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風俗作文900字集錦9篇

來源:才華庫 2.5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風俗作文900字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春節風俗作文900字集錦9篇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1

照廣東汕頭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農曆十二月末就開始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幾天。在這幾天裡,家家忙得不可開交,孩子們簡直樂壞了。

農曆十二月廿三,我們不像北方一樣過小年。我們認為這一天是諸神迴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餅包一些糖來感謝灶神,還得把廚房收拾乾淨,感謝灶神這一年來讓我們家衣食不缺,同時也希望來年甜甜蜜蜜、豐衣足食。

過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須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也是有原因的:“塵”與“陳”諧音,陳是陳舊,掃塵就念作了掃陳,就是把窮氣、晦氣掃出去。家家必須將肉類、菜類、魚類等食物都準備充足—正月七年級至初五多數鋪戶關門,到初六才開張迎客。除夕真是熱鬧非凡!男人們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們為做團圓飯忙碌著;小孩子們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門外貼上一隊金燦燦的對聯,裡屋貼著一個倒福,其含義是:運用了“倒”與“到”的諧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戶戶吃團年。在街上,到處都可以聞到年飯的香味兒。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來團聚。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沒人睡覺,都是在守歲,鞭炮聲日夜不絕,人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正月七年級與除夕真是不一樣:大街上蓋滿了“紅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紅紙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帶著孩子前往親戚朋友家拜年。這對小孩子們來說,無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說兩三句吉祥話,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錢;女人們在家料理家務,不過不能掃地,這樣會把福氣、財氣掃走。我們那兒還有唱潮劇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戲臺邊上有一些小販在賣一些過年玩意兒,有中國結、有香囊、銅幣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買。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沒有很多事要做,鋪戶的夥計們可已輪流交換著去聽戲、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個春節將至。男女老少在這一天都要用十二葉洗澡。十二葉是用十二種植物葉子浸水。據說用十二葉洗澡可以驅病、驅晦氣。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湯圓,希望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響連天,鞭炮一聲接著一聲。店裡點著蠟燭的燈各式各樣,有紗燈、宮燈、玻璃燈;有的讓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讓你感受神話故事的色彩。燈們個個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數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時接二連三地綻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卻又只是曇花一現的煙花,它們為美麗的夜空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不知不覺,春節已經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復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漸拉開序幕。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2

照廣東汕頭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農曆十二月末就開始了。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幾天。在這幾天裡,家家忙得不可開交,孩子們簡直樂壞了。

農曆十二月廿三,我們不像北方一樣過小年。我們認為這一天是諸神迴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餅包一些糖來感謝灶神,還得把廚房收拾乾淨,感謝灶神這一年來讓我們家衣食不缺,同時也希望來年甜甜蜜蜜、豐衣足食。

過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須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也是有原因的:“塵”與“陳”諧音,陳是陳舊,掃塵就念作了掃陳,就是把窮氣、晦氣掃出去。家家必須將肉類、菜類、魚類等食物都準備充足—正月七年級至初五多數鋪戶關門,到初六才開張迎客。除夕真是熱鬧非凡!男人們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們為做團圓飯忙碌著;小孩子們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門外貼上一隊金燦燦的對聯,裡屋貼著一個倒福,其含義是:運用了“倒”與“到”的諧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戶戶吃團年。在街上,到處都可以聞到年飯的香味兒。遠在異國他鄉的親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來團聚。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沒人睡覺,都是在守歲,鞭炮聲日夜不絕,人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正月七年級與除夕真是不一樣:大街上蓋滿了“紅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紅紙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帶著孩子前往親戚朋友家拜年。這對小孩子們來說,無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說兩三句吉祥話,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錢;女人們在家料理家務,不過不能掃地,這樣會把福氣、財氣掃走。我們那兒還有唱潮劇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戲臺邊上有一些小販在賣一些過年玩意兒,有中國結、有香囊、銅幣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買。

多數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沒有很多事要做,鋪戶的夥計們可已輪流交換著去聽戲、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個春節將至。男女老少在這一天都要用十二葉洗澡。十二葉是用十二種植物葉子浸水。據說用十二葉洗澡可以驅病、驅晦氣。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湯圓,希望在新的一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響連天,鞭炮一聲接著一聲。店裡點著蠟燭的燈各式各樣,有紗燈、宮燈、玻璃燈;有的讓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讓你感受神話故事的色彩······花燈們個個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數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時接二連三地綻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卻又只是曇花一現的煙花,它們為美麗的夜空增添了亮麗的色彩。

不知不覺,春節已經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復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漸拉開序幕。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3

客家人,又稱河洛郎,是一個有著顯著特徵並且歷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風俗習慣繁多而獨特,身為一名客家人,我還是覺得客家的春節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級的一個寒假,我和父親母親一起回老家五華過春節。客家春節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節。我們到五華的時候,剛好是除夕,時間大概是下午5點。我下了車,走到奶奶家門前,敲起了門,叫了一聲:“奶奶,我們來了!”奶奶笑著給我開了門,說:快進來吧!“我進了門,只見爺爺、姑爺、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裡到處忙活著:桌子上堆滿了結米糖和桔子、柚子;到處都是年畫和對聯;窗戶、大門、桌椅都被擦拭的乾乾淨淨,廚房裡還傳出一陣陣剁菜的聲音,一副大大的年畫掛在客廳的中央,旁邊還有兩隻金元寶,很有過年的氣氛。

我跟大家打了個招呼,就跑進廚房裡幫忙去了。一進廚房,一陣香味就撲面而來,差點沒讓我滴出口水來。奶奶見我進來,說:"來得正好,快過來幫忙!”我就跑過去幫手了,一會兒端端那個,一會兒切切這個,忙得不亦樂乎。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經過了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許多菜餚:炒粉皮、炸豆腐、讓香菇和讓豆腐,雞鴨魚肉到處都是,按照習俗,今天還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飯”。先用一個大木盆蒸一鍋飯,飯盆裡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閏年還要各多插一根。木盆還要擺放銀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這濃濃的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習俗,正月七年級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父親早早起來,洗漱乾淨,接著來到家門外點香燭、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長壽麵”,寓意健康長壽。我和父親吃過早餐,就和往常一樣到處串門、拜年。叔叔阿姨們按照規矩在這一天給我了許多桔子、糖,爺爺奶奶們則要給我紅包掛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稱“掛頸”。就這樣走街串巷的走了一天,我累極了,一回到家裡匆匆洗漱乾淨,到頭就睡。

一轉眼就到了正月八年級,奶奶一大早就殺了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一個裝滿了紙錢的鐵盆裡,謂之“血錢”,是祭拜祖先前的一個重要習俗。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過早餐,大家把門鎖上,就拿著紙錢、貢品和香燭一起開車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掃墓,祭祖,燒錢,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裡面保佑後代一帆風順,萬事如意。這一天也叫做“拜祖日”。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的春節結束了。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幾天,但我永遠都忘不了客家有趣的春節和習俗。你家鄉的習俗呢?一起說給同學們聽聽吧!怎麼樣?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4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我們的祖輩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民族文化傳統,今天在這裡想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們家鄉過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們鎮裡最盛大的一個節日,過節的形式遠遠超出端午和中秋,春節的持續時間達半個多月。

春節前是過小年和過大年,這是冬季裡特別忙的時候。我們村裡的人家家戶戶都會留有“過年豬”,到了臘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殺豬的高峰期了,連續四五天你都會斷斷續續聽到豬的犧牲發出的聲音。

殺完了豬就要打豆腐,用豬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擠碎在揉成一個圓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來招待客人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會把醃過兩三天的豬肉串起來做臘肉、灌香腸等。再是一些自家男人愛喝酒的家庭這時候就要忙著烤酒了,這也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時間。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發酵了的米飯,所以釀出酒特別香特別純。

大約到了二十八、二十九,鄉親們又興起打餈粑。打餈粑場面非常熱鬧,往往一家人打餈粑,鄰里幾家來幫忙,你幫完我,我再來幫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個小時,幾百個餈粑就像藝術品從大家的手裡生產出來。在打餈粑的家裡,人人都可以隨意的想拿著吃就吃,主人反會覺得這是一種友好的表示,即使對於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遠的也會喊別人來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幾乎到了過年了。過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會在三十號前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吃“團年飯”。“團年飯”只限於一家人之間,滿桌子美味佳餚,一家人團團圓圓的聚在一起吃。在“團年飯”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菜“香菜燉魚”,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魚代表“年年有餘”。這裡還有雞肉鴨肉等,但我們有些很鐵的規矩,就是不能把“雞腦殼”叫做“雞頭”,而是應該稱它為“鳳頭”,也不能直接稱呼“雞腿”“雞爪”,而應該是“金爪”或“抓錢手”,這些都是帶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許多的規矩,平時童言無忌的小孩子,在這個晚上大人就會進行“刮嘴”,在新春裡就會不亂說話。當除夕的交接處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這個時刻起來在屋內放鞭炮迎新春。

新春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七年級,凌晨五點到七點,每家每戶都至少要起來放一次鞭炮。通常這段時候還要到院子裡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來臨了。在這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絕對不能在上午掃垃圾出門,鞭炮的殘渣,我們磕的瓜子殼、糖果皮,這些都是象徵著財富,把它掃出去了,就暗含這一年將不會積財。

新春一直會延續到元宵節鬧完元宵,這又有著很多的風俗習慣。很小的時候,我們那裡特別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龍燈,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龍燈,十幾個村裡去鬧元宵,看過《紅樓夢》的,就知道那活動的排場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時太小,沒能趕上親身去耍燈籠,只能看著別人舞龍燈。我呢,也幸運,親手舞過兩次草龍燈。舞燈時,每到一家門前,主人就會給你龍燈上插點著的香,再給大家打發一些新春的甜餅、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這就走完一個過場了。

在現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這些習俗基本上已經退出它的生活舞臺了,它們的地位和價值也在不經意間就成為歷史了。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5

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裡提,小販們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過年前夕,許多人都十分忙。許多去外地打工的人都帶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向家走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就在廚房做著香噴噴的年夜飯。而我卻守候著電視機前,等待著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

我喜愛的春晚終於開始了,媽媽的飯菜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哇!這一天終於來了!我們立刻開始吃飯了。我先夾了一個白菜餡的餃子,特別好吃,接著媽媽給我夾了一個海鮮味的,我搖搖頭:“媽媽,我不喜歡這個味道!”媽媽非讓我吃,還笑著說:“這個餃子最甜!”我咬了一口,見一塊水果糖在口中,酸甜可口,好吃極了!原來如果吃到了帶糖的餃子,這一年都會幸福甜蜜的。在不知不覺中新年到了,我們歡呼起來。

七年級的一大早我就被鞭炮聲吵醒了。 鞭炮四響,禮花沖天,大家的歡聲笑語增添了過年的氣氛,本是熱鬧的街道變得冷清,傳統的春節就這樣年復一年,一代人傳一代人的延續著……

最值得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家人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燈火通明的居民區家家戶戶貼上了春聯,請來了門神和財神以求全家人幸福安康,也寄予了新年的希望。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是,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爸爸媽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臥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著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著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裡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著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說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於是心裡盤算著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媽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後悔埃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著春節的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6

客家人,又稱河洛郎,是一個有著顯著特徵並且歷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風俗習慣繁多而獨特,身為一名客家人,我還是覺得客家的春節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級的一個寒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五華過春節。客家春節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節。我們到五華的時候,剛好是除夕,時間大概是下午5點。我下了車,走到奶奶家門前,敲起了門,叫了一聲:“奶奶,我們來了!”奶奶笑著給我開了門,說:快進來吧!“我進了門,只見爺爺、姑爺、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裡到處忙活著:桌子上堆滿了結米糖和桔子、柚子;到處都是年畫和對聯;窗戶、大門、桌椅都被擦拭的乾乾淨淨,廚房裡還傳出一陣陣剁菜的聲音,一副大大的年畫掛在客廳的中央,旁邊還有兩隻金元寶,很有過年的氣氛。

我跟大家打了個招呼,就跑進廚房裡幫忙去了。一進廚房,一陣香味就撲面而來,差點沒讓我滴出口水來。奶奶見我進來,說:"來得正好,快過來幫忙!”我就跑過去幫手了,一會兒端端那個,一會兒切切這個,忙得不亦樂乎。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晚上。經過了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許多菜餚:炒粉皮、炸豆腐、讓香菇和讓豆腐,雞鴨魚肉到處都是,按照習俗,今天還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飯”。先用一個大木盆蒸一鍋飯,飯盆裡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閏年還要各多插一根。木盆還要擺放銀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這濃濃的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習俗,正月七年級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爸爸早早起來,洗漱乾淨,接著來到家門外點香燭、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長壽麵”,寓意健康長壽。我和爸爸吃過早餐,就和往常一樣到處串門、拜年。叔叔阿姨們按照規矩在這一天給我了許多桔子、糖,爺爺奶奶們則要給我紅包掛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稱“掛頸”。就這樣走街串巷的走了一天,我累極了,一回到家裡匆匆洗漱乾淨,到頭就睡。

一轉眼就到了正月八年級,奶奶一大早就殺了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一個裝滿了紙錢的鐵盆裡,謂之“血錢”,是祭拜祖先前的一個重要習俗。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過早餐,大家把門鎖上,就拿著紙錢、貢品和香燭一起開車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掃墓,祭祖,燒錢,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裡面保佑後代一帆風順,萬事如意。這一天也叫做“拜祖日”。

時間過得飛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的春節結束了。雖然只是短短的十幾天,但我永遠都忘不了客家有趣的春節和習俗。你家鄉的習俗呢?一起說給同學們聽聽吧!怎麼樣?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7

過年到了,大家都回家過年了,我們坐時光機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吧!

為什麼過年不叫“過日”或是“過喜”?也許,大家頭上都滿頭問號。

這也是由一個故事引起的,不,應該說是一個傳說。從前,天庭有一隻怪物,有鹿角、蝦鬚、鷹爪、蛇身、魚鰭,這隻怪物到處興風作怪,吃人、吃獸,人見人怕,獸見獸躲,天庭把它鎖在囚房,除夕之夜可以放它出來,神仙們叫它“年”。每除夕之夜“年”就出去吃人吃獸,誰見了它就倒。終於有一天,人們發明了煙花,紅對聯,紅紙。除夕之夜,人們放著煙花點著火把,把房子添上了紅傢俱,紅對聯。這時,“年”來了。可是,紅色刺的它睜不開眼睛,火把烤著了它的尾巴,對聯搞的它滿身都是,人們見它怕紅色,使用紅傢俱扔它,小孩子用火在它身上點菸花,搞的它頭咬尾巴轉圈。年氣憤的回到了天庭,人們就叫這一天過年,有時也叫過年。

過年大家都會包餃子,吃年飯,有時,一些較有錢的人家裡,還會回老家。

我現在在湖南過春,湖南都是一些唱戲的人來表演的。湖南人都是去賣對聯,對聯也是象徵幸福美好。過年大家都去看過年聯歡晚會,大家也會去包餃子。

東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依尊卑長幼,向宗親三代神主叩首辭歲,隨後舉行家宴,長輩們坐上了首,晚輩團團而坐,取“闔第團圓”之意。飯果必要豐富讓人有充實感,預示來年豐衣足食。飯後男女老少都要徹夜不眠,進行不同的娛樂,最後全家吃餃子,百十個餃子中,只有一個餃子有硬幣,吃到的諸事順遂。

河北:年七年級,祭拜天地;年八年級,家裡小狗過生日;九年級初四,走親訪友,媳婦回孃家;初五,“破五”祭財神;年初六,百無禁忌,出門活動筋骨;年初七,吃麵條;年初八祭玉皇大帝;年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大吃大喝;年初十四,準備鬧元宵;年初十五,吃元宵,看燈火;年初十六,迴歸清淡;年初十七,過年落幕。

我們湖南人,先是去先輩墳上祭祖。除夕,一定會吃雞魚肉三樣,而且得是大魚,大肉!雞要整隻的清燉,要選公雞,燉到後,雞頭立起來放,魚蒸到後,上面撒滿紅辣椒,而且,三十晚的魚千萬千萬不能吃完,要留到七年級吃,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辣椒當然是紅紅火火了,七年級早上吃點東西后,就可以做米酒了,也叫甜酒。

對了,過年父母親朋友家人都會給小孩子紅包,壓歲錢,傳說是除夕絡繹年的,年就不吃小孩子了。

除夕家宴菜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人一般人家家做大米乾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豬肝,豬心,豬肚製品,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湖北東部為三蒸,三糕,三丸。

佔歲。舊時民間進入新日初幾日的天氣佔本年年成。謂歲後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八日為谷,當日晴,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陽,所主之物不昌。

過年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花生,蘋果,瓜子,糖為主。

過年,你快樂嗎?總之我很快樂。我們要把過年傳下來,它是我們的驕傲!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8

我們習慣把過春節稱為“過年”,過年才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很多人對待過年已越來越淡漠。而我們在回味起童年的'那個純真年代,追尋著那越來越稀釋的過年傳統習俗,不正是那讓人難以忘懷曾經的年味?

俗話說臘八粥吃完,開始忙過年。“一年到頭,就指著春節解饞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物質匱乏。一年到頭,我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吃的。

一過臘月廿三,家裡忙著掃除、搞衛生。然後把平時積攢下來的一條條小肉皮,拿到飯店裡加工沸一下。這肉皮能在過年時的所有葷素菜餚中起到搭配使用。油豆腐、千張、粉絲、茨菇、白菜等也開始陸續購買。除了蔬菜,還要買上一隻大公雞,是請年菩薩所用。漂亮的公雞毛拔下來插在用銅錢做成的毽子上,便成了那時候女孩子最愛的玩具之一。

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電視的年代裡,眾多在外謀生的親人們無論怎麼忙碌也會趕回老家,為的就是在過年期間全家人能團團圓圓,大年夜歡快地圍坐在一起,享用著雖不豐盛,但充滿人情味的年夜飯。

那時的年夜飯,遠不能跟現在的最普通酒宴相比,蛋餃、喜蛋、肉嵌油豆腐,炒肉絲、以粉絲白菜為主的暖鍋等是年夜飯的主菜。雖然也有雞、魚、肉,卻是看得多吃的少。那個年代,從“雞八桌”到“敲魚撥肉吃粉皮(粉絲)”的叫法就可想而知,一隻雞能分開來,燒成八桌酒席,魚、肉碗是放在桌上做做樣子的,只能用筷子去撥動一下,因為這些葷菜過幾天還要用來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戚們。

吃完年夜飯後,要討拜年鈿(壓歲錢)了。祖父8角、父親1元、祖母母親都只給5角,而我的一位遠房伯父最手闊,一下子能給我5元。但這些拜年鈿大部分只有暫時保管的份,因父母早已關照過,首先年後新學期的那兩元五角錢學雜費和一元五角錢的書本費是要用拜年鈿來繳付的,不管如何,至少還剩下一些。

年七年級的上午,我穿著新衣服、新鞋子逛街去。冒著熱氣的燒賣、肉餡糕是不捨得買來吃的。我先花上二角錢買張“火藥子”,剝下1粒放進用廢針頭製成的“摔炮”裡,扔出去掉在硬地上會“啪”的一聲響。此外,我還愛到書店裡買年畫,有一年,花了八角拜年鈿挑選了水泊梁山108將的年畫,拿到家裡美美地貼在牆上。

過了年八年級,父母帶著我,要拿上雲片糕、柿餅等禮品,去鄉下親戚家做客人。走上一兩個小時,才來到親戚家裡。鄉下的小夥伴們知道街上客人來,忙帶著我們去玩兒。那時候冬日的鄉間田野,岑寂卻帶著最素樸的味道。

時過境遷,如今過年流行微信聊天拜年,或者過年全家出遊、親戚聚會打牌,這些都是各人過年的方式。只是總少了一種過年的情結。

春節風俗作文900字 篇9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由於地域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民族風俗也不同。北京的春節熱鬧非凡;閩南的春節笑聲不斷;東北的春節飯菜可口;而潮州的春節又是怎樣的呢?你們一定很想知道吧!那就隨我一起去了解吧!

潮州人在臘月二十四那天,就開始迎接春節的到來了。潮州的特產特別多,因此,這些特產成了過年時飯桌上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各家各戶都要準備這些東西,其中,潮州人準備得最多的是紅?。紅?是由發酵?包著糯米、香菇等食料精製而成的,關於它的意思有很多,有紅紅火火、五穀豐登等。另外,潮州人還要拜神,以及大掃除。

到了臘月三十,一年中的最後一天,人們就早早地起了床,開始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這一天,大家都要祭祖,擺上雞鴨魚肉,插上香燭,便可以祭祖了。祭祖時每個人都要叩三叩,叩頭時可許下來年的願望。人們可以利用祭祖的時間,除舊佈新:貼上紅紅的對聯,傳統的人家還掛上紅紅的燈籠。小孩子貼到別處放鞭炮,一串串鞭炮火花四濺,彷彿要把祝福送進千家萬戶。下午大家吃完午飯後,早早地沐浴穿新衣,開始期盼團圓飯的到來。到了晚上,大家高高興興地圍在一起吃一年中最豐盛、最有意義的團圓飯,這一夜的團圓飯,對於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有公務脫不了身,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飯桌上,男人們互相敬酒;孩子們開始不停地往嘴裡塞食物,收紅包,圖個避邪求吉;而廚房裡,勤勞的女人們正忙著做菜。吃完團圓飯,大家圍在一起聊天、喝潮州工夫茶,唱潮劇。

正月七年級,這對潮州人來說是一個嶄新的一頁,人人早早的起了床,有的去拜年,有的在家接待客人,有的趁假日的時間出去遊山玩水,還有些女人拖兒帶女回孃家看望父母。街上真熱鬧:鶴髮童顏的老人們身著節日盛裝,興致勃勃地漫步著,說笑著;高大的青年男子也一改平時的嚴肅,溫習著兒時的功課──戴上奇形怪狀的面具;幾個年輕的妙齡少女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在互相逗趣、取樂;天真爛漫的孩童們,戴著漂亮的圍巾,帽子和手套,穿著各式各樣的棉襖,嬉笑著出入於貨物琳琅的商店、趣味無窮的遊樂場。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對潮州的春節來說是一個高潮。在那天晚上,人們帶著兒女,提著形態各異的花燈,漫步在掛滿燈謎的大街上,大家總要停下來猜猜燈謎,不是為了答對題時有禮品,而是為了一份答對題時的喜悅。潮州的元宵節還有一個傳統:那天晚上,小孩子必須吃甘蔗,據說在這天晚上吃了甘蔗不會蛀牙。

潮州的春節,具有濃厚的傳統味道,它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有快樂,還有家的溫馨與美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