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教隊員的支教總結

來源:才華庫 1.02W

關於支教隊員的支教總結

關於支教隊員的支教總結

支教隊員的支教總結

風拂過晚霞,夢揉碎淚光,夕陽劃過臉龐。生命中,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便沒有機會再做。其實一直以來,真的想對保國強由衷的說聲謝謝。第一次見到保國強,覺得他是那種很靠得住的人,然後邀請他加入我的支教團隊,先是看到他的什麼都不怎麼成熟,然後到現在基本上什麼都還是能做得很好,覺得真的感到有點欣慰。從一開始,募捐書籍、衣物、玩具這些,我都是動了動嘴,提出一些想法,具體所有的實施都是他在弄,他大部分是帶著蔣先歡、蘇凝剛在弄,還有孫鬆、李賀、梓涵、韓磊、福平、侯迪、劉瀧等等也幫了很多的忙,付出了很多很多。有時還把他的兩個室友叫來幫忙,然後自己掏錢為他們買水、買飯,我看著真的覺得這個人非常的實在,也非常的感動。說句實話,在6月25號考完試後,我讓他去收集這些東西的時候,我真的沒想到他會做得這麼的好,而且做事這麼的踏實。可以說這次支教活動保國強真的付出了很多很多,成立協會,到做協會的工作,他也做了很多很多。有時我開玩笑稱:孟義軍怎麼就沒發現你這個奇葩呢!看到他寫的日記,是的,文采不華麗,但是我看得出,用心在寫。勤奮和踏實永遠是贏得人生的法寶,強哥,謝了,謝謝你為協會,為兄弟們付出的這麼多。

彝良支教--用心去灌溉

用心灌溉每一個夢想

我來自青海,作為一個從農村裡出來的人,本身就有那種對大自然傾賴、對大山的熱愛、對大河的追求。大自然妙生萬物,家鄉的大山、家鄉的大河、還有家鄉那些粗獷豪放的他們,無一不讓我思戀。在南京上大學後便離開了我可愛的家,離開了那養育我的山山水水,離開了曾今陪伴我的那些人兒。

高中三年我一直受到別人的資助,這很大程度上幫助我順利完成了高中學業。上大學後我覺得每日不能只是簡單地學習、吃飯、睡覺,要做一些真正有意義的事。大一下學期看到學校的至善黔程支教協會要招募暑期支教的志願者,便去聽了他們的宣講會。聽完宣講會了解到他們去的地方也是大山裡,也是那種偏遠的農村,看到他們播放支教期間拍攝的視訊,那些孩子天真的笑容,彷彿就是我小時候的樣子。我於是決定要好好寫報名表,一定要去這次支教活動。但是,在一面的時候我就被刷了,可能他們問問題時我回答的不太好。我比較失望,我回歸大山的熱情就這樣停留了下來。後來一位好友給我說他要組織去雲南的.支教,我就趕緊加入了。這位好友就是龍哥,他是東南大學緣夢彩雲協會(原東南大學愛心社)的會長,就這樣我們開始組織策劃暑期支教。

經過大家的一起努力,支教活動確定了下來,去的地方是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此次支教我們學校總共有12個隊員,活動分兩個部分,第一是去彝良一中宣講,第二是到簸迤國小支教。所有的工作確定後,我們便開始前期準備。6月24日考完高數後,我們就開始募集物資,包括書籍,衣服,雨傘,文具等等。從6月24日到7月2日的十天時間裡我們大概募集了衣服693件,書籍2827本,還有其他一些東西。後來我叫其他幾個朋友,我們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整理和洗衣服。最後我們將挑選出來的550件衣服和其他一些東西寄往了雲南。

7月8日我們我們很激動的踏上了去往雲南的火車,一路上河流、平原、山川一 一掠過。在路上顛簸了兩天時間我們才到雲南省昭通市,又坐車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到了縣城。彝良縣城是四面環山的,中間有條河流,縣城隨著河蜿蜒形狀遊走下去。大街上忙忙碌碌的景象,滿是喜悅的氣氛。

接下來我們就在這個小小的縣城裡進行了為期6天的宣講。宣講總共講了三場,都是給那些高二升高三的孩子講,一場場宣講,對他們來說是一次次愛的鼓勵,是讓他們奮勇向前的動力。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沒有必要去懼怕前路的艱難險阻。我曾今很喜歡一句話:人生就是永無休止的奮鬥,只有在奮鬥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在彝良一中宣講時,我也用這句話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因為對於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的人,基礎教育不好,眼界也很狹窄,世界那麼大,只有付出比別人十倍或更大的努力,才有機會從那個偏遠落後的小山村走出來。只有自己的付出達到了一定的量,才會發生質的變化。天道酬勤,沒有徒手而得的收穫,堅持下去才會有收穫。做每一件小事,只要做到極致,你就是天才。宣講結束後彝良一中的學弟學妹還聯絡我們說:“看著身邊的人一點點的改變,一點點的進步,我感到喜悅,大概是被你們的慷慨陳詞,繪聲繪色的演講,那份為夢想拼搏的執著以及強大的毅力所感染吧,是你們再度上我們燃起心會考上好大學的強大信念。”宣講就這樣結束了,我們也沒有想到我們的幾場宣講能帶給他們那麼多的正能量,看到他們的這些話時,我覺得我們做的很值,真的為他們鼓起了勇氣與信心。

記得上高中時,聽過一場“唐成”感恩勵志演講,是由著名演講家張旭坤的弟子唐成演講的。那時候是高二下學期期末,宣講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帶給我們的那首《從頭再來》。“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不管以前自己做得怎樣,自己從現在努力了一切都還來得及,畢竟還有一年的時間,只要自己付出了十倍或是百倍的努力,一定就會有收穫的。每個人都應該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歸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給彝良一中幾個提問的學生說完這些,我覺得自己這次宣講中也真正做到了自己應該做的,至少給他們一些自己從農村走出來的經歷,不管怎樣都對他們有或多或少的激勵作用。彝良一中宣講過後,我們便奔赴下一段路程--簸迤國小支教。

17號早上6點鐘,我們向簸迤出發了。本來在彝良縣城調整了幾天的我們又有點激動了,畢竟縣城還算是相對比較發達的地方,還沒有到真正的山區。彎曲的山路,顛簸的車廂,一種熟悉的感覺已經漸漸的浸入到我的心裡--大山,我熱切期待的大山,雖然這與生我養我的地方相隔幾千公里,但是大山的那種氣息足以親近到我的身邊,大山的粗獷與豪放彷彿激起我熱情澎湃的心,我終於又有了一種家的感覺。

因為路上堵車,到達簸迤國小已是下午兩點鐘,恰遇學校老師們正在改卷,然後學校校長就叫我們去幫他們改卷,忙活了大概一個多小時,試卷改完了,學校老師給我們做了點飯。接下來就是招生和住宿了。那天晚上因為各方面原因,我們沒有拿到鋪蓋,晚上我們就找了幾張桌子拼起來,睡在桌子上,沒有任何蓋的東西,就只穿了一個短袖,雖然以前在家鄉跟父親去賣土豆從五年級到高一的每年暑假都睡過大街。但是簸迤是地處大山,而且在山頂上,天氣都比較涼,第二天早上我還是被凍醒了。學校的陳校長也很支援我們的工作的,起來之後學校陳校長將廚房的鑰匙拿給我,也是幫我們解決了做飯工具的問題。到後面就是招生了。

要讓學生來學校上課,主要在於家長,於是我們親自去找簸迤村張自才支書,在簸迤村張自才支書的大力支援下,第一天上午大概有20個左右的家長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到下午已陸陸續續有50個左右的學生家長來參加家長會了。第二天,又有好多學生家長來,第二天下午,我們大概接收了50多名學生,我們就開始對他們分班教學了。到20日早上,大概有100多個學生來上課了,支教隊的每一個人都很欣慰。因為學校是去年彝良縣9.7地震的受災地,教學樓等所有建築都倒塌了,除了我們住宿的教室,和學校的一間辦公室,我們的可用教室就只有4間了,而且教室都是活動板房,用泡沫、鐵皮做牆壁的那種,教室空間有點小,隔音效果也很差。所以我們分班的時候,只能將一二年級分到一個班,三四年級一個班,五六年級一個班。後來又有好多學生來上課,最後確定了的學生大概有200個。不過讓人頭疼的是,每個班50多個,一間小小的教室已經很擠了,後來又有20個左右的學前班同學來上課,還有20多個國中生。我們也根據教室資源將國中生分了一個班,學前班的學生就很無奈的被送回了家,因為實在是沒有教室坐得下他們了。後來,學生也穩定了,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慢慢地開展了。我們開設了語文、數學、英語(除一二年級)、自然、思想品德、音樂、美術、書法、口語交際、衛生、文明禮儀等課程,我主要是負責全校的思想品德,後來又兼上衛生、口語、文明禮貌等課程。上課期間感覺他們在知識方面真的很欠缺,但是我們也教不了他們多少。畢竟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支教前幾天,還沒開始家訪,每天最後一節課是活動課,那是他們一天最最開心的時刻,因為每天都能做不同的遊戲,像“看看誰最棒“、”夾珠子“,”笑容可掬“等等遊戲,每個孩子都沉浸在那一份無憂的歡樂之中。

我們支教期間是早上8點半上課,11點15下課,下午2點上課,4點半下課。支教活動大概進行了6天后,我發現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6點多到學校,後來在家訪途中有幾個帶路的孩子告訴我說:“老師,你們上課講的確實比較有用,我們想學到更多的知識,你們能不再加一節課,或者縮短課間時間啊”。那時候我才認識到孩子對我們的期待,對知識的渴望。後來我們依他們的想法再加了一節早讀課,給他們教點古詩、教點英語。上課時他們大多數人都聽的比較認真,每次上課前的“老師好”和下課後的“老師再見”讓我們更加有責任去帶給他們更多,讓我們更覺得自己要充當好這個角色。下課後很多小孩子都圍在我們周圍拉著我們和他們做遊戲,那時候就是完全放開了的,沒有師生的那種隔閡。

接下來就是家訪了,家訪是23號開始的,家訪過程中,經過每家的走訪才發現,這裡的家庭條件都是非常差的,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有電視、有電話(只是少數),條件差一點的家庭除了點燈外,沒其他任何用電裝置了。很多家真的是可以用家徒四壁來形容,而且有約40%的家庭是單親或父母雙亡。家訪是每天上完課才去的,我和李旭春主要是去五六年級的家中走訪,大概持續了一星期左右,家訪過程中有好幾天晚上家訪結束之後已是晚上11點多了,家訪的地點離學校也大概有一個半左右的路程,有一次,當我們走完最後一家時,學生劉春蘭和劉春蓮的父母都要留我們在他們家休息,但這是不行的,最後他爸爸決定用摩托送我們回去,但被我們拒絕了。我和隊友李旭春就沿小路往大路那邊走,剛走到大路就有摩托追過來,我一看是劉春蘭的父親,後來我們就坐著摩托,回了學校。家訪過程中,有的家裡有兄妹好幾個人都考上過高中,但是因為家中經濟條件的限制,只能放棄讀書,為了生計小小年紀就去打工。我的學生中有一個是得了白血病的,她是一個很開朗,平時非常活潑,根本看不出她得了這種病。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人生展現出應有的光彩,但是對於那個學生呢?家裡沒錢看病,只能一直拖延下去,幼小的生命本應開出燦爛的花朵,而對於她,一切都顯得那麼短暫。我很心痛,我也很可惜,就現在連自己都養不活的我,根本不可能幫到她,我們個人的力量畢竟非常有限,況且大山裡還有很多跟她命運相似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只是傳授給他們有限的知識,只是帶給了他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與幻想,對自己未來的憧憬。其實,大山裡的孩子很天真,大山裡的人民真的很淳樸,大山裡沒有城市那種爾虞我詐,沒有那種勾心鬥角,他們懂得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的大愛會溫暖大山裡的他們。

隨著時間的消逝,我們的支教工作基本接近尾聲。8月2日上午,我們開始了文藝表演。因為學校沒有大一點的空場地,我們就選了一個離學校20分鐘路程的開闊地進行文藝表演。唯美的大山孕育了能歌善舞的她們,學生們有的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舞蹈、有的表演具有青春活力的健美操,有的唱歌,有的演小品。每個節目都讓人心絃緊繃。大家的積極性也比較高。表演完畢後,我們就回學校,回學校的路上有好幾個學生說他們要和我們通宵玩一晚上。回到學校我和支教隊隊長孫安龍將我們在學校回收挑選的550件衣服進行了發放。孩子們每個人拿著發放的高興地回家了。8月2號晚上是當地村支書請我們去他家吃飯,我們吃完飯回來之後已是晚上八點多。走進學校發現幾十個孩子在教室裡等我們,他們說要和我們通宵玩一晚上,但這時學校陳校長為了安全起見,命令所有的孩子回家,有部分學生回家了,但是還有約30孩子不肯離去,就在學校門口那條道路上走過來走過去,最後在我們的勸說下,家離學校近一點的孩子都回去了,還有10多個孩子還是沒有離去。那時候我才真正的意識到我們這次支教給他們的和我們得到的都已經融為一種深厚的情誼。

第二天,也就是8月3號早上6點鐘就又有好多孩子來送我們,最後一天了,每個人都有一份不捨,每個人都有一份思戀,當拍完最後的一張合照,孩子們好多都已經哭了,我們每個人心情也非常的沉重,但是在孩子們面前,支教隊的每一個人都沒有落淚,當我們坐進小麵包車裡,每個人都落淚了,短短的支教,短短的18天,正如隊長所說:支教的日子就要結束了,與其說是我們給那些孩子帶去了很多知識,還不如說是那些孩子讓我們收穫了很多感動。走的那天,當幾十個孩子哭著送我們離開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大山深處的真情是如此動人。每個孩子都應該被關愛,每個孩子都應該被期待,因為他們是我們的未來,真心的希望他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再見了,我的孩子們,再見了彝良。

xxx

20xx年8月10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