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需要擔當

來源:才華庫 1.88W

成長需要擔當

曾幾何時在某本雜誌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四川好司機施先彬先生,因六年前的一個雨天有一位乘客在其車上滑倒,於是,他萌生了在車內鋪地毯的想法。他自掏腰包買地毯,自行切割鋪設,每天打掃,髒了就換。六年裡他車上再也沒有人因地滑摔倒。他說:“乘客坐你的車,你就要對乘客負責!”

負責,是施先彬身上閃閃發光的亮點,他勇於擔當,自行承擔起保障乘客安全的責任,為乘客著想。而勇於擔當,不僅僅體現在我們的四川好司機施先彬身上,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本質和魅力。

古有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挺身而出,百折不撓,致力於改變天下無道的現實;有越王勾踐當上馬石,受盡凌辱,親自嘗糞,臥薪嚐膽,擔當起復國興國的重任;有身為蜀國臣子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匡扶漢室,擔當起作為臣子應盡的責任……這些勇於擔當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得以生根、發芽,在後人身上得以傳承、詮釋。

梁啟超曾說:“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那麼,作為學生,我們的責任又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那便如孫中山先生所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認真讀書,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勇於承擔起振興中華的重任。

五四運動時期,三千多名學生舉行的遊行示威,他們高喊著“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毫不妥協地參與反帝反封建鬥爭,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的富裕,他們不畏強權。這些不正詮釋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實質麼?

再有鄧世昌擔當起保家衛國的重任,壯烈殉國;義合團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浴血奮戰,英勇鬥爭,不畏強暴,阻止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陰謀實現;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擔負起抗日救亡的重任,為中華民族而戰。

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口號的孫中山先生,為了中華人民的安定生活,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勇於擔當起振興中華的重任。他頂著巨大的壓力成立了興中會,擔任中國同盟會總理,發動辛亥革命,拯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這不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勇於擔當精神嗎?

勇於擔當,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崇高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是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做到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為民分憂的博大胸懷,無疑也在詮釋著他那勇於擔當、為國奉獻的赤子之心。作為新時代的文明人,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在責任面前相互推脫呢?

成長需要擔當

責任常常是雙向的。父母對兒女有養育的責任,子女對父母有報答的責任;個人對社會有奉獻的責任,同時,社會對未成年人有義務教育的責任。

只有能夠承擔責任的人,才會被人稱為勇者。古人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訓,才有歷史上種種驚天動地之舉,而不能承擔責任的就一定是懦夫。

一個11歲的美國小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將鄰居家的玻璃打碎,鄰居憤怒不已,向他索賠12.5美元。這12.5美元在當時可是一個天文數字,足夠買下125只能生蛋的母雞了。小男孩把闖禍的事情告訴了父親,並且懺悔。

見兒子為難的樣子,父親拿出了12。5美元,說:“這筆錢是我借給你的,一年之後,你要分毫不差的還給我。”小男孩賠了錢後,就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終於,經過了半年的不懈努力,他把這筆“天文數字”換給了父親。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他還回憶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勞動來承擔損失,是我深深的懂得了什麼是責任。”

是呀,責任是誠信的表現,更是一種勇者的表現。只有勇於承擔自己的過失,你就是一個有責任的人,就是一個勇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