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你的感覺像春天作文「三篇」

來源:才華庫 2.53W

導語:倏忽間,我彷彿讀懂了它的精神,一種動力在催我奮進,蓬勃的生機與希望使我佇立在春天的美景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春天的作文,歡迎查閱與借鑑,謝謝。

讀你的感覺像春天作文「三篇」

篇一:讀你的感覺像春天_600字

雖是立過春,但空氣裡還浸潤著絲寒氣,而我卻像身在百花齊放的春天。

讀你的感覺像春天,是蝸牛爬過的堅強,輕輕的載過我對未來的執著,不受拘束,自然。

初春的雨,向來夾雜些憂傷,寒冷。只覺得好似溼漉漉的煙霧,籠上心頭,令人頓生惆悵,遠處樓臺行人也都成了有些模糊的輪廓。

信步走在“雨打梨花深閉門”的小路上,踩新綠的葉與初粉的花上,突然,我迷離的目光定在一個蝸牛身上。心中不屑,一個蝸牛有什麼好玩,這麼渺小,還企圖攀上比它大無比數倍的樹,我又轉身離開。

當我繞回這裡,想看看蝸牛爬到哪兒了。

心中猛然一震,它竟然一直爬,雖然速度極慢,但它還是一個勁地爬,體表流出的粘液彷彿是它汗淚交雜的心酸,周遭寒冷的風彷彿是它無奈的哭嚎,地上的落英繽紛彷彿是它踏上成功的地毯。但它從未放棄過。

回想我過去的努力,又算得了什麼?半途而廢,叫苦連連的例子已經淹沒了我前進的道路……

良久,我的心頭萌生悔恨——悔恨我浪費的大好光陰,爾後又充滿希望——像蝸牛那樣,為自己的目標努力,再多的坎坷也都看作過往雲煙。

“雷霆起於側而不驚,泰山崩於前而不動”想必這是成功者的成功條件之一,而這小小的蝸牛卻蘊藏著如此驚人的毅力

倏忽間,我彷彿讀懂了它的精神,一種動力在催我奮進,蓬勃的生機與希望使我佇立在春天的美景中。

謝謝你,小蝸牛,是你讓我踏進人生的春天。

七年級:陳汪巖

篇二: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讀你千遍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風中,桃花早已綻放成行人的笑顏,洛水早已盪漾成心湖的纏綿。河畔,那婀娜的柳影舞出的可是春的嫵媚?洛浦,那欲放的花兒上凝結的可是冬的冰凌?不經意中,春天來了,鋪天蓋地的來了,瀰漫的馨香氤氳了我蟄伏在往事的心靈。   開啟門,開啟窗,開啟整個心房,讓我沐浴在春的明媚中……。。   不知為什麼,總有一條河無法涉越,總有一扇門無法開啟。時光飛逝,這種情緒卻如影揮之不去,夜深人靜時,那年冬天的雪便紛紛揚揚飄灑在我的心湖,那場雪成了我心靈棲息的天堂。歲月填補了她的缺憾,距離彌補了她的容顏,當我在泥濘的道路上失去最後一份友情,當我在黑暗中遺失最後一絲光亮,當我把最後一根琴絃彈斷,無助無援無人訴說時,那個冬天便成了我撫傷養志的後花園,雪花輕訴人生的溫馨,支撐心靈的塌陷。於是硬從喧囂的叢林,從浮躁的塵世中,擷取幾點星光碟機散心中底陰霾,喚醒未來的天空。   蟄伏在昨日,冰封在寒冬,春天成了我遙遠的夢……。。。   那天,“憶兒”名字讓我抨然心動。也許是憶與我的往事千絲萬結,剎那間,一種相見恨晚的衝動遮蔽了我抑鬱的心情。   看了你的空間,很美。我不知昨日的你是否和我一樣含笑而淚抑或含淚而笑,也不知你是否走出了昨日的天空,溶入了希望的.黎明,但你那揮灑自如的文筆流淌的是悠閒與欣然。素淡的情愫羈絆不了你飛起的靈魂,清新質麗的韻味阻隔不了飛揚的睿智。那是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恬靜與閒適;那是李白“迎天大笑出門去”,“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達觀自信;那是黃庭堅“寵辱不驚,看廳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坦蕩意遠;那是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淡泊與不凡……。。   讀你,讀出了春天的嫵媚,讀出了人生的春意。   “憶兒”——在往事的湖中綻放的春的笑靨,一美麗的笑臉和你女兒天使般的燦爛,本身就是春天最靚麗的封面。   是淡淡的天空下的那份怡然,是遊走於虛擬空間的那份悠遠,是流淌在心中的那份微甜。開啟電腦,我能否迎來我的春天。   這是心靈深處的歡暢   這是情緒境界的空曠   縱然天堂淪陷地獄開放   也阻擋不住我對春天的嚮往   ————-徐志摩   讀你千遍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篇三: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我們都在路上,每個人都在行走,都在感悟,都在懷念。然而行行走走中你會發現,男人的視角與女人的視角總有些不同,男人更趨於理性,他們常常會用人文啊,歷史啊來證實自己的博大精深。女人更趨於感性,一葉一沙都會讓她們感動不已,所以她們一路行走,都能看到多彩的世界,還有內心的嚮往。

《在路上遇見最好的自己》就是女性作家羅麗媛寫的旅行隨記。記錄了她眼中的土耳其、越南、柬埔寨、巴厘島和香港。其實我們也一樣,在旅行中總會有這樣的情結,某個地方我要常來,某地我以後不再相見。為何有些地方那麼讓人留戀,而有些地方卻讓人不想駐足。很簡單,我覺得這與每個人喜好有關,比如大理,很多人說那裡很美,可是我去過之後卻覺得那只是一個傳說,而我覺得不錯的麗江,卻讓很多人吐槽覺得那裡已經失去了純潔。羅麗媛說:“人生或許只如初見最是美好,城市,卻必定要能夠再見才為最好。”只有想再見,才會從心往到神往,從感動到感慨。作者還說一句很經典的話:“喜愛朝著水面擲石子的我們,究竟有多少是想著看漣漪散盡了才走的?柔軟的波紋是需要柔軟的內心,才會被注視的。”這就是女性的思維,她們更在意內心的感受,無論是對城市還是她們眼中的世界。

之所以喜歡讀這樣的書籍,是因為自己就是一個偏好旅行的人,總會覺得在路上你會遇到很多驚喜,讓你眼界開闊,不會總是覺得自己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像一個井底之蛙,只對自己居住的城市“讀你千遍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春天”,其實那就有些自戀了,我往往一直覺得外面的世界一定更精彩,所以我總期望背起行囊去旅行,哪怕到了一個地方之後發現並不是自己所期望的,可是還是禁不住誘惑,一旦有機會,依然踏上行程,這算不算是喜新厭舊,人家都落葉歸根,覺得自己生長的土地是那麼誘人,而我卻一直嚮往外面的世界,很矛盾。

羅麗媛是喜歡團圓之人,可是對於文字,對於旅行她卻喜歡殘缺之美,這算不算是一種偏執型呢?反而我卻很贊同她的觀點,如果你只注重城市的標記,不去思考它的“前生今世”,恐怕你的旅行註定是失敗的。說道旅行很多人都喜歡,要不然長假期間也不會所有景點都人頭攢動,不見風景只見人群。大多數人的旅行只是一種放鬆,他們不在意旅行的目的地,只在乎他們曾經去過,他們不在乎人文風景,他們只在乎那個擁擠的大潮中曾經留下了自己的足跡,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在悽美的歷史上刻上“到此一遊”,以表示自己的“富有”,現實真是如此嗎?他們根本沒看到風景,他們只看到了擁擠的人流。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生活就是這樣,如果你不是因為想旅行才去旅行,而是將旅行當做是一種生活,那你才會收穫這樣的感悟。生活中我們會遇到酸甜苦辣,旅行中也是如此,只有這樣,才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希望。在你的內心深處才會真正懂得你所擁有的已經超出了要去旅行的目的,而是讓自己迴歸到那是一種體驗,一種對自己生活的體驗,我這輩子恐怕沒有這樣的追求了,那是需要一種勇氣的,而且還要你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支撐,沒有這些,旅行都只能是一種想象,一種希望。

這也正是我懷疑我自己喜歡旅行的目的。是因為真的喜歡,還是一種期望。如果真的喜歡,那就會不吝嗇錢和時間,沒錢也要窮遊,沒時間就自己給自己放假,這時誰還能阻擋你前行的腳步。如果是期望,那就另當別論了,每個人都有期望,但是更多的時候期望只能是期望,要變成現實那得付出很多。我總覺得自己的期望很遙遠,所以乾脆我就開始讀書吧,書中自有黃金屋,在書中與作者一起旅行,算不算是精神上的慰藉呢?就算是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