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欣賞教案(通用26篇)

來源:才華庫 3.07W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

關於教案的內容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著很強的計劃性。《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讚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通用26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欣賞教案(通用2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

遊戲目標:

1、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

2、幼兒扮演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學會四散表演的方法。

3、感受音樂節奏,樂意參與音樂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4、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遊戲準備:

蝴蝶、小兔子頭飾

教師形象有趣的表演

遊戲過程:

歌表演:春天

1-2小節:小碎步,雙手自三位向身體兩側落下。

3-4小節:小碎步往左右移動兩手做小花狀經上舉落下,半蹲。

5-6小節:小碎步,雙手在身前上下撩動。

7-8小節:左右移動重心,手臂上舉左右擺動。

1-2小節:做蝴蝶飛,一拍一次。

3-4小節:做蜜蜂飛。

5-8小節:做小兔跳。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鬆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樂意聽音樂並隨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引導幼兒隨音樂表現並模仿解放軍的動作。

3、引導幼兒感受進行曲的力度和均勻的節奏。

(二)活動準備:

1、在電視上看過解放軍的操練。

2、解放軍的圖片、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我是解放軍》。

2、音樂欣賞《這是小兵》。

①出示解放軍的圖片,聽音樂,歡迎解放軍的到來。

②請幼兒欣賞音樂《這是小兵》,教師引導幼兒隨樂曲有節奏地拍手,熟悉旋律。提問:聽了這音樂曲,你們想幹什麼?

③引導幼兒隨音樂表現小兵的動作。

引導幼兒討論:解放軍叔叔是怎麼走路的?(如:很有精神地踏步走)解放軍叔叔是怎樣打敵人?(如:開槍、打炮)等,並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

④幼兒隨音樂練習。

3、聽音樂表演《我是小兵》。

教學反思:

1、匯入環節

本課的匯入,我考慮到小班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規律,設計了豐富的內容,強調幼兒的參與,重在激發和培養他們的音樂興趣。播放樂曲《這是小兵》讓幼兒來模仿解放軍叔叔,讓其充分表現自我,通過身心愉悅的活動,引出音樂課內容《這是小兵》,為本課的音樂欣賞和表演做好鋪墊,這一環節的效果還不錯。

2、教學環節反思

聽,是感知和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音樂藝術時間重要的過程。我認為在音樂欣賞課堂中必須設計“聽”的環節,分層次,有目的的讓幼兒聽,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的美,能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幼兒對音樂的“彌散性”讓孩子們學會歌曲,因此,我讓他們聽“歌詞內容”、聽“情緒”邊聽邊創編動作,但是有些失敗,因為他們雖然很多都聽過《這是小兵》,但歌詞記得並不熟,而畢竟小班的孩子能力還是有限的,缺少老師的引導他們也很難再有更深一步的進度,因此,我覺得在我的思維目標中給他們的定位過高了一點,在今後的音樂教學中我還應該更多考慮一下孩子們的實際水平和掌握程度,應先讓孩子們在非常熟悉歌曲後再進行下一步要求。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我想,只有不斷地反思、總結、修改,才會不斷地進步。

新《綱要》中強調:幼兒藝術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藝術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藝術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藝術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強調在充分感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表現。

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深感到教師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讓所有的孩子都體驗成功的樂趣,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嚴格遵循《綱要》的教學理念,將音樂活動滲透於一日生活,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學習音樂。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3

活動背景: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杏樹、桃樹、梨樹都競相開放,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還帶著淡淡的甜味和清香呢!野花遍地都是,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花叢中蜜蜂正在忙著採蜜,蝴蝶們翩翩起舞。小燕子也被這迷人的春色深深吸引,從南方飛了回來,它們自由自在地飛著、唱著,是那麼地歡快,那麼地動聽!

《小燕子》這首歌曲是一首傳統經典的歌曲,旋律十分優美動聽,歌詞也比較簡單易懂,很多幼兒都聽過也會演唱。歌曲雖以燕子切入,實則要表達的是春的美,抒發的是對春天的熱愛。如何透過這優美的旋律,簡單的歌詞,來幫助幼兒理解個卻的深層含義——春天的美麗和多姿?對此,我們進行了實踐研究,我帶領幼兒跟隨著可愛的小燕子一起去尋找、發現和感受美麗的春天。

一研後的研討:

1、在欣賞幻燈時,要加強引導幼兒講述景物的色彩、形態,運用一些優美的詞語或句子。教師可以加以小結,讓幼兒充分的感受到春天裡各種景色的多彩和美。

2、幼兒的動作創編過程要配以音樂,尤其是在請個別幼兒介紹動作師,教師可哼唱旋律,使幼兒的動作表演與旋律特點相匹配,能夠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表現動作,突出輕盈、優美的特點。

3、教師的引導要注意語境的營造,用語氣、語調來帶動幼兒,加深他們對美的感受,體驗發現美景後燕子愉悅的心情。

二研後的研討:

1、在欣賞幻燈時播放純音樂,不要有歌詞,將幼兒的注意力轉向對春天美的感受,為理解歌曲的意境做準備。

2、引導幼兒至始至終以燕子的身份參與活動,投入到尋找春天美景的情境中。

3、幼兒在交流自己的表演動作時,教師要哼唱歌曲,創設情境,突出優美的特點,來體現歌曲的旋律特點。對於幼兒的動作,教師要給予及時地提升,增加動作的美感,豐富動作的表演性,並在情感上引導,進而深化喜歡春天的情感。

4、在欣賞和講解每張春天畫面時,要有側重點,從不同側面體現春天的美。(如色彩、春風輕拂下柳條樹枝的舞動)結合小班幼兒語言表達尚欠缺的特點,可適當配以動作,來體驗、感受。

附:《小燕子》三研案例

活動反思:

1、我們都知道,活動目標的制定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經驗,並在活動中分解和細化。我覺得此次活動的目標制定的還是比較恰當合理的,活動中我也能注意到把目標滲透在各個環節中,從幼兒的情感、認知和行為上給予相應的引導。

2、活動中創設的春天情境很能吸引幼兒,從幻燈的欣賞和現場實物的佈置,再加上優美的歌曲旋律,讓幼兒深深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絢爛多姿。活動中我還引導幼兒以“小燕子”這一身份去尋找、感受和表現春天的美,始終投入在這一情境中。在這種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的方式下,幼兒學得很輕鬆、愉悅,就像在玩一樣。

3、在幼兒用動作表現春天中美麗的事物和小燕子飛翔等動作時,我沒有及時地加以引導和提煉,而導致了幼兒兩次表演都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沒有提升。可以再進一步地引導,用語言提示或是自身的動作演示,讓幼兒的動作有所提升,也更具美感、更為豐富。

4、在後面的表演環節,幼兒的動作比較隨意,沒能聽著音樂表演。在這裡老師可以提醒幼兒聽著音樂的節奏來做動作,而不是丟棄音樂,這樣也更能讓幼兒注意到動作的優美性。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4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的旋律,能聽辨出輕快、沉重的音樂變化。

2、在教師的帶領下能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出小鳥飛、小鳥吃食,大象走路、大象喝水的動作。

3、活動時,能尋找適當的空間。

活動準備:

小鳥飛、小鳥吃食,大象走路、大象喝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音樂《小鳥和大象》。提問:

1、這兩段音樂聽上去有什麼不同?

2、哪裡是輕快的、活潑的?

3、哪裡是緩慢的、沉重的?

二、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提問:

1、用什麼動作表示歡快的音樂呢?

2、用什麼動作表示沉重的音樂?

三、音樂與圖片匹配。

1、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觀察並講述圖片內容。

2、根據音樂匹配圖片內容,並提問。

四、聽音樂分段練習做動作。

A段做小鳥飛和小鳥吃食的動作。

B段做大象走和大象喝水的動作。

五、在教師的指導下聽音樂,完整的開展韻律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動作,並用語言提示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做動作。

六、小結。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傳統的圖片觀察和音樂欣賞讓幼兒區分這兩段音樂,幼兒在音樂中盡情遊戲。從活動過程看,本節課特別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很高,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回答,表演時能大膽的展現自我,體驗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在編動作這一環節,幼兒受我的影響,幼兒的動作較單一,而我又沒有及時的加以引導,導致這一環節完成情況欠佳,作為教師今後應在課堂的引導方面多下功夫。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瞭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2、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3、體驗小狗嬉戲的快樂。

重點:感受A段與B段旋律不同的情緒,初步瞭解作品所表達的主要內容。

難點: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幼兒人手一條自制的"尾巴";《小狗圓舞曲》的音樂、小狗的叫聲;相關的PPT

經驗準備:

和家長一起了解小狗的生活習性和小狗喜愛的活動。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A段。

1、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一遍,感受快速、活潑的音樂情緒。

2、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二遍,初步感知旋律與音樂形象。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開心嗎?""音樂是快快的還是慢慢的呀!"(快快的)

3、幼兒聆聽A段旋律第三遍,初步感知音樂形象

提問:"其實,這段音樂裡還藏著一隻小動物,會是誰呢?你們來聽聽。"

4、請幼兒用動作表現,請其他幼兒模仿跟學。

二、音樂欣賞B段。

1、播放B段音樂,感知音樂變化。

提問:"小狗玩累了,這個時候它會幹什麼呢?"(播放B段音樂)

〇幼兒用動作表現。

提問:"你怎麼知道的?你從哪裡聽出來的。"(音樂裡)

"那這個音樂是變快了還是變慢了?"

2、隨樂集體表演。

三、再次欣賞——A段。

再次欣賞A段音樂,體驗音樂得再次速度變化。

四、欣賞《小狗圓舞曲》,並提供自制"尾巴"讓幼兒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1、邊完整欣賞音樂,邊遊戲。

2、介紹音樂名稱及作者。

五、結束部分

完整播放《小狗圓舞曲》,在結束部分引導幼兒隨著配班教師離開活動現場。

延伸活動:

  提供自制樂器、傳統樂器讓幼兒嘗試隨著節奏演奏,細細品味樂曲的旋律及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活動反思:

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其中蘊涵著道德哲理和豐富的情感體驗,因而在欣賞教學中,通過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張開想象的翅膀,在廣泛的時間,空間裡遨遊,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從中找出最佳的答案。

1、如在欣賞課《小狗圓舞曲》中,初聽時,讓學生初步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再聽時,讓學生按節奏的變化區為樂曲分段,並辨別哪兩個部分基本相似。

2、分段聽時,分析比較兩個主題在旋律進行及節奏上的特點,聯想這兩個主題各描寫了小狗怎樣的形態,並隨著音樂模仿小狗的不同神態,動作;接著分小組討論,可用哪些形式來表現樂曲。

3、於是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有的創編故事,有的創編小品,有的用繪畫等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現樂隊員後出示一條旋律,學生仔細觀察後找出提示中的旋律進行及變奏規律,進行創編樂曲。

4、然後分別視唱改編前後的樂曲,再次體驗旋律,節奏等因索與樂曲情緒的關係。這樣經過在不同層次上的反覆聆聽及親身體驗,合作參與後,使學生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得出音樂的旋律進行及節奏變化與音樂所表現的情緒之間的內在聯絡。

5、最後通過再次合作,讓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通過這樣的欣賞教學,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實踐能力均有提高;思維及反應能力較前敏捷;自修心增強;研討氣氛形成。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6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和分辨樂句的基礎上,能聽音樂做遊戲。

2、初步學習創編蝴蝶飛舞的動作以及蝴蝶停飛時的造型。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蝴蝶活動教具、音樂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春天來了,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小動物都出來做遊戲了。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很美的音樂,我們來聽一聽,是什麼小動物在做遊戲?”

二、完整欣賞

1、幼兒欣賞第一遍,教師提問:“你們聽出是什麼小動物在做遊戲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在圖譜的引導下第二次欣賞音樂

(1)“這首曲子講的就是蝴蝶和小花做遊戲的故事。”

春天來了,花兒伸伸懶腰,展開了美麗的花瓣!紅花、蘭花開了,黃花、紫花開了,美麗的蝴蝶飛來了,一會兒停在紅花上採蜜,一會兒飛到黃花上聞一聞,一會兒停在藍花上比美,一會兒又和紫花說著悄悄話。花兒與蝴蝶把春天打扮的分外美麗。

(2)“請你再來聽一聽音樂裡的故事,用你的小耳朵找一找哪裡是花開的音樂,哪裡是蝴蝶和小花做遊戲的音樂?”(最前面是小花開花,後面是蝴蝶和小花做遊戲)

(3)“你是怎麼聽出來的?”(前面的音樂停了一下,蝴蝶才開始和小花做遊戲的)

3、幼兒欣賞第三遍,教師再次演示音樂圖譜,引導幼兒分辨音樂的樂句。

(1)提問:“蝴蝶在花園裡一會兒飛,一會兒停,它在花上停了幾次?”

(2)“蝴蝶是一開始就馬上找到花的嗎?它是怎麼找的?”

三、引導幼兒創編動作,並聽音樂律動

(1)“請你學一學小蝴蝶飛舞的動作。”

(2)“蝴蝶找到小花停在上面的姿勢是什麼樣的?它停在花上又會對小花說些什麼呢?”

(3)幼兒聽音樂律動。

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蝴蝶找花的情景,教師及時肯定幼兒優美的動作和造型。

四、活動結束

“你們真棒,讓我們到外面的草地上和小花做做遊戲吧!”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7

活動目標:

1、欣賞音樂《化蝶》,感受樂曲優美抒情的旋律。

2、能夠安靜地傾聽、欣賞音樂,並能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內容。3、瞭解《化蝶》的基本結構,學習分辨樂句。

活動準備:

1、音樂《化蝶》、花園圖片。

2、幼兒有去過花園玩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1、情境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引導語:你們去過花園嗎,花園裡有什麼?

教師出示花園圖片,進一步深刻幼兒印象。

引導語:這個花園漂亮嗎?在這個花園裡,你還看到了什麼?

2.、完整欣賞樂曲:引子+A段,充分感受樂曲優美旋律。

引導語:昨天,在這個美麗的花園裡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來聽一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播放樂曲:引子+A段,請幼兒安靜地聽樂曲。

引導語:你們覺得花園裡發生了什麼?

引導語:再聽一次,看看你們猜得對不對。

幼兒再次欣賞引子+A段,同時,與助教老師分別扮演花朵和蝴蝶,示範動作。

引導語:在這段樂曲裡面,老師和助教老師分別扮演了什麼?

教師分解蝴蝶動作,幼兒跟隨教師學習動作。

教師播放樂曲:引子+A段,帶領全體幼兒。

請一位幼兒與教師示範表演,教師小結提升。

3、跟著音樂表現動作。

①播放樂曲:引子+A段,全體幼兒跟著樂曲表現蝴蝶的動作,助教老師扮演花朵,主教老師觀察、指導。

②再次播放音樂引子+A段,幼兒表現動作,同時,教師提高要求:表現出蝴蝶優美的姿態。

③分角色扮演:播放樂曲引子+A段+A段,第一個A段男孩子扮演花朵,女孩子扮演蝴蝶,第二個A段雙方角色互換。

活動結束

附:動作設計:

甲扮演蝴蝶,乙扮演花朵

引子:甲模仿蝴蝶靜止造型,手臂稍稍展開,手指併攏,乙做“花朵笑臉”造型,跟隨音樂左右搖擺→原地轉兩圈→繼續保持“花朵笑臉”造型。

A段:乙保持“花朵笑臉”造型,甲扮蝴蝶張開翅膀狀(與乙距離3米左右)大幅度地扇翅膀→小幅度地扇翅膀→甲走到乙身旁,抱一抱乙→甲繞乙轉一圈→甲乙手牽手轉圈。

(兩個A段樂曲,“蝴蝶”和“花朵”動作都相同)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8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活潑、舒緩、詼諧的特點。

2.通過遊戲的方式,表現和理解音樂的結構和情緒。

3.能愉快而主動地參與感受、體驗活動。

活動準備:

1.老狼手偶一個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

1.教師講故事引出課題

2.幼兒傾聽,熟悉故事角色

二、瞭解遊戲規則,欣賞音樂小朋友,你們敢不敢跟著老狼到森林裡走一走?

1.請配班老師先跟著老狼到黑森林裡走一走。

教師套上老狼手偶扮老狼,配班老師在老狼回頭的時候做捂嘴動作。

2.提問:*老師是如何走過黑森林的?

教師強調老狼回頭時,只要不動,不發出聲音,就不會被老狼發現。

3.幼兒聽音樂,跟著老師試一次。

三、幼兒隨音樂遊戲,熟悉音樂

1.聽音樂,幼兒跟隨老狼穿過黑森林。老狼回頭時,幼兒做捂嘴動作。

2.再次聽音樂,幼兒扮老虎嚇老狼。老狼回頭時,幼兒學老虎叫聲。

師:小朋友們都很害怕老狼,那你們知道老狼怕誰嗎?

四、聽音樂玩《捉迷藏》遊戲。

師:和老狼一起來玩個捉迷藏遊戲。

聽音樂,和老狼打招呼:“哈羅”

今天玩得真開心,我們一起去遊樂場玩吧。(離場)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9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音樂選自海頓的第94交響曲片段,音樂有較明顯的強度與力度變化。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故事、動作來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結構與強度、力度的變化,並引導孩子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的變化來表現樂曲力度結構的變化。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神祕感,突出表現“強”力度帶給人的驚愕、震撼的感覺。2.學習一下一下地跟音樂做簡單的身體動作,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

3.能用輕鬆、愉快的動作來表現享受音樂。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小貓、小老鼠的掛牌。

2.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活動重點:表現驚愕的感覺以及學習一下一下根音樂做簡單的動作。

活動難點:

用身體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創設遊戲情境,律動匯入,激發興趣。

教師:“小老鼠們,瞧,小花貓在睡覺,我們趁著小花貓在睡覺,媽媽帶你們去玩會吧!

二、傾聽樂曲,學習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

1.教師:“小老鼠們,我們輕輕的回到家休息一下吧。你們做得真棒,小花貓都沒被我們吵醒呢!”剛才我們聽得好聽的音樂叫“驚愕交響曲”。我們再來安靜地聽一聽吧。

2.教師:“音樂聽完了,小老鼠們,媽媽告訴你,其實這首曲子還藏著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呢,是《貓和老鼠》的故事,我們一起聽一聽。

3.教師:“故事講完了,剛才小老鼠是怎麼走路的呀?誰來說說看?你們來學學看?

4.教師:“哦,小老鼠走路有重重的,輕輕的。那你聽到的音樂是不是也有重重的和輕輕的啊?我們再來聽聽看。(播放音樂段落)

教師:“哦,原來音樂重的時候小老鼠走路腳步也是重重的,身體直直的,音樂輕的時候走路輕輕的,身體彎彎的。你們做得真棒。那讓我們跟這音樂來一步一步走一走。(播放音樂段落)

三、傾聽樂曲,感受“強”力度帶給人的驚愕、震撼的感覺。

1.教師:“小老鼠們,我們輕輕走回家休息一下。讓我們再來仔細聽一聽這個音樂。聽聽看,除了剛才重和輕的音樂,還有什麼特別的音樂。”

2.教師:“剛才我這是怎麼了?”

3.教師:“那你嚇一跳的時候會做些什麼動作呢?”

4.教師:“讓我們聽著音樂來玩一玩。

四、聽音樂做遊戲。

教師:“現在我們聽著音樂來做個遊戲,叫貓和老鼠。

五、活動結束。

教師:“小老鼠真能幹,沒有吵醒小貓,吃了這麼多好吃的,我們還是悄悄地走回我們的家吧!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附:故事《貓和老鼠》

一隻小老鼠肚子餓得咕咕叫,他想到廚房裡偷吃東西。一隻大懶貓正在睡覺,小老鼠就輕輕地往廚房走去。突然大懶貓伸了個懶腰,小老鼠嚇了一大跳!哎,大懶貓又睡著了,小老鼠這才走進廚房又吃又喝,吃飽喝足後還跳起了舞呢。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愉快地參加玩音樂遊戲。

2.培養幼兒迅速反應能力及規則意識。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抓小魚》意思。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小魚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今天我帶小朋友們去海里玩,看看海里五顏六色的魚,綠綠的水草和美麗的珊瑚,你們看多漂亮

二、幼兒扮演小魚

師:小朋友們看過小魚是怎麼游泳的嗎?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的樣子(任選2-3個小朋友),小朋友學小魚游泳時放音樂。

三、詢問哪位小朋友過去觀察過小魚如何吃東西,並請小朋友模仿。模仿時表揚模仿能力強的,並糾正模仿效果不好的小朋友的動作。

四、利用故事(講故事同時播放音樂)介紹遊戲的玩法,引起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五、學習歌曲《捉小魚》

六、配合手勢整體學習歌曲

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在教具的準備上還是比較充分的,我利用了現實生活中捕魚的漁網,再在漁網的四周用蘭花布圍了一圈,使民間氣息更加的濃厚。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的興趣一直很濃厚,遊戲的後半部分孩子們基本能夠掌握遊戲規則來進行遊戲。但是由於在活動中我沒有過分強調小魚遊的動作,因此在後來到達遊戲**的時候孩子們沒有模仿小魚遊,都在那裡興奮的跑來跑去。池塘外面的圈圈也沒有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很多孩子進去了之後又馬上出來了,沒有停留到規定的時間。整個活動的遊戲都是幼兒聽音樂進行遊戲的,因此“捕魚人”在捉小魚的時候被限制住了,如果是幼兒自己清唱的話“捕魚人”在捉魚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1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平時在玩娃娃家時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抱娃娃,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是十分渴望被成人關愛、喜歡被親近的。《愛我,你就抱抱我!》這首歌曲充滿童趣和愛,歌曲的旋律歡快,歌詞又是小班幼兒能理解的,所以我選擇了這首歌曲做本次音樂欣賞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表現歌曲中陪我、親我、誇我、抱我的動作。

2.樂於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

活動準備

1.《愛我,你就抱抱我》PPT課件;

2.人手一個玩具娃娃,放玩具的椅袋(自帶玩具預先放進椅袋裡)。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1.教師播放PPT中歌曲的前奏(序),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初步激發幼兒體驗“愛”的情感。

教師出示PPT中第一張寶寶照片,匯入語:“小朋友,這是誰?!”

幼兒回答:“小寶寶。”

教師:“聽一聽,這個小寶寶說了什麼?”

問題重現:“小寶寶說了什麼?”

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哦,原來這個小寶寶想得到爸爸媽媽很多很多的愛!

評析:這樣的匯入是情感的初步體驗,同時也是瞭解整首歌曲的前奏部分所講述的內容。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溫馨、甜蜜的意境。

教師:“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

1.教師提問:聽了這首歌曲你心裡感覺怎麼樣?

2.幼兒回答:感覺很開心、很快樂……(引導幼兒說“很幸福”。)

3.教師總結:

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

快快的,聽了以後很開心,很高興。

4.教師設定情境:現在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想一想,爸爸媽媽是怎樣陪陪我、親親我、誇誇我、抱抱我的?(播放A段,引出下一重點環節——說的部分。)

三、分段欣賞音樂,進一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

過程描述:

完整欣賞音樂時,我觀察孩子們的面部表情,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當問題“聽了這首歌曲你心裡感覺怎麼樣”提出後,孩子們能較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很開心”。隨後繼續提出問題:“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或許是小班幼兒年齡小的緣故,記憶力還比較有限,孩子們一下子沒有說出來。我就試著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並加以動作提示。由於是老師近距離的清唱,孩子們傾聽得比較認真,能準確地說出“快快的”。

(一)欣賞說的部分:

1.“小朋友,你聽到歌曲裡是怎麼說的呢?”

2.幼兒大膽地回答。(教師根據回答出示相應動作圖片並同步清唱歌曲;如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可直接播放圖片及音樂,引導幼兒說出。)

3.教師:你們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了寶寶喜歡爸爸媽媽陪陪、親親、誇誇、抱抱。你喜不喜歡被爸爸媽媽陪陪、親親、誇誇、抱抱的感覺?

4.幼兒回答:喜歡!

5.教師:“那麼今天,我來做你們的媽媽,你們做我可愛的寶寶好不好?寶寶要怎麼對我說?”

6.幼兒大膽回答“愛我你就XX我”。

(1)第一個回答出的孩子請上前。教師:“這個寶寶說‘愛我你就XX我’,那麼我就×X你。”(伴奏。)教師一定要做出溫馨的動作,讓孩子有充分的情感體驗。(伴奏。)

(2)“其他寶寶也來說說,‘愛我你就XX我’。女寶寶先來吧。”(女幼兒圍著老師說,老師就做xx動作。)“男寶寶也來說說。”(男幼兒圍著老師說,老師就做xx動作。伴奏。)

小結:媽媽X著你們好幸福啊!

7.教師提問:“寶寶還可以對我說什麼?”(可以用開火車形式逐一進行,伴奏。)

過程描述: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得很興奮,很踴躍。問題的提出都能得到孩子們的積極迴應,孩子們樂於上前與老師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因為,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已經進入到角色身份中去了:老師是媽媽,他們是寶寶,這也是孩子們一貫渴望的情感體驗。師幼互動良好。

(二)欣賞唱的部分:

1.教師:“小朋友,剛才我做你們的媽媽陪陪你、親親你、誇誇你、抱抱你,你覺得幸福嗎?”

2.教師:“現在你們來做爸爸媽媽,你們也有自己的寶寶,請你把寶寶輕輕地抱起來,讓他睡在你的臂彎裡。(教師邊提要求邊示範)多舒服呀!來,讓我們和小寶寶一起聽一聽歌曲裡唱了什麼?”

3.幼兒傾聽唱的部分,感受唱段鮮明的節奏旋律。

4.教師:“你們想當爸爸媽媽嗎?”

5.教師:“男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爸爸哦;女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媽媽哦。你們一定要好愛好愛自己的寶寶,保護好你的寶寶!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和寶寶跳舞吧!”

6.逐一類推,及時捕捉幼兒中各種陪、親、誇、抱的動作(和娃娃互動一遍)。

7.教師:“和寶寶跳舞開心嗎?想不想再和寶寶完整地跳一遍?”

過程描述:

這個環節,孩子們有了新的情感體驗,角色的轉換讓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為了幫助幼兒能完成從被人關愛到關愛別人的情感轉變,我在請幼兒抱娃娃前進行了一些操作方面的指導,如怎樣正確地抱娃娃,讓孩子們在抱的過程中不再茫然,而是帶著一份責任與愛,真正體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四、完整欣賞歌曲,引導幼兒完整傾聽並樂於嘗試用動作表現歌曲。

1.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愛我,你就抱抱我!》,讓我們一起放鬆一下,和寶寶再來欣賞一遍這首幸福的歌曲吧!

2.小結:孩子們,有愛就有幸福,讓我們把愛和幸福去帶給更多的人吧!(教師帶幼兒離開活動場地,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活動對於教師來講要有一定的欣賞能力,基本功底要紮實。對小班幼兒來說,選材是至關重要的——旋律和內容一定是幼兒熟悉和易於接受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爸爸和媽媽,並深愛著爸爸媽媽。此歌曲的旋律歡快,歌詞又是小班幼兒能理解的,不用老師去解釋,只要給幼兒創設一個充滿愛的溫馨氛圍,幼兒很快就會進入狀態。因此我選擇了這首充滿童趣和愛的歌曲。由於歌曲比較長,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做了適當的剪下,把原作品重複說唱設計成簡單說唱的形式,並把歌曲中的說唱部分作為讓孩子欣賞的重點。

在活動中,我採用PPT等多媒體手段,並結合情境表演,讓孩子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驗、感受歌曲中傳遞的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從而培養幼兒健康、積極的情感和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在各個環節的處理上層層遞進,用先聽,再師幼互動,到最後與娃娃互動,讓幼兒的情感體驗在角色的轉換中一步步提升,由此,將活動推向高潮。

不足的地方是,活動中讓孩子表達的機會不是很多,可以在下次組織活動的時候將提問設計得更細化一些,讓孩子參與的面更廣。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均勻的聲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致。

2、唱準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現歌曲中的踴躍和連貫。

活動準備: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玩具

2、語言《小池》掛圖60—54、cd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木偶人,引導幼兒做“回聲”遊戲,為演唱歌曲做準備。

1、教師:這個人喜歡旅遊。這一天他來到一座山上,感覺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結果山上響起了回聲。他覺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聲的遊戲。現在,我想請你們來做回聲,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2、師生進行回聲的遊戲。

教師:喂!你好!

幼兒:喂!你好!

教師:親愛的大山,你好!

幼兒:親愛的大山,你好!

教師:我喜歡旅遊。

幼兒:我喜歡旅遊

3、教師:回聲的遊戲好玩嗎?這個人在山上玩了一會,又繼續往前走。然後他又來到了一個地方,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就像一幅畫一樣!

二、引導幼兒欣賞語言《小池》60-45掛圖,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學習歌曲。

1、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並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

教師:仔細看看,這個人看到了什麼優美的風景?看了這幅圖你有什麼感覺?

2、播放歌曲或教師範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看到這麼優美的風景,這個人很高興,他就唱了一首描寫這首風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們聽!

3、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內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領幼兒學習歌詞內容

教師:誰能說說歌曲裡唱了什麼?

4、引導幼兒跟著歌曲的旋律朗誦歌詞。

5、教師帶領喲而逐漸把歌詞和旋律匹配起來進行演唱,鼓勵幼兒用均勻的聲音演唱。在演唱的時候要能聽到同伴的聲音,並和大家的聲音保持一致。

三、鼓勵幼兒感受歌曲中前後兩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導幼兒唱準跳音。

1、教師:你覺得演唱這首歌曲要注意什麼?

2、教師小結:這首歌曲前面兩句在演唱時,要注意有很多的跳音,後面兩句則比較連貫。

四、師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嘗試用身體的動作來表演歌曲的內容。

2、初步創編茶壺和茶杯的動作。

3、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課前引導幼兒認識各種茶壺、茶杯,知道茶壺、茶杯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2、教學準備:與歌曲有關的茶壺圖片四幅,歌曲伴奏。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遊戲“變變變”進入寶寶們,今天我們來玩一個“變變變”的遊戲好不好?

想玩的寶寶站起來,找一個空地方站好。你們的小手在哪裡?揮一揮。噢,我看到了,真漂亮。現在我們藏起來。遊戲就要開始羅,聽!

(變成小兔,跳一跳)(變成鴨子,走一走)(變成袋鼠,跳一跳)(變成飛機,聽音樂飛進場地)

(二)觀察圖片,熟悉歌曲

1、教師完整的示範演唱一遍我們開飛機開累了,來!寶寶們,找一個空地方坐好,休息一會兒。

累不累啊?(幼兒回答)累我都想喝水了。寶寶們,快看,這是誰呀?(茶壺)

2、觀察圖片,理解歌詞

(1)小茶壺長得什麼樣呀?(引導幼兒說出“它的肚子是圓圓的,身體矮矮的”)教師聽音樂有節奏的朗誦:我是茶壺圓又圓,我是茶壺圓又圓

(2)我們再來看看,這是茶壺的什麼呀?(壺柄,壺柄是用來提茶壺的)茶柄長在什麼地方?你們來學學?那這個呢?(壺嘴,水就是從這個地方流出來的)教師聽音樂有節奏的朗誦:這是壺嘴這是柄

(3)觸控第三幅圖片,問問幼兒:“壺裡的水怎樣拉?”(水燒開拉,都冒煙啦,水都在壺裡翻滾啦)

(4)那這個壺嘴怎樣啦?(沖茶啦)教師聽音樂有節奏的朗誦:水開了!泡茶了。

(三)創編茶壺和茶杯的動作

1、你們想不想都來喝喝茶,好,請小朋友趕快準備。

2、我們的茶壺是什麼樣子的啊?(又肥又矮)來!我們來做一做。

那壺柄長在哪呢?壺嘴長在這兒。(動作示意)再來一次。

提問:“誰想喝水?”(咕嚕咕嚕)

3、提問:寶寶們,剛才我們的壺柄都長在這兒,動腦筋想想,壺柄還可以長在哪兒?(幼兒創編)那壺嘴呢?(幼兒創編)那我們再來一次,這一次看看誰跟我的不一樣。

4、剛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壺柄和壺嘴長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錯!我再來看看,來,寶寶們準備!(教師不示範)

5、寶寶們,把你們的茶杯擺好啦!我來給你們倒茶。“咕嚕咕嚕”

6、哦!這麼多的小朋友都想喝茶,老師都倒不過來了,這樣吧,我們再來衝一次茶,和你旁邊的好朋友,相互的倒倒茶,好嗎?來!大家趕快準備好。(把你們的茶也倒給我喝喝)

(四)請客人老師喝茶寶寶們,剛才我們都喝了茶,你們看看周圍有這麼多的客人老師,我們也去給他們倒茶喝,好嗎?

(五)結束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來!寶寶們,我們也去給他們倒茶去!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4

目標:

感受音樂的節奏,能在唱到"咚咚啪"時做出相應的動作。

內容:

音樂遊戲——咚咚啪

重點:

喜歡做不同的"咚咚啪"

難點:

樂意跟上音樂一起做

形式:

集體

準備:

音樂

過程:

一、禮物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今天,史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禮物,猜猜是什麼?想不想知道是什麼?來,一起喊:一、二、三………

2、哦!原來是面大鼓。"嗨!小三班的小朋友,你們好?我的名字叫大鼓,你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那你們知道我是怎麼玩嗎?來,誰來試一下?

二、反覆練習"咚咚啪"

1、我也想試一下,你們看我是怎麼敲的?

2、誰看到我是怎麼敲的?咱們一起試一下。

3、剛才,咱們做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啪,現在做一個"很小很小"的"啪"。你們想想,怎麼樣做就是"很小很小"的啪呀?(再小小的,咚咚啪)

玩累了沒有、咱們一起休息一下吧!好了,伸個"大懶腰"吧!好舒服呀!咱們做一個"大懶腰"的咚咚啪,好不好?(大懶腰,咚咚啪)

4、剛才做了一個"大懶腰"的咚咚啪,走路時的"咚咚啪"怎麼做?(走來走去、咚咚啪)

5、你們看我在幹什麼?(師做轉個大圈,咚咚啪)

6、你們看我在幹什麼?跑得時候怎麼做呢?(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強調跑的時候不要擠》

三、欣賞VCD,讓幼兒完整充分地感受旋律,同時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老師這也有些小朋友會做"咚咚啪"想不想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四、跟上音樂動起來。

他們做的好不好?咱們和他們比一比吧!你們準備好了嗎?那咱們開始吧!

五、通過互動來鞏固動作。

1、剛才,小三班的小朋友做的真棒,現在,老師要請幾個小朋友來做一下,然後每個小朋友再請一個客人老師和你一起做。

2、咱們請所有的客人老師一起做,好嗎?(客人老師,咱們一起做,好嗎?)延伸:

幼兒創編其它的"咚咚啪"

附:歌詞

大懶腰,咚咚啪,大懶腰,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再小小地咚咚啪;走來走去、咚咚啪,走來走去,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一起前進咚咚啪;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跑來跑去跑來跑去咚咚啪,咚咚啪、咚咚啪、我們轉個大圈咚咚啪。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5

幼兒老師必須有非常的才藝,才會與孩子們真正完全打成一片。今天小魚哥哥再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小班音樂活動,拍手點頭。

一,音樂選擇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節奏很好,而且配合拍手與點頭,非常適合小班的孩子們進行音樂教學。

二,工具選擇

會樂器的老師可以選擇自己會的樂器,不會樂器的老師,也可以選擇用伴奏帶。

三,授課過程

事先讓孩子按一定的間距站好位。

讓同時授課的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做動作,也是起到了帶頭引導的作用。

會彈樂器的老師開始彈奏音樂,當音樂起來,帶頭的老師聽歌詞的引導,然後做出相應的東西。包括拍拍手,跺跺腳。

孩子們也開始跟著老師做同樣的動作。

等孩子們的動作做得差不多了,熟悉得差不多了,引導的老師,就停止動作,讓孩子們自己聽歌詞,聽音樂,自己來做動作。

四,創新過程

對於這個歌曲來講,主要的動作就是讓孩子們來拍手,動作過於簡單,而且重複,不利於鍛鍊孩子的音樂節奏和肢體動作。因此,可以更好地豐富一下游戲的過程。

老師彈奏音樂,然後自己唱歌詞,告訴孩子們,要按照老師唱的歌詞裡的動作來做動作。例如,老師要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點點頭,這樣孩子們就需要點頭,而不是拍手了。

因為老師歌唱的時候,其歌詞是可變的,可以讓孩子不斷地去做不同樣的動作,對於孩子的音樂節奏,聽力鍛鍊,以及肢體語言的培養來講,有極好的效果。

五,課程驗收

最後,老師可以問一下小朋友,有誰已經學會唱這首歌了,看看到底有沒有小朋友已經學會了如此朗朗上口的節奏,如果孩子學會了,老師則可以讓孩子演唱一下,也可以讓會唱的小朋友唱,並帶動其他的小朋友繼續做動作。

活動反思

拍手點頭是一次韻律活動,樂曲琅琅上口,歌詞也就只有一句“拍拍小手點點頭”,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先用了玩偶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接著我說小玩偶想和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之後就是我邊清唱歌曲,邊拿著玩偶做拍手點頭狀,有的幼兒已經忍不住跟著一起做了。在經過“看”、“聽”和“做”後,我就讓孩子嘗試“說”,說一說我們剛剛看到什麼,做了什麼,孩子們自然而然的說出了“拍拍小手點點頭”。之後就開始請幼兒學習歌曲了,孩子們也都很快學會了。但是,在動作方面,由於這是孩子們學的第一首歌,也是學習的第一次律動,很多孩子還協調不過來,往往是拍了小手就忘記點頭,點了頭就忘記拍手。在之後我們在清唱的過程中和孩子們重點練習了這一段,孩子們也都有所進步。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創編,要求孩子們說說除了點點頭還能做其他什麼動作,可能是我的提問有問題,很多小朋友都想不出答案,於是我就做了個示範,打開了孩子們的思路,很快的孩子們都說出了很多不一樣的動作:拍拍小手踢踢腿,拍拍小手拍拍肩……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6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學習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夠主動和同伴擁抱,體驗相親相愛的快樂。

3.藉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活動準備:

1.兩種顏色的小鳥各一個,兩種顏色的小鳥頭飾卡兩張。

2.《兩隻小鳥》音樂。

3.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樹和小鳥匯入。

1.認識兩隻小鳥,知道他們的名字。

2.和小鳥一起做律動。

一、出示手偶,激發幼兒興趣,學習歌詞。

1.教師將兩隻小鳥的手偶套好藏在背後,分別出示兩隻手偶,像小朋友介紹紅色的是"丁丁"和藍色的"鼕鼕",他們是相親相愛的好朋友。

2.教師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一遍。

二、聽音樂,會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

1.教師把自己當成大樹,兩隻手帶著手偶,邊唱歌邊用手偶做動作,引導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唱。

2.詢問幼兒它們在玩什麼遊戲?什麼遊戲要多起來呢?(捉迷藏)

三、集體玩捉迷藏的遊戲。

1.分組女孩扮演丁丁,男孩扮演鼕鼕,教師來當大樹,手上戴著手偶,給幼兒以指示。

2.幼兒自由選擇扮演丁丁,鼕鼕,並帶上頭飾,遊戲再次進行,提醒幼兒主動和同伴擁抱,體驗相親相愛的快樂。

教學反思:

《兩隻小鳥》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以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情節匯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總的來說本次活動思路清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在環節的銜接上還有所欠缺,教師的音樂基本功和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形式顯得有些單調。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吸取經驗,改進缺點,將教學活動組織得更好。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7

一、活動前思考

1、設計意圖:本次活動音樂選自海頓的第94交響曲片段,音樂有較明顯的強度與力度變化。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故事、圖譜來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結構與強度、力度的變化,並引導孩子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的變化來表現樂曲力度結構的變化。

2、重點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表現驚愕的感覺以及學習一下一下根音樂做簡單的動作。難點是:用身體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神祕感,突出表現的強力度帶給人的驚愕、震撼的感覺。

2、學習一下一下地跟音樂做簡單的身體動作,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

3、學習用輕鬆、愉快的即興舞蹈來表現享受音樂。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開展過貓和老鼠的遊戲,讓幼兒有遊戲的經驗。

2、物質準備:音樂,圖譜,小貓、小老鼠的頭飾。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半圓形,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三)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並做簡單的動作。

小老鼠們,貓在睡覺,媽媽帶你們去玩吧!(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隨著音樂幼兒走進活動室,坐在座位上。

評析:這一環節主要是通過幼兒遊戲情景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引發了興趣,熟悉了樂曲的旋律,就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2、播放樂曲,並通過故事幫幼兒理解曲子。

小老鼠們,你們開不開心啊?現在媽媽給你們帶來一首非常好玩的音樂,咱們一塊來聽聽吧!(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音樂)

(聽到特別響的聲音時,教師做出嚇一跳得感覺),剛才怎麼回事啊?媽媽嚇了一跳,你們有沒有嚇一跳啊,你們為什麼也會嚇一跳啊?媽媽聽出了裡面的音樂是不一樣的,你們有沒有聽出來啊?聽出來的小老鼠告訴媽媽你聽到的音樂是怎麼樣的,看看是不是跟媽媽一樣的?(請幼兒說出音樂的不同,大膽說出自己的感覺)

我的小老鼠真能幹,聽出了音樂裡不一樣的聲音,其實這首曲子還藏著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呢,這是一個關於貓和老鼠的故事,現在媽媽跟你們來說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教師和著音樂講述故事)

媽媽把故事講完了,剛才音樂響的時候媽媽的腳步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媽媽的腳步是這樣的呢?音樂輕的時候媽媽的腳步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媽媽的腳步是這樣的呢?為什麼媽媽會嚇一跳呢?那嚇一跳的時候是什麼音樂啊?我嚇了一跳,你有什麼感覺?(然後引導幼兒說出嚇一跳的感覺嘗試做嚇一大跳的動作。讓幼兒分別學習腳步重與輕的動作。)

評析:本環節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嚇一跳的感覺嘗試做嚇一大跳的動作。讓幼兒分別學習腳步重與輕的動作,解決活動中的重點。

3、看圖譜聽音樂講故事,讓音樂與圖譜提示的'符號及故事情節線索建立聯絡。教師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欣賞音樂。

我的小老鼠表現得真好,媽媽把去廚房的路都畫下來了,你們看這是什麼?是老鼠的腳印,我們看看這些小老鼠的腳印有什麼不一樣的?為什麼?想想剛才的音樂,看看這裡的腳步,我看哪個小老鼠能發現其中的祕密。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你們說的是不是這樣的。(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再次欣賞音樂)

離大懶貓遠時,走路重一點,腳印顏色深;當走到大懶貓身邊的時候,小老鼠走路特別輕,腳印顏色淺,跳舞的時候腳步特別輕快。

幼兒聽音樂,指圖譜。

這麼多的腳印告訴我們去廚房的路,咱們也順著小老鼠的腳印去找東西吃吧?但是媽媽有一個要求,看著這些腳印,一個腳印我們走一步,會不會啊?(教師指圖譜幼兒學看,坐在座位上,用腳來踩出腳步,感受音樂的節奏。)

幼兒聽音樂模仿小老鼠走路。

這麼多小老鼠的腳印告訴了我們小老鼠在去廚房的路上是怎麼走的,我們來學學小老鼠走路吧,但是要跟著音樂,一步一步有節奏的走,音樂響的時候我們可以走的響,音樂輕的時候我們要走的輕點。媽媽先請一個小老鼠來試試,再請別的小老鼠一起去找食物。(幼兒跟著音樂走路,進行1-2遍)

評析:這一環節主要是根據圖譜理解樂曲內容,引導幼兒幼兒分辨樂曲第一段中的不同力度,並請幼兒加以表演,有效地解決了活動中的難點。

4、聽音樂做遊戲。

幼兒欣賞第二段音樂,創編小老鼠在廚房吃、喝、跳舞的即興舞蹈。

現在我們聽著音樂來做個遊戲,叫貓和老鼠,請一位老師做貓,其他小朋友做老鼠,我們廚房悄悄的拿吃的東西,聽到那個音樂的時候小貓要伸個懶腰,小老鼠要停止不動,等貓睡下了,我們繼續出發,主人準備了很多吃的,拿到吃的之後,我們就拿在手上,悄悄地走回來。(遊戲進行2-3遍)

評析:這一環節通過引導幼兒進行即興舞蹈,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的動作,並引導幼兒互相學習,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5、活動結束。

t:我們小老鼠真能幹,沒有吵醒小貓,吃了這麼多好吃的,我們還是悄悄地走回我們的家吧!聽音樂走出活動室。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懶貓》

一隻小老鼠肚子餓得咕咕叫,他想到廚房裡偷吃東西,可去廚房的路上有一隻大懶貓正在睡覺,這可怎麼辦呢?小老鼠想了想,於是就輕輕地輕輕地往廚房走去,當走到大懶貓身邊的時候,它走得更輕了,這時大懶貓突然伸了個懶腰,可把小老鼠嚇了一大跳,大懶貓醒了沒有?沒有,它接著又睡著了,小老鼠這才輕輕的走到了廚房,來到廚房後她又吃又喝,吃飽喝足後還跳起了舞呢。

三、活動後反思

音樂欣賞,是一種有意識地反覆傾聽音樂的活動,理解是音樂欣賞的重要基礎和保證。這種理解既包括對樂曲情緒、也包括對樂曲所表達內容的理解及樂曲結構和表現手法的理解。理解不僅有語言的表現,更有表情、肢體動作的表現。小班幼兒對音樂理解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雖然他們能對生動形象、節奏鮮明的樂曲有反應和感受,但並一定能完全理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運用多種策略去引導孩子感知音樂的內在魅力。在享受的同時去分析、理解和表現。在音樂欣賞活動中,什麼樣的指導策略才能真正激發幼兒的興趣,尊重幼兒的個人經驗與音樂偏好,尊重幼兒對音樂的獨特理解與表現,讓幼兒嘗試自主欣賞音樂呢?本次活動我運用了以下策略:

1、情境渲染策略:無論何種樂曲,都會表達某種情感或是描述某種場景。本次活動我便以《小老鼠和大懶貓》的故事讓孩子們在教師帶動的氛圍中去感受、理解音樂。這裡的情感感染既有前期環境的創設,也有教師語言、肢體的引導。

2、嘗試體驗策略:教師要掌握引導的藝術,不要以過多的語言、過於具體的描述來表現自己對音樂的聽賞,要讓幼兒從聆聽引發感受、做出表現,說說對音樂的感覺、想像,配合音樂做即興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表演等等。就是說除了聽覺之外,還藉助了動作、語言、圖畫等多種方式的結合,幫助幼兒體驗音樂、增強感受。本活動中教師出示了與音樂相應的圖譜,引導幼兒調動多種感官主動充分地體驗音樂。除了聽覺之外,還藉助了動作、語言、圖畫等多種方式的結合,幫助幼兒體驗音樂、增強感受。並鼓勵孩子進行個性化的再創造。

總之,小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比較單純,容易被生動有趣的情節和色彩鮮豔的活動教具所吸引,活動往往受環境、氣氛的影響。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音樂欣賞的目標設計相應的音樂環境,通過氣氛渲染,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使他們情為之而動,聯想位之而生,在整個活動中都能保持好奇心,讓他們始終處於充滿期待的位置上。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8

【教學目標】

1、在說說聽聽看看的過程中,逐步熟悉歌曲內容,嘗試與朋友兩兩結伴演唱,感受歌唱活動的樂趣。

2、在用肢體動作展現新鞋的同時,感受3/4拍歌曲輕鬆舒緩的特點,體驗擁有新鞋時愉快的心情。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認知準備)幼兒有結伴演唱的經驗、已學唱過三拍子的歌曲。

(材料準備)課件《請看我的新鞋》、新鞋子若干雙。

重點:熟悉歌曲內容,初步學唱。

難點:感受3/4拍歌曲輕鬆舒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小小蒲公英

幼兒集體演唱歌曲《蒲公英》

指導及點評:唱“嗡嗡叫”時吐字要清晰,最後“啦啦啦”的部分要唱得連貫,注意氣息的替換,提醒幼兒不要叫,控制自己的音量。

二、說說我喜歡的鞋

過渡:剛剛我們去到了大自然中和蒲公英和蜜蜂在一起歌唱在一起玩耍,你們看王老師的鞋子和你們的鞋子已經有些髒髒的了,我們一起去換雙新鞋子好不好?

1、欣賞圖片——課件:播放漂亮的新鞋

提問: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新鞋子裡面有哪些鞋子?有沒有你喜歡的鞋子?

(幼兒自由發言,說說不同種類的鞋子、自己喜歡的鞋子等)

2、介紹新鞋

提問:如果你有雙新鞋子,你會用什麼方法來介紹介紹你的鞋子呢?(教師提供鞋子)

引導幼兒可以從鞋子的外觀、種類、作用、還有誰給我買的等方面進行介紹。

三、請看我的新鞋(重點)

過渡:今天有兩個小朋友給我們中一班帶來一首有關他們新鞋子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看他們在歌曲裡是怎麼樣介紹自己的新鞋的?

1、欣賞歌曲(播放歌曲欣賞,初步回憶歌曲內容)

提問:聽到了嗎?他們在歌曲裡面是怎麼樣介紹自己的新鞋的?

小結:伸出你的腳,伸出你的腳,伸出你的右腳;伸出你的腳,伸出你的腳,伸出你的左腳。請看這雙新鞋,它有多麼漂亮,請看這雙新鞋,它有多麼漂亮。

2、感受節奏(難點)

提問:這麼漂亮的一雙新鞋,我們怎麼來表現這雙鞋的漂亮的呢?讓我們跟著旋律的節奏來動一動吧!(播放歌曲欣賞,教師做動作,引導幼兒發現歌曲三拍子的特點)

小結:發現了嗎?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曲子,它的節奏特點是強弱弱,整首歌曲非常舒緩,就像要讓所有人看清楚我們的新鞋子有多漂亮,所以我剛剛在每一小節的第一拍伸出我的腳,強調這雙新鞋的美麗,之後我們輕輕地拍我們的腿,很輕鬆,就好像我們有了新鞋,心情非常愉快。

提問:想不想自己跟著歌曲來做做動作,來展示下你的新鞋呀?(播放歌曲)

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展現新鞋,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3、理解歌詞

過渡:你們表演得真不錯,那麼這兩個孩子到底會怎麼展示他們的鞋呢?會不會和我們孩子們想的一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播放歌曲MTV,驗證歌曲內容。

四、唱唱我的新鞋(重點)

1、朗誦歌詞(播放歌曲伴奏)

過渡:我們的孩子們真棒,基本都說對了,那麼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的節奏一起來拍拍手,念念歌詞吧!

2、跟唱歌曲

過渡:讓我們再跟著伴奏一起來唱唱這首有趣的歌吧!

鋼琴伴奏,引導幼兒跟著旋律節奏演唱歌曲

3、學唱歌曲

播放歌曲伴奏,引導幼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集體)

兩兩結伴合作演唱歌曲

“現在去找一個好朋友,兩個人一起唱唱這首歌曲,互相展示一下你們的新鞋吧!”

教學反思

《我愛我的小動物》這是一首問答式歌曲,旋律簡單,句子短小,特別貼近幼兒生活。適合幼兒學唱。

首先,我抓住——“興趣”使幼兒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輕鬆快樂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的旋律和趣味。本次活動中,我以情境貫穿始終,通過參加動物王國的音樂會、與小動物唱歌等形式,吸引幼兒自然地投入到活動中。

其次,我根據幼兒愛玩、好動的特性,利用生活情趣的遊戲來引導幼兒的音樂興趣。在遊戲中幼兒充分積極主動,在這樣愉快的環境中,有目的地進行音樂訓練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如:我讓幼兒來模仿小羊、小雞、小鴨、小貓各種動物的聲音,把各種動物的叫聲模擬成節奏型,不僅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學習興趣,同時還調動了他的主動性。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另外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首歌曲歌詞太長,讓孩子一直說、唱,別說孩子,就連老師也會感到力不從心。我應該在孩子唱過一遍後,以欣賞的形式,繼續加深幼兒對歌曲的印象。而不是一味的讓幼兒又是唱又是跳。同時,從中我還發現老師的引導,鼓勵在活動中也非常重要,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幼兒能夠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進行創編,促進了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如果從新再上一遍,我會新增聽唱的環節,來緩解壓力。另外,在拓展延伸方面,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而不是一味的牽動著幼兒的思想。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19

活動內容:

咿呀咿呀喲

設計思路:

這首樂曲選自《王老先生有塊地》,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咿呀咿呀喲”樂句反覆出現,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欣賞需要。新《綱要》指出,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在活動設計上,教師力求讓幼兒通過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辨識固定樂句,充分感受音樂節奏,並藉助鋸木頭、擦汗、洗澡等遊戲情景幫助幼兒反覆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從而體現“玩中學”的教育理念。遊戲情境的營造和幼兒想象能力的激發需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教師藉助一小塊彩色紗巾巧妙地幫助幼兒搭建起想象與表現的平臺,豐富了幼兒表達、表現的手段。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辨識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喲”,並用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活動準備:

1、彩色紗巾、音樂、播放機

2、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譜,粉筆一支。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樂曲

(教師和幼兒在脖子上系一塊紗巾進場)

1、聽音樂,尋找其中反覆出現的樂句

(1)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段特別有趣的音樂,這段音樂裡有一句話特別有趣,看看誰能找出來。

(師幼一同欣賞樂曲,教師隨音樂節奏輕微擺動身體,當出現“咿呀咿呀喲”樂句時,教師與幼兒目光交流、呼應。)

(2)、再次欣賞,請幼兒聽到“咿呀咿呀喲”時,請大家揮揮小手。

師小結:呵,這個“咿呀咿呀喲”有點調皮,有時會出來和我們打招呼,有時我們等它好久都不出來。

2、根據圖譜尋找固定樂句出現的規律

(出示圖譜,教師隨音樂用粉筆眼波浪線描畫,在樂句“咿呀咿呀喲”出現的時候,用明顯的擺動動作畫出鋸齒線,以突出樂句和音樂節奏)

3、用身體動作表現固定樂句。

師:原來“咿呀咿呀喲”會和我們捉迷藏,它不是每一句樂句都出來的。我們再來聽一聽、找一找,聽到“咿呀咿呀喲”的時候就跳跳舞吧!

(教師示意幼兒解下紗巾,隨音樂自由做動作,在“咿呀咿呀喲”處揮舞紗巾)

二、表現固定樂句的節奏

1、以森林裡小動物造房子為主題引出“鋸子”“大樹”,進行樂句的表現

師:森林裡的動物們想要造一座大房子。誰願意來當小木匠?

幼:我願意。

師:小木匠需要一把鋸子來鋸木頭,變變變,我的鋸子變出來了。(教師將紗巾拉直,幼兒紛紛模仿)

幼:我的鋸子也變出來了。

師:好,我們一起來練練鋸木頭的本領。注意要在“咿呀咿呀喲”出現的時候才能鋸哦!

(師幼手持紗巾坐在位子上,聽音樂在固定樂句出現的時候來回拉動紗巾,以表示鋸木頭的情景。)

2、分角色進行樂句的表現

師:本領練好了,看看這裡幼沒有木頭?(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呀,這裡有一棵大樹,哪個小木匠先來試試鋸木頭?(教師請一幼兒合作演示鋸木頭。教師一邊哼唱,一邊示意該幼兒在“咿呀咿呀喲“的樂句處來回在教師手腳關節處拉動紗巾。隨後,教師做出手臂、肩膀等處關節突然垂落的動作,以表示木頭被鋸斷了。)

師:大家想不想來鋸木頭?被我摸到頭的小朋友趕緊到前面找個空位置變成一棵大樹吧。三、二、一……呀。出現了一片森林!(被邀請的幼兒模仿教師將紗巾蓋在頭上,伸展肢體扮演大樹,教師調整個別幼兒的站位。)

師:其他小朋友都來當神氣的小木匠,帶上鋸子,去找一棵大樹,站在大樹的身邊。(教師適時指導幼兒,使每一個幼兒都有夥伴)

幼兒隨音樂合作表現

師:好了!木頭鋸好了,抱著自己的木頭回家吧!(幼兒相擁回到位子上。)

3、稍作調整,互換角色進行遊戲

師:鋸木頭好辛苦,趕緊拿毛巾擦擦汗吧!(師幼一同隨音樂表現拿毛巾扇風的情景,在“咿呀咿呀喲”出現的時候,按照節奏在臉上輕拍表示擦汗,教師與個別幼兒互動,按節奏給幼兒擦汗。)

師:休息好了,我們接著鋸木頭吧。剛才當小木匠的小朋友現在變成一棵大樹吧!(幼兒互換角色,合作遊戲)

三、結束部分

師:木頭鋸好了。小木匠們除了許多汗,我們一起來洗個澡吧!(教師高舉紗巾團成蓮蓬頭,幼兒自然聚集到教師身邊。)

師:拿好你的洗澡海綿球,一起來搓搓搓……

(幼兒將手中紗巾團成團變成小浴球。和教師一同隨音樂表現洗澡情景,在“咿呀咿呀喲”樂句處,有節奏地搓洗身體的各個部位。)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0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奧爾夫音樂中不同樂段的旋律長短快慢,能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不同。

2、能夠使用樂器串鈴、手鼓、小木魚,來表現不同樂段的節奏。

3、使幼兒能通過圖形初步瞭解音樂旋律

4、培養幼兒模仿和創造節奏的能力。

5、讓幼兒能感受到合聲之美,培養其穩定的節奏感。

二、活動準備:

1、奧爾夫音樂《森林之王》

2、黑板一塊,紅黃藍粉筆各一支,白色粉筆一支

3、串鈴、鼓、小木魚若干

4、音樂《小火車》

三、活動過程:

1、入場-匯入

聽著音樂《小火車》,帶領幼兒在歡快的節奏中跳著進場,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座位事先已圍成半圓形狀,黑板在圓心。)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跟著跳的音樂好聽嗎?聽到那‘嗚嗚嗚’的聲音,小朋友們知道那是什麼嗎?”

幼兒:“是火車。”

教師:“對啦。現在,我們正跟著小火車,一起開進了一座大森林。”稍停頓。繼續說:“熱鬧的大森林裡,平時都會有許多小動物,它們一起玩遊戲,可開心了。只不過今天,不知道為什麼,只有樹葉在沙沙作響。小動物們全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們知道為什麼嗎?”

幼兒開動腦筋回答。

教師:“嗯,大家的回答都很有道理。可是讓小動物躲起來的真正原因啊,是因為今天,我們的森林之王——獅子,帶著他們的孩子,小獅子們,來森林裡巡視啦!所以我們的小動物們,全都害怕得躲了起來。”教師作大獅子要吃人的姿態撲幼兒。

幼兒笑。

教師:“瞧瞧我像什麼?”

幼兒:“大獅子。”

教師:“可不是麼~不過老師可不是真的大獅子。真的大獅子呀,在接下來給小朋友們放的一段音樂裡。小朋友們仔細聽聽,感受一下。聽完之後告訴老師。從音樂裡你聽到了些什麼,感受到了些什麼,好不好?”

幼兒:“好。”

2、感受、聆聽

教師:“噓——我們要保持安靜哦,不要讓大獅子發現我們。仔細聽好了。”

教師播放音樂。

同時作音樂圖譜。播放第一段,樹葉沙沙作響的二分音符節奏時,教師開始跟著音樂在黑板上第一行用藍粉筆畫豎波浪線。播放到第二段,大獅子入場時,老師作出嚇一跳的表情,開始慎重地用紅色粉筆在黑板第二行畫下四分音符,表示大獅子走路節奏的大波浪線。等到第三段出現時,老師露出喜悅表情,用黃色粉筆在第三行畫下八分音符,表示小獅子走路節奏的小波浪線。在第四段合聲樂段出現時,用白色粉筆畫圈圈表示。

音樂播放完之後。教師提問。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從音樂裡聽到了什麼?”

幼兒舉手回答問題。“獅子”“有沙沙聲”“有小動物出來”“突然很快的”“有很大獅子。獅子又走了”等等。

教師:“剛才老師,也和小朋友們一起很認真地聽了一遍。老師把自己聽到的都畫出來了。小朋友們看。”

指著第一行藍色豎線:“一開始啊,老師聽到了沙沙沙沙的聲音。像不像樹葉被風吹動的聲音呢?”幼兒回答像或不像。教師接著說:“嗯,因為這個沙沙的聲音很慢,它是這樣‘沙——沙——’地在響。這時候的森林很安全,所以我們用藍色的豎線,代表樹葉在響。跟老師一起,把手放在你的頭頂,輕輕轉一轉——沙——沙——”教師手放頭頂,示意幼兒一起做。

接著,指著第二行紅色大波浪線:“大家正在奇怪為什麼只有樹葉在響呢。接著呀,原來有一群,大獅子,‘吼’!來了。”幼兒驚慌。

教師接著說:“看看他們的步伐,是怎樣的?誰來模仿模仿?”

幼兒舉手,模仿大獅子“咚、咚”地走。

教師:“實在是太像了。大獅子就是這樣‘咚、咚’地走。讓我們用腳來模仿大獅子咚咚走好不好?”教師示範幼兒跟其一起,用腳踏地板,踏出四分音符。

教師:“因為大獅子太危險了。所以我們用紅色的大波浪來代表它。接著呢,讓我們看看有誰來了。緊緊跟在大獅子後面的,大家來猜一猜?”

有幼兒猜出是小獅子。

教師指著第三行黃色小波浪:“沒錯。緊緊跟著大獅子的,是一群聰明健康的小獅子。他們個子小,所以腳步也比大獅子們要快。誰能來模仿一下小獅子怎麼走的?”

請幼兒表演一下小獅子的走路“噠噠噠噠”。

教師:“真棒。小獅子走路就是這樣‘噠噠噠噠’。讓我們用雙手拍腿,模仿小獅子走路的聲音好不好?”教師領幼兒一起拍腿,拍出八分音符。

教師:“那有哪個聰明的小朋友知道,這白色的圈圈,老師在畫的是什麼呀?”

幼兒回答是大家一起來。

教師:“是的。最後這個白色的圈圈呀——”教師手在空中畫圈,“就是告訴大家,我們一起來。所以樹葉啊,大獅子啊,還有小獅子,一起發出聲音,就變成了我們剛才聽到的,好聽的音樂了。我們就來再聽一次音樂,看看是不是黑板上的這樣。”

教師再次播放音樂。

3、感知樂段

教師:“現在,讓我們看著圖。用我們的手,來一起把樹、大獅子、和小獅子都表演一遍好不好?我們再複習一下。樹——(把手放在頭頂轉動,嘴裡發出‘沙——沙——’的聲音);大獅子——(用腳‘咚、咚’踏地板);小獅子——

(用手‘噠噠噠噠’拍大腿)。太棒了。那我們現在分成三組,請一些小朋友當樹,一些小朋友當大獅子,還有一些小朋友,當小獅子,好不好?”教師給幼兒平均分成三組,分別是樹組,大獅子組和小獅子組。

教師:“好了。那我們現在,就跟著音樂,一起把我們剛才畫出來的圖形用動作表示出來吧。記住咯,第一段的時候是樹組,第二段是大獅子組,第三段,才是我們跟著大獅子的小獅子們,最後大家一起來。千萬不要弄錯順序哦。”

幼兒應和。

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幼兒一起用雙手錶現出音樂。先是二分音符的“沙——沙——”再是四分音符的“咚,咚”。接著是八分音符的“噠噠噠噠”。最後教師在空中畫圈,引導幼兒一起有節奏地用手錶現出來。

4、使用樂器表現

教師:“好的。剛才大家表現太好了。不過還有一樣東西是不能缺少的。看。”出示串鈴。

教師:“大家聽聽——沙——沙——這個像什麼聲音?”

幼兒因為有了剛才的課作前提,會回答像樹。

教師:“對了。那我們把串鈴分給樹組。等一下呀,我們就用串鈴發出樹葉的沙沙聲。還有這個——”出示手鼓。教師輕擊手鼓,發出“咚,咚”聲。“這個像什麼?”

“大獅子走路。”

“對了。那我們的手鼓,就交給大獅子組,一會兒啊就不用跺腳了,我們直接用手鼓表示大獅子的走路聲。還有這個——”出示小木魚,“噠噠噠噠”輕擊。“這個是誰呀?”

“小獅子。”

“嗯,那我們就把小木魚給小獅子們,表示走路。”

教師:“好了,大家手裡現在都有了樂器。那讓我們用樂器,來聽音樂演奏吧。”

播放音樂。示意幼兒跟著音樂演奏。

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可以演奏兩遍。第二遍的時候,教師說:“接下來,我們可以交換你們手裡的樂器,大獅子組的小朋友,可以去當樹或者小獅子,小獅子組的小朋友呢,可以去和樹組和大獅子組的小朋友交換樂器。現在我們換一換,來變一下身份。”

幼兒互換完畢。

教師:“現在我們都交換過身份了。再跟著音樂來一次吧。看看哪個小朋友完全不會被身邊的小朋友帶跑,還是堅持自己的角色。老師放音樂咯!”

放音樂,讓幼兒跟著一起用樂器表演。

5、退場

教師:“大家都表演得太好了。不知不覺,我們在森林裡呆了一個下午,現在,又要開著小火車離開森林了。請小朋友們,把手裡的樂器,輕輕放回籃筐。”幼兒將樂器放好。

教師:“今天玩的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好了。現在我們要開著小火車走咯。請小朋友們跟著小火車的音樂,排好隊,去洗手或者喝水。”

放《小火車》的音樂,讓幼兒跟著音樂退場。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1

目標:

1、通過欣賞《洋娃娃的葬禮進行曲》體驗感受傷心的音樂。(重點)

2、用動作、表情等來表達悲傷和快樂的心情。(難點)

3、在結伴舞蹈活動中進一步體驗和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準備:故事圖片三幅;場景佈置、公主和王子的角色;樂曲磁帶和錄音機。

過程:

一、引出欣賞內容,感受悲傷的樂曲性質。

1、安靜傾聽音樂,造成相應的氛圍。

提問:聽了曲子心情怎麼樣?

2、教師隨著樂曲講述事例。

提問:你想起了哪些傷心、難過的事啊?

二、配樂故事欣賞,進一步感受與表現音樂表達的情感。

1、這個曲子還講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教師隨樂講述)

提問:小矮人們看到白雪公主死了都怎麼樣?你傷心的時候是什麼表情?怎麼哭的?(我們來哭一哭)

2、這次我們看著美麗的圖畫來聽音樂裡的故事。

提問:白雪公主有沒有醒啊?我們幫小矮人想想辦法讓她醒過來吧!

三、通過表演,嘗試用動作、表情表現悲傷的情緒。

現在,我們就是小矮人。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直到王子救活公主。

四、即興舞蹈,體驗快樂情緒。

白雪公主醒過來了!!讓我們快樂地跳舞吧!

五、延伸:一起為公主和王子舉行婚禮。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夏》,能初步唱準歌曲中的象聲詞“轟隆隆”“嘩啦啦”“呱呱呱呱”。

2、用拍節奏的方法掌握歌曲節奏。

3、能注意傾聽同伴與教師的歌聲,較協調一致地唱歌。

活動準備:

1、初步瞭解夏天的氣候特徵和自然現象(前期豐富)

2、《小朋友散步》《下雨啦》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小朋友散步》匯入

老師與幼兒一起跟隨音樂,表現小朋友睡覺——起床——散步——打雷——下雨——回家的一系列動態

(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表現與別人不一樣的動態,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

二、學習歌曲

1、提問引起興趣,學習歌詞

(1)打雷啦,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掌握轟隆隆)

(2)嘩啦啦,是什麼聲音啊?是下大雨還是小雨呢?(嘩啦啦,下大雨)

(3)下大雨啦,小青蛙會幹什麼呢?(呱呱呱呱叫)

2、跟隨節奏念歌詞

(1)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念歌詞

(2)重點練習節奏型,可以引導幼兒用拍手、拍腿或拍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這兩個節奏型。

3、學習歌曲《夏》

在旋律的伴奏下唱出歌曲《夏》,鼓勵幼兒邊拍出歌曲的節奏邊演唱歌曲

三、結束放鬆遊戲《下雨啦》

在有雨聲的音樂中參與音樂活動,體驗即興舞蹈的快樂與奔放。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3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準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遊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並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遊戲《聽音學走路》:啟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4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音樂選自海頓的第94交響曲片段,音樂有較明顯的強度與力度變化。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故事、圖譜來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結構與強度、力度的變化,並引導孩子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的變化來表現樂曲力度結構的變化。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表現的強力度給人的驚愕、震撼的感覺。

2、願意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結構的變化。

活動準備:

圖譜,紙偶,音樂

活動過程:

一、看圖譜聽故事,理解圖譜所表達的意思。

二、看圖譜聽音樂講故事,讓音樂與圖譜提示的符號及故事情節線索建立聯絡。

1、完整欣賞:你聽到音樂裡一個什麼聲音很特別?

2、聽到這個聲音的時候小老鼠怎麼了?你有什麼感覺?

3、嘗試做嚇一大跳的動作。

4、完整欣賞:小老鼠怎麼走路的?圖譜裡小老鼠的腳印為什麼不一樣?

5、模仿小老鼠走路。

三、看圖譜玩遊戲,感受音樂的結構與強弱變化。

1、理解遊戲的玩法。

2、聽音樂遊戲。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5

【活動目標】

1、跟隨兒歌韻律協調地念詞。

2、仿編兒歌中的動物名稱及叫聲。

3、初步掌握5以內的數。

【重點難點】

1、感受兒歌韻律,瞭解兒歌內容。

2、能根據遊戲內容進行想象創編。

【活動準備】大白鵝,小白鵝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引出主題。

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袍子,說話伸脖子,走路擺架子。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大白鵝走路的樣子。

二、傾聽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

——大白鵝有5只有頑皮的小白鵝崽崽,它們很喜歡和媽媽玩捉迷藏的遊戲,請你們仔細聽老師唸的“兒歌”,幫大白鵝找找小白鵝躲到哪裡去了?

1、教師示範邊念兒歌邊用手指謠的方式表現兒歌。

2、引導幼兒一起以手指謠的方式有韻律的念兒歌。

三、仿編兒歌。

1、引導幼兒將小白鵝替換為其他的動物及其叫聲(如小花狗、汪汪汪;小花貓、喵喵喵)

2、逐步將兒歌中的量詞”5只”減到“4只、3只、2只、1只,增加遊戲趣味性。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26

設計意圖:

在“小司機”主題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去馬路邊觀察來來往往的車輛,一起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在區域活動中體驗做一名小司機的快樂。在孩子們積累了有關汽車的知識經驗後,我設計了集體活動“怪車軲轆轆”,旨在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賞、歌唱、遊戲,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和音樂來表達、表現。

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說說、唱唱變出的《怪汽車》。

2.知道汽車的主要特徵,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3.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Flash動畫“怪汽車”,畫板,蠟筆。

2.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圖片,塑封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紅色、黃色、黑色的圓形輪胎圖片若干,雙面膠。

3.歌曲《汽車開來了》、《汽車軲轆轆》。

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幼邊唱著歌曲《汽車開來了》,邊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2.你開著什麼車到森林裡來玩?(我開著摩托車、汽車、助動車,等等。)

3.美麗的森林到了,我們把車停好坐下來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車》

(一)播放Flash動畫《森林新發現》

1.今天森林裡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看!它們在森林裡發現了什麼?(它們發現了西瓜、草莓和蘋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著“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狐狸警察為什麼叫他們停下來呢?(因為馬路上不能隨便滾東西。)

3.哎呀,那可怎麼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4.幼兒自由討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辦法,肯定幼兒的合理想象。

5.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動畫《西瓜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你們怎麼知道這是一輛西瓜車?(因為有輪子、方向盤、門。)

2.一輛西瓜車變出來了。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車在馬路上開很奇怪。咦,這是什麼怪汽車呀?我們一起來告訴狐狸警察這是一輛什麼怪汽車吧。

3.師幼共同編唱歌曲《汽車軲轆轆》。

(三)播放Flash動畫《蘋果車》《草莓車》

1.小老鼠、小螞蟻會怎麼運蘋果和草莓呢?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對汽車主要特徵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給蘋果、草莓裝上輪子、方向盤、窗戶、門,就能變成車了。)

2.鼓勵個別幼兒編編、唱唱“蘋果車”和“草莓車”。

三、變怪汽車

1.小兔、小老鼠、小螞蟻開著怪汽車高高興興地回家嘍。森林裡的其他小動物也想變出怪汽車開回家,我們現在就來幫助它們,好嗎?(幼兒自由想象、講述想變的各種怪汽車,如奶糖車、太陽車等。)

2.教師示範變怪汽車。

①畫怪汽車。②圖片拼裝怪汽車。如教師選擇一張鞋子圖片做車身,然後問幼兒給這輛汽車裝幾個輪子,隱含數數的內容。

3.師幼共同唱唱、玩玩變出的怪汽車。

四、幼兒拼裝怪汽車

教師提供各種車身圖片和輪子圖片,讓幼兒自由拼裝。

延伸活動:音樂遊戲“怪汽車開來了”。(教師變化節奏彈奏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並進行歌表演。)

附:怪汽車

今天森林裡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它們在森林裡發現了西瓜、蘋果和草莓。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著“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哎呀,那可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小兔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裝上輪子,把西瓜變成了西瓜車。小老鼠把蘋果變成了蘋果車,小螞蟻把草莓變成了草莓車。它們開著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教學反思:

根據小班孩子的喜歡汽車。愛玩汽車的特點,活動在歡快的旋律中開始,讓幼兒做一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