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作文:杭州西湖之旅

來源:才華庫 2.24W

懷著對西湖美景的嚮往,帶著對西湖文化的渴望,今年三月遊覽了杭州西湖,實現了我夢寐以求的多年願望。

遊記作文:杭州西湖之旅

西湖,又名西子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蹟而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進入西湖景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邊的參天大樹,爭奇鬥豔的花卉、遠處群山幽幽、千年古塔映輝。使人頓感呼吸暢通,歡快之感油然而生。

當我們趕到遊船碼頭時,已是人頭參動,熱鬧非凡了。來自國內外的八方遊客,身著不同顏色的各種服飾,操著不同的口音,等待著遊船的到來。此時的西湖,碧波盪漾,像一面潔淨的大鏡子,清幽嫵媚。湖面上游船、畫舫穿梭,各色雨傘像詢麗多彩的花朵,與湖水相映,彷彿是人間仙境。

登上游船,緩慢地行駛在西湖上,西湖美景盡收眼底,群山懷抱中西湖,潔淨清新,湖水伸手可及,真可謂船在水中游,人在畫中走。很快就看到了西湖的十大美景之一“蘇堤” 。蘇堤,是西湖的中軸線,可以比作美人團扇上的那根扇柄,把堤東、堤西分成兩半。它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瀑、跨虹六橋等景點,長三公里,是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組織民工疏浚西湖淤泥堆築而成的堤壩。蘇東坡不僅為後人留下了“蘇堤春曉”這一不朽的文化遺產,還留下了他那千古絕唱的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他把美麗的西湖比作濃妝淡抹的美女,為西湖注入了靈性仙氣,從此西湖便成了人們嚮往的遊玩勝地。蘇堤上桃花盛開,柳絲飄灑, 那流光溢彩的桃花映在湖水中,成為了一 幅幅流動的水幕畫。剛剛發出綠芽的柳樹青翠欲滴,飄舞著的柳枝像輕姿曼舞的漂亮姑娘, 不時地扭動著腰肢,手上的水袖輕輕飄揚,劃過水面,留下圈圈漣漪,真的美極了。

西湖美景中的“白堤”也是不容錯過的。聽導遊說,“白堤”原稱“白沙堤”,它西接孤山,東連斷橋,橫亙西湖,長1公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擔任杭州刺史時主持修築的堤岸。這裡不僅僅是風景美豔,更因白居易的詩句而聞名遐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優美的詩句不僅寫出了白堤的美,還讓人沉侵在美妙的遐想中。初春,樹上黃鶯鳴叫,湖邊春燕銜泥做窩。那是多麼美妙的意境啊。

順著白堤走一公里便到了孤山,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個島,天然形成的。浙江省歷史博物館和浙江省美術博物館都佇立在島上。孤山上的景緻算不上絢麗,而是在寧靜中略帶憂鬱的味道。讓人時而品味到它的矜持,時而領略它的清高,時而悟到它的執著。湖光山色的映襯下,孤山像一大盆景,置於湖中。為遼闊的西湖平添了湖中一景。

抬頭遠望,早晨的霞光映照在湖邊的雷鋒塔上,這歷經千年,多次重修的古塔,巨集偉而典雅,它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年久莊重, 更在於流傳了幾百年,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故事,古往今來,曾牽動過多少人的心。徐志摩曾說過:“我愛在月光下看雷鋒塔靜極了的影子——我見了那個便不要性命”。想必這《白蛇傳》中那一段動人的傳說,曾引起過徐志摩多少美好回憶,以至於愛到不要性命的地步。

西湖不僅因其自然美聞名於世,也因許仙和白娘子的愛情故事,讓西湖活靈活現,彷彿這些動人的故事就發生在昨天。西湖的斷橋雖不巨集偉高大,也沒有斷開的地方,之所謂叫斷橋,一是因為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很短,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盛況,此時 ,從西湖北面的高山上往南俯覽,就會看到白雪皚皚的橋面,而斷橋向陽面則積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橋面,彷彿在此中斷,因此叫斷橋。更是因為許仙和白娘子在此相會,受到法海的阻撓,兩人揮淚惜別,情斷此橋。

西湖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每到一處都有千古流傳的動人故事。在西湖邊上的嶽王墓中,那個遭世人唾棄的奸臣秦檜,與妻齊跪謝罪於天下。這些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見證了朝代更迭,是非黑白,人情冷暖,風起風停,花開花謝,但這清砌的西湖水始終沒變,它以悠長的故事昭示著後人。懷著愛國情懷,觀看嶽王墓,似乎感到岳飛“還我山河”、“心昭日月”的墨跡未乾。古人曾觸景生情,感言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戊戌變法的六君子之一的康有為在此寫道:“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不知道他後來變法的勇氣,是否來自西湖的聲聲怒吼?

西湖的美不僅春天獨有,夏日裡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殘荷……都有看不夠美景。明人王珂玉這樣評說西湖:“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 是啊,不論你是多年居住在這裡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遊客,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和文化底蘊所傾倒。

不知不覺中游船靠岸,人們好像從夢幻中醒來。西湖的美景,在導遊的講解和遊覽中,我領略大概。我情不自禁地取出了揹包中的杯子,裝滿了一杯西湖水,讓它在今後歲月裡,不斷講述西湖的美景和西湖流傳不朽的動人故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