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容量和升》教案

來源:才華庫 1.58W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

《認識容量和升》教案

教學目標

1. 結合例項在具體情境中體驗容量的含義,體會計量容量需要有統一的容量單位。

2. 結合觀察在具體操作中體驗、瞭解升的實際意義,加強1升的空間感知。

3. 估計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間大小的量化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冷水壺1把,茶杯,水,飲料瓶,量杯等。

教學過程

一、 理解容量的意義

1. 出示兩個大小有明顯區別的空杯:這兩個杯子哪一個能盛比較多的水?

學生討論並彙報結果。

指出:左邊這個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說明這個茶杯的容量比較大。

2. 出示兩個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觀察這兩個杯子,哪個杯子的容量大一些?

學生猜測,猜測的結果不同。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到底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麼方法?

學生回答後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問:通過倒一倒,你們發現了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容量。

3.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通過討論明確:中間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後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小。

二、 感受容量單位統一的必要性

1. 對話解讀。

談話:小明聽說好朋友小亮家新買了一套茶具,打電話詢問了茶具的有關資訊。下面是他們的對話內容。先連一連,再說說哪一句是回答水壺的容量的。

什麼顏色的? 一個冷水壺和四個茶杯。

有幾個? 裝滿水後能倒滿5杯。

有多高? 淡藍色的。

冷水壺的容量是多少? 15釐米。

2. 談話:小明說:我家有一個黃色的水壺,這個水壺能倒幾杯呢?

通過演示,得出:黃色水壺能倒滿7杯水。

3. 提問:小明家的黃色水壺能倒滿7杯水,小亮家的藍色水壺能倒滿5杯水。小明認為他家水壺的容量比小亮家水壺的容量大,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

學生小組討論,認識到杯子可能不一樣。

4. 第二次演示:教師把杯子裡的水倒回水壺內,重新換大一點的杯子倒一倒。黃水壺裡的水能倒滿5杯。

5. 提問:這個黃水壺的容量到底是幾杯?從這兩次倒水中,你發現了什麼?

明確:同樣一壺水倒入容量不同的杯子,能倒滿的杯數不同。要使用同樣的水杯才便於比較水壺容量的多少。

談話:同學們的想法很好。為了準確測量和計算容量的多少,我們要使用統一的容量單位。(板書:容量單位)

三、 感受容量單位升

1. 出示超市平面圖:我們到哪裡去會找到容量單位?

(平面圖上標有:蔬菜水果區、調味品區、五穀雜糧區、飲料區、奶製品區、服裝鞋帽區、收銀臺等)

2. 視訊播放超市及商品商標特寫(色拉油5升、牛奶1升、飲料2.5升等)。

提問:從這些商品的'商標中你都看到了什麼?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升、L。

再問:你們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裝上看到這個容量單位的?

小結: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可以用L表示。(讓學生讀一讀)

3. 通過你知道嗎介紹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度量衡,量器分為合、升、鬥等,商鞅研製了標準量器銅方升,器壁刻銘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為一升。不過那時單位量值每升可比現在的升要小得多。此後的兩千年一直沒有大的變化。1858年以後,英、法等國侵略中國,加侖、品脫等容量單位隨之傳入,我國的度量衡從此趨於混亂。新中國成立後,度量衡逐步規範起來。1959年6月,國務院把公制定為國家的基本制度。升、毫升作為容量單位從而確定下來。

4. 舉例。

提問:你還在什麼地方見到升這個容量單位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四、 感知1升的多少

1. 談話:實際上,裡面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容量是1升。

出示正方體的容器,用直尺示範從裡面量長、寬、高都是1分米。

提問:這個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2. 引導:我們把這個正方體容器裝滿水倒入量杯看看。

出示1升的量杯,邊說邊演示(注意指導學生看量杯的刻度)。

3. 出示1升的飲料包裝(形狀不同,但容量都是1升)。

比較:哪個飲料瓶的容量比1升多?

4. 體驗1升的多少。

操作:1升的水可以裝滿幾杯。讓學生用平時飲水的杯子倒一倒,說一說大約這樣的幾杯就有1升。

5. 瞭解飲水的常識:研究發現,成人一天的飲水量為1升~1.5升。少年兒童一般在1升左右。要分多次飲用水,不要一次大量飲水。

五、 應用拓展

1. 幸運1升。

(1) 出示一些常見物品,讓學生判斷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單位的。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2. 快樂1升。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以猜容量多少的遊戲進行:(1) 出示教材中的插圖,讓一個學生看清楚容器的容量,再由其他同學猜。(2) 先猜容量較小的容器,再猜容量較大的容器。

3. 節約1升。

(1) 出示動畫,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提問: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20分鐘就會流失1升水。一小時就浪費多少水?一天呢?

(2) 節約用水廣告短片欣賞。

情節:一個沒關緊的水龍頭小螞蟻集水運水澆樹字幕(請節約每一滴水)。

小螞蟻說:我收集的水有多少升?

小蘑菇說:這麼少的水用升做單位合適嗎?

談話:為了計量比較少的水,我們還需要一個比升更小的容量單位。

六、 全課小結(略)

設計意圖

學生對容量和升的認識重在感受和體驗。本節課的設計從觀察入手,立足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交流中感受。教師積極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活動中理解容量的意義,逐步體會容量單位統一的必要性及1升的觀念,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同時,教師注意認真挖掘知識背景,整合認知矛盾和情感因素,合理選取生活素材,實現教材幾個板塊內容之間的無縫對接。首先在感受使用統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時,精心設計一個對話的場景,把對容量單位的認識放到計量單位重量、長度等熟悉的背景中,充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整體感知。接著,在感受現實生活中容量單位升的應用時,從超市平面圖物品分佈區域的定位到容量單位史料的閱讀,藉助互動的學習,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對容量單位清晰規範的認知。在最後的拓展練習環節中,我最大程度地把練習內容活動化,並穿插靈動的詞彙幸運1升快樂1升節約1升,來傳遞積極的情感。在猜容量多少時,構建了活潑的遊戲氛圍;在節水廣告的賞析之後,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整個過程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嚴謹而不失情趣,輕鬆而不失深刻。

容量單位是什麼?1升有多少?我們是否習慣了讓學生想像和記憶?課堂能否給予學生一些開放的思維和多元的體驗?我們期待:我們的學生對1升的感悟,從此開始;對一生的感悟,也從此開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