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端午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八篇

來源:才華庫 5.47K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700字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端午節的作文700字彙總八篇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1

在這秋高氣爽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20xx秋季運動會。

伴隨著一陣響亮的號角聲,拉開了校運會的序幕。我們六2班的運動員緊跟在六1班運動員後面閃亮登場,12個運動員精神抖擻,昂首闊步繞著跑道走。同學們一邊走一邊揮舞紅旗。飄揚的紅旗,形成了一股紅浪,真有氣勢。

12個運動員中,最令我驕傲的是湯育榆。瞧,她半蹲在起跑線上,目不轉睛地望著終點,準備和對手一比高低。同學們都把跑道圍了個水洩不通,他們有的握住拳頭,半傾著身子,滿懷企盼地說:“加油!一定要為我們班奪得金牌!”有的側望住自己班的運動員大喊:“加油!”還有的都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班的運動員加油。“砰!”槍聲一響,我們班的運動員湯育榆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賽場立即沸騰起來,加油聲此起彼伏。只見湯育榆兩臂擺動著,腳下似乎踩著風火輪,跑得飛快,同學們的加油聲也越來越激烈。頓時她咬緊牙關,似乎用盡全身力氣向前衝去,兩米,一米,全場都歡呼起來,湯育榆拋開全部對手,遙遙領先,並獲得了冠軍。

一場又一場扣人心絃的比賽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精彩的迎面接力賽。跑道兩邊擠滿了老師和同學們,運動員也各就各位。“加油!”我們班的運動員互相擊掌,大家熱血沸騰,都決心和對手一比高下。“砰!”比賽的槍聲一響,第一棒的運動健兒奮力向前衝。賽場上更加熱鬧,加油聲越來越響。我們班的任惠圖以領先優勢向前衝去,並迅速把接力棒傳給下一位同學。馬上輪到任建圖上場了,她迅速接過傳來的棒子,奮不顧身地向前跑,終於她不負眾望,順利將棒子又穩又準地傳給下一位同學。就這樣,我們班一直遙遙領先,把其他幾個班遠遠地拋在身後。勝利就在眼前!最後一棒余文靖上場了,只見他兩臂用力擺動,兩眼直視前方,頭髮似乎都飛起來了,他把對手甩得遠遠的。我們屏住呼吸,目光都集中他身上,兩米,一米,衝線!第一名,我們勝利了!大家高興得又蹦又跳,其他班的同學都用羨慕的眼神望著我們。

就這樣,難忘的校運會在陣陣歡笑聲中結束了。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2

梅子熟透以後,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讚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位,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著大地的靈氣,沐浴著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於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

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後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裡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徵著一年的五穀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裡煮沸後,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後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後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於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後,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裡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製,材料一樣,但入嘴後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裡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3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為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為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為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為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粽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粽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著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著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眾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雖是眾說紛紜,卻也為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說端午節是因為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4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裡,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粽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著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a絕懷抱著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著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為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著清香的竹葉裡,投到了江裡……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著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抬起頭遙望著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著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著籠罩著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我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著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我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我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我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我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我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我們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5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他到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到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著塊大石跳河自殺。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裡的米撒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裡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到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後來他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更是一個快樂的日子。今年的夏天來得好像晚了一些,天氣也似乎沒有往年那麼炎熱,所以我想今年的端午節應該是個清爽的日子。

每年的端午節一到,媽媽會在前一天的晚上泡上一大盆糯米,到了第二天早上媽媽便招呼我一起包粽子了。首先,捋粽葉:把粽葉從熱水中洗淨,撈出瀝乾,把三四片粽葉平鋪待用,然後就看媽媽手很巧的把粽葉折成了漏斗狀,舀入一勺米放入喜愛吃的蜜棗或者其它的餡後,再舀入一勺米包上用粽繩把它紮緊,這樣一個好看的三稜形的粽子就完成了。

看著媽媽嫻熟的動作,我也不禁動起手包了起來。粽葉彷彿和我作對一樣怎麼也捋不平,媽媽看我著急的樣子,便把手裡的粽葉遞給我。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折成了漏斗狀,舀入一勺米放入喜愛吃的蜜棗,便包了起來,稍一用勁米粒就跑了出來,趕緊拿出一片粽葉打補丁,手嘴並用把它用粽繩紮緊。

包好後的粽子放入鍋裡煮上3個多小時,之後把它泡在準備好的兩盆水內,涼了以後就可以享用了,當包開它嫩綠的外皮,就會聞到它的香氣,再咬一口白一嫩一嫩的糯米,你就可以看到我愛吃的蜜棗露出頭來,蘸一下白糖再吃,美味自在其中。雖然外表不美,但是味道好極了!我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媽媽說:“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一團一、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一團一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聽媽媽講著動人的傳說,吃著香甜的粽子,體會到勞動的樂趣。

這是歡天喜地的,熱鬧非凡的節日,淡淡的糯米香飄滿了街上的每個角落,看到老人小孩都喜氣洋洋的。我想這個傳統節日會在人們的笑聲一直留傳下去 ......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7

又是一年端午節,家家的粽子散發著清香,悠悠飄來,感動著我的心。

“寫寫端午的粽子吧!那裡,有著一個美麗的世界!”我這樣對孩子說。

每年此時,你都聞著這樣的清香,你都品嚐著這樣的溫暖,可是,你想過它了,你凝視它了嗎?

粽子,和歷史有關,和文化有關。春秋戰國,汨羅江畔,屈子終身一躍,寫進端午的詩篇。從此,那浩蕩的江水,傳頌著這樣的美名,漂盪著這樣的清香。

粽子,和溫暖有關,和親情有關。爺爺奶奶包的粽子你還記得其中味道嗎?爸爸媽媽包的粽子,你還能想起那些細節嗎?我還記得姥姥包粽子的過程,三層粽葉錯落著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兩手輕輕一彎,便彎出小小的圓錐形狀,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顆紅棗點在米中,再一撮米蓋在上面。姥姥不會讓棗露出米外,於是紅棗的汁液不會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卻更香更甜。姥姥的.大手緊緊捏著盛滿餡的粽葉,一根線繩緊緊繞過,纏兩圈,繫住,便成了一個精巧的四個角的粽子。

我覺得姥姥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隻來做量詞,輕輕拉一下,線繩便解落,展開粽葉,精緻的四個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綠,第一口是葉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那是生命!你想過粽子是有生命的嗎?

粽子,和成長有關。小時候,我們走過的路上,都飄滿這樣的香味。我在端午的歌謠中成長,門前的小樹隔年盈尺,長輩們卻在我們的鮮嫩反襯下日漸白頭。粽子相隨的歌謠,你還記得嗎?“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端午的歌謠是清晨的布穀鳥起的調啊。而今,生活水平高了,我們吃的東西也豐富了,可是,端午的粽香還是會在某個時光飄進我們的記憶。那些粽子隔著時光和故鄉,與我們相思凝望。

浸潤於每一張箬葉的時光,滲透進每一粒糯米的親情,纏繞在每一根粽線的感動,粽子就是“我”,這不起眼的普通大眾之物,給我們帶來了這多的記憶,歷史的,文化的,親情的,成長的……“我”讓世界想起汨羅江的千百年潺潺的流淌,“我”讓世界擁有這麼豐厚充沛的親情,“我”讓大街小巷響起這麼生動的呼喚,“我”讓世界流傳這樣悠遠的感動,世界怎麼不因“我”而精彩?

“原來我不懂”,這樸素清香的粽子,才最是童年的記憶,最是愛的味道。

有一種“向前走”是逆向而行,走回童年的路,走到飄滿粽香的鄉村,不僅是粽子的召喚,更是本心的迴歸!

記住粽子的歌謠,媽媽的粽子有我們的童心!

這一次,我們就細細讀讀粽子的細節,選擇這生活的感動!

端午節的作文700字 篇8

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於形狀有稜角、內裹粘米而得名,後者顧名思義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這種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兩個節日裡食用。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樣,有南北之別,東西之分。南方常用紅棗、花生、鹹肉等混在糯米中製成,也多見不雜別的食品,而去品味粽葉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棗、果脯等作為粽子的餡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著一定的位置。 過去端午節還有躲午的習俗,此種習俗源於一 種信仰,即:五月為“ 惡 月” ,瘟瘡蔓延,重五是個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於是日將未滿週歲的兒女帶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脫災禍,故稱躲午。這無疑是古代科學不發達而產生的觀念,因為五月酷暑將至,蚊蟲滋 生,在沒有醫療衛生裝置的民間,容易發生傳染病,遂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懼心理,於是產生躲午習俗,如今這一節日的一些古老習俗已經隨著社會變遷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仍然流行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