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學校徽

來源:才華庫 1.06W

五邑大學地處中國第一僑鄉的廣東省江門市,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唯一一所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教學型地方大學,廣東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學校1985年建校,1990年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1996年成為本科教學合格單位,199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等級。

五邑大學校徽

截止到2016年8月,學校佔地1000餘畝,總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設有17個教學院(部),擁有工、理、經、管、文、法、藝術等7個學科門類,45個本科專業,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現有各類在籍學生2.4萬餘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萬餘人,研究生300餘人。在職教職工1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800餘人,具有高階職稱的.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近40%,具有碩、博學位的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近80%。

歷史沿革

1984年1月7日,江門市人x政府給廣東省人x政府呈送了《關於籌建五邑大學的請示》。

1984年1月22日,廣東省人x政府批准:“同意江門市籌建五邑大學”。

1984年3月6日,五邑大學奠基,同時成立了由41人組成的五邑大學籌建委員會。

1985年8月6日,廣東省人x政府給國家教委呈送了《關於籌建五邑大學的請示》。

1985年10月7日,國家教委和國家計委批准同意成立五邑大學,學制四年,歸廣東省和江門市雙重領導,以江門市為主。

1987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五邑大學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1990年,經廣東省高教局批准,五邑大學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

1993年,廣東省教育廳批准五邑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同年,經國家教委評估,成為本科教學合格單位,並批准接收外國留學生。

1996年,經國家教委評估,成為本科教學合格單位。

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有3個學科、專業(訊號與資訊處理、模式識別與智慧系統、紡織工程)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8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評為優秀。

2016年12月20日,廣東省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工作部署會暨共建協議簽署儀式舉行,廣東省教育廳與廣東省9個地市、11所本科高校簽署了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的協議,五邑大學成為廣東江門省市共建本科高校。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根據2014年6月學校網站顯示,學校有市級研究中心2個,校級研究中心3個,校級研究院1個,省級調查中心1個,省級研究平臺1個。

市級研究中心2個:江門市建築工程勘察與質量監測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江門市企業管理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中心3個:五邑大學體質健康研究中心,五邑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技術中心,五邑地方文獻與當代文化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院1個:五邑大學經濟管理研究院。

省級調查中心1個:珠三角洲社情民意調查中心。

省級產學研究平臺1個:產學研平臺。

科研成果

2006年到2010年,學校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900多篇,被SCI、EI、SITP收錄30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等80多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省部級專案80項,橫向合作研究專案300項,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獎6項,通過省級鑑定專案7項。

截止到2006年2月,學校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近200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等100多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20多項,省部級研究專案60多項,橫向合作研究專案200多項。

學術資源

圖書館

截止到2012年,學校圖書館有館藏文獻137.6多萬冊,其中中文圖書126.6萬多冊,期刊合訂本6.2萬多冊,外文圖書4.8萬多冊;中西文紙質期刊總量3900多種,年訂閱中外文期刊、報紙1300多種;並擁有電子圖書131.5萬冊。在網路資源方面,購買了29箇中外文資料庫(中國知網、國研網,北大法寶、EBSCO、SPRINGER等),擁有自建資料庫3個(英語語音學習資料庫、華人華僑資料庫、隨書光碟資料庫)。

學術期刊

五邑大學社會科學版

社會科學版闢有“五邑僑鄉文化研究”、“南粵名人研究”、“粵史鉤沉”、“珠三角發展研究”等特色欄目及“理論縱橫”、“文學藝術”、“經濟與資訊”、“語言探究與教學”等綜合性欄目。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編輯委員會及其“檢索與評價資料規範執行評優活動組織委員會”《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4]

五邑大學自然科學版

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編輯委員會及其“檢索與評價資料規範執行評優活動組織委員會”《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