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筆記技能的技巧總結

來源:才華庫 7.79K

聽課筆記技能的技巧總結

聽課筆記技能的技巧總結

 1.做好聽課筆記,必須首先協調聽課過程

聽課人的思想程序必須與講課人的思想程序保持一致。因為講課的程序是聽課人所不能控制的,聽課人必須服從講課人的思想程序。聽課人唯一可以控制的是自己的思想程序,即協調自己的思想程序,講課人怎樣思想,聽課人就怎樣思想。

要跟上講課人的思路。講課人講課的速度也是聽課人不可控制的。所以講課人想到哪裡,聽課人就想到哪裡。必須拋開與聽課無關的雜念,思想不能溜號。

必須抓住講課人的觀點、立場,學會站在講課人的立場上思考。

總而言之,聽課做筆記要使自己服從講課人,記下講課人講的東西。

 2.聽課時記錄的內容

聽課時,記錄要儘量全面。講課人講授的內容一般是由概念與命題聯絡和組織起來的知識體系。因此,筆記要記下每一概念和命題,同時要記下命題間的聯絡,即把各概念、命題的邏輯推演過程記下來。

在保證筆記內容全面的情況下,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重點:每章每節中佔重要地位的內容。

難點:聽課或平常不易弄懂的內容。記錄下來準備繼續學習以便弄懂。

疑點:聽課或讀書中遇到的值得懷疑的觀點,值得質疑的地方,以便搞清楚。

新觀點:以前沒有接觸的東西。

3.聽課筆記的具體做法

用自己的話記。這樣做,可以省去講課人講的內容中一些不重要的、說明性的資訊,同時可以訓練自己濃縮資訊的能力。而且用自己的話記錄的東西便於記憶。要杜絕每字必記的習慣,因為那樣做就是把筆記當作聽寫,事無鉅細,每聞必錄。

注意關鍵詞和線索性詞句。關鍵詞是指在講課內容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詞語,所以可以作為記憶的引發器。線索性語句是講課人用來提示即將出現的重要資訊的語句,例如:“下面這幾方面非常重要”,“三項主要結果是”,“考試時要考的主要問題是”,等等。聽到這樣的語句,聽課人要注意講課人即將講的內容。

聽課筆記應該提綱挈領地記錄。可參照讀書筆記方法中摘要式筆記的方法。

王金戰老師說的:學習動力從哪裡來?

 學習動力之一:自尊

我在沂水一中任教時,有個男生,家裡是農村的。他平時老實本分,高三的時候,成績突然急劇下滑,情緒也很不對勁。我是班主任,一看這個情況,就跟他談。他告訴我,他不想讀書了。我就問他為什麼?

男生說,他爸爸給他找了一個物件(當時像這樣的情況,在農村裡非常普遍),對方也同意了,因為那個女孩覺得他在一中上學,將來肯定有出息。但後來那女孩經調查瞭解後,才知道他學習成績並不好。女孩就不願意了,就要求退婚。可是,他爸爸已經把彩禮都送給人家了。於是,這個男生情緒就非常低落,他感覺被人拋棄,被人瞧不起,自尊心很受傷害,就想退學回家,放棄學業,甚至還想到了報復。

我瞭解完事情以後,就跟這個男生講,我說:你是不是一個男人?人家女孩一開始看得起你,是覺得你將來能考上大學,能有出息,她也能得到幸福。後來為什麼不同意了?就是嫌你學習不好,估計你將來考不上大學。人家瞧不起你了,你就覺得不行了,還想到要報復,怎麼報復?捅人家一刀?還是抱著炸藥包同歸於盡?那是光彩?你要真正是一個男子漢,能不能在關鍵時刻爭口氣,學個樣兒給他們看看?要想讓別人瞧得起你,你首先要瞧得起自己。別人瞧不起你了,你更要發奮,要奮鬥,將來考一個好大學,把後悔留給她。

我把這學生說了一頓,後來又把他的家長叫來了,我說:你這個家長太糊塗了,你的孩子本來學習上有潛力,但現在他被這件事弄得無心學習,還想去報復人家,這孩子一旦產生了報復心態,就會畸形發展,這是很危險的。

這位家長聽我這麼說,也覺得很後怕,問我應該怎麼辦。我說希望咱們家長和老師要一起配合,鼓勵孩子用功讀書,爭一口氣。人活著不就是一口氣嘛!

後來,這個學生醒悟過來了,在半年時間裡,努力發奮,最後考上了一箇中等專業學校,那是80年代初,在農村考個中專已經是鳳毛麟角了。考上中專後,原先那個提出與他吹了的女孩,又來找他,希望重續前緣,但被這個男生婉言拒絕了。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個人如果為了維護自尊,而作出正確的`選擇,他甚至可以創造超出想像的奇蹟。埃裡克?威亨姆是個盲人登山運動員。他13歲那年,因罕見的視網膜遺傳疾病,導致雙目失明。但是,他不肯向命運低頭。他拒絕使用柺杖,拒絕學習盲文,堅持認為自己能應付正常生活。20X X年5月,年輕的埃裡克向珠穆朗瑪峰發起了挑戰。他用13個小時走完了原計劃7個小時完成的路程,終於登上了海拔8848米高的珠峰,成為世上第一個登上珠峰的盲人登山運動員。

 學習動力之二:改變貧窮的願望

每個人都需要尋找上進的動力,這種動力可能來自自尊、自強,可能來自感恩,也可能是來自於改變貧窮的願望。

在山東沂水一中時,我班還有一個學生,在同學眼裡行動詭祕。每天早晨,出完早操,學生都去食堂吃飯,可是這個學生卻急匆匆地就往校園外面走。校園外面是荒郊野外,大家都很納悶:他為什麼往外面跑?後來,有幾個好事的學生跟在後面看,才發現了祕密所在。

原來這個學生的父親一年前病故了,剩下他和他母親相依為命。他母親身體不好,而當時農民的負擔又比較重,孩子上學也需要一筆花費,他母親以一個人的能力,實在沒辦法供得起這個孩子,就邊打些零工,邊去討飯。討到飯後,第二天早晨,就在我們學校外面的一個石坑附近等著他的孩子。孩子來了之後,把討來的飯交給孩子,孩子回來繼續上學,母親繼續去討飯。

對於現在城市裡的孩子來說,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它又是真實存在的。

我原先也不知道這件事情,後來偶然一次跟其他同學聊天,同學說起來我才知道。我當時都不敢相信還有這樣的事。我很感慨,也力所能及地給他一些接濟。大學聯考前,我問這位學生有什麼打算。他說:“我今年打算報考軍校。因為軍校沒有學費。我這一年多來就靠我媽討飯供著我,以後我一定不會讓我媽再受苦了!”

後來,他終於如願以償考上了軍校。現在在廣州,是一艘戰艦的艦長。

對這位學生而言,改變家裡的窮困生活,就是他學習的動力,大學聯考的動力,一生的動力。我在沂水一中教書期間,有很多學生都是農村的。我們學校一個月放一次假,按理說,他們回一趟家,大老遠來來回回,應該感到疲勞才對。但每一次放假回來,學生學習的勁頭就會上一個臺階。我問學生們為什麼會這樣?他們告訴我說:回家一看窮成這樣,父母為給自己湊學費,往往是借錢借半個村,那種滋味真是不好受,就想著回學校來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改變這一切!

同學說:平時天天在學校裡,和同學們說說笑笑,就忘了這些,一回家看到父母省吃儉用,心裡受到很大沖擊,以後要是再不努力,都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人們常講,現在城市裡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往往失去了奮發向上的動力。其實,貧困必然導致有動力嗎?富裕必然導致沒有動力嗎?也不是,這取決你的選擇。生活在向富裕的方向變遷,沒有人願意過貧困的生活。但是,那些身處貧困的孩子們,當覺得家徒四壁的時候,你至少可以把改變貧困,當作你生活的動力。

法國有個人叫巴拉昂,曾經是窮人,後來從推銷裝飾畫起家,最終成為法國首富。臨終前,他說不想把自己成為富人的祕訣帶走,就立下遺囑:誰若能答對“窮人最缺少什麼”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他留下的100萬法郎專項資金。訊息通過媒體傳出後,許多人給出了答案,這些答案括:金錢、機會、技能、幫助、關愛,等等。可是,開啟巴拉昂的保險箱後,最終發現答案卻是:雄心。看到這個答案,許多富翁都承認:雄心,改變貧窮的雄心,才是生命的永恆動力,才是點燃奇蹟的火種。

美國曆史上有一位副總統亨利?威爾遜在他的自傳裡這樣說:

我出生在貧困的家庭裡。當我向母親要一片面包,而她手中什麼也沒有時,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啊。我家確實窮極了,但我不甘心,我一定要改變這種情況,我不會像父母那樣生活,這個念頭無時無刻不纏繞在心頭。在10歲那年,我離開了家,當了11年的學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個月的學校教育。在我21歲生日之後的第一個月,我帶著一隊人馬進入了人跡罕至的大森林,去採伐大圓木。在經受貧困的煎熬中,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境況,決不做貧窮的俘虜。一切都在變,只有我那顆渴望改變貧窮的心沒變,我不讓任何一個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溜走。在我21歲之前,我已經設法讀了1000本好書,這對於一個農場裡的窮孩子來說是多麼艱鉅的任務啊!在離開農場之後,我徒步到100裡之外的馬薩諸塞州的內笛克,去學習皮匠手藝。一年之後,我已經在內笛克的一個辯論俱樂部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了。幾年後,我進入了國會,後來,我又競選副總統,終於如願以償。可以說,我一生所有的成就,都要歸結於我這顆不甘貧窮的心。

 學習動力之三:體驗困境

有時候,當一個人面對困境的時候,才會煥發出動力,才會有一種改變現狀的願望。而這種願望是別人沒辦法給你的。

我家裡是弟兄四個,我是老大。二弟挺爭氣,讀了一個本科;三弟就不懂事,精力過剩,卻不好好學習。

我父親1986年病故。當時我在父親墳前許願,一定要把兄弟幾個的事承擔起來,把兄弟幾個帶好。後來有一次,我就把三弟叫到家,我說:“你高三了,還不用功學習,將來考不上大學怎麼辦呢?”

三弟說:“我出去闖。”

我說:“高中這麼好的機會,學習都上不來,你出去闖什麼?你有本事現在就闖,在學習上好好闖!”

三弟還嘴硬:“現在我就開始闖了。”

我說:“你就在社會上闖啊?你為什麼不在學習上闖呢?”

三弟說:“大哥你別說了,你不用管我,我就這樣了,反正我也不想考大學,我將來自己在社會上就算餓死了,我也願意。今年我一定是考不上大學了。”

三弟的話讓我十分惱怒,我就罵他:“你從小跟著我,我為你操這麼多心,今年高三了,你說不考大學了,你還算一個人嗎?”

但三弟根本也聽不進去我的話,後來大學也沒有考上,他也不想再補習了。沒有辦法,我只有盡大哥的責任,幫他聯絡了一個工作,到一個金礦上工作。聯絡工作的時候,我跟那個老闆說:“你也不用給他什麼照顧,該下礦就下礦去。”

三弟就和那些工人一塊兒下礦掏沙挖金子,一塊兒吃住。可是,他畢竟年齡小,體力跟不上,身體吃不消。他在礦井裡面幹了一年多,後悔了,又來找我,我也不理他。後來,他又幹了半年。過年的時候,他又來了,懇求我:“大哥,能不能給我一次機會?”

我說:“給你什麼機會?”

三弟說:“能不能再給我半年的機會,讓我去複習?”

我說:“當年那麼好的條件,你都不學。現在當了一年半工人,高中那點兒東西早就忘光了,現在還怎麼學?算了算了,我可不聽你那一套。”

三弟說:“大哥,如果你能給我半年的機會,你看我怎麼表現。”

看他說得很真切,我想了想,就說:“好,那我就給你半年機會。”

當時還有半年就大學聯考了,弟弟插班進了一個高三班。現在,他好像是變了一個人。以前,他一天到晚滿天飛,整個學校的人都認識他。但從回來復讀以後,他整天就是食堂、教室、宿舍三點一線。努力了半年,考上了天津師範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在中國銀行工作。

有時候,一個人的成才往往是在體驗到挫折之後。在挫折面前,有些人選擇了沉淪,而有些人則愈挫愈奮。挫折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的選擇。只要自己堅定改變的信念,就總會有翻牌的機會。

學習動力之四:自主學習

我曾在青島二中做了三年教導主任,分管高三教學管理。那時候,我們學生從來沒有晚自習,星期六星期日從來不加班,節假日也不上課。我們鼓勵學生自主安排時間學習。這與山東好多學校的做法完全是兩個路子。那些學校都恨不得把週日分成幾天來給學生加課。

結果呢,我在青島二中最後那一年,我們二中學生拿了一塊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牌,一個山東省的大學聯考狀元。全校參加大學聯考330人,本科進線319人,這個記錄在山東省至今無人打破。

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家長和老師應該多用心琢磨,怎麼讓孩子理解生活環境,怎麼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怎麼激發孩子的自尊心。而現在,我覺得一些家長和老師,把怎樣激發孩子學習動力這個事簡單化了。怎麼簡單化了呢?就是把孩子控制得很死。老師當起了警察,家長當起了警察。

現在很多學校,學生們從早晨5點半起床,晚上11點後睡覺,幾乎沒有週末,沒有假期,沒有自己的行動自由。其實如果學生學習不主動,缺乏激情,時間再長也沒效果。而且這樣把學生弄得一點愛好、特長都沒有了,其實這種模式真正是毀了學生,毀了教育。

鼓勵孩子自主學習是很重要的。因為自主學習是主動的,因為他願意,當他願意的時候,學習就是一種喜悅,甚至是一種享受,那樣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比如說,你覺得學習一定是很累,學生們個個疲憊不堪是不是?但其實呢,那是因為沒累到一定程度。搞數學競賽的學生累不累?他最累,他做過的題目一本又一本,每一個問題都難乎其難,但是這些學生狂熱地熱愛數學競賽,什麼原因?因為那是一種自主學習,是一種享受,這種享受是局外人體會不到的。

綜上所言,學習的動機是多方面的,有時候甚至一個並不高尚的動機會突然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就拿我來說吧,當時因為受不了同學的奚落而誤入學習之門,當我逐步投入其中時才享受到學習帶來的莫大快樂,從而一發不可收拾,為一生贏得了轉機。所以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一定整天以大道理教育學生,應該善於尋找突破點,抓住每一次教育時之一:自尊

我在沂水一中任教時,有個男生,家裡是農村的。他平時老實本分,高三的時候,成績突然急劇下滑,情緒也很不對勁。我是班主任,一看這個情況,就跟他談。他告訴我,他不想讀書了。我就問他為什麼?

男生說,他爸爸給他找了一個物件(當時像這樣的情況,在農村裡非常普遍),對方也同意了,因為那個女孩覺得他在一中上學,將來肯定有出息。但後來那女孩經調查瞭解後,才知道他學習成績並不好。女孩就不願意了,就要求退婚。可是,他爸爸已經把彩禮都送給人家了。於是,這個男生情緒就非常低落,他感覺被人拋棄,被人瞧不起,自尊心很受傷害,就想退學回家,放棄學業,甚至還想到了報復。

我瞭解完事情以後,就跟這個男生講,我說:你是不是一個男人?人家女孩一開始看得起你,是覺得你將來能考上大學,能有出息,她也能得到幸福。後來為什麼不同意了?就是嫌你學習不好,估計你將來考不上大學。人家瞧不起你了,你就覺得不行了,還想到要報復,怎麼報復?捅人家一刀?還是抱著炸藥包同歸於盡?那是光彩?你要真正是一個男子漢,能不能在關鍵時刻爭口氣,學個樣兒給他們看看?要想讓別人瞧得起你,你首先要瞧得起自己。別人瞧不起你了,你更要發奮,要奮鬥,將來考一個好大學,把後悔留給她。

我把這學生說了一頓,後來又把他的家長叫來了,我說:你這個家長太糊塗了,你的孩子本來學習上有潛力,但現在他被這件事弄得無心學習,還想去報復人家,這孩子一旦產生了報復心態,就會畸形發展,這是很危險的。

這位家長聽我這麼說,也覺得很後怕,問我應該怎麼辦。我說希望咱們家長和老師要一起配合,鼓勵孩子用功讀書,爭一口氣。人活著不就是一口氣嘛!

後來,這個學生醒悟過來了,在半年時間裡,努力發奮,最後考上了一箇中等專業學校,那是80年代初,在農村考個中專已經是鳳毛麟角了。考上中專後,原先那個提出與他吹了的女孩,又來找他,希望重續前緣,但被這個男生婉言拒絕了。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個人如果為了維護自尊,而作出正確的選擇,他甚至可以創造超出想像的奇蹟。埃裡克?威亨姆是個盲人登山運動員。他13歲那年,因罕見的視網膜遺傳疾病,導致雙目失明。但是,他不肯向命運低頭。他拒絕使用柺杖,拒絕學習盲文,堅持認為自己能應付正常生活。2001年5月,年輕的埃裡克向珠穆朗瑪峰發起了挑戰。他用13個小時走完了原計劃7個小時完成的路程,終於登上了海拔8848米高的珠峰,成為世上第一個登上珠峰的盲人登山運動員。

提高自學能力的六種方法

1、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是探索與創新的源頭。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學生要學著不斷去質疑、釋疑,培養自己的創造思維能力。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積極地鍛鍊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象,大膽創新,並能對某些共的看法或結論提出質疑。

2、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

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後收”。它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從內容上,要求學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這些知識不僅要求學生找得出來,更要理解、記住它。從結構層次上,要求學生看書後,瞭解課本中講了幾個問題,先講什麼,後講什麼;這些問題又是從哪幾個層次和角度闡述的?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論證的。這部分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與前面的知識有什麼聯絡等。

3、簡要概括,把課本由厚變薄

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實質。可先對一節或一段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字概括。隨著學習歸納能力的提高,逐步發展為對一課,一章的概括,例如高三《思想》第一、二課內容壓縮為“國家”兩個字,由此引申出:國家的基本階級和階級關係;國家制度──;國家質──國體;國家管理形式──政體;國家職能──對內對外職能:國家結構──我國的“一國兩制”等。

4、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展脈絡

如果知識是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學生要去發現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麼,後講為什麼或重要,最後講怎麼樣。

5、劃出關鍵詞,突出知識核心結點

線索是學習內容的“網”,關鍵詞則是這張網中的“結點”。在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某些“閃光詞”即關鍵詞,將知識高度壓縮在認知結構中,再應用時依據線索,快速檢索出關鍵詞,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識。

6、寫讀書筆記,進一步內化所學知識

學生自學完一框、一節或一課後,寫出自己的讀後感,體會,或者對課本進行評述,寫出眉批,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那就真正達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學生的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