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作文用移步換景

來源:才華庫 1.52W

移步換景法一般適合於遊記或參觀記,在寫遊玩黃山作文的時候如何運用呢?以下是黃山作文用移步換景,歡迎閱覽!

黃山作文用移步換景

篇一:遊黃山作文

黃山是我國十大名勝古蹟之一,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黃山市。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這是我第二次來黃山旅遊,過了四年,黃山有沒有新的變化?我的心裡很是激動,真想直接衝上黃山去看一看。

我乘坐索道到了黃山的半山腰,跟著導遊來到了玉屏峰旁,玉屏峰真高啊,像一顆直入雲霄的竹筍,矗立在黃山風景區中(但並不是最高峰,最高峰為蓮花峰);玉屏峰真奇啊,怪石連綿不斷;玉屏峰真險啊,山上的石塊似乎不再穩定,搖搖晃晃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掉下來。導遊說:“山上的那幾塊岩石組成起來像一個和尚躺在山上看書。”我順著指點看,有點像,我心想:黃山的奇石形狀各異、姿態萬千,即使不比喻成什麼也是值得觀賞的。導遊又說:“我們的左手邊是象鼻石,右手邊是獅子石。” 我瞧瞧象鼻石,又瞧瞧獅子石,我發現,象鼻石上出現了裂紋;獅子石也變了,現在像恐龍的頭顱,上面的裂紋增長,好像就要裂成兩半似的。迎客鬆變得滄桑,工作人員害怕迎客鬆的“手臂”伸的太長了,導致樹的不平衡,所以有鐵絲將迎客鬆的枝幹拉住。他的松針像主人的手指,歡迎五湖四海的遊客。

我們穿過狹窄的一線天,翻山越嶺,終於來到了始信峰,果然是“前山雄偉,後山秀麗”,始信峰綠樹成蔭,站在始信峰的山頂,你可以飽覽整個黃山風景區,讓你大開眼界,當然我堅信,你絕對沒這個膽量,因為那塊岩石下面是萬丈深淵。始信峰仍然是那副模樣,沒有發生半點變化。

始信峰游完了,遊玩黃山風景區也就高一段落了,希望第3次來黃山時,還是那樣美麗,不辜負“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這句稱讚!

篇二:黃山遊記作文

黃山的險峻山勢,如詩如畫的風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每當我回憶起黃山之行時,突突地湧動在我的記憶中的卻是那雲。至今我還認為黃山的雲最為生動,最有氣勢、最是絢麗。

站在黃山腳下仰首望山,就見白雲分成好幾層繚繞在山間,最低處是幽谷中一縷縷淡淡的雲氣,好像是下面的山澗被煮沸了一般。山間的.白雲如帶,既相對的固定,又緩緩地移動,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巒,遮掩得若隱若現,若即若離,充滿了神奇的色彩。遠處的一個個山峰,就被雲隱藏在雲海中,含羞般只露出個山尖尖,撲朔迷離的樣子使你感覺到這般圖景只有天庭才有。

奇峰怪石和古鬆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黃山一年之中有云霧的天氣達200多天,水氣升騰或雨後霧氣未消,就會形成雲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際,黃山大小山峰、千溝萬壑都淹沒在雲濤雪浪裡,天都峰、光明頂也就成遼闊浩瀚雲海中的孤島。陽光照耀,雲更白,鬆更翠、石更奇。流雲散落在諸峰之間,雲來霧去,變化莫測。風平浪靜時,雲海一鋪萬頃,波平如靜,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彷彿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雲來感受它的溫柔質感。忽而,風起雲湧,波濤滾滾,奔湧如潮,浩浩蕩蕩,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岸,似千軍萬馬度卷群峰。待到微風輕拂,四方雲慢,涓涓細流,從群峰之間穿隙而過;

雲海漸散,清淡處,一線陽光灑金繪彩;濃重處,升騰跌宿稍縱即逝。雲海日出,日落雲海,萬道霞光,絢麗繽紛。

紅樹鋪雲,成片的紅葉浮在雲海之上,這是黃山深秋罕見的奇景。北海雙剪峰,當雲海經過時為兩側的山峰約束,從兩峰之間流出,向下傾瀉,如大河奔騰,又似白色的壺口瀑布,輕柔與靜謐之中可以感受到暗流湧動和奔流不息的力量,是黃山的又一奇景。

玉屏樓觀南海,清涼臺望北海,排雲亭看西海,白鵝嶺賞螯魚峰眺天海。由於山谷地形的原因,有時西海雲遮霧罩,白鵝嶺上卻青煙飄渺,道道金光染出層層彩葉,北海竟晴空萬里,人們為雲海美景而上、下奔波,謂之“趕海”。

黃山與雲相依為命,才構成了一幅幅旖旎的黃山風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