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國小語文公開課《雷雨》教學設計

來源:才華庫 2.04W

人教版國小語文公開課《雷雨》教學設計

人教版國小語文公開課《雷雨》教學設計

【教學意圖】

抓住作品中周樸園、魯侍萍愛情糾葛的脈絡,讓學生在肯定人類對美好情感的追求的欣賞、讚歎中,調動起他們對舊的社會制度、舊的意識形態更加深刻、更加強烈的憎惡和憤慨,從而揭示作品的主題。

【教學提要】

圍繞以下四個議題,採用導讀討論式教學:

1、30年前周樸園與魯侍萍的婚戀情形;

2、魯侍萍被周家趕出家門;

3、分手後彼此心中情感依戀;

4、重逢時兩人關係狀況。

【教學過程】

1、30年前周樸園與魯侍萍的婚戀情形如何?

簡介:30多年前,周樸園是個英俊瀟灑、才華出眾的闊少爺。憑著他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人品、才學,用當時的倫理道德世俗理念來看,他與待女侍萍根本不可能發生婚戀之事。可正是這位闊少爺,在知書達禮、聰明伶俐、年輕漂亮、賢慧體貼的侍萍面前,全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把自己與侍萍擺在了脫離階級地位差別的同等位置上,從心底愛上了侍萍。周樸園的父母無可奈何,默認了他們的關係。兩人相親相愛,並生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周萍,一個是魯大海。

說明:通過這一介紹,讓學生了解周樸園與魯侍萍曾經有過一段甜美的愛情。他們彼此相愛,甚至使封建家長也不得不妥協。

板書:

30年前──少爺侍女相愛生子!

2、魯侍萍因何被周家趕出家門?

提問:周樸園與侍萍的真摯愛情已得到周家家長的默許並生有兩個孩子,為什麼侍萍又被趕出周家呢?

導讀:組織學生閱讀魯侍萍關於30年前被周家逼出家門的控訴部分。

明確:婚姻都是由雙方的階級地位來決定的。(恩格斯語)

說明:設計這一問題,有利於學生把握周樸園與魯侍萍分手的根本原因在於兩人階級地位的不同。

板書:

階級地位懸殊分手

3、分手後彼此心中是否仍存依戀?

討論:周樸園與魯侍萍分手後,彼此心中對對方的依戀之情是否完全泯滅了呢?

提示: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可以按劇情發展先後分三個部分進行。

⑴ 相認前──似暗忽明處喚回往日濃情。

導讀:從開頭到周樸園不覺地望望櫃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樸園一直不知面前這位老嫗竟是30年前與自己有過一段甜美生活的侍萍。從這一部分對話中,我們是否能夠看到他們對往日真摯愛情的依戀呢?

討論①:周樸園看魯侍萍關好窗門,忽然覺得她很奇怪,忙說你站一站,接著又問你一一你貴姓?此時周樸園的心態如何?

明確周樸園從這熟悉的關窗動作中似乎看到了30年前侍萍的影子,懷念之情不覺湧動。他希望從這新來的下人身上喚回過去與侍萍共同生活的情境。

討論②:魯侍萍的無錫口音對周樸園有何影響?

明確:周樸園希望通過打聽30年前在無錫發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來追憶侍萍,希望與一位知情人一道談談侍萍、談談過去,在回憶中再度品味愛情的甜蜜。

討論③:魯侍萍與周樸園30年後重逢時,她的心情怎樣?

導讀:對話剛一開始,周樸園就吩咐了:我要我的舊雨衣,你回頭對太太說,魯侍萍雖然嘴裡應承嗯,可只是身子動了動,腳步始終沒能挪開。30年不見,剛一見面,她怎捨得離去呢?

周樸園告訴她找女兒不該到這間屋裡來找,她哦了一聲表示明白,緊接著又無話找話說:一一老爺沒事了?這表明魯侍萍雖30年前慘遭驅遣,但30年後一旦與周樸園相見,仍是舊情難忘,希望與他暢敘衷腸,回味過去甜美的生活。

找舊襯衣一節,魯侍萍自己提示那用梅花補洞、旁邊繡了萍字的那件。這話語、這心境,侍萍彷彿早已回到了30年前相親相愛的愛情生活之中了。

板書:

30年後──相認前似暗忽明往日濃情

⑵ 相認後──一冷一恨中不乏愛的苦澀。

提示:愛情是純潔的,愛情是偉大的,但它如果超越了階級的界限,其結果又將是悲慘不堪的。

討論①:兩人相認後,周樸園為什麼擺出一副猙獰面孔?

明確:30年來朝思暮想,是因為他一直以為侍萍已經死去,甜蜜的愛情生活不會再來。眼下侍萍還活著,並且來到了自己的面前,這本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是,30年來各自的生活經歷使得雙方的階級地位和家庭格局已成定式,周樸園不得不從兒女情長中掙脫出來。

討論②:周樸園的冷笑反映了他怎樣的內心世界?

導讀:周樸園起初出於資本家的本性,懷疑魯侍萍來到周公館是別有所圖而態度冷冷。當魯侍萍數落周家對自己的殘酷凶狠時,周樸園內心痛苦至極,因而多次打斷侍萍的指控:你可以冷靜點。從前的舊恩怨,過了幾十年,又何必再提呢?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你靜一靜。可見周樸園是不願侍萍有這般磨難的,他更不願父子會如此對立。他痛苦到了極點,他只有冷笑,他笑自己甜蜜的愛情竟結出了吞不下吐不出的苦果。

討論③:魯侍萍面對30年後自私自利、充滿銅臭味的資本家周樸園,她感受如何?

明確:30年前她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她因此遭受了慘重的打擊,經受了長期的苦難。離別30年,眼前的周樸園是一個自私自利、充滿銅臭味的資本家。她又悔又恨。

成就:從這場戲我們看到,脫離了階級地位差別的愛情必將釀就難以吞嚥的苦果。

板書:

1相認後一冷一恨愛的苦澀

⑶ 大海出場──勢不兩立時仍見縷縷情絲。

提示:侍萍來到周家,唯一的要求是見見兒子──萍兒。魯大海出場之後這場戲,寫出了魯大海與周樸園之間水火不容的尖銳矛盾。他們之間的矛盾是工人階級同資本家之間的矛盾,是勢不兩立的矛盾。就是在這激烈的矛盾鬥爭中,周樸園仍然沒有忘記侍萍的要求。

討論:魯大海出場後,階級對立已極度明朗,周樸園對魯侍萍、對魯大海,態度又是如何呢?

導讀:當週萍由飯廳上,見有人,想退回時,周樸園看著周萍說:不要走,萍兒!接著又望著侍萍,他為的是滿足侍萍的心願。當週萍、周衝及僕人對魯大海無禮時,他一再製止甚至厲聲呵斥:不要打人!這裡反映了他作為人的一面,還能考慮到人性準則,也隱約體現了他對大海、對侍萍的些許情絲。

說明:這一議題,內容涉及全篇課文,但視點集中在感情上,這樣處理,為下一議題的討論蓄足了力量。

4、重逢的兩人為何不能再成眷屬?

提問:既然雙方感情尚存,而且周樸園在侍萍走後的婚姻狀況又不如意,那麼,在與侍萍闊別30年之後,兩人意外重逢,周樸園應是驚喜萬分,況且此時的周樸園沒有了家長的阻撓,他們為什麼不重歸於好呢?

明確:以周樸園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是從封建地主階級脫胎出來的,它帶著濃厚的封建氣息,又有著資產階級的反動本性。現在魯侍萍面前的周樸園正是一個活脫脫的冷酷無情、凶惡猙獰的資本家。周樸園與魯侍萍、魯大海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

說明:討論這一議題,把課文通篇再讀一遍。這第二遍,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魯侍萍的正直、善良、倔強、勇敢和周樸園的自私、虛偽、凶險、冷酷,同時學生也從中找到了夫妻、父子、兄弟聚而不容的階級根源。

板書:

1大海出場勢不兩立縷縷情絲

【教學感受】

以上四步,使教學活動出現兩次波瀾:有情為何分離?有情為何聚而不容?在對這兩個議題的討論中,劇中人物的鮮明形象已完整地凸現在我們面前,作品的深刻主題也被準確地揭示了出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