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教學的反思總結

來源:才華庫 2.09W

古箏教學的反思總結

古箏教學的反思總結

一、常規工作描述

1. 教學模式制定

古箏的學生年齡段相差比較大,有上幼兒園的,國小的,國中的,高中的,大學的,還有成年人。跟他們講課的感覺當然也不一樣,而且他們學習古箏的程度也不一樣,有的人接受能力很快,有的學生接受得比較慢,有的學生講一遍就懂了,而有些學生卻要說上好幾遍,要不停的重複。所以必須要制定與之對應的教學方案。例如國小生古箏學員可以安排一些兒歌的古箏視訊,以小故事的形式讓他們理解曲目,並且教他們一些耳熟能詳的兒歌。中學生古箏學員大多以考級為目標,所以對應的會有考級曲目的大量訓練。成年人的古箏學員,雖然接受能力比較強,但是學習時間比較少,前期的相應技巧能力也比較差,一般除了書本練習之外,還會有一些流行樂曲的練習,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與學員和公司負責人進行溝通之後,一般每期學員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案。每期學員招生後,教師都會參與對應的教學模式的制定

①幼兒一對一:主要針對6週歲以下學員,啟蒙課程學會《我和你》、《小羊羔》、《上學歌》、《小白菜》等曲目。30分鐘/課,每學期12課時;

②少年一對一:主要針對7~20歲左右的在校學生,啟蒙課程學會《我和你》、《上學歌》、《笑傲江湖》、《 姜春夢》、《賣報歌》、《孟姜女》、《採茶歌》等曲目。45分鐘/課,每學期12課時;

③ 成人一對一:主要針對20歲以上的成年學員,啟蒙課程學會《笑傲江湖》、《賣花姑娘》、《茉莉花》、《小城故事》、《孟姜女》、《花好月圓》等曲目。45分鐘/課,每學期12課時; ④ 樂理視唱課:面向所有學員開設簡譜識譜、視唱、視奏,五線譜識譜、視唱,基本樂理知識,音樂欣賞等課程。集體課,每課60分鐘,每學期12課時;

⑤常規小組課:面向所有學員,集體課,3~5人/班,每課60分鐘,每學期12課時; ⑥特色小組課:面向所有學員,為古箏演奏、古箏基本功練習、樂理視唱視奏練習的綜合課程。集體課, 3~5人/班,每課90分鐘,每學期12課時;

⑦老年休閒班:專門面向60歲以上退休老年人,白天定時滾動上課,每學期12課時; ⑧集體訓練班:面向所有學員,集體課,每課180分鐘,針對訓練內容的不同,開設考級集訓班、演出集訓班;

⑨古箏普及班:由學校或社群組織的大眾普及班,瞭解古箏的基本常識和初級演奏技法。

2. 課堂教學

① 備課:上課前需要提前備課,準備每個學生當天上課的內容。

② 複習:上課時要先幫學生複習以前學過的曲目,再上新課。

③ 基本功練習:上新課前需要先要學生活動手指法,練習基本功。

④ 習譜:上新課時自己要先示範,然後帶學生唱譜,打節奏。

⑤ 技巧練習:唱完曲目後,跟學生講解新的內容,比如技巧,指法,節奏,演奏方式等等。 ⑥ 難點練習:學生跟著我說的再練習,不正確的地方要跟他們指出來,並且講解。

3. 課外工作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④課後輔導工作。國小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不太願意每天練琴。針對這種問題,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讚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⑤課後總向老闆請教問題,也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二、工作感受和體會

經過這次實習,我明白了能讓學生喜歡聽你的課,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也知道了學生對我們老師的要求。那麼,他們究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呢?他們喜歡的是時刻想著學生,尊重學生,瞭解學生需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感情的老師。他們喜歡的是對學生真誠、坦蕩,能得到學生真心與信賴的老師。他們喜歡是有豐富閱歷的、曉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學時事、體育名人的教師。他們喜歡的是能言、善辨、談古論今,嚴肅而不失活潑,莊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師。他們還喜歡與他們有共同興趣愛好的,能在課餘與之討論的老師。這就是當前的學生出給老師的考卷!

另外,現在的學生都很有個性,她們都有思想,有主張,要讓他們喜歡你、接納你,“人格魅力”最重要,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體會到這四個字的意義。作為一個教師,也許你的課講得很透徹、明白,也許你對學生如慈母般關愛,也許你是個俊男靚女,但具備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會使你在學生中的地位更高,你需要具備的是綜合素質、為人師表。你既不能是學生口中的法西斯,也不能是他們眼中的和事佬,要讓學生真正的服你,只有去挖掘你的人格魅力。這次實習真正使我以教師的身份走進了學生。對於教師的“人格魅力”這個概念我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第一:幽默機制。

幽默可以給人帶來笑聲,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活動時,任何一個學生都不喜歡那種死氣沉沉的壓抑的氛圍,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位。適時的發揮你的幽默,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也會因此而喜歡你。

第二:豐富的知識儲備。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都說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實際上教師更應作長流水。課上,你可能想象不到學生會問出怎樣的問題,所以不僅在備課時要多看教參以及一些學術著作,平時更要多讀專業書籍,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此外,今天學生的家庭條件好,他們有著豐富的資訊通道,即使教師不是百科全書,也不要讓學生與你聊天時一問三不知。我的經驗是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不要以教師自居,虛心的聽取學生的意見,也會得到他們的喜歡。

第三:廣泛的興趣愛好

學生都是愛玩的,無論是體育活動還是電腦遊戲,還有卡通,拚圖等等。這次實習,我就深感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因為我對許多新鮮事物興趣不大,但作為教師,我必須讓自己去學,去“知道”,那樣學生才會信服我。

第四:衣著整齊、乾淨、得體。

作為年輕人,這一方面應該是最值得注意的。年輕有年輕的資本,我們是教師,不能穿奇裝異服,不能梳怪誕髮型,這是基本要求。但我們完全沒必要穿得很嚴肅,很正式,很古板。而應該是青春的、充滿活力的。本來我們的年齡差距並不大何必因為穿著而破壞了師生間的融洽呢?此外,我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當學生時衣服弄髒了可以再穿一天,沒人注意;而作為一個教師,一定要保持整潔,給學生清新自然親切的感覺,這樣學生也願意和你接觸。

總之,我覺得當老師不是去混的,要當就要當一名好老師,上課也不是隨便的,要上就應該把每一節課都上好,如何上好課其實也是一們藝術。實習,讓我們收穫,讓我們成長,更讓我們明白:成為一名老師,一名合格、優秀的老師,我們仍需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努力,在實踐中摸索、在實踐中進步!

篇二:古箏教學反思

古箏已成為繼鋼琴之後,學習人數最多的一門樂器。但在其教學中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基礎教學中的系統化、規範化方面略顯不足。筆者擬從古箏教學和考級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方法。

一、功利心理的影響

由於普遍存在的功利心理的影響,許多音樂>培訓機構、音樂教育工作者乃至家長和考生大都為了考級而考級,只關心考級的成績,不注重學習過程,採取“大躍進”學習方式,盲目跳級,違背了音樂學習的科學規律。培訓機構以學員參加考級的通過率作為一種營銷手段,鼓勵學生跳級等;音樂教師也把學生考級的成績作為宣傳自己教學能力和效果的道具;家長及孩子更是把考級作為炫耀和互相攀比的砝碼,有的孩子一年考三級,兩年考六級,三年就可以考九級了,教與學一拍即合,成就了考級熱的同時,也為我們的古箏教育埋下了一大隱患。每年在考進高校的學生中,號稱八級、九級水平的同學,很多四、五級的曲目彈不下來,甚至沒彈過,因此有的高校古箏老師寧可要沒基礎的學生,也不願意教有基礎的卻又一知半解的學生。

二、基本功不紮實

為了順利快速通過考級,有的古箏教師只教學生考級教材中的曲目,更有甚者,每一級就只學考級規定曲目,其它的一概不練,這樣長期以來,學生所掌握的也就是每一級教材中的幾首樂曲,很多技法都沒有掌握好,甚至許多考生在彈奏時手型不準確、坐姿不端正。右手觸弦位置不準確,左手不帶指甲等,再如古箏演奏中勾、託、抹、撮、吟、滑、揉、按等手法達數十種之多,更不用說快速指序技法和搖指技術;由於演奏技術不過關致使音準、節奏出現較多問題,尤為嚴重的是因按滑音的技法不準確導致的音準問題,這不但使學生聽覺的誤差、視唱練耳的水平不足,且更主要是對古箏演奏技術上的`影響。比如學生對很多作品的速度把握不準確就是技術能力造成的,慢板的部分好彈一些速度就偏快,快板的部分難彈一些速度卻上不去,使整首曲子速度不統一,段落之間的速度變化不符合原作品的要求。

三、缺乏音樂表現力

很多學生在考級中,只會把譜面上的音符彈下來而已,雖然音符彈對了但音樂卻沒有表現出來。例如《高山流水》沒有覓知音的情感,《彝族舞曲》沒有舞蹈的律動感;究其原因,這是因為學生不瞭解樂曲的文化背景及樂曲中所表達的音樂情境。每個樂曲都有其創作的時代背景及作曲家想要表達的內容,很多作品都有>故事情節或情景畫面,要想真正演奏好一首作品就要深入瞭解每個曲子背後的故事,因為每一首的音樂作品都凝聚著作曲家的智慧與情感,近幾年很多的大賽都強調要遵循作曲家的原作,當然演奏者可以有二度創作,那也要在符合原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發展,所有的技術手段最終都是為音樂服務。然而很多的學生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技術訓練上,期望通過練習提高演奏技巧。但是,他們即使做到了演奏音樂的技術要求,而對所演奏作品的音樂內涵卻知之甚少,不能準確地把握音樂的風格和特徵,那隻能是一種音色彈遍所有的樂曲。

四、考級教材缺乏統一性

目前學生常用的古箏考級教材主要是以幾家音樂學院編訂的考級教程為主。由於編寫教材人的思想認識、藝術審美或所處角度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再之又缺乏交流,造成教材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如北京地區出版的教材在曲目的編配上側重北派箏曲,而上海地區出版的教材則較多南派箏曲。對古箏傳統樂曲的學習,各大流派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這也是造成學生忽視傳統箏曲學習的很大原因。

五、古箏演奏的記譜法不統一

目前的古箏演奏符號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一種技法被多種符號表示”或“一種符號指代多種技法”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間接造成習箏者對演奏技法符號的認知困難。

譬如“×”原在《>幸福渠》中表示在雁柱左側琴絃刮揍模仿流水聲,後又被表示拳擊琴板,再又表示彈無調音後止音。《幻想曲》中 一般表示為拳擊琴蓋,但在一些樂曲中被表示為煞弦或柱音。出現這種演奏技法符號與演奏技法不能相互對應的問題,容易造成某些符號示意不清,使習箏者產生歧義。

六、缺乏對傳統文化及民間音樂的瞭解

由於古箏這門樂器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在傳承過程中所形成的南北流派——河南箏派、山東箏派、潮州箏派、客家箏派、浙江箏等各大流派的傳統樂曲,無一不滲透著當地文化、語言、戲曲等民族元素。古箏的傳統樂曲大多是從這些不同地域民間文化的土壤中產生,不同地方風格的作品都有不同的演奏技巧。比如河南箏曲主要依託於“河南曲子”,“河南曲子”為當地的民間說唱音樂。由於在“大調曲子”的演唱中強調了字頭的咬實,從而形成了演奏河南箏曲在搖指的音頭上要有較強勁的力度與傾向性,因此河南箏曲演奏時,搖指的運用是以手腕關節、拇指大關節為活動關節,這樣的演奏法才符合原曲的風格並能增加樂曲的起伏感。又如潮州箏曲是由各種不同調式的樂曲組成,因此必須掌握各調式的特點。輕六調通常表現輕快活潑的音樂情緒;重六調則擅長表現莊重典雅的情調,活五調曲調哀怨婉轉、如泣如訴,反線調則通常表現詼諧、譏諷的內容等等。

傳統箏曲對演奏技法有特定的訓練方式,對於不同流派的作品應該從初學起就要能瞭解並掌握他們不同的演奏特徵及音樂風格。這不僅要求習箏者除了要細膩的琢磨、推敲,更需要通過大量相關的技術訓練來達到融會貫通。

綜上所述,要想解決存在的問題關鍵還在於老師,教師不僅教技術還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和家長認識考級的問題,只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循序漸進的學習道理才能培養好一個學生,教師不能迎合學生及家長的功利思想,要具備作為一名教師的良好品德而堅持自己的崇高理想;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教學方法,通過經常性的交流和學習,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與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