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巡檢管理制度(通用6篇)

來源:才華庫 2.62W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通用6篇)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擬定製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裝置巡檢管理制度(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1

1、裝置車間根據裝置巡檢內容,每10天派出相關人員與生產部跟進員共同對全廠裝置進行巡檢。

2、裝置巡檢時提前1小時通知各部門主責。

1、裝置車間根據裝置巡檢內容,每10天派出相關人員與生產部跟進員共同對全廠裝置進行巡檢。

2、裝置巡檢時提前1小時通知各部門主責。各部門主責要無條件參加本車間的裝置巡檢全過程,否則扣罰車間主責50元/次。

3、裝置巡檢要求相關人員認真對待,做到“一聽、二看、三摸”及利用各檢測儀器協助。如因巡檢不到位造成裝置故障的扣罰巡檢人員100元—500元/次。

4、若發現問題,按《裝置檢查評定表》的內容填寫,並按實際情況向生產車間提出限期整改完成日期。完成後上交裝置主管稽核確認,馬上傳送《裝置檢查評定表》到裝置使用部門主責手上整改。

5、裝置使用部門如無能力整改的由車間負責人報到裝置車間進行協助整改。

6、裝置車間巡檢員與生產部跟進員、相應部門主責按限期整改的日期對整改情況作出跟進與驗收,並給予記錄。

7、裝置車間將跟進後的《裝置檢查評定表》上交生產部稽核。

8、生產部按《裝置檢查評定表》的'內容,半成品、原料、拋光三個車間每個不合格項扣罰相應主責10元,其餘車間一個不合格項扣罰相應部門主責20元,最高扣罰額不超200元;如沒在限期內整改的問題裝置事項,每項扣罰相應部門主責60元。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2

(一)、充分領會和理解各種產品品質檢驗標準之實際操作內涵。

(二)、根據不同皮源、等級、客戶需求,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檢驗方法。

(三)、承接質量中心品質檢驗標準等質量控制資料,並認真執行和妥善保管。

(四)、嚴格執行公司各項管理流程,並監督車間執行。

(五)、巡檢重點工序,並在流程上簽名確認。

(六)、重點監控新工藝、新產品、新皮源的操作過程,做到不良產品不流到下道工序。

(七)、參與新產品或重點工序首件樣確認。

(八)、發現產品質量異常問題,立即報告相關人員。

(九)、指導員工不良品質易發工序的操作方法。

(十)、密切與技術部、檢測室、裝置科、車間合作,進行產品品質改善。

(十一)、充分了解客戶需求,並在品質方面得以體現。

(十二)、認真填寫品質日報表,並分析原因和上報相關主管。

(十三)、產品品質檢驗標準修訂建議。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3

1、檢查各水泵執行狀況。(無異響、振動、發熱、洩漏)

2、檢查砂過濾器、活性碳執行狀況。(石英砂色澤正常、壓力正常、無洩漏)

3、檢查RO機組。(各段壓力、電導、溫度、流量等儀表顯示正常)

4、檢查精、粗混床出水阻值表。(粗混大於10M,精混去除偏差後大於16.5M)

5、檢查紫外線殺菌器。(無洩漏、指示正常)

6、檢查報警系統。(正常投入)

7、機臺衛生。(各水泵、RO機組、保安過濾器、精密過濾器、砂濾、活性碳罐頂部、控制箱等機臺清潔無油汙和積塵)

8、檢查保安過濾器。(進出水壓差正常,小於0.08MPa)

9、檢查精密膜過濾器。(壓差正常,小於0.08MPa)

10、檢查系統管道。(無洩漏、無變形等異常)

11、檢查電器控制系統。(無發熱、噪音、振動、變色等異常現象)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4

1、巡檢時間

每天上班後半小時,每天一次。

巡檢完畢把巡檢情況記入mis系統。

2、巡檢內容

聽:裝置執行聲音是否正常,和以前聲音進行比較有否過大或過小。

看:電流表、電壓表、溫度表、壓力錶等現場表計與平時是否相同,是否有明顯的變化,必要時做記錄。

查:現場的裝置性違章和習慣性違章

測:測量轉動裝置的溫度、電流等變化情況

3、 注意事項:

1) 進入配電室等區域事先徵得運行同意,併到執行登記借鑰匙。

2) 一般只做表面檢查,不得開啟盤櫃門做深入檢查

3) 遇到拿不準的情況時,請示彙報。

4) 除非特殊情況,不得做改變執行方式、啟停裝置等工作。

5) 發現問題及時彙報。

6) 現場巡檢應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等安全規定

7) 巡檢時應攜帶必要的工具,如:手電、聽針、測溫儀、測振儀等。

4、 巡檢分工:

按照裝置分工進行,詳見電氣班裝置分工

5、 檢查與考核

1) 除非特殊情況,任何人不得不巡檢,否則按每次10元進行考核。

2) 巡檢時不得做與巡檢無關的事情。

3) 如因巡檢不到位而造成裝置損壞程度增大,按每次100元進行考核;情節嚴重造成公司或檢修管理處考核的,所扣款項由責任人個人承擔。

4) 巡檢時切忌走過場,發現一次按10元進行考核。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5

為了加強裝置維護部巡檢管理,維護部已經制定巡檢卡和管理制度,具體規定如下:

1、 巡檢卡由維護部專工及以上人員現場放置。

2、 各專工每月放置三次,上、中、下旬各一次。

3、 各分管副主任(主任助理)每月放置兩次,上、下半月各一次。

4、 巡檢卡放置人員每月都要詳細彙總出巡檢卡放置和發現情況。

5、 在規定時間內發現巡檢卡,每發現一張巡檢卡獎勵10元,沒有按要求時間發現,每超過一個巡檢時間考核10元,最後累計考核。

6、 每月放置人員沒有按要求時間放置或提供不出詳細情況,考核有關放置人員50元。

7、 放置地點應放置在比較重要地方或較明顯地方。

8、 嚴禁在放置過程中通風報信或弄虛作假,一旦發現考核有關人員各200元。

9、 放置時間不得固定,一旦發現考核相關人員50元。

10、 本規定解釋權在裝置維護部,從20xx年5月開始執行。

裝置巡檢管理制度6

為進一步體現生產管理過程中的規範化,程式化和標準化,近期生產部對每位員工的崗位職責及標準重新進行梳理,針對裝置條線最主要的兩方面工作,潤滑和巡檢特作出規定細則,各員工需以此為標準,在以後的工作中進行常態化運作。

一、裝置巡檢:

1、根據崗位職責將裝置巡檢細化分配,單獨編制裝置巡檢責任制一覽表,明確巡檢責任主體;

2、條線巡檢人員(丁書平)不僅有自身的巡檢,更有對其他巡檢人員的監督和考核職責;

3、三班制人員巡檢範圍內發現的隱患,在現場巡檢記錄本上記錄,次日條線巡檢人員檢查記錄本後到現場進行確認;

4、白班人員巡檢範圍內裝置發現的隱患,呼叫對應的中控操作員進行登記,(中控設立裝置巡檢隱患記錄本),條線人員每天到中控檢查該記錄本,有記錄的到現場進行隱患確認;

5、所有裝置巡檢記錄由條線巡檢人員負責記錄,並按月整理收集歸檔;

6、裝置條線主管根據巡檢內容和對生產的影響程度,及時制定方案,編制相關的派工單進行維護;

二、裝置潤滑

1、根據崗位職責將裝置潤滑細化分解,單獨編制裝置潤滑責任制一覽表,以明確潤滑責任主體;

2、裝置潤滑總負責人:張兵;負責潤滑油的月度計劃申報,倉庫領料單開具,潤滑油使用記錄等工作(潤滑油開票唯一人員,不在由崔衛代替)

3、稀油潤滑

1)稀油潤滑新增和更換工作安排在白班進行,生產部預先開具一桶油放在倉庫,用於不正常新增,在倉庫設立表格,記錄新增數量和新增部位和領用人等資訊;

2)夜間如領用稀油新增,張兵需到現場進行確認;

3)張兵負責每日稀油使用統計和月末彙總,每月30日彙總報生產部

4)所有稀油新增部位,張兵事後需到現場進行確認,並制定治理方案;

4、油脂潤滑

1)三班制潤滑用油脂,分別領用放在煤磨工具房,礦渣磨工具房和水泥輥壓機工具箱,根據潤滑要求和標準,新增數量記錄在現場巡檢記錄本上,張兵每日負責資訊收集彙總;

2)白班潤滑油脂,由白班人員領用進行新增,新增的數量和部位等資訊呼叫中控進行登記(中控設立潤滑油登記記錄表),張兵每日到中控進行資訊彙總登記;

3)輥壓機油脂:張兵過程監督,月末統計用量;

5、廢油新增:由三班制人員負責在巡檢記錄本上註明用量,張兵過程監督並統計,月末彙總上報部門;

6、常林潤滑油使用:裝置主管近期進行專門規定,另行通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