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風筆下的世界的作文

來源:才華庫 1.04W

文學沙龍第二期研討盼風的作品,我仔細地、連續讀了好幾遍,感到分外親切。先從盼風插隊的大槐樹談起吧!

盼風筆下的世界的作文

自從元末明初朱元璋統一天下,因為山東連年戰爭,人煙稀少,就從雲南,和山西榆次縣大槐樹下向山東遷移人口,因此,大槐樹是許多山東人值得追憶祖先的象徵。我68年插隊、我去的小村村頭也種了好多大槐樹。

在我腦海裡便時常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顆大槐樹立在村頭、上面掛著一口鐘。老隊長在敲打上坡的鐘的時候,知青盼風穿著灰黑的棉襖,腳上穿著解放鞋。抗著鐵杴,“在插隊的第二天我們就開始分組參加勞動。貧農大伯領著他和幾個女知青到村頭的茅房挖、挑大糞。當時的他很想“表現”一下自己,便一馬當先,衝到了前面。可當一鍬下去,將黏黏糊糊的大便鏟進糞筐時,馬上有一種窒息的感覺,他一下子對“惡臭”這兩個字有了最確切的理解和體味。“插隊和社員一起勞動。這是盼風的第一次,也是我們千千萬萬知青的第一次。我們的感覺都是一樣的。正因為有了第一次,在農村的日日夜夜“惡臭”成了自然,成了當時“貧下中農”的本色。也就是知青能與“貧下中農”打成一片的閃光點。

盼風回憶插隊的文章採用的是平敘,但在這娓娓道來的平敘中卻在閃著金色的光澤。看他對知青的感悟中談到:“上山下鄉運動是荒唐年代的特殊產物,是悲劇。然而這悲劇的主角——知青,在‘戰天鬥地’的.過程中,經受了鍛鍊與考驗,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從這個意義上講,它又應該是喜劇。這就如同從槍林彈雨中衝殺出來的戰士,戰爭讓他們失去很多,但戰爭的經歷讓他們懂得如何面對坎坷的人生,如何享受生活的寧靜……

(不論歷史對“錯版的郵票”進行怎樣的“評估”,我今生註定要珍惜並感激這枚“郵票”。)這是盼風在插隊勞動中的感言,這也是全國千萬知青在今天的感言,這感言有廣泛的代表性!

很多人在看電影,電視劇,受到了其內容的片面影響,對知青產生了一些錯誤看法,但是你看到盼風的描寫,就會感到知青在祖國的農村確實貢獻了青春和力量,當盼風被選拔當了民辦教師後怎樣呢?請看他的這一段描寫:“我逐漸進入了角色,全身心投入到了教育教學當中”。

“在農村,老師一向受人尊敬。我眼前的這些國小生對我這個待他們如親弟妹一樣的‘知青老師’更是恩愛有加。

放學後,學生們總愛纏著我,聽我吹口琴,拉二胡,看我變魔術。他們常常到了晚飯時間還不回家,讓我講浩瀚的大海,巍峨的嶗山。他們還不解地問我:為什麼城裡有的孩子連饅頭都不愛吃……

很快地我就跟學生無話不談、親密無間了。校長几次提醒我在學生面前要端起架子,少講跟學習無關的事情。私下他卻不解地跟別的老師說:那些調皮的學生到了那個知青老師手裡,怎麼一下子變得那麼聽話,成績提高得那麼快呢?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沒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學生就不會學習,更談不上提高學習成績。雖然我不懂教育學、心理學,可這些基本的道理我還是清楚並努力付諸實踐。

“學生願意學,我更願意教。每到夜晚,當知青戰友打撲克、下象棋、講故事時,我都會在煤油燈下鑽研教材或給學生輔導功課……

有付出就有回報。一個學期下來,我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在公社組織的聯考中遙遙領先。”

再看:盼風筆下的知青與老鄉的關係如何呢?當盼風生病的時候,老鄉和學生家長把攢下的雞蛋送到盼風老師的面前,當時的雞蛋對於中國農民來說是最珍貴的營養品了。正如他說的那樣:32個雞蛋,代表全班同學32顆心。在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在插隊農村生活,當了3年的民辦教師。我們的感觸是一樣的,盼風老師說出了我們知青的心裡話。

當盼風老師當兵後從知青到戰士。直到1979年部隊推薦他考大學,在填報志願時,,他為重圓教師夢、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師範類。他知道:教師的工作是艱辛的,但意義卻是深遠而偉大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