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清明節的作文800字錦集9篇

來源:才華庫 8.93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800字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清明節的作文800字錦集9篇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1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清明,這二字總給人以淡淡的哀愁,讓人感到一股莫名的憂傷,心情頓時如被細雨浸溼般沉重。又是一年的清明,天空已開始低泣,細雨中,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一條條虛線不知疲倦地灑在我的心上,我的思緒飄遠了……

我的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瀟瀟細雨中,天空灰濛濛的,煙雨瀰漫的小路上,人們三五成群,扶老攜幼,在泥濘中緩慢前行。不遠處,一塊塊雪白的墓碑顯得尤其醒目,一個個花圈顯得格外刺眼,令人觸目驚心。人們清理了親人墳前雜草,再給親人添一抔淨土,燒一把紙錢,少不了痛哭一場。畢竟,對親人的思念,似酒一般愈久愈刻骨銘心。正所謂料得年年腸斷處,清明節,墳冢旁。

我的眼前似乎又浮動起一個個身影,他們有著令我陌生的面孔,模糊不清。兩年前的那個五月,始終定格在以廢墟為背景,以哀哭為伴奏的日子裡。在大地劇烈的顫動之後,有多少愛和盟誓被深埋於地下,有多少夢和憧憬支離破碎。所有的一切,都化作死一般的沉寂,時間彷彿瞬間凝固了,大地被封上死亡的烙印。悽風。苦雨。天昏。地暗。而今,遇難的同胞們已在泥土中沉睡了兩年。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成為逝者。死者安息,生者奮發,災難中重生的同胞們,不都堅強地面對生活,挺過來了嗎?我想,那些無辜的靈魂應該了無牽掛,得到安寧了吧?

思緒飛向更遙遠的地方。那麼肅穆、死寂的烈士陵園裡長眠著我們多少最親愛的戰士?戰火連連,硝煙瀰漫,這些年幼或年老的人們,為了祖國,毅然離開朝夕相處的親人,奔赴戰場,拋頭顱,灑熱血。難道他們沒有夢想,沒有牽掛?不!他們將這一切統統深藏於心中。為了祖國和人民,他們已經準備好放棄肉體和軀幹的生,同時也選擇了精神與靈魂的生,他們邁著堅定的步伐,拼盡最後的力量,耗盡最後的生命,最終倒下。放眼望去,一座座黃黃乾乾的墳墓前都擺放著人們獻上的白花,那一聲聲問候的話語,能否達到九泉之下?彈指一揮間,半個多世紀已過,可那英雄的形象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窗外的雨仍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夜已深,黑暗不知不覺地瀰漫開來。我閉上眼,又想起了那些曾經熟識如今卻相隔兩界的人們,心中更加惆悵。

那些熟悉抑或陌生的靈魂,是否已安然升入天堂?好想寫封寄往天國的信,捎去人間親人無盡的思念:你們在天國還好嗎?

雨輕輕地打在窗戶的玻璃上,在這雨夜中,還有誰同我一樣在雙手合十,默默祈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聲音不停地在我耳邊迴響,迴響……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2

這個清明對於我來說,是既高興又累。那確實叫做“我很累,但我快樂。”

早晨四點多就起床,一切準備就緒才五點多。於是我們兩個老同志興沖沖地來到公交站牌下,如願地乘上了第一班車。一切都是那麼地順利。七點左右,我們到汽車東站,打算從那裡換乘農班車迴護城老家。

可是,當我們走進站內的時候,我們發現,那麼大的廣場上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流。每一輛車裡都是十分擁擠的乘客。我們好不容易上了一輛去大李的車。也有了比較理想的座位。儘管車裡也十分的擁擠,可我們倆還是比較自在的。不過,車票的價格跟平時相比都是上了一倍。原來七元,今天都是十五元。而且不管遠近,上車一律都是十五元。就這樣還是有許多人上不了車。實在是太擁擠了。

好不容易到了肥東的桂王那裡,駕駛員放棄走平時的路線,改從包公大道繞行。其目的是想避開堵車,早點到家。可是,這位駕駛員想錯了。我們的車剛拐上包公大道的時候,馬路上的情景把我們驚呆了。由西往東方向的車道上四排車流前後有三四公里長,就那麼挪挪停停,緩慢地前行著。根本沒有徒步行走快。後來還聽說,包公象那邊也是十分的擁堵。以至縣委書記在微博說他上午被“堵在路上。”就這樣,平時只要幾分鐘的路程,我們卻用了一個多小時。一直到十點二十的時候,我們才上了合蚌公路。比原計劃遲了近兩個小時。老家那邊也等急了,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到什麼地方了。

回到老家以後,看到那麼多的人在忙著安排中午的飯菜,我的心情也愉快了許多。我們這個房份的清明是集體做的。各家輪流舉辦。今年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參加的人都自覺地湊一點份子錢。當然是遠不夠用的。舉辦人顯然是要自己掏腰包補貼的。不過,象我這樣常年不在家又是拿工資的人都會自己地多給一些的。每年的清明之前,由幾個小房份代表組成的籌備小組就要開會協商。今年一共六桌。每桌十六道菜。還是比較豐盛的。白酒是四十元一瓶的文王貢。還有啤酒。白酒啤酒保證夠。席間,年長的,年輕的,老婆婆,小媳婦,都一邊吃著,一邊喝著,一邊講著。交流著各家的最新情況,各人的發展經歷,各自的致富經驗。

真熱鬧。真高興。這些場景,只有清明節的時候才有。給我的感受是,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確實是提高了。現在的農民工收入確實是相當的不錯。所以這些都明顯地寫在他們佈滿舒心笑容的臉上。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3

清明節到,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死亡,也知道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外婆,哭鬧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父母親,也引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的思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4

媽媽說,小時候,姥姥帶我的時間長,大半時間是在姥姥家度過的。可是在我的記憶裡,印象最深的卻還是奶奶,也許是因為跟奶奶一起生活的時候才開始記事吧!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魚和肉都是好東西,爺爺奶奶每次都會把肉挑出來給我吃,炒菜時候挑出半碗,包包子時候也挑出半碗,每頓飯都這樣,終於導致我七八歲的時候再也不吃肉了,直到現在。離家讀書以後,每每跟陌生人一起吃飯,總要無數次地強調幾遍:我是真的不吃肉,不是不好意思!雖然我長得很高大,但我的確是從七八歲開始就不吃肉了,也許是因為七八歲以前已經被爺爺奶奶喂夠了一生所需的肉了!爺爺奶奶,其實我真的'很想你們,很感激你們,你們能聽到嗎?

我3歲就上幼兒園,因為年齡太小,奶奶每次都送我到幼兒園,然後在教室外面一直等著,看著我在裡面上課,下課後陪我玩,直到放學再把我帶回家。我幼兒園記憶裡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奶奶的陪讀,回憶起來,我真的很幸福!

記得上次,算命先生說,我是一個有孝心沒有孝口的人。我有孝心的,真的有,奶奶,你知道的對嗎?我還記得那次大學暑假回家,看你在洗自己的衣服,我去幫你洗,你倔強地不用我幫忙,可我堅持幫你洗過之後,你還是暗暗地笑了,我知道你很欣慰。可是,我更多還是對不起你!我跟你頂嘴,很放肆地跟你頂嘴,有時候甚至討厭你說的話,還有一次被門口路過的人聽到,向我投來不解的批評目光,我知道,我不對,可是我只是口上的,心裡還是愛你的!

我讀了好多年書,今年才開始工作,你卻已經走了!我老早就在打算今年過年給你買什麼新衣服,還有姥姥、姥爺,我很早就在想了。前天給媽媽打電話,媽媽說你自己不再主動要飯吃了,以前你總是很早就急著問媽媽:怎麼還不做飯?你一生都不會讀表,常常把10點看成12點,你覺得餓了的時候就是12點了。每次,媽媽都會提前一點做飯給你吃,你總是可以吃好多好多,所以身體很棒。不是嗎,那次你生病,一條腿都不能動了,經過治療,卻還是能夠扶著凳子慢慢的走路,後來可以用柺杖,再後來可以什麼都不用了,連我買給你的四角柺杖,你都沒怎麼用過。80幾歲的老人,還能夠撐過這樣的大病,誰能說你身體不好?

我今天早上醒得特別早,不知道你已經離我們而去,奶奶,對不起!中午收到妹妹的簡訊,我馬上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說,你昨天晚上11點已經走了!對不起奶奶,我沒能見你最後一面,沒能給你長孫女應有的孝敬!如果你在天堂能聽到,希望你能原諒我!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5

清明時節,熙熙攘攘,跟隨著張擇端的腳步,我緩緩走進了清明上河圖。

北宋的清明微微有些細雨,空氣中瀰漫著油菜花和酒的香氣。我穿著宋代服飾“腰上黃”,欣然漫步於東京碼頭。

“姑娘,坐花轎麼?”只見一位壯年男子身長八尺,腰闊十圍,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圈絡腮鬍須……這,這不是施耐庵《水滸傳》裡的魯智深麼?他這個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的梁山好漢怎麼變成了區區一個轎伕了?還想問時,魯智深已架起了轎子,啟程了。

轎子,我在許多電視劇裡看過,在旅遊風景點也瞧過,總是嚮往著回到古代,舒服地坐上一頂大轎子,今兒個坐上了魯智深的大轎子,雖快但卻顛簸得厲害,只覺得早上在東京城吃的熱騰騰的包子在胃裡上下蠕動,好不難受。不知不覺,轎子來到了虹橋,我掀開簾子,只見橋上人來人往,有拉著驢、牛的人,有打著花傘的姑娘,有頸掛圓珠的和尚,有提著籃子的婦人,有嬉戲打鬧的兒童……橋的兩側有許多的商鋪,有布料店、酒家、手工店……宋朝的橋上可以開店?呵呵,真是個好想法,若在當今土地如此之貴的21世紀的大橋上開上店鋪,又方便又省錢,豈不好了?花轎仍在奔跑著,我看著簾外閃過的店鋪、往來的行人,只覺得應接不暇。

“燒餅,燒餅——燒餅,燒餅——”一串長長的吆喝聲響起,好熟悉啊,一時卻想不起此乃何方燒餅。只覺得花轎朝那吆喝聲越來越近,最後停了下來。“武松兄弟,燒餅賣得好否?”“兄弟別笑話,我這武松燒餅今兒個才賣出10個呢!”……武松竟然賣起了燒餅,弟承兄業?清明節梁山好漢都彙集到東京碼頭,做假期實踐活動?我頓然覺得又有趣又奇怪,買了一個武松的芝麻燒餅,熱騰騰地捧在手裡,吧嘰吧嘰地吃完了,繼續上路。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農村,雞犬相聞,土地平曠,清新的空氣吹拂著轎簾,沁人心脾。“姑娘,就在這兒下轎吧!我還要到這兒杏花村的酒家喝碗酒,痛快痛快呢!”原來這兒就是杜牧詩中所寫的杏花村!而我總覺得這兒更像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在杏花村,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兒,染黃了土地;有清澈的小溪,魚兒在水裡歡快地玩耍:有衣著樸素的農民,有趕著羊群的古代版“王二小”。我時而行走於花海中,時而玩耍在牛羊溪水之間。在這兒沒有煩惱,沒有憂愁,沒有拖拉機“轟轟”的巨響,沒有汽車疾馳而過的身影,一切都是如此的安寧、古樸、美麗,我閉上了眼睛,任清風吹亂我的頭髮,任點點細雨洗滌我的心靈,我怡然自得,心曠神怡……

哦!清明上河圖!哦!我的詩意清明!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6

清明節到了,我跟母親都會到姥姥的墳前給姥姥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姥姥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姥姥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姥姥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姥姥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姥姥的逝去而哭,由於我並不知道姥姥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的姥姥,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姥姥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大家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裡,我蜷在姥姥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姥姥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姥姥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姥姥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姥姥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姥姥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姥姥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姥姥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姥姥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姥姥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姥姥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姥姥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咱們這麼的想念親人!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7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節,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風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907年)踏青掃墓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七年級寒衣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風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xx多年曆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風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借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時節的特殊氣氛。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風俗,如古代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視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已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即使到了現在,清明節祭祀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風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的習慣是非常豐富有趣的,出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樂,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清明節到了,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去祭祀祖先,祭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還買了一些祭祀祖先要用的東西,比如:紙錢、香、水果、酒.....我們從竹籃裡拿出祭品,把紙錢燒了,用火點燃香,把準備好的酒與水果放在旁邊,然後放聲說:“爺爺,奶奶,拿錢來吧!”一定保佑我們家和萬事興。燒了的紙錢像蝴蝶那樣飛起來。臨走時,我們在墳頂上培上幾鍬土,在墳旁邊栽上一棵樹,帶著輕鬆和慰藉離開了祖先的墓地。

現在,每逢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這裡的老百姓依然保持著這裡的民風民俗,掃墓,踏青,盪鞦韆這些活動還在繼續。清明節是個獨具特色的節日。它講永遠流傳於世。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8

一般是在介紹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晒晒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情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四月四或五、六日,民俗於此期間掃墓。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箇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清明節的作文800字 篇9

今天是四月四日,學校放清明節假。我回到了家鄉和親人們一起過清明節。

早上的時候,媽媽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許多的事情,到市場買菜、肉,其中有蔥、荷蘭豆、豬腸子、豆腐、豬肉、豬肚。媽媽買完各種東西后,就回家當場和爸爸一起殺雞、炒菜、買鞭炮……做清明掃墓前的準備。媽媽叮囑咱們說:飯後不要亂跑,上午準備出發去掃墓。

媽媽、爸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從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點的時候,咱們帶著汽水和啤酒,還有雞鴨、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帶著裝滿黃草紙,冥幣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出發了。哥哥是負責扛所有的汽水和啤酒,雖然很重但卻堅持扛到目的地,因為媽媽相信他的實力。相對來說,我拿的東西是很輕的,但責任重大:一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咱們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終於到達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氣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臟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達墓地,後面的一群慢慢才跟上來了。

二伯一上來就二話不說,拿起鋤頭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後的野草和爛泥清理起來,清理乾淨後,就叫爸爸到附近的泥地裡,拿起鋤頭挖了幾塊大的泥塊。我、哥哥還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塊。咱們把石塊搬到墓前,接著大家把帶來的紙錢統統交給二伯,二伯把疊得整整齊齊的紙錢分別放在石碑的東西南北方向,用石頭壓著。此後,奶奶把盛了兩碗乾飯用兩雙筷子插在飯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擺上各種供品。然後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黃紙和冥錢,讓咱們分別把它們搓得均勻。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盡力氣地搓,像打沙包一樣用力地打著,使冥錢都均勻散開而他的拳頭的皮搓破了。紙錢搓好以後,表哥就把火點著了,點燃了香燭,紙錢一疊一疊地燒,在燒紙錢的過程中,由於風勢很大,使得周圍的乾草燃起來了,咱們趕緊拿起樹枝撲打火焰,撲滅火焰後,又鋤了一條防火隔離帶。接著把還沒有燒完的紙錢再燒起來。這時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說:“糟糕,下雨了。“小姑和媽媽卻不慌張,她們異口同聲地說:“下錢羅,下錢羅,祖宗在保佑咱們今年賺大錢了!”。幾位表哥們點燃了“浪漫禮花”,隨著“呼--啪啪啪”響了三聲,那禮炮就像離弓的箭一樣,在空中跳舞幾圈後爆炸了,顯得絢麗多彩。小雨此時也停了,天空又出現了太陽。

咱們全體成員在鋪了氈子的墓碑前齊齊地跪下來,隨著二伯的叫聲又跪又拜,咱們在默默祝願祖宗在九泉下安息,祈禱祖宗保佑咱們下一代興旺發達。

最後,咱們打開了帶來的東西,午飯就在墓前吃,含義是邀請祖宗和咱們一起吃飯。我覺得這頓飯很好吃,也覺得清明節掃墓是一件有趣的有意義的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