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歌》的說課稿(精選5篇)

來源:才華庫 8.56K

《螃蟹歌》的說課稿

一、說課稿的益處

“說課”有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其次要說好課,就必須寫好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 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師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

二、《螃蟹歌》的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螃蟹歌》的說課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螃蟹歌》的說課稿1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流傳於四川地區的民歌。歌曲為2/4拍,徵調式,由上下樂句構成。旋律詼諧、活潑,表現了在河邊玩耍的孩子們觀察到的螃蟹和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學習歌曲並運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教學目標】

課標指出:2年級音樂課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培養樂觀態度和友愛精神。能聆聽不同地區民族的兒歌、童謠,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風格。課標還指出,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根據課標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體驗樂曲詼諧活潑的情緒;

2、學習運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體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

3、拓展歌曲內容進行歌表演;

【教學重點】

準確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學難點】

歌曲旋律的音準及運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雙響筒

【教學過程】

一、謎語匯入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則謎語,看一下聰明的你們誰能最先猜出答案,聽好啦:八隻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裡常把泡沫吐!

生:螃蟹

師:看來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孩子,一下就猜出來了,

2、請學生們說說螃蟹的特點,師簡筆畫。

生:圓殼、八隻腳、兩個大夾子、橫著走(示範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猜謎語,激發他們學習歌曲的興趣。)

二、初聽歌曲,感受節奏

1、初聽歌曲

小螃蟹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小動物,讓我們來欣賞一首歌,你們聽聽歌裡的小螃蟹有多頑皮。(多媒體播放歌曲)

2、節奏練習

(1)小螃蟹的愛好——吐泡泡

師範讀,生一邊讀一邊拍手。

(2)出示老朋友——雙響筒

師:雙響筒有兩種聲音,聽辨這兩種聲音在音量上有什麼不同?(師打擊雙響筒)

生:有強有弱;|

師:大家來聽下老師怎樣用雙響筒來表現“吐泡泡”節奏的強弱,找出那幾個字比較強?

生:每小節第一個“吐”;

(3)學習使用雙響筒,試敲,注意節奏和強弱;

(4)用雙響筒為歌曲伴奏。

3、旋律練習

(1)師彈奏旋律,生聽辯音高做動作。

(2)用普通話朗讀歌詞,注意節奏(多媒體)

(3)師演唱上面的旋律,生把這句歌詞試唱出來;

(設計意圖:用“吐泡泡”的小遊戲將節奏進行練習。將枯燥的節奏、旋律練習遊戲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習歌曲打下堅實的節奏基礎)。

三、學唱歌曲

1、聆聽運用四川方言演唱的歌曲《螃蟹歌》;

問:聽完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再次聆聽,找出歌曲中運用四川方言的字;(大螢幕展示歌詞,生說對字型變紅色)

哥—guo;腳—jue;個—guo;殼—kuo;河—huo;

3、跟老師一起用四川方言朗讀歌詞。

4、師運用四川方言範唱歌曲,生用雙響筒(拍手)伴奏;

(設計意圖:幾次聆聽都對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他們有意識地聽,更利於集中注意力,隨之進行的唱歌教學便水到渠成。生動、形象、有趣的動畫故事,幫助學生了解歌曲的基本內容,對新歌產生濃郁的興趣。聆聽要求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有意識的聆聽中潛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旋律。)

5、隨琴輕唱第一段歌詞,注意四川方言的運用和音準;

(1)用“快樂的聲音、快樂的表情”跟琴逐句演唱;

(2)對比:“”一句,去掉“呀麼”可不可以,說說你的理由?

(3)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6、跟琴逐句演唱第二、三段歌詞,注意音準和四川方言的運用;

(1)演唱第二段歌詞,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螃蟹走路的樣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模仿螃蟹行走,使學生在玩中感受音樂的節奏特點。)

(2)演唱第三段歌詞

師:小螃蟹真是太頑皮了,夾住了路過它家的鳥而且越夾越緊,鳥呢越來越疼不斷的哀求螃蟹哥放放它的腳,哀求的語氣也會越來越怎麼樣呢?

生:語氣會越來越重;

師:很棒,語氣越來越重力度上也應該更強一些

(設計意圖:通過處理歌曲情緒,讓學生充分感受四川童謠的風格特點以及音樂語言中表現出來的風趣與幽默感)。

7、完整的演唱全曲,使用雙響筒(拍手)伴奏;

(設計意圖:加入打擊樂器、拍手為歌曲伴奏,多種形式表現歌曲。)

四、歌曲創編

師:同學們,《螃蟹歌》很有趣,想一想螃蟹走路的樣子,讓我們一起來用動作把這首歌曲表演出來,大家有沒有信心表演好?

師:請同學們與你的同桌二人一組,一個扮演“螃蟹”,一個扮演被螃蟹夾住的小鳥,隨著歌詞的.發展進行動作創編。

1、兩人小組自由討論創編動作。

2、學生隨音樂自由表演。

各小組互相評價,看哪些小朋友表現得好,並推出小組的小代表。

3、小代表一起上臺表演,其他同學為他們演唱歌曲,雙響筒(拍手)伴奏。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對音樂進行感受、創作練習。)

五、拓展延伸

1、欣賞雲南民歌《螃蟹歌》

師:不同地域,音樂各有特色,今天我們學習的《螃蟹歌》不僅四川有,我國的雲南、湖北、湖南也有,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雲南民歌《螃蟹歌》。

2、說文登方言

3、小結:我們在說普通話的同時也要多多瞭解自己家鄉話,瞭解自己家鄉用方言演唱的歌曲,讓經典民歌源遠流長。

《螃蟹歌》的說課稿2

活動目標:

1、學生能夠用明亮的聲音生動、有趣地學會唱《螃蟹歌》這首歌,並做到不喊唱。

2、養成樂於與他人合作的習慣,並能創造性地編、演螃蟹與小朋友之間的簡單故事,並從中體驗到表演的樂趣。

3、能隨音樂準確、有韻味地律動,體驗手腳協調活動的快樂。

4、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錄音機、鋼琴、螃蟹的圖片,鉛畫紙。

一、練聲《小動物在哪裡》

二、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如簡筆畫、謎語等形式,激發他們的興趣。

1、“今天,我們將要學唱的一首歌曲也是關於一個小動物的,請同學們動動腦筋猜一猜。”

老師一邊畫螃蟹的簡筆畫,一邊打謎語:八隻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 生來橫行又霸道,嘴裡常把泡沫吐。(謎底:螃蟹)

2、‘誰能形容一下螃蟹的樣子?生活在哪裡?他最大的特點是什麼?(它有八隻腳,一對大夾子。螃蟹一般都生活在水裡、沙灘邊。)

三、創設情境,學習歌曲:《螃蟹歌》

1、欣賞多媒體動畫《螃蟹歌》,通過多媒體畫面抓住學生注意力,有目的去欣賞歌曲。

師:下面老師就請大家聽一首有關螃蟹的歌,你聽聽歌裡唱了些什麼?

小結:這是一首四川民歌,它是用方言演唱的,有的字發音與普通話有點不一樣。大家知道螃蟹一般都生活在水邊和沙灘邊,在人們的生活環境裡經常會見到螃蟹,有時會被螃蟹夾到,他們就把這樣的事編到歌裡來唱,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的情緒怎樣?

2、教師範唱:《螃蟹歌》

3、依節奏邊畫簡筆畫邊說第一段歌詞

4、教師範唱第一段,學生隨琴聽歌曲,默唱或輕唱。

5、看圖卡,學習第二、三段歌詞。讀準方言:哥:guo,只zi,腳:jiuo,個:guo,殼:kuo,客:kuo。

四、創編情景劇,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對音樂進行感受、創作練習。

師:《螃蟹歌》很有趣,那螃蟹走路是什麼樣子呢?一會兒情同學們模仿螃蟹走路的樣子來為歌曲做表演。(可以一人扮演螃蟹,戴螃蟹的頭飾,一人扮演被夾的小朋友,隨著歌詞的發展編動作)。

五、教師小結

我們學習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歡快的情緒,並運用了四川方言演唱。

大家為歌曲《螃蟹歌》創編的動作既生動又形象,現在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表演《螃蟹歌》,好嗎?

《螃蟹歌》的說課稿3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螃蟹歌》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歌曲《螃蟹歌》,體驗樂曲詼諧活潑的情緒,學習用運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將歌曲內容擴充套件進行歌表演。

教學重點:

準確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學難點:

歌曲旋律的音準及運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複習學過的歌曲《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

師:同學們,我們這個單元學習的是音樂中的動物。今天我們來認識的動物是螃蟹,誰來說說螃蟹長什麼樣?

學唱歌曲:

認識螃蟹的外形。(放螃蟹的圖片,同時放歌曲為背景)(1聽)

師:誰知道螃蟹怎麼走路嗎?橫著走。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放音樂)(2聽)

初聽歌曲。師:今天老師還從網上找了一個有關螃蟹的動畫片,想不想看?剛才看動畫片的時候誰注意聽歌曲了?那個歌曲和我們平時聽的有什麼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有的同學還沒聽出來,具體是哪些字音不一樣呢?(根據情況可再多聽2遍)

介紹方言。

師:同學們的耳朵真靈,這首歌曲的名字叫《螃蟹歌》,這首歌是流傳於四川地區的民歌。它加入了四川方言,所以聽起來詼諧、活潑非常有趣。這首歌表現了在河邊玩的孩子們觀察到的螃蟹和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字運用了方言。

學習歌詞。

教師示範讀歌詞。

難句教讀。橫著是橫著是橫上坡,直著是直著是直下河。……

注意糾正學生特別的讀音。

聽錄音小聲跟唱。師:我發現,有些同學都已迫不及待的想唱唱這首有趣的四川民歌了。現在,我們就用剛學會的四川方言輕聲學唱這首歌。(教師放歌曲)

個別難句學唱。師:孩子們,你覺得哪個地方唱得不好?

學唱第一段歌曲。

學唱第二段歌曲。

學唱第三段歌曲。

完整演唱歌曲

處理歌曲,體驗情緒

1、分段處理師:孩子們,從這首歌曲歌詞中,你覺得這是隻怎樣的螃蟹?

生:威風的螃蟹、凶猛的螃蟹、調皮的……

師:好的孩子們,就讓我們帶上表情,唱出螃蟹的威風、調皮……

師:那,孩子們這隻倒黴的小鳥是什麼樣子的?

生:可憐的、很害怕、向螃蟹哀求的樣子。

師:好的孩子們,就讓我們帶上表情,唱出小鳥可憐、害怕向螃蟹哀求的樣子……

2、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播放伴奏音樂)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師:孩子們,我們來演一演這個生動、有趣故事,好嗎?生:好!(學生積極踴躍)……

師:好,那就讓我們加上動作邊唱邊演吧!

3、(播放伴奏音樂和範唱)學生表演。

集體表演(自由組合,分角色進行表演)

個別表演,其餘學生可在座位上拍手唱歌。

4、律動:

師生共同創編動作,共同表演。

《螃蟹歌》的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流傳於四川地區的民歌。歌曲為2/4拍,徵調式,由上下樂句構成。旋律詼諧、活潑,表現了在河邊玩耍的孩子們觀察到的螃蟹和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學習歌曲並運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二、教學目標

1. 能用四川地方方言和詼諧、滑稽的情緒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在積極參與交流中讓學生體會表演的樂趣。

2. 在豐富的藝術活動中引導學生髮現美、表現美、創造美,感受螃蟹可愛有趣的特點,體驗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掌握歌曲的情緒、瞭解歌曲的風格、準確地唱好歌曲。

(二)教學難點

歌曲旋律的音準及運用方言演唱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教師:今天,我們首先舉辦一個“動物聯歡會”,希望同學們積極扮演角色,大膽表現自己,為我們的聯歡會增添更多的歡樂。

1. 欣賞《大象》動畫。

2. 學生隨畫面自由模仿動作進音樂教室表演。

(二)創設情境、寓教於樂

1. 描述動物特徵

教師:同學們表演得好極了,大家都非常準確地抓住了各種小動物的特徵,不說出它的名字就能讓我們知道你表演的是誰?哪位小朋友說說你扮演的小動物有什麼明顯的特徵?帶上老師的頭飾表演一下。

2. 複習歌曲

教師:欣賞《在動物園裡》動畫,同學們能不能唱唱跟這些動物有關的歌曲? (學生自由演唱,可以演唱每首歌曲的一兩句歌詞。)

教師:我們就一起來複習一首前節課學過的大家非常喜歡的歌曲《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體會一下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歡快、活潑?

3. 講解情緒的重要性

教師:歡快、活潑只是歌曲情緒的一種,那麼同學們還學過其他情緒的歌曲或樂曲嗎?每首歌曲或樂曲由於情緒的不同,我們的演唱風格和表演形態都不一樣,可見情緒在音樂表現中的重要性。(樂曲聽辨)

(三)引入課題

1. 輕鬆匯入。

教師:剛才開“動物聯歡會”時,老師觀察大家所扮演的動物大都是和陸地有關,小朋友們喜不喜歡海里的小動物呢?你們最喜歡海里的什麼動物?(引出螃蟹)

2. 相關文化介紹。

教師:大家都喜歡螃蟹,不僅是因為螃蟹味道鮮美、而且長相非常有趣滑稽。那麼誰能來介紹你所瞭解的螃蟹、並表演螃蟹的動作呢?

螃蟹大多橫行,因而被人們稱為“橫行介土”,這在動物群類中是獨一無二的。螃蟹的頭胸部兩側具有五對胸足,除第一對為螫足外,其餘四對為步足。由於步足的關節只能左右移動,所以只得靠一側步足側向推進,另一側步足趴地而橫行了。雖然螃蟹具有堅硬的外殼和強壯的雙螫,可以對敵人發動進攻,但是鷺鷥也有一套很好的辦法對付它們。它們倆有時還打得不分上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四)審美體驗

1. 欣賞《螃蟹歌》動畫,感受歌曲的另一種風格情緒。(滑稽、詼諧) 教師:同學們都說這首歌曲的情緒和我們以前學的不一樣,這主要體現在歌曲描寫的內容和歌詞的方言特點上。老師告訴你們,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運用了四川方言,這就是大家聽不太清楚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螃蟹一般生活在水裡,比如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水源充足,在人們的生活環境裡經常會見到螃蟹,

有時還會被螃蟹夾到,他們就把這樣的事編到歌裡來唱。是不是很有趣?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描寫的內容是什麼?

2. 聆聽歌曲《螃蟹歌》,感受歌曲描寫的有趣內容。

3. 瞭解四川民歌的方言特點,教師(或請會四川方言的學生)講解,學生學讀歌詞,對重點字詞進行輔導,使學生體會和感受歌曲中幽默、詼諧的風格。(注:“哥”方言讀guo、“腳”方言讀jiuo、“個”方言讀guo、“殼”方言讀kuo、“河”讀huo、“只”讀zi。)

4. 聆聽《螃蟹歌》伴奏,教師與學生以接龍形式按照節奏朗讀歌詞,要求讀音準確,儘量讀出四川的方言特點,體會歌詞的詼諧、滑稽,體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

(五)《螃蟹歌》歌曲學習

1. 學習歌曲

教師:同學們都知道語言對民歌音樂風格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那麼歌曲的旋律更能體現出濃郁的地方風格特色,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

(1)教師彈琴,學生用“Lu”哼唱旋律。

(2)學生隨琴慢速唱詞,用四川方言重點唱好後十六分音符和附點八分音符。(教師隨時指導學生掌握好本首歌曲的難點:歌曲旋律的音準及運用方言演唱歌曲。)

(3)一邊唱一邊引導學生體會歌曲滑稽、詼諧的情緒,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三段歌詞的含義。

2. 歌曲處理

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唱才能使這首歌曲更加生動、形象,才能更好地表現出歌曲滑稽、詼諧的情緒呢?學生分小組自由討論後進行歌曲處理,哪組的建議好就採用哪組的建議。(然後教師給予彙總:第一段用誇張的表情演唱,第二段用平穩的方法演唱,第三段用著急求饒的語氣演唱。)

3. 完整演唱

(1)學生完整地隨《螃蟹歌》伴奏帶演唱,準確地把握好演唱歌曲的度。

(2)學生活動:學會歌曲後可採用三種形式演唱歌曲:A、師生分段接唱;

B、男女生分段接唱;C、分組分段接唱。

(五)想象表現

教師:剛才我們唱的是發生在螃蟹身上有趣的事情,現在我們就來表演一下這個小故事好嗎?全班分成三組,每一組推薦一名小組長,分配角色,可以唱歌、可以表演、可以用打擊樂器伴奏,也可以加入旁白等。

1. 學生分小組討論,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好角色進行排練:一人扮演螃蟹、一人扮演大鳥,設計好符合歌曲情節的動作,隨音樂表演。聲音好的學生隨著伴奏帶演唱。再選出一人設計旁白在前奏和間奏之間加入。其餘學生選擇打擊樂器(如三角鐵、碰鈴、鈴鼓、響板、木魚等等)進行伴奏。

2. 小組彙報表演。

3. 師生共同評價,選出優勝小組,進行獎勵。

(六)拓展視野、課堂總結

通過大家對歌曲的學唱和表演,看出來你們非常喜歡螃蟹。它除了好吃,形象滑稽外,你們知道它還有什麼作用麼?有資料說明,螃蟹的殼磨成粉可以治病,對眼睛、心血管等都有好處,當然這得經過科學的加工和處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餘時間調查一下,下節課把資料帶來說給我們大家聽聽。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另一種滑稽詼諧的音樂,是不是很有趣?並且還能用自己創編出的動作來表演、用自己配的節奏來伴奏。希望同學們今後繼續發揚這種敢想敢創的精神,善於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在美妙的音樂世界裡,快樂成長。

《螃蟹歌》的說課稿5

一、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藝術活動中感受螃蟹可愛有趣的特點,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體會表演的樂趣。

2.指導學生自信大膽地演唱方言歌曲,並能主動參與戲劇表演。

二、教學重、難點:

歌曲演唱和情趣表演。

三、教學準備:

課件、橡皮泥等其他美術材料,教室裡佈置一個“螃蟹園”。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播放《螃蟹歌》,師引導學生為歌曲打拍子)

1.猜一猜

師:小朋友們,你們好!終於又見到你們了。這兩天我特別想你們,你們想我嗎?

生:……

師:真的啊?那我先給你們唱首歌吧!

師:演唱歌曲《螃蟹歌》)剛才歌曲中唱到的是什麼小動物啊?

生:螃蟹。

師:小朋友可真聰明,你們見過螃蟹嗎?在什麼地方見過?螃蟹長什麼樣兒啊?

生:……

2.學一學

師:螃蟹是怎麼走路的呀? (橫著)哪個同學能學一學?

(1)請一個學生單獨模仿。

(2)師生一起模仿。

3.看一看

師:你們看看我手裡拿的是什麼呀?

生:螃蟹。

師:對了,是一隻用橡皮泥和牙籤做的螃蟹,它有著一個鼓鼓的身子,兩隻圓圓的眼睛,八隻腳,兩個夾子,還有一張大大的嘴巴。你們覺得它可愛嗎?

生:可愛。

師:我這黑還有幾隻更可愛的呢,你們瞧!(出示“螃蟹園”卡通圖)

4.做一做

師: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做一個啊?拿出你們帶來的材料按照我們劃分的小組和小夥伴們一起動手做一做吧,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做完以後就把自己的螃蟹放進我們的螃蟹園。

生動手製作(畫、捏、剪、撕……都可以),師巡迴指導。

(二)感受體驗

師:大家做的螃蟹可真漂亮,不一會兒我們的螃蟹園裡就擠滿了各式各樣的螃蟹,好熱鬧啊!你們想不想學唱老師剛才演唱的那首歌啊?

l讀一讀

教師邊用雙響筒敲擊X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的節奏,邊帶領學生用方言朗讀《螃蟹歌》的歌詞。(第一小節為2個後十六)

2.說一說

師:你們讀的可真棒!不過,剛才讀的時候我發現有很多人在笑,這是為什麼呀?

生:……

師:哦,因為我們剛才讀的時候不是用的普通話,而是用我們的宜都方言,所以聽起來特別有意思,是吧?這首歌曲名字叫做《螃蟹歌》,是我們湖北的一首童謠,歌曲中的“腳”唱的juo、“殼”唱的kuo、“只”唱的zi。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有趣的歌曲吧1

3.唱一唱

(1)單音代唱(1a),師鋼琴伴奏。

(2)分段教唱。

①師邊做動作邊逐句教唱歌曲第一段。

②請學生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唱。

③聽鋼琴伴奏唱。

④師邊做動作邊逐句教唱歌曲第二、第三段。

⑤師生分段接龍唱。

(3)師生合作用雙簧的形式唱。

(4)錄音對比,感受歌曲情緒,生邊聽邊做動作。

(5)師啟發,有感情的演唱。

(6)師引導,用多種形式表演唱。(自編動作、為歌曲伴奏……)?

(三)創作表現

1.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螃蟹歌》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螃蟹和鷺鷥的故事。我們能不能將這個故事隨著《螃蟹歌》進行表演呢?(能)我們該怎麼演呢?

師引導:我們可以分幾個角色來演?螃蟹和鷺鷥是不是同時出場的?鷺鷥有什麼特點?(師生交流)

2.師生合作,模擬表演

3.指名錶演,共同評價

師:他們表演的怎麼樣,你喜歡誰的表演?

(四) 小結下課

1.小結、拓展

師:同學們的表演真是有模有樣,讓我好像真的看到了螃蟹和鷺鷥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其實,除了我們湖北以外,還有很多地方也有自己的《螃蟹歌》,下面,就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螃蟹歌》吧!這首《螃蟹歌》與前面我們學唱的《螃蟹歌》有很大的不同,既有說也有唱,速度也稍微慢一些而且聽不懂,因為這是一首雲南的《螃蟹歌》,是雲南的小朋友用他們當地的方言演唱的。以後有機會老師還將介紹其他地方的《螃蟹歌》給大家。

2.模仿、下課

師:時間過得真快啊!馬上就要下課了,這節課的時間我們不僅做了螃蟹,唱了螃蟹歌,還演了螃蟹,小朋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都很棒。好了,時間也不早了,讓我們都變成可愛的小螃蟹,唱起《螃蟹歌》下課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