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說“木葉”》教案

來源:才華庫 2.14W

最新《說“木葉”》教案

最新《說“木葉”》教案

《說“木葉”》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特質,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說“木葉”》教案。2、根據詩歌語言的特質,進行遷移,領略詩歌的精妙之處,給同學如何鑑賞詩歌提供實感。

【課時分配】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詩中有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知道這裡的“落木”是什麼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後)那杜甫為什麼不用樹葉、落葉,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別呢?文學作品中,一個字精妙與否,足以決定作品是流光溢彩,還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們的古典詩詞,用簡短的幾個字,造就的卻是豐富的情感與博大的意境。讀後滿口餘香,卻是妙處難與君說。這跟詩歌的語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們就通過《說“木葉”》一文,對中國古典詩詞語言特質作一番探幽。

二、檢查預習情況給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嫋嫋( ) 橘徠() 亭皋( )寒砧( ) 漂泊()窸窣()迢遠( ) 冉冉() 落於言筌( ) 灼灼() 門栓( )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 作者發現了一個文學現象,是什麼?中國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

2、文章題目為“說‘木葉’”,為了說得有序,說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標義法,每段開頭都用一句話領起下文,容易讓讀者把握“說”的要領。請默讀全文,抓住一些關鍵語句,理清文章結構。1-3段:“木葉”為詩人所鍾愛。4-6段:“木”被人喜歡的兩個原因 7段:總結經過四個到六個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總結。這樣處理教材可以練習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讓他們能夠高屋建瓴地來把握文章,提綱挈領,切中肯綮。

3、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徵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確:不是。寫“木葉”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特點。

4,作者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明確:這種暗示性“彷彿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後,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的詩人們正在於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於是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

四、分析文章,引出詩歌語言特質:

⒈時至暮秋,《說木葉》一文此時出現可謂恰逢其會。一個簡單的問題:請看窗外,那綠色的,我們稱它為什麼?同學說那是“樹”,我說那是“木”,可以嗎?(請生物課代表告訴我,在生物學上,樹與木有何區別?)用生物學的概念來說,兩者沒有區別。

⒉既然生物上的“樹”與“木”無大區別,為何我們的同學卻稱之為“樹”,鮮有稱之為“木”呢?因為在我們的大腦裡,“樹”與“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樣的,聯絡課文,能說說它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嗎?樹:枝繁葉茂,青翠蔥蘢,蓬蓬鬆鬆--象一位圓潤,豐滿,婀娜的少女。木:木頭木板,乾枯,孤單,筆直,黃褐色--象一位錚錚鐵漢。

⒊“樹”與“木”這樣的差別,主要原因在什麼地方?樹:有濃密青翠的葉子,一大片的“樹”給人的感覺是飽滿濃厚。木:落光了葉子,一大片的“木”給人的感覺是空闊蕭條,“木”讓人聯想到了落葉。從上面我們可總結出“木”有兩個藝術特徵:第一,“木”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它有著一般“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這使讀者更多地想到了樹幹,而很少想到葉子,“葉”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這排斥暗示著落葉。例如,“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這裡“掃高木”,顯然是落葉的景況,顯出“落木千山”的空闊。第二,“木”還暗示了它的顏色,可能是透著黃色,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溼潤的,我們所習見的門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這個樣子。於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而清秋的氣息。至於“落木”,則比“木葉”顯得更加空闊,連“葉”這個字所保留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樹”與“木”的這種明顯的區別呢?文中是怎麼給我們講述“樹”與“木”的區別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仔細分析這篇課文,文中自然會給我們答案。首先,自己默讀課文,通過對文章的理解,我們應該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木的這個特徵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齊讀這一段)。在文學領域,概念相同的兩個字,它們在形象、色澤、聯想意義上,可能大有區別。進入詩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對於這個現象,我們的詩人早就慧眼獨具的發現了,教案《《說“木葉”》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詩人們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接下來我們看看,“木葉”與“樹葉”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葉:疏朗微黃(微黃乾燥的葉子正在飄零,越來越少)樹葉:繁潤青翠(就象窗外,偶爾飄落一兩片)⒌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詞進入詩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們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詩,它們分別體現了怎樣的意境?空闊黃色——木: 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飽滿綠色——樹: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疏朗微黃——木葉: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繁潤綠色——樹葉:美女妖且閒,採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總結:不同暗示性的字進入詩歌,往往產生了不同的意境與情感。正是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樹”與“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們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葉,詩人為何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木葉更能體現秋的性格:空闊,疏朗,微黃,乾燥。正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我們的詩人才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才有了推敲的美談。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葉”的傳統寫出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名句, “落木”與“木葉”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葉”有綿密之意。屈原的“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綿密的交織,襯托了湘夫人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葉”,洗淨了“葉”的綿密之意,意境更為空闊, 生動的描繪了三峽蕭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課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諳詩歌妙趣的學者,也是一位暢遊詩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詩人關於“木葉”的詩句有什麼作用?明確:一是作引子,引出議論的話題;二是作為例證,使得析理有憑有據;三是調節文氣,增添文章的文化內涵。

六、遷移詩歌語言的精妙在於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會給詩歌創作帶來負面影響。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聯想意義也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聯想起了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誘性最大,一人走過,人人都跟著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濫,沒有一點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嬙、西施;才子都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談風景必是春花秋月;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做買賣都有端木遺風;到現在用鉛字排印書籍還是付梓、殺青。後人受屈原“木葉”詩句的影響,於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種流弊呢?古代詩歌還有沒有類似的常見意象呢?經過了一定時間的文化沉澱,“木葉”這個詞就往往出現在清秋的氛圍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暗示性。這樣的現象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條,明月等等。我們熟悉的歲寒三友一般意味什麼呢?(高潔,耐寒,堅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詩人都這樣寫,那就成了鸚鵡學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詩人往往能打破常規。詩人們把它們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裡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詠梅詩:梅花 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卜算字·詠梅 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 一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注意三首詩詞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較三首詩詞中梅的不同生長環境,試對梅的三種不同形象做點分析,並說說詩人對自己筆下的梅分別賦予了些怎樣的情感。

討論分析:

其一:強調了凌寒獨開的一枝獨秀,高貴聖潔(白雪世界,牆角飄來縷縷清香,讓人發現那正怒放著一簇梅花)--一枝獨秀,冰清玉潔的女子,當如寶釵--愛慕

其二:無奈淒涼,孤傲清高(黃昏風雨之中,驛外斷橋邊上,香飄萬里無人曉)--敏感憂傷,質本潔來還潔去,當如黛玉--愛憐

其三:達觀堅定,壯美豪放(在風雨飛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綻放著笑臉)--達觀豪放,當如湘雲--欽佩

七、拓展延伸

(運用文中理論,進行文學鑑賞。)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他們如“木葉”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請根據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鬆、菊、夕陽、杜鵑、燕子等等。)

1.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對故鄉、親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相傳,長安東有一橋名為灞橋,漢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後世就習慣用“折柳”來作為贈別和送別之詞.柳”和“留”諧音,於是“柳”就有了惜別的意義在裡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