了這個湖泊為什麼叫“鏡泊湖”這個問題,要求學生朗讀全文,找出答案。再扣住“奇觀”,看看它到底奇在哪?讓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在“奇”字,讓學生明確本課教學目標。弄清段落層次,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分哪幾部分來描寫的,使每一個學生既對全文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能在邏輯思維上做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二)(實施目標)以讀帶講,品詞析句,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本篇課文,優美的詞句較多,如果學生能夠體會這些詞句的精妙,那鏡泊湖的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的再現在我們眼前。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誦讀課文,然後分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神奇之處,品詞析句,哪一句寫得美,美在哪裡,哪些詞精、哪些句妙,它們是如何抓住景色的特點進行描繪的。然後讓學生質疑,對於鏡泊湖奇觀還有什麼疑問嗎?對疑問分類,學生討論,自行解決,教師適當引導。

(三)(目標測評)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學生在賞析完全文後,能夠在回顧全文後很快地把握住本文哪些是靜態描寫,哪些是動態描寫以及這種相結合寫作方法的優點,我還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練習,讓學生運用本文寫作方法描寫一處景物。這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能力的一個目標檢測。

四. 學法指導。

語文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學法的指導,本課教學著重指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一) 指導學生掌握品味詞語的方法。

如課文第二段,描寫鏡泊湖整體特點時,學生已經提出具有概括性的兩個詞,“自然樸實”、“綺麗多變”如何理解這兩個詞呢,我讓學生在文中用波浪線和橫線畫出能夠體現這兩個特點的詞句, 如“除了鏡泊山莊有一些精緻的別墅外,這裡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繽紛的花樹, 一望無際的林海。”我讓學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繽紛、一望無際和點綴等詞,理解了這些景色的特點後,學生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鏡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沒有太多的人工點綴裝飾, 這就是“自然樸實”的意思。這個詞用得好, 好在哪,要聯絡上下文來理解, 要看它是否準確的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抽象的詞語要聯絡課文內容具體化,具體的內容要善於運用詞語進行歸納概括。

(二) 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我們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除了教給學生各種閱讀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寫作知識,以至於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動靜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已比較熟悉,我就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描寫一處景物。

五. 課堂訓練與作業佈置:

課堂訓練主要進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

聽 —— 聽老師的問題要求,在賞析詞句時聽取同學的發言。

說 —— 學生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意見,鍛鍊口頭表達能力。

讀 —— 全班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

寫 ——描寫一處景物。

六. 板書設計如下: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

瀑布壯觀從不結冰斷流動態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裡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對於板書的設計,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使學生受到板書的啟示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