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計劃範文

來源:才華庫 2.74W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計劃範文

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計劃範文

國土資源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依靠科技進步與科技創新推動國土資源事業不斷髮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實施“科教興皖”戰略的客觀要求。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與科技創新是國土資源科技進步的兩個體現,是國土資源科技工作的一體兩翼,對於國土資源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通過國土資源科學普及工作,不斷提高我省民眾的地球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公眾節約資源、保護資源的科學素養,提高全省資源管護和利用的科學化水平,使科學、文明、先進的資源利用和保護行為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自覺行動,實現我省國土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

一、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全省國土資源系統歷來比較重視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在普及地球科學、資源科學基礎知識、宣傳科學的國土資源管理政策法規和制度等方面做出較好的成績。

1、在大眾科普宣傳方面:

(1)近年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全國測繪法宣傳日”,努力向公眾普及地球科學、測繪科學技術基礎知識。每年都製作了內容豐富的科技展板,選擇典型巖礦、化石、觀賞石實物標本,挑選典型的數字化測繪產品及應用成果向公眾展出,博得了公眾對國土資源科技的普遍關注和極大興趣,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2)在安徽省國土資源廳網站及時釋出了最新取得的科技成果及獲省科技獎、部國土資源科技獎的優秀科技成果的簡介;在本系統內出版物中,組織出版了科普文章;廳還組織了資訊化科學技術及其應用的培訓班。形成了向廣大幹部和職工普及和提高新技術、新方法的良好氛圍。

(3)自1981年以來,每年舉辦了“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活動”,共有4000多名中學生參加了活動,通過夏令營活動,營員們在飽享祖國壯麗山河的景色中,在探索大自然奧祕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地球科學知識。

2、在科普基地建設和發揮其作用方面:

省地質博物館不斷增加展出內容,堅持常年開放,科技活動周等特殊時段則進行免費開放,為我省地質科普的主要陣地。在省科技館,還專門闢出了“地質礦產展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3、在制度建設方面:

我廳為省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並積極參加省科普聯席會議活動。

然而,按照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按照國土資源事業對科技發展的重大需求,我省的國土資源科普工作還存在較大差距。

國土資源經常性科普活動還顯不足,已經開展的科普活動其深度和廣度有待提高;科普宣傳的形式和內容還比較陳舊、簡單、更新速度較慢,總體上還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公眾對國土資源科技知識的需要。

廣大科技工作人員的自覺科普的意識有待提高,科研生產單位的實驗室、研究室向公眾開放的活動較少,其科普功能還沒有充分發揮。

專職科普人員相對缺乏,缺少科普創作專業人員,科普創作後勁不足,在省內公開發行的報刊中發表國土資源科普文章作品較少,科普宣傳材料缺少省情針對性。

無固定的科普經費投入,有效的科普激勵和保障機制尚未建立。

以上這些問題都制約著國土資源科普工作的持續、健康的發展。

二、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計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指導思想:貫徹實施“科普法”、落實“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結合安徽省國土資源工作實際,以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參與的方式,圍繞保護和節約資源的國策,普及地球系統科學知識、測繪科學技術知識,普及國土資源調查評價、規劃、管理、合理利用的新技術,普及保護資源環境、防災減災的科學常識,宣傳推廣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研究的新成果,宣傳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倡導集約、高效、持續利用國土資源的實踐,推廣節約利用、綜合利用、迴圈利用資源和保護資源的方法與技術,弘揚尊重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科學精神。

科普工作的原則:

科學傳播,宣傳國策。通過保護資源的基礎國策的宣傳,使人們充分認識國情和省情,圍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資源保障,不斷提高公眾的資源憂患意識,進一步樹立國土資源的科學發展觀。

提高能力,發揮整體功能。提高我省國土資源系統整體的科普能力,整合各方面資源,共同推進國土資源科普工作。

分步實施,注重實效。結合我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依據科普計劃,統籌安排,注重實效,分步實施。

三、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計劃的目標和任務

安徽省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的總體目標是:到20xx年,通過科普活動和科普計劃的實施,初步形成國土資源科普體系,使我省的國土資源科普工作邁上新臺階。在全省範圍內,使地球科學文化得到不斷髮展,測繪科學技術知識得到進一步普及,科學文明的資源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節約資源與保護資源進一步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通過科普,不斷提高廣大幹部群眾尊重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科學素質,不斷提高國土資源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具體的任務是:

大力開展經常性科普宣傳工作。把科普宣傳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在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廣泛、深入地開展,在社會各界得到廣泛響應。

加強科普人才培養。到20xx年,在省內培養一批國土資源科普帶頭人和科普骨幹及專兼職科普作者、科普記者和科普專欄作者。

加強科普基地、科技示範區建設,樹立全省國土資源科普的典型。

逐步加大國土資源科普經費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普經費投入。到20xx年,力爭全省國土資源科普經費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10%。

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規範科普工作。建立科普工作協調製度,大力推進科技成果的普及與轉化,開展科研單位開放日活動,建立健全科普激勵機制和科普報告會、科普聯絡會議制度等。

四、國土資源科學技術普及計劃的主要工作部署

1、打造國土資源科普品牌。

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全國測繪法宣傳日”、“科普法宣傳日”、“科技活動周”等有利時機,集中開展地礦、土地及測繪科普宣傳活動,不斷更新思路,充分圍繞公眾關注和感興趣的熱點問題,豐富內容,創新形式,使活動開展更加豐富多彩,努力擴大科普宣傳的影響力。

科普主要內容有:

地礦方面,有礦產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旅遊地質、城市地質、農業地質等基礎知識,並結合安徽實際,宣傳安徽地質礦產現狀及地質科學發展情況、礦產資源開發保護的發展趨勢。

土地方面,有土地資源、土地管理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現行土地管理政策法規體系,土地調查評價、規劃及合理利用的新技術,最新的土地科學研究新成果等。

測繪方面,有“數字安徽”、“數字城市”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實用性,現代測繪技術體系的基本情況介紹以及基礎測繪成果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得到科學地、有效地應用展示等等。

除外,還要提高質量,更新內容,繼續辦好全省青少年“地學夏令營”、“測繪科普夏令營”等活動。

2、推出一批科普宣傳品。

圍繞保護地球、保護資源的主題,大力推進地球科學文化建設,加強科普創作,組織編寫一批科普讀物。每年創作2-3件中型以上科普作品,諸如《國土資源科普讀本》等。同時積極引薦國家、部及其他省份製作的高品質的科普材料,在全省統一宣傳。

3、開展經常性科普宣傳。

利用《安徽國土資源》、《安徽測繪》等系統內報刊,以及各級國土資源資訊網站,開闢科普專欄、建立科普園地,宣傳科普法規、釋出科普動態,展示科技新成果、發表科普文章、傳播科技知識。利用本系統創辦雜誌,刊載科普方面專題;省市國土資源網站,計劃自20xx年始,設立科普專欄、或科普網頁、網上課堂等網上科普陣地,由各級國土資源科技主管部門管理上網資訊並組織定期更新。

積極與系統外報刊雜誌、網站及視訊傳媒聯絡,如《安徽科技報》、《安徽科技》、“安徽公眾科技網”、省市電視臺等,爭取通過較有影響的公眾媒體進行更大範圍的科普教育和宣傳活動。爭取每年在上述大眾傳媒開展1-2次國土資源科普行動。

與青少年活動中心和教育部門聯合,面向青少年,開展科普專題講座,開設國土資源科普課堂,計劃每年舉辦2-4次。

4、開發各類科普資源。

省地質博物館作為省認定的科普教育基地,在新館籌建中要強化其科普功能,適時向公眾開放。

系統內各級事業單位也應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向公眾開放實驗室、陳列室、技術演示室等場地設施,為科普工作搭建更高的平臺。上述科技場地設施,可選擇在“科技活動周”、“科普法宣傳日”等有利時期,每年至少開放一次。

地質公園也是向公眾開展科普宣傳的有利場所,全省國家級及省級地質公園應按規劃建好地質博物館,到20xx年要建設完成。通過地質公園向公眾廣泛普及地學知識,也能使遊人“玩”得懂,“玩”出味,在領略大自然美景同時,能獲得有益的地球科學知識。

國土資源工作各類實驗示範區要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宣傳科學規律,推廣關鍵技術,充分發揮其國土資源科普的作用。

根據國土資源科普事業發展的需要,有計劃地新建一批科普基地或場所。可選擇具有示範作用的土地整理區、淮南、淮北國家級土地復墾區及優秀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等,作為科普示範及教育新基地、新場所,通過示範教育,推動土地科技工作的發展。

五、計劃實施的具體保障措施

1、加強科普工作的組織領導。省廳科技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國土資源系統科普工作的組織協調,對系統內的科普活動進行督促、檢查、指導。各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協調本系統的科普工作,並要將工作落實到具體部門、具體人。各事業單位的科技管理部門負責本單位科普工作。

2、加強科普人才培養。努力培養造就高層次的科普帶頭人、科普骨幹,培養一批科普創作人員。

將科普基礎性研究列入省國土資源科技發展計劃,進行統籌安排,培養科普人才;將科研、生產與科普有機結合,在科研、生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造就科普人才;有計劃地針對國土資源科普工作進行培訓,組織科普人員學習、考察和交流。

3、逐步提高國土資源科普經費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普經費投入。省廳將按科普年度計劃,每年安排科普專項經費,支援和引導科普專案的實施;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及事業單位,每年也應當安排適當經費用於支援公益性的科普工作;按照有關政策,積極引導、爭取社會資金投入國土資源科普事業,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按市場機制運營科普事業。

4、強化科普制度建設。建立科普工作協調製度,省國土資源科技主管部門牽頭,省國土資源系統內外有關單位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各單位、各部門間的科普活動,統籌和組織全省國土資源科普工作。

建立科技成果科普化制度,通過科研或生產取得的新成果,除不宜公開的以外,要以適當形式向社會發布,研究、生產機構每年定期向社會開放,廣泛普及國土資源科技成就。

建立科普報告制度,定期組織科普報告會、科普講座、展覽等。建立完善的科普管理制度,包括考核、監督、檢查和激勵制度,使全省國土資源科普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

5、加強科普合作。在省科普協調機構的指導下,加強與省內其它相關部門的科普合作,積極參加省內的重大科普活動;加強與外省國土資源科普部門的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組織國土資源科普工作人員進行國內、國外交流考察培訓,提高我省的科普工作的綜合能力和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