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清明節的作文800字八篇

來源:才華庫 3.14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800字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清明節的作文800字八篇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1

今年的清明節,印象特別深。

清明節那天,天氣很好。我好不容易賴著求著,舅舅才答應帶我一起去掃墓。外公和舅舅帶著鋤頭、刀和一個畚箕,畚箕中用塑料袋裝著香、蠟燭、紙錢、鞭炮、還有很多“金元寶”、“銀元寶”呢!

外公一路說:“現在的清明節,真是簡單了!以前在浙江,要用籮筐挑著供品,在墳堆裡轉一天,這個‘阿太’、那個‘阿太’(祖宗),腦殼頭都轉糊塗了……”舅舅嘿嘿地笑著……我們走了很多田間路,有的地方茅草長得有一人多高,實在難走!最後,我們終於滿頭大汗地來到了舅舅的祖父母的墓前,感覺這裡真是又遠又有些怕人啊!我疑惑地問外公,幹嘛要在這裡,難道不能埋在我們家後山嗎,那多方便?外公說:“小孩別亂講,這裡風水好,好保佑你們的!”

舅舅開始用刀砍四周的雜草亂樹,外公用鋤頭清理墳頭上的雜草。舅舅的動作好快,不一會兒就把自己手上的活幹完了,他讓外公休息,又拿過鋤頭接著幹起來。外公呢,就點上一支菸,悠閒地清理起墳正前方的平地來。接著,外公在墳墓旁邊點著一對小蠟燭,點上三支香,開始朝山頭拜,嘴裡說:“山公山母,今朝是清明,你們要放他們的假咯……”又拿出三個元寶燒了。我在一旁看著聽著,又怕又想笑,但看外公那一本正經的樣子,只好忍住了。接著,外公又讓舅舅挖了一些新土倒在墳頭上,又在上面插上一根帶葉的細竹子,破開竹子頭,然後在上面夾上幾張紙。我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敢問。

最後,外公在墳頭正前方清理出的空地上,點上蠟燭和香,然後開始燒紙錢,舅舅叫我也過去燒。我聽見外公又開始說:“阿爸阿媽,今朝是清明,鈔票多得很,儘量用,要保佑小的。”說完,他拜了幾拜。接著是舅舅拜,他的嘴裡也嘟囔著。輪到我拜時,外公幫我說,叫祖宗們保佑我會讀書。真是奇怪呀!大家都拜完了,舅舅點燃鞭炮,地上的灰被炸得亂飛。

我們按原路下山來,一路聽到不停的鞭炮聲。

中午,方桌擺到大廳中間,擺上炒好的菜和清明果,放好八個酒杯,並放好筷子。外公又點燃一支蠟燭,又點香,又開始朝著門外說話。然後給每個酒杯中倒酒,其實是糖水。他不許我們小孩碰凳子動桌子,說是祖宗們在吃酒,又要我們朝著桌子拜,還要我們燒紙錢。紙錢灰都飛到菜裡面了,大人卻好像沒有看見一樣。最後,外公用酒在桌前的地上點了三下,又劃了一個半圓,舅舅告訴我說:這是個“心”字。好怪呀!

忙活了半天,我累了,口也渴了,正好看到舅舅喝酒杯中的糖水,我趕緊也喝了,真甜!

你覺得我有意思嗎?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2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裡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於《詩經.小雅.采薇》裡“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誌,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願。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徵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於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幾日?有幾種說法。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這樣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詩云:“初過寒食一百六”,認為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清明節與冬至本身所處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

清明前後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打馬球,放風箏,盪鞦韆,鬥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習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容。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3

傳統清明時節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傳統清明時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傳統清明時節啊,傳統清明時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4

時下,鴨梨兒並不是國人愛食的水果,這不僅因為又澀又大的梨核難以入口,更因為水多肉少的梨兒除解渴去火,實在沒有多少美味可言。大學畢業後,分到一處山鄉中學任教。當地的同事家裡有梨樹,每到秋季果熟時節,同事就邀請到梨行裡吃梨。看到那綴滿枝頭的金黃梨,忍不住摘一個大快朵頤一番,但往往吃不上一個就作罷,同事送的梨子也送別人。

每年春天的看梨花,卻是少有的`興致。那滿山遍野的梨花,如聖潔的流雲,似綻放的木棉,將整座山裝點成為一片片雪野,在山坳石縫間突兀而出,錯落有致,成為遊人最為賞心悅目的一景。

俗語說:“梨花落,清明到。”今年的清明節,天氣持續降溫,加之多年罕見的一場暴雨,盛開的梨花得以連日不敗,在乍暖還寒的仲春時節顯得愈發清麗,惹人憐愛。於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來到“千畝梨花飄香”的神童山下,體驗清明踏青的樂趣。

山還是那座山,樹大多還是那片樹,但遊人如織,或舉家同遊,或朋友相邀,或情侶相攜,在一片片讚歎聲和相機閃光之中,這座往昔落寞的小山顯得格外喧鬧而嘈雜。走在山間小道上,對撲面而來的梨花便更多一份流連。

心儀梨花,始於陸游的詩句“驛路梨花處處開”。那質樸素雅的白花,恰如無瑕美玉,更勝出水芙蓉,給人以生命的敬畏和無盡的遐思;感念梨花,是在讀過岑參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後,蓬勃綻放,如雪如荼,讓人心生敬畏而倍感愛憐。如今,在這座小山上走近梨花,質樸的花,一簇簇,一叢叢,綴滿枝頭,迎風招展,沒有牡丹的雍容,沒有桃花的嬌豔,沒有水蓮的孤傲,沒有菊花的蕭瑟,冰清玉潔,獨立寒風,讓人頓生敬畏和憐愛。一陣山風吹過,碎散的花瓣微微顫動,我的心也隨之而慄——多可畏可敬的花啊,在這貧脊的山間綻放,耐得孤寂清苦,不懼風霜雨雪,如大山母親般堅強不屈,孜孜以求。回頭再看這冰清玉潔的梨花,越發覺得她的可親可敬。

那株老梨樹怕有幾十年吧,合抱粗的身軀,蒼勁盤旋的虯枝,婆娑的枝葉,在山間擰成一股勁,綻放出一樹的雪白,給人“伏青白以死直兮”的敬意。年輕人紛紛在樹下合影,臉上洋溢著花樣年華的幸福;愛動的孩子攀上樹,模仿著影視中名星的動作,盡顯童真爛漫的可愛。一樹梨花一樹春,穿梭於梨花叢中,春天的美好盪漾在於每個人的心中,生活便有別一樣的色彩。

晚上,在山下與朋友聚餐。席間,上一道菜,用南瓜狀小盤託著半塊精美的熟梨,入口如鮮美的桃子,軟甜清爽,別有滋味。“梨子的滋味,嘗一嘗才知道。”人生更是如此,落花流水春去也,在這梨花盛開的時節,擁有那份美好,何必計較曾經的短暫?

清明時節梨花香,一樹梨花一樹情。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5

清明節到了,我跟媽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這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這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這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這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這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6

學校的下午,瀰漫著清明假期的味道,大家抱怨著作業太多。

還互祝清明節快樂。

大家都這樣高興啊。

傳說清明節時候會下大雨的。嗯,雨水是我期待的,它帶來許多春天的味道。但今天陽光好得很,畢竟,清明是春天真正的開始。風是這樣暖和啊,陽光在風裡折射成七色的美麗稜角。這樣的天氣不適合整天泡qq或寫作業的,應該出去走走。

“哦喲,天氣這麼好哦!”這樣的春天,有孩子這樣說。

櫻花熟透的色彩像要滴下來。我想起日本櫻花盛開的京都,他們是那樣愛花的呀。櫻花熱烈得如潮水一般,在日本的清明節,他們可曾約了朋友,拉著手踏青?

公園的春天生機勃勃,草又開始綠了,鳥兒又開始叫了,久別相逢的冬青綠得那樣醇厚和張揚。那冬天裡低聲與我喁語著“莎喲娜拉”的朋友們,如今又忙碌起來了,公園裡十分幽靜,偶有人出沒在樹影裡,這裡沒有大城市熟透後漸漸腐壞的時髦味道。

風箏飄飛起來,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天空已泛出血紅的顏色,另一半是淺藍。

哦,日月同輝的黃昏喲。

紅屬於太陽,代表熱烈;藍屬於星空,代表安靜與深沉。

我回家吃過晚飯,在院子裡把樓上五年級的瀟瀟約出來看星星。

清明節不下雨,但人們的眼淚,總還是有的。我們目睹了一家祭奠死者的情況:一個女人哭得很有氣勢,其他人有的幫忙燒紙錢,有的肅立在旁,眼睛裡脈脈含情。

這樣快樂的清明,擁抱春海,不要哭泣呀。

有許多愛你們的活著的人還在默默地陪著你的呀。

晚風依然是暖的,瀟瀟被她母親叫回家去。我窺測著碩大的天球,讓自己感覺世界變得很渺小。也許我們看到的幾百光年的星星,是它幾百年前的樣子。

時間和空間共同在糊弄我們這些笨蛋。

> 曾經有位科學家說:“天文學讓我們自卑。”我不否認他的想法。我還曾經看過一個日本科幻小說,說是科幻,本質上是愛情故事。說的是在不同的星球上,住著男孩和女孩。男孩用光速開飛船急切地想看一看女孩。因為是光速,飛船裡的時間靜止了。等他飛到那個星球,女孩卻已經老死了。

這是一直以來讓我最痛心的故事之一,最後男孩選擇回到自己的家,因為他的彼岸早已沒有了等待。

哦,扯遠了。

星空似乎也十分開心,它很俏皮地眨著眼睛。

春天來到的日子裡我很快樂!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為什麼在清明節哭泣呢?那麼多人愛你呢,他們在默默地支援你呀。

最後,祝你們清明節快樂!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7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這天的早上,媽媽和奶奶早早地就起床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蔥、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爸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我們說: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鐘的時候,我們帶著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著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媽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說,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裡,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我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著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著。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我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著,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著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了,我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著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說:“糟糕,下雨了。“小姑和媽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說:“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我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著“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我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著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我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我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我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我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遇斷魂。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清明詩句,據說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身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身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身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的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清明節又叫食寒節在唐朝的時候很是重視,對於介子推典故,更成為清明節的重要內涵。“它告訴後人,為人做官應如介子推一樣清正廉明,每到清明節,人們也應在緬懷故人的同時多反省自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