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我生活的社群》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7.98K

品德與社會《我生活的社群》教學設計

品德與社會《我生活的社群》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生活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我生活的社群》。

學情分析

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的孩子都生活在社群裡,社群就是人們共同生活的地方。城市社群高樓林立、綠樹成蔭,農村社群則山青水秀、空氣清新。孩子們對社群有一定的感知,但由於種種因素的制約使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融入社群,很多孩子都缺乏參加社群公益、娛樂活動的機會。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能夠初步感知自己生活環境的整體風貌和特點,但對“社群”這一概念還比較模糊,對社群的經濟、文化、自然特點更是沒有深入的瞭解,實踐活動參與少。

因此,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群的環境、特點及變化。教學難點是:引導學生參與社群調查的實踐活動,調查自己生活的社群的發展與變化,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社會生活能力,激發學生對社群的熱愛之情。

在突破重難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三年級的學生對於“社群”這個概念的理解很抽象,對社群裡的常用公用設施見過,但瞭解的還不深入,更不談使用的方法了。很多城市的孩子父母是雙職工,孩子課業負擔重,經常是回到家整理完一天的生活和學業後便休息了,週末即使有時間也更多的面向社群之外的公園等遊樂景點,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參加社群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由於城鄉差異和城市的改建,一部分孩子還生活在老的社群裡,對社群的關注和了解就更單薄了。本課知識點的內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資料的蒐集和整理,所以如何有效地教給學生探尋社群變化的方法(訪問居委會委員、查詢資料相片、擬定調查提綱等)也是教師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設計思路

1.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師生對話讓學生對社群這一概念有比較形象的理解。引導學生探究社群裡的公用設施,深入瞭解自己的社群,提高其認知水平。

2.在學生走進社群的同時,親身去感受、去體驗,拉近社群與孩子的距離,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3.為學生構建開放的課堂,提供自主選擇、合作的機會,在互動的基礎上完成初步的社會實踐。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認識和了解自己生活的社群的生活環境、公用設施以及發展變化,激發對社群的熱愛之情。積極參加社群活動,增進鄰里間的感情。

能力:瞭解公用設施的作用,正確利用它們解決自己生活中的難題。積極參與社群調查的實踐活動,培養社會生活能力。

知識:正確使用社群的公用設施,學會探尋社群變化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群的環境、特點及變化。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參與社群調查的實踐活動,調查自己生活的社群的發展與變化,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社會生活能力,激發學生對社群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全面瞭解社群的基本情況

學生準備:照片、繪畫、記錄的形式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P7頁內容,話題為“我家在這裡”。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8-P9頁內容,話題為“我喜歡社群裡的······”。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10-P11頁內容,話題為“社群的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我家在社群

1. 家是愛的港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你們想看看老師的家嗎?(出示自己居住的社群的圖片,對社群做簡短的介紹,要介紹清楚社群的名稱以及社群的整體印象。)

2.你們的家住在哪裡呢?趕緊向你的小夥伴介紹介紹吧!(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用照片、繪畫、文字等多種形式介紹自己的社群)

4.所有社群都一樣嗎?農村社群又是什麼樣的,說說你的瞭解?(考慮有的孩子在農村)

5.通過學生收集的資料,認識農村社群,瞭解異同。

小結:社群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群中。不論城市社群還是農村社群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和社會經驗出發,以介紹自己的家為話題,通過師生交流,讓學生具體形象的理解“社群”這一概念,知道社群就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活動二社群的設施

1. 你們生活在社群裡,那麼你們熟悉社群裡的一切嗎?社群裡有那些公用設施呢?

2.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說出社群的設施和機構給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3.是呀,你們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社群裡有很多的設施和機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並介紹消防栓、配電房、社群居委會等,具體介紹專業作用)

4.小遊戲:以小組為單位在卡片上寫上你知道的公用設施,然後一起分分類,比比看誰分的又快又準。

5.全班交流(大概分為健身器材、安全設施、服務機構等)

小結:社群裡有許多的公用設施和服務機構,只要你們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發現,你們一定會有不少的收穫,一定會成為社群的小主人。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的探究活動,讓學生交流自己深入社群的所得、所感,瞭解社群的公用設施。通過分類小遊戲使學生熟悉社群設施的用途以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提高其思維能力。】

活動三我自己的社群

1. 我們每個人的社群都不一樣,你的社群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2. 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所在社群的特色,如示範小區、保安隊24小時巡查、樓房是新型智慧式等)

3.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結:我們生活的社群各有不同,社群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希望你們做生活的有心人,繼續關注自己的社群,走進自己的社群。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髮現自己社群的特點,使學生為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社群裡而感到驕傲,從而激發學生對自己社群的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1.我生活的社群——我家在這裡

社群

城市 農村

公用設施 服務機構

第二課時

活動一社群活動我知道

1. 每逢節假日,我們的社群裡都要開展很多的活動,你所在的社群都開展過哪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呢?和小組內的同學說說吧!

2.全班交流。

3.這些活動讓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裡呢?(用照片、繪畫、文字等多種形式介紹豐富多彩的社群活動)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

5.從同學們介紹的這麼多社群活動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小結:社群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增進了鄰里間的感情,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

【設計意圖:讓孩子介紹社群的各種人文活動,通過交流拉近了社群與孩子的距離。學生能充分發揮自主主動性,更有助於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活動二社群活動我參與

1. 你喜歡社群裡的哪些親身經歷的活動呢?想把這些活動介紹給其他同學嗎?趕緊在小組內說說吧!

2. 全班交流(孩子介紹自己經歷過的社群活動,說明活動的流程)

3.你們介紹的很詳細,想在現場演示演示嗎?選擇你感興趣的活動和你的夥伴自由組合,大家一起學,一起玩吧!(選擇優秀活動在全班展示,學習社群中開展過的新遊戲和活動)

4.娛樂之餘你有什麼感受呢?

小結:社群的活動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啊!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你們可以將學到的遊戲和活動向你社群裡的夥伴介紹介紹,做快樂的傳遞者!

【設計意圖:社會課有時枯燥,有話可講,但無計可施。通過讓學生以主人的方式介紹自己社群的活動,並給他們機會再現活動的情景,不僅激起了學生的興趣,更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社群文化的魅力,激發對社群的熱愛之情。】

活動三社群活動我建議

1. 都說社群是我們的家,那你們想當社群的小主人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一個這樣的機會,我們來制定一份社群活動計劃,看看你是不是點子王?

2. 以居住的社群相同的同學為討論組,制定計劃。

3.代表發言,談談自己的想法。

4.汲取精華,擬定計劃。

小結:我們的生活與社群有著密切的聯絡,你們愛自己的社群嗎?行動起來,讓我們的社群更加美好。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制定社群活動計劃,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公民意識。學生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得到情感體驗,提高教學時效性。】

板書設計

1.我生活的社群——我喜歡社群裡的······

活動豐富

我參與

我計劃

第三課時

活動一 明方法擬方案

1. 你居住的社群什麼樣,用一句話說說!那幾年前呢,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社群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了解呢?

2.參照教材P10,小組交流調查方法。

3.教師進行梳理、歸納:

(1)擬定調查提綱

(2)訪問社群居委會的工作人員,瞭解社群的發展變化歷程

(3)查閱有關資料,對比今昔的變化

(4)做好訪談記錄

(5)學習撰寫社群調查報告

4.掌握了一定的調查方法之後,你們想了解哪些方面的變化呢?(教師歸納為五部分:交通、住房、環境、教育、管理)

5.分組(依據住在同一社群的不同同學進行分類調查或相約調查同一個社群)

小結:社群與我們息息相關,瞭解它們的過去,關注它的發展是我們每個人責任,做好準備,你們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設計意圖:調查之前讓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初步的調查方法,為社會實踐做鋪墊。】

活動二課後調查

1. 活動前做好安全教育。

2. 由於學校的規定,教師很難組織部分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所以此次調查需要家長的通力配合。

活動三交流調查成果

1. 經過辛苦的調查走訪,讓我們交流下各組的收穫吧!

2.分組用照片、錄音、文字、攝影展示調查的成果。(分為活動一中的五類)

3.看到我們社群這些可喜的變化,你們想說些什麼呢?

4.交流社群變化的原因。(社群工作人員的辛勤耕耘)

小結:我們不能忘記帶給我們這一切的建設者啊,希望你們也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維護好我們生活的家園。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上交流調查的成果,讓學生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更加深入地感受社群發展變化的點點滴滴。】

活動四撰寫調查報告

1.將你們的收穫和感受都寫在自己的調查報告中吧!

2.撰寫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

調查人員

社群名稱

調查過程

調查結果

小結:社會在發展,社群也在變化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一天天的提高,讓我們享受美好的社群生活吧!

【設計意圖:在撰寫調查報告的過程中,使學生對活動的有一個回顧的機會,深化學生對社會的認識。】

板書設計

1.我生活的社群——社群的變化

交通、住房、環境、教育、管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