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

來源:才華庫 1.16W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歡迎大家分享。

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

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 1

一、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風的觀測》一課,重點是讓學生學會識別風向、判斷風力的一般方法。首先先引導學生明確風向的知識,再次訓練學生運用飄動的物體識別風向;之後又引導學生明確風力的知識,並訓練學生用風級歌判斷風力;最後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需要,把學生帶到室外,通過實際觀測,使學生掌握觀測技能。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風的觀測》是國小科學三年級2冊第二單元(變化的空氣)中的一課,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活動是尋找風的蹤跡,讓學生感受風是變化的,第二部分主要是研究風有力量,通過一個製作活動來開展研究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和學生通過風力等級表認識風力的大小,讓學生感受風的力量有大有小。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教學施教的物件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對於新的知識有著比較強的求知慾,對於科學現象也非常感興趣。這一年齡段的學生思維處於感性認識階段,所以製作一些直觀的教具、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構風向和風速的概念及其測量方法。

三、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探究實踐活動,瞭解八個風向,知道風有力量,估測風力的大小。

2、 具有初步的觀測能力。會用飄動物體識別風向,會用風級歌判斷風級。並能用簡單的'學具進行觀測活動。

3、 提高動手創造能力,養成協作、合、堅持觀測的科學態度。

4、教學重點:通過觀察、製作、討論、交流等活動,認識風有方向,風又力量,並練習估測風力的大小。

5、教學難點:利用簡單學具進行觀測。

6、教學準備:自制風向標、紙風車和材料、指南針和記錄卡片等。

四、教學過程

五、教學評價

1、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願意表達自己的生活經驗。能注意傾聽他人發言。

2、小組能愉快地進行合作研究。能利用各種物體或現象找到風的蹤跡。能將研究成果及時記錄下來。

3、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慾望讓多名學生進行模擬觀測風的方向,學生興趣很濃,躍躍欲試,在活動中明確了風的八個方向引導學生在異議處進行辯論。培養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引用到實踐當中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教學特色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利用了各種教學資源,使學生的各種感官都參與到學習中。如:充分地使用配套實驗材料,人手一份,可操作性強,學生興致高,學習效果好,有效地延伸了課堂。同時教會了學生利用觀察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使他們的自主學習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學生之間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分組交流討論,並利用所學的知識來進行研究,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 2

一、 教學目標

1、 過程與方法

能用多種方式觀察風

會用風向標測量風,會觀測風力的大小

嘗試做一次天氣預報

2、 知識與技能

瞭解有關風的知識:知道風向和風力的大小及等級表

能夠製作風向標,瞭解風向標的工作原理,並知道怎樣使用。

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養成協作、合作進行研究的習慣

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觀察大膽想象,願意研究和製作風向標、風車,感受到研究天氣關心天氣的樂趣,進而主動地去研究身邊自然事物的變化。

二、 教學重點

初步判斷風向和風力的大小

三、 教學難點

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判斷風向和風力的等級

四、 教學準備

製作風向標、風車的材料、鈕釦、皺紋紙帶、蚊香、紅領巾電風扇 電腦課件

五、 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大家到操場上去尋找了風的蹤跡,說說你在哪裡找到了風,它是什麼樣子的?

(風是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當樹枝搖晃的時候,當湖面泛起波紋的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當國旗、紅領巾、頭髮、衣服飄動的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當小草、鮮花、麥苗彎腰的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還有香噴噴的肯德基;可惡的紙屑亂飛;噁心的黑煙瀰漫;冬日裡呼呼的北風臉上刀刮的感覺……)

(二)、探究活動

風與人類的關係是什麼?人們怎樣預防風造成災害?

1、 觀測風的方向

(1)、指導學生學習風向

師:你們在收聽天氣預報時,注意過氣象臺是怎樣預報風的`?

師:氣象臺預報風主要是對風向和風力進行預報,那麼什麼是風向?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學具演示一下?

師: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比如,風從南邊吹來,就是南風,風從東邊吹來,就是東風,要測風向就要認識方向,你們認識嗎?說說看 投影出示方點陣圖,指導學生認識方向。

(2)、指導學生認識教室四面和四角的方向

(3)、指導學生認識並製作風向標

師:人們怎樣觀測風向呢?在氣象臺,有專門用來觀測風向的儀器叫風向標,如教師手裡所示,下面是方位,上面有一個箭頭和風筒,當風吹來的時候,風向標會轉動,怎樣轉動呢,咱們做一個風向標來試試。 學生做風向標。

(4)、指導學生用風向標觀測風向

教師開啟風扇,讓風扇從不同的方向吹向風向標,讓學生觀察,隨著風向的改變,風向標怎樣變化,風向標的箭頭指向哪裡,和物體飄動的方向是什麼關係?引導學生總結:風向標的箭頭指示的方向就是風吹來的方向,就是當時的風向,它和物體飄動的方向是相反的。

(5)、提出問題

如果沒有風向標,能不能觀測風向呢?引導學生說出通過觀察煙飄、旗展等物體在風中飄動的方向,可以判斷風向。

2、 風有力量

(1)、指導學生認識風有力量

繼續用風中的煙和旗,一會小風一會大風。

提問:圖中的風向有變化嗎?風的其它方面有變化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2)、指導學生做風車

要求學生按課本33頁的方法做風車,然後對著紙風車吹氣,觀察鈕釦有什麼變化,思考:鈕釦為什麼會上升?用自己的話解釋。並想想怎樣才能讓風車上的鈕釦升得快。

3、 風力的大小

剛才我們通過風車上鈕釦上升的快慢,知道了風是有力量的、有方向的。風的大小是用風級來表示的。請看大螢幕(放風級歌)風力的大小由0-12,共分為13個級,0級是無風,1-2級是微風,3-4級為小風,5-8級是大風,8級以上是特大風,會造成災害。

說一說風級表中利用了哪些物體變化和人的感受來觀測風的大小的? 想一想自己遇見過的最大風力有多少級,當時自己有什麼感受?周圍的物體有什麼樣的變化?

說說教材第34頁上四幅圖的風力是多少級。

(三)、實踐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風向和風力的觀測方法,要掌握這些方法,必須實際練習。現在,我們按小組一起到校園操場上實地測一測今天的風力是幾級,風向是什麼?並在科學筆記上記錄觀察現象。如電腦圖所示: 時間:——地點:——

風向:—— 觀察現象:——

風力:—— 觀察現象:——

(四)、課外延伸

1、 觀察記錄一週的風向、風力情況,將觀測結果記錄在科學筆記上,

如電腦圖所示,並將自己所觀測到的結果和本地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相對照,提高調整自己的測量方法和提高測量水平。

2、 各小組評選出最佳研究小組、最佳成果小組、最佳合作小組,下節課我們彙報、交流並頒發最佳獎,還要舉行一次本週天氣預報模擬表演,請大家做好準備。

風的觀測教案設計參考 3

【設計思路】

本堂課由尋找風的蹤跡開始,逐漸進入判斷風的方向。通過學生用自己的風向標測定風向,初步知道測定風向的方法。並能利用周圍事物的現象對風向作出判斷,進一步鞏固風向的概念。第二步,通過吹紙風車體驗到風是有力量的,風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第三步,通過學習書本上的風力表,明白生活中人們對風力的大小作了等級規定。然後,根據書上圖中的現象作出風力大小的判斷,最後,到操場上對今天的風力大小作出判斷,從而初步形成風力大小的概念。

【教學目標】

1、用簡單的方法測定風向。

2、感受風的力量,設計製作簡單的`裝置測定風力的大小。

3、能初步判斷風力的大小及等級。

4、經歷測定風向和風力的過程。

【教學重點】

初步判斷風向和風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

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判斷風向和風力的等級。

【課前準備】

器材準備:風向標 風車材料。

【教學過程】

1、匯入

風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怎麼知道起風了?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2、測定風的方向

(1)、和老師一起去操場尋找風好嗎?

一起到操場上尋找風的蹤跡,並作好記錄。

(2)、你有辦法知道吹的是什麼風向嗎?

用自制的風向標測定風向。

在測定風向的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嗎?怎樣解決呢?

學生提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2分鐘內出現次數最多的風向是當時的風向)

(3)、討論:旗幟、煙飄去的5和風向有聯絡嗎?請說一下吧。

2、風有力量

(1)、同學們,我們能測風向了,那麼同風向的風一樣嗎?你有辦法知道風的大小嗎?

學生思考後回答。舉例說明風是有力量的,力量是有大有小的。

老師簡介一下氣象站也有用風杯的轉動來測定風力大小的方法。

(2)、現在,我們照書上的方法制作一個紙風車。

學生按書本方法制作風車。

對風車吹氣,仔細觀察,鈕釦有什麼變化?這種變化和你吹的氣有關係嗎?

學生吹風車後思考、討論並把自己的看法說給全班聽。

3、風力的大小

(1)、現在,我們知道風是有力量的,有風向的。誰能說一下電視、廣播裡是怎樣報風的情況的?

學生回憶後發言。

(2)、那麼,你知道今天的風是幾級嗎?依據是什麼?一起來看看書上是怎麼規定的?

學生思考回答。

仔細看書中的風力等級表。

大家來判斷一下書中的四幅圖裡的風是幾級?

學生觀察後回答。

(3)、我們去操場上觀察一下,今天是幾級風?

學生到操場觀察並記錄,回教室後對觀察記錄的結果進行比較。

4、課外延伸

課外記錄天氣預報,並對天氣情況作觀察比較。

學生記錄、觀察、比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