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來源:才華庫 6.08K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

一、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

讀後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

二、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1

世界上有兩樣不會改變的東西,一個是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個是深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信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我的信仰就是我的人生奮鬥目標。

十六年前的一天,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了,這個小生命就是我。迎接我的除了父母的欣喜之外,還有別人的偏見和歧視。可就是這樣,爸爸媽媽頂住了世俗的偏見,對爺爺奶奶說:“放心,我們的女兒一定會出息的。女孩未必就不如男孩!”

在我成長的路上,媽媽就像一片藍色的湖,給我溫柔、無私的愛;爸爸就像一座巍峨的山,給我堅定、慷慨的情。他們用雙手托起我的生命之舟,用愛滋潤我幼小的心靈,讓我健康快樂地成長。從小就一直聽爸媽給我講花木蘭替父從軍以及居里夫人提煉鐳的故事,我由此立志:“誰說女孩不如男孩,我要自信,我要自強,我要成功!”

我沒有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從升入國小到現在,我一直是班幹部,還曾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我每每取得成績時,爸媽都會同我分享我的喜悅,他們臉上露出的笑容更自信了。那些原來說我們家可惜生了個女孩的人,現在也開始對我嘖嘖稱讚。可以說,在這十六年的風雨兼程中,是我的努力和信仰讓我不斷從成功走向了新的成功,在今年的九月,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高中,開始了為期三年的高中生活。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正在努力追求下一個我想品嚐的“蜜果”。高中是我所走人生路上的關鍵一步,沒有什麼是高不可攀的,我將以百倍的信心去迎接挑戰。儘管成功路上困難重重,但我堅信:“追求永遠不會遺憾。”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的前途一定會更加美好。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永遠不會改變,我的信仰也永遠不會改變!我憧憬著自己手捧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爸媽一起向世界大聲宣告:“誰說女孩不如男孩!”的那一刻,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早日到來,我的目標,我的信仰,我的北斗星,我會為此加倍努力。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2

儒家以孔子為信仰,所以儒學流傳百世,經久不衰;佛教以釋迦牟尼為信仰,所以廟宇遍佈全球,香火不斷;__以耶穌為信仰,所以西方人精神強大,日益富強。

信仰,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力量。

信仰可以是物是人。還記得小時候動畫片的主人公總是手指著天,大喊“賜予我力量吧!”於是真就成了無敵的英雄。但是無謂的信仰冥冥之中是否真能帶來神力呢?那就不得而知了。對於清真教徒而言,豬就是他們的神,所以清真餐館到處都是。在豬肉都快變成米飯的社會裡,這麼一塊不吃豬肉的地兒異軍突起,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可清真教徒不為所動,堅決不吃豬肉,因為這是他們的信仰。由此可見,信仰可使人擺脫世俗的目光,只專注於自己心中的信念,可謂難得。

到拉薩去遊玩,一路上看見不少人全身著地,匍匐向前。那衣服或沾滿灰塵或破舊不堪,可他們臉上卻是光芒四射,因為心中有信仰,所以他們才能從千里之外,一路行著三步一叩九步一跪的大禮來面聖,來朝聖。由此可知,信仰是無堅不摧無所不能的。

信仰能讓人放棄吃豬肉,能讓一個意志力薄弱的人成為虔誠叩拜的信徒,甚至能讓人擁有與惡勢力對抗的勇氣。

信仰,同時也是一種倚仗。

記得我與一朋友去旅行,他是個信佛的人,與我這個無信仰的人相比,他的旅途更添一種奇異的安全感。他逢廟必進,逢佛必拜,樂於行善,且渾身有一種寧靜的感覺。他說,即使他在旅途中遇險,或是無路可走,也會有無處不在的廟宇陪著他。他只要聞見那香火的味,聽到和尚的誦經聲,便有受蔭庇的無畏之感。登時,我便惴惴不安起來,覺得心中沒個念想的東西,便會無可倚仗,而那古樸的廟宇,寡淡的素食何嘗不是一種讓人信賴,給人溫暖的力量呢?

信仰,是無形中使你的心充實飽滿,讓你無憂無懼的力量。但信仰又不同於父母的懷抱,它能讓你脫離懷抱,獲得力量,去追逐信仰,。

我看信仰,是把無數人的愛與溫暖連結成的一個屋簷,可遮風蔽雨,也可蓬蓽生輝。當你有信仰時,與你有著相同信仰的人就將愛分給了你,你的愛也歸了別人,這種愛就是一種能撫平你傷疤鼓舞你鬥志的力量。

所以,人不能沒有信仰,就像人不能沒有愛一樣,信仰的力量就是無盡的愛的力量,給予你強大的倚仗,推動你前行的步伐,軟化你心中的仇恨,壯大你光明的志向。而你也不用刻意付出什麼,因為你信之,所以信仰才會有存在的意義:這也就足矣。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3

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汪國真

你沒有俊美的容顏,沒有偉岸的身軀,亦沒有磁性的聲音。但你有一個寬厚的額頭,有一雙智慧的眼睛,你筆下的文字,都具有著激勵人心的力量。對我而言,你是偶像,更是信仰。

“我喜歡出發,凡是到達了的地方,都屬於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流連就會成為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是雙腳,還有未來。”因這首詩,我與你結緣。那時的我迷茫、彷徨,站在青春的起點,卻割不下對童年愉快生活的眷戀,是你讓我明白,青春是多麼珍貴的一段歲月。不斷出發,不斷上落,不斷邂逅新的風景,人生才不虛此行。汪國真,我的偶像,是你教會我年少就要勇敢的闖。

“假如你不夠快樂,也不要把眉頭深鎖,人生本就短暫,為什麼還要栽培苦澀。”我是一個十分敏感而又情緒化的人,這樣的性格,造就了我時常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可自從看了這首詩以後,我便開始對生活微笑,學會接納這世間種.種的不美好。汪國真,我的偶像,你的文的章,總能撫慰我的憂傷。

“流動的生命中,有一種永恆的快樂,儘管,我有時也祁求。有一個讓生命輝煌的時刻,但是,我更樂意,讓心靈寧靜而淡泊。”人生路上困難千萬重,誘惑千萬種,你可曾迷失在那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生活中?你可曾為名利而撒謊,你可曾向冷漠而殘酷的現實投降?在這時,擁有一顆寧靜而又淡泊的心是多麼重要。汪國真,我的偶像,你總能讓我拋掉浮躁,始終保持最初的心跳。

現在追星的人是越來越多,可他們當中有很多人都是盲目而瘋狂的,他們追星的標準就是顏值高就可稱之為偶像,但偶像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在我看來,所謂偶像應當具有正能量、是你所向往並努力想成為的模樣。就像拿破崙之於每一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像丘吉爾之於每一位政治家;就像馬克思之於每一位共產黨員;就像汪國真於我。

真正的偶像,應當是你信仰的代表。我不認為追星有什麼不好,但理性很重要,不可盲目而瘋狂。你要清楚自己的目標,明確努力的方向。讓你的偶像,始終給予你溫暖向上的力量,引領你走向遠方!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4

小草感恩雨露的滋潤;小鳥感恩藍天的哺育;大地感恩陽光的照耀。我要感恩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感恩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感恩同學真摯誠懇的幫助……只有懂得感恩,才有向前的力量,才會萌生積極向上的信仰。

我感恩父母,他們把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從我咿呀學語便是我的啟蒙老師,一邊教我識字,一邊教我做人。《三字經》、《弟子規》我從小便已耳熟目詳。當我表現優秀的時候,總是在我耳邊淳淳教誨不要驕傲,要放眼前方,這時父母是我的催化劑,使我更加積極向上;當我偶爾調皮犯錯的時候,總是教育我要總結教訓,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這時父母是我並不苦口的“良藥”,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當我孤立無援,家是我的避風港,父母是我傾訴的物件,教我學會在逆境中成長。他們就像一個偉大的工程師,築就我的靈魂,滋潤我的心房,見證我的成長。

我感恩老師,他們把我帶到知識的海洋。他們是燈塔,指引我們這群懵懂少年前進的方向;他們是渡船,擺渡了一批的又一批優秀的兒女衝向祖國建設的前方;他們是粉筆、蠟燭,消耗了自己,幫助了別人。為了祖國的未來一身清貧,甘為人梯,從無怨言。

我感恩同學,他們把我帶到這個活躍的班級,使原本美妙的讀書生涯又增加了幾分光彩。在我學習迷惑不解時,耐心地講解,直到我完全理解;在我思想或行為要偏離方向時及時提醒,使我不再迷茫。

我感恩陌生人,感恩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個提醒……

我感恩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讓我們每個人生活充滿陽光;

我更要感恩祖國母親,為我們提供了安定、安逸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感恩無處不在。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學會感恩,要知道恩從何來,把恩惠施與他人;學會感恩,無論你地位的尊與卑、財富的富與貧、年齡的幼與長;學會感恩,這個社會才會充滿正能量,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這個世界將變成人間的天堂!

我們少年兒童要學會感恩,報效祖國的信仰在感恩中萌生,好好學習,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5

人生本來是沒有意義的,但當我們心中擁有了信仰,那麼,人生之路,便有了意義。

信仰,使平靜的小溪充滿力量,只為匯入江海;信仰,使老羚羊放棄生命,只為生命的延續;信仰,使人在血肉模糊之時,仍能堅守陣地,只為民族的勝利。

信仰,使生命由單薄到豐厚,由狹隘到廣博,由浮躁到寧靜。

哥白尼因為對美的信仰,他堅信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和諧美妙的整體,所以成就了墓誌銘中所言:靈魂升於天上。劉偉因為對生命的信仰,他不僅用無臂的身軀在水中游出了獎牌,還用雙腳彈奏出了世上最美妙的鋼琴曲,他用他永不停息的生命向世人一次次證明,生命的神奇。

信仰,是深刻於靈魂的印記。一個人的靈魂因有了信仰而矜持、高貴,不會隨著肉體腐爛而老去。信仰,使靈魂不朽。

還記得李叔同作為風流才子的韻事嗎?不記得了。所有的所有,都在時光裡得以驗證。當時的流言蜚語擋不住這個高貴的靈魂,他拋下紅塵所有,在時人驚詫的目光中剃度為僧,開始他苦心孤詣的修禪生活。他是太有信仰的人,受不了時事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時代的巨輪翻滾得太快,快到世間的價值觀與風氣令他心痛難忍,於是,他放棄紅塵所有,一心修煉,他要用自己的力量超度那些無辜、無奈的苦難百姓。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宗教,自己的朝聖路。信仰是絕不可能強加於身的,所以,靜默地前行,小心地堅守住心中那方寸之地。

猶記得餘秋雨在《沙中隱泉》裡提到的一位老尼。當餘秋雨千辛萬苦發現茫茫沙丘中那令人驚喜的一泉,正兀自高興時,老尼已守在那泉水旁幾十年,靜靜地,不悲不喜。所有的寂寞和悲苦都化作偶然吹來的陣陣清風,使心更加清明、安定。

信仰,於世間萬物都可以。世間萬物,亦皆因信仰而絢麗。

人因信仰而生命不息,萬物因信仰而具有生命力。

信之,仰之,生命才有意義。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6

岸與岸的距離有多遠,只要心堅,那便是咫尺;山與山之間有多險,只要虔誠,那便是無阻;現實與夢想的差距有多大,只要有信仰,夢想不再遙不可及!多少個夜晚,殘損的小樓上,女子單薄的身影在悽慘的月色下,更顯無依,迷茫,悽愴。緩緩的,一滴滴清淚從已經發紅了的眼眶溢位,那是相思的符號,它訴說了女子一世的悲涼。那是自己的家鄉——衛國啊,在那裡,有自己最親的人,有自己一生最美的回憶。然而,此時,不知又有多少鮮血正將之染洗,又有多少兄弟姐妹在這場無休止的殺戮中喪命。“月光色,女子香;淚斷劍,情多長;有多痛,無字想。”國破家亡,自己卻無能為力,那是多大的痛苦啊。不,即使別人不幫自己,我也要用雙手報答我的國家。於是,她用她柔荑般的纖纖細手搬起了一袋袋救濟糧,看著災民們吃到飯時的快樂,她滿足地笑了。她,就是許穆夫人,中國史上的第一位愛國女詩人。她,用愛國的信仰,一磚一瓦地為自己國家的安全加固,她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但,她更是個平凡的愛國者,她只是想像別人一樣,用自己淳樸的內心、愛國的信仰去回報生養自己的地方。也許,我們的力量很薄弱,但信仰會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源泉!

濛濛細雨,雷聲嗚咽,溼了翅膀的蝶兒哭泣著,跌跌撞撞地來到愛人的墳前,山伯,不要擔心黃泉路上孤單無人陪伴,你的英臺這就來陪你。忽然,墳墓炸裂,一身紅嫁衣飛身躍入墳中,那一刻,她笑了,剎那間,洪荒五代,彷彿一道悠遠的光束穿透時間、空間,綻放在她的嘴角。她終於解脫了。墓複合攏,雷雨驟歇,彩虹高掛,一對蝶兒從墓地飛出,蹁躚飛舞。愛情譜寫了美麗的故事,梁祝是最美的字元,雖然淒涼,卻也可歌可泣。是什麼使兩個封建家庭中的孩子有這般勇氣呢?是他們之間忠貞不渝的愛情信仰吧。也許,我們的生命很短暫,信仰卻使生命不再空虛,擺脫了行屍走肉,活出真正的意義!一把輪椅,伴著他度過了大半輩子。18歲忽然殘了腿的史鐵生,感到自己人生的灰暗,於是,他暴躁,頹廢,但真正沉靜下來後他意識到,即使自己的腿殘了,自己的思想仍能運轉。在深刻的反思後,他為自己疊了一隻名為“寫作號”的船,讓自己駛出了絕望的深淵。“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這就是史鐵生,他用殘缺的身體,詮釋了最完美的人生觀。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因為他有信仰,寫作的信仰,對生命尊重的信仰。也許前方的路很險,但只要有信仰,那便是平川坦途!

現在的我們呢,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有健全的身體,沒有封建禮教的摧殘,但我們的靈魂卻不斷地被內心深處住著的惡魔啃噬,冷漠、無情、殘忍、消極成了魔鬼最有力的幫凶,它正囂張地咆哮著,張牙舞爪著,企圖吞噬我們最後的一點思考。我們卻只能無力地掙扎,痛苦、絕望漸漸將我們淹沒。可憐的人兒啊,哪裡才有專屬於自己的曙光呢?以虔誠為紙張,信仰為字元,我要許下最神聖的諾言,用生命祈禱,祈禱信仰的力量能化作利劍,披荊斬棘,為我斬去內心的魔鬼,還我滿心的明亮!

帶信仰一起飛向藍天,因為它,讓我擁有理智之思;帶信仰一起拼搏未來,因為它,讓我不再拾起昨天的錯誤;帶信仰一起遨遊滄海,因為它,讓夢想與現實不再遙遠!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7

去年暑假,爸爸媽媽帶著我們一家去西藏自駕遊。一路上,巍峨的雪山,廣袤的草原,澄澈的湖泊,湛藍的天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震撼我靈魂的,卻是藏族人民對藏傳佛教的信仰。

記得那天,從林芝開往拉薩的路上,我看到一位朝聖者正在虔誠的叩拜,只聽她口中唸唸有詞,雙手合十,高舉過頭向前走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隨後將雙手移至胸前合十。突然從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伸,掌心朝下趴在地上。每次都是膝蓋先著地,然後全身匍匐,額頭輕叩地面。儘管不時駛過的汽車掀起的塵土在他身旁飛揚,他的臉上寫滿了疲憊,但他的眼中卻充滿了堅定,不斷重複著相同的動作。我好奇地問媽媽:“她在幹什麼?”媽媽告訴我:“他在磕等身長頭,這是信仰藏傳佛教的信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我追問道:“那他這樣拜著要去哪裡?”媽媽敬佩地回答:“他要去心中的聖地——拉薩。”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

到了拉薩,這種莊重的拜佛儀式就更加隨處可見了。記得在八廓街的那個晚上,我們看見了一位大約四五十歲的藏族男子,繞著大昭寺不停地五體投地,身旁圍滿了人,我們擠進了人群,在大家的驚呼聲中發現他竟然只有一條腿。在人們詫異的目光注視下,他沉重地磕著頭,又艱難地爬起來。那時我對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繼續向前,一對年輕的藏民夫婦也正虔誠地叩頭,女子的手中有一條繩子,牽著一個兩三歲大的孩子。那個孩子學著父母的樣一,懵懵懂懂地邁開腿,跟在父母身後跪拜。這是一種怎樣的信仰啊!

聽導遊說,雙手合十,象徵領受了佛的旨意和教誨,舉過頭頂,移至面前、胸前表示心、口、意與佛合和為一。只有叩拜時,心發所願,口訴祈求,這樣才能實現心中的願望。藏族人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信念,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大昭寺門前的粗石板,都磨得閃閃發光,平滑無比。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用簡單的叩頭積累功德,祈禱平安與健康,與其說是藏民的信仰,不如說更像一種融入了日常生活的單純而執著的信念。在雪域高原上,默默地、淡定地傳承著,從今世,直到來生。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8

有時候我在想人為什麼可以奮不顧身地去為一件事付出,明知道前路危險重重卻還是選擇了前行,也許這就是信仰吧。

信仰到底是什麼東西啊?我的國中語文老師曾經提過,但是她沒有細講,她只是說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我不明白,怎麼樣才算有信仰呢?信仰一詞最早出現於佛教典籍唐譯《華嚴經》:“一切仙人殊勝行,人天等類同信仰,如是難行苦行法,菩薩隨應悉能作。”信仰,簡單來說是指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說實在的,我一直都不太明白信仰到底是什麼,單看這兩個字我總覺得它是一種很神聖的東西,但到底什麼東西能夠被稱為信仰呢,什麼樣的人才有信仰呢?如果要我自己來理解的話,那我認為信仰就是我相信某種東西並且我敬仰著它。都說有國才有家,那麼什麼是家國信仰呢?我想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可能有些明白了。

為什麼醫護人員能夠選擇逆風前行,馳援武漢,因為對國家的信仰,對醫護人員這個職業的信仰,對某個人真摯的敬仰,對生命的敬畏。

為什麼有無數人在後方默默地奉獻,因為對國家的信仰,這是國事而非事不關己,這是團結的時刻,這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信念,這是告訴所有患者和醫護人員,他們並不是在孤軍奮戰,我們仍是他們堅強的後盾。

為什麼國外疫情嚴峻,醫護人員甚至都沒有很好的個人防護裝備仍然堅持上前線,因為這是工作,這是一個醫護人員應該承擔的責任,醫者仁心,這不僅僅是自己的同胞,更是一條無價的生命,任何一個有良知的醫護人員都無法放任任何一條鮮活生命的逝去,這是一個人成為醫護人員的時候內心的信仰-救人。

著名歌手薛之謙他有一句口頭禪“我的心願是世界和平”,以前不覺得這有什麼,但當我經歷過這場疫情,看到了很多因為天災人禍而逝去的生命的時候,我忽然明白這句話的含義是多麼的高尚,尤其是我看到這麼多人為了信仰而付出的時候,我發覺自己很渺小,每天得過且過,沒什麼遠大理想,我甚至不能擔保自己未來某一天也能像他們這樣為了某樣東西而付出。

我也許明白了,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它讓你無懼生死,勇往直前,讓一個平平無奇的人擁有了成為英雄的能力,我真誠的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信仰,信仰不會讓你迷失在這個紛亂的世界,它會讓你擁有力量並且告訴你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20xx年真的不算平靜的一年,有太多太多不好的事情發生了,但是仍然有一群心懷信仰的人竭盡全力驅散陰霾,我相信“世界和平”不僅僅只是一個心願。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9

沒有永恆的孤獨和絕望,有黑暗的地方,必定有光。那束光,是信仰,是靈魂最原始最熱烈的追求,它在心中某處,在失意之時給人最耀眼的火光。

梭羅信仰自然,他迷戀大自然的神韻,毅然離開了紛擾喧囂的塵世。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梭羅這般快哉有幾人?居住在瓦爾登湖旁自制的一間小木屋內,梭羅享受自然帶給他的一切。在瓦爾登湖垂釣滿天星河,梭羅的信仰使然,而他也從中獲取凡塵千載都難以悟出的哲思。

一個人應當有信仰,更重要的是他要追求他的信仰。人無信仰則躁,在人生中一路荊棘一路風雨,信仰是航燈,使人不至被燈紅酒綠迷惑了眼,不至被紙醉金迷迷亂了心。

與時間對峙,與荒蕪對峙,與冷漠對峙,與世態炎涼對峙,需要我們的信仰。在物慾橫流的這個時代,“權力”和“財富”成了越來越多人的信仰,這是國家的危機,民族的危機。

因為這種信仰,社會充斥著欺騙和冷漠,人與人之間逐漸形成一堵高牆,每個人都成了自己世界中的國王,飛揚跋扈。“小悅悅”事件以後引起的道德反思,各類食品問題帶來的國民恐慌……在經濟的騰飛無法帶動道德的昇華時,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國家無信仰則亡,民族無信仰則衰,社會無信則亂,我們現在的所謂信仰,不過是被慾望包裹,失去最初的光亮。我們要做的是瓦解心牆,對於物慾僅是追求而非迷戀,只有每個國民有著自己最初的信仰,那麼這股力量將會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正如梭羅信仰自然,那是孩童般純真,是未雕飾的玉一般純潔。被生活洋流推著走的人們,也許該停下來找回原本的信仰。那才是人生的光。

“且放白鹿青崖間”是太白豪邁內心的信仰;“安得廣廈千萬間”是少陵心憂天下的信仰;“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東坡豁達樂觀的信仰……信仰是水,有著生命力,生生不息;人則像魚,沒有信仰這股清流難以存活。

又如國人的信仰迷失,是因為繁雜的人間汙染了原本純潔的信仰,可迷途知返,給自己一雙慧眼,看清紛擾世間,便會尋得本真。

柳永曾渴望功名,後也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李煜在位時沉淪放肆,後才知“一綸繭縷一輕鉤”才是自己想要的……他們迷失過,有的尋回了,有的一世長嘆,所以我們更要學會守護自己的信仰。

信仰,是心中的歌,是夜間的夢,是感動與溫存。但願風再起時,信仰不再因為俗世而賓士,珍貴歲月中,她是心中的詩,神聖如斯。

浮生如此,人生如斯,信仰之始必與身體一同就於木中。即便在靈柩,它依舊閃亮著光……

信仰的力量讀後感600字10

很多很多個這樣的晚上,暗藍色的天光隨著風聲漸漸彌散開來,路燈亮起來,烘托出一圈又一圈模糊的光影。我坐在有三十多人的教室裡看書、做題。頭頂是煞白的燈光,筆下是一遍又一遍枯燥乏味的演算。抬起頭,眼前充斥著一條又一條泛著白光的影像,我眨了眨眼,又埋下頭去,心裡什麼也沒有。

有時候,心裡生起一股疲倦與厭煩。好似孤海泛舟,四周皆是黑暗,遠方隱約有燈塔發出的微弱的光,你使盡全身力氣向前游去,卻發現一切皆是徒勞,皆是虛幻。所有的愛與恨,所有的願望與牽掛均被現實的黑洞虧空,吞噬,變為心上無法填補的缺口。我還能相信什麼,生命空洞洞,所有的鮮美的外表均是假象,獨有信仰熔成的閃亮而堅硬的核心真正存在。

那天午夜,我從睡夢中驚醒,坐在床上久久回不過神來。夢中的少年在傾盆大雨下狂笑不止,世界如同一個黑幕壓在他身上,夢中充沛的雨水如同一條黝黑的光河,延伸在他近乎偏執的笑容裡。故作姿態的笑,嘴角誇張,昭彰遮罩,笑裡藏著幾把尖刀,伸手接住銳利的刀鋒,握著刀刃拗到支離破碎鮮血噴射而出。在那樣寂靜的夜裡,四周只有室友沉睡發出的細微的鼾聲,我似乎聽見心中那壇死水泛起輕漾。這時,才意識到,人總要相信些什麼,才才不至於跌入未知的黑洞中。

一路向北,在一遍又一遍進行加減乘除那古老而簡單的演算法以至快要發狂時,我對自己說。一路向北,在希望被現實無數次開方開方再開方直到小得自己都快要看不見時,我對自己說。一路向北,當被困難與挫折打擊到趴下陷進泥濘裡快要抬不起頭來時,我對自己說。

一路向北。正是這樣簡單的堅持與偏執支撐著我走了這樣久,它已變成一種信仰,發著熠熠的光。“北”是希望,美好,是夢想在的地方。我沒有黃金萬兩,沒有可以拼的老爸,但我始終相信,只要一路向北,滿目荊棘終會開出似錦繁花,消逝的是暫時的痛楚,留下的是彌遠的花香。

我相信一切情緒的激盪終會過去,一切色彩喧譁終會消隱。

我相信美好總比失意多,快樂總是比痛苦長久。

我相信世界是真實的,人生是真實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所有的苦難都有原因,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值得我相信的,即便被刀光劍影無情刺傷,每一個“我相信”,換來的是沉甸甸的“我存在”。

因為相信,所有的苦痛在這一瞬間輕得如同一片薄霧,你真正存在於這個世上,向著前方,歡快地狂奔而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