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明節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

來源:才華庫 1.4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最新清明節的作文500字(精選10篇)

清明節的作文1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用祭品來祭奠自己過世的親人和朋友。我也和我的好朋友李坤鵬約好了,傳統清明節一起去陵園為無名烈士掃墓祭祀。

傳統清明節這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和李坤鵬匯合後,拿出了各自的零花錢,來到山下的商店買了些祭品。我們放眼望去,山上的陵園裡有許許多多的人正在掃墓祭祀:有些人在擺放貢品;有些人在焚燒祭品;還有一些人在燃放鞭炮……我和李坤鵬正準備上山,可這時一陣微風吹來,我卻沒有聞到春天芬芳般的氣息,而是有點嗆人的味道。這時,我仰頭一看山上青煙縈繞,原來是它在作怪搞得鬼。我便對李坤鵬說:“我們去把祭品退掉,換幾棵松樹種在烈士墓旁吧?這樣即環保又方便。”李坤鵬說:“的確,我也有這種想法,如果焚燒祭品和燃放鞭炮,不但汙染環境還容易引發火災。”我們換完松樹,走在山上,處處都是烏煙瘴氣,把我們嗆得直咳嗽。來到無名烈士的墓前,我和李坤鵬先把這位烈士的墓培了培土、把墓碑擦了擦塵、又在烈士的墓旁種上了松樹……

掃完墓,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現在的電腦不是萬能的嗎?說不定還有網上陵園呢!回到家後,我開啟電腦,在電腦裡搜了一下“網上陵園”。果不其然,還真搜到了。只要花點小錢和時間註冊一下,就可以為自己過世的親人和朋友,辦一個網上墳墓。也可以像現實一樣祭奠自己過世的親人。這裡的祭品不但應有盡有,而且還不用花錢呢!在這裡祭奠不但環保,還節省時間。我想:日後大家能夠到“網上陵園”去祭奠,即環保,又安全,還方便。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來“網上陵園”。

清明節的作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天公作美,天氣晴朗,一陣陣涼風迎面吹過來。在我們這邊,清明節有一個風俗,就是掃墓。

吃過午飯後,我和弟弟,爸爸,媽媽回井巷村掃墓。回到井巷村,我們去到祖先的墓那,有許多阿姨,老婆婆,老爺爺,叔叔在除草。有人用鏟子挖,有人用除草刀割,有人爬上山去摘草……

我和弟弟一我望,覺得他(她)們有點像農夫在收割糧食。過了一會兒,爸爸對我和弟弟說:“快去幫忙除草,不要給我呆在這”。我又說“:憑什麼,老爸,小孩子沒有力氣,應該讓大人除草”。爸爸又接著說:“不管這些了,快去除草,要不你死定了。”我無可奈何,只好去除草了。那些草紮根在地裡,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草拔出來。

除完草,要開始拜山了。我拿起紙錢,一張一張的放下去,而我奶奶就燒紙製作的西裝。我一看,一下子把紙錢給弟弟,自己也去燒西裝了。而旁邊的一位大叔在燒紙鞋。在前面的一位大叔,他在燒黑色的大紙鞋……過了一會,開始放鞭炮了,鞭炮噼哩啪啦,吵的不得了。還有些嬰兒被鞭炮嚇哭了呢。

接著我們要去另一個地方掃墓。我們來到墓這,因為這裡是水泥地,所以不用除草。開始燒東西了,有些人燒一堆紙錢,有橙色,白色,銀色……有些人把自己折的小紙船放在火堆裡燒了,有些人在燒小銀紙……又要開始放鞭炮了,一大堆鞭炮連著爆了,非常的大聲。放完鞭炮,我閉上眼睛,合上雙手,誠心希望自己身體健康,學業進步。

清明節這天,我拜了自己的祖先,知道了清明節的意義。其實學業進步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

清明節的作文3

我倚在視窗,眺望著路上前去掃墓的人群。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清時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低聲吟道。

“啪啪”細小的雨點伴隨著風姐姐悄無聲息地到來了。風姐姐打著美妙的節拍,小雨點們邁著輕快的步伐,跳著優美的舞姿,在風中翩翩起舞。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不滿地抗爭著。這時,媽媽“破門而入”,邊換鞋邊說:“今天我們吃青團!待會兒我們一起做!”

“好耶!”我拍手叫好,興奮地說道。

十分鐘後,媽媽已經把糯米粉和好了,泛著淡青包,還有餡料:豆沙。媽媽熟練地捏出一個麵糰,做成小碗狀,加入一勺豆沙,用右手托住,一邊使“小碗”飛快地轉動,一邊用右手手心把“小碗”的四周搓合起來,沒有一點豆沙掉出來。媽媽的動作十分麻利,才用了20秒時間。媽媽給我示範了兩次,我便開始做了。比起媽媽,我顯得笨手笨腳,豆沙掉了一地,做出來的青團,連肚皮都撐破了,估計是吃得太多了!

外婆看了看我手中的青團笑眯眯地說:“沒事,孩子,畢竟你是第一次做,已經做得不錯了!”

該蒸青團了,媽媽往鍋裡倒了大半鍋水,架上青團,蓋上蓋子,鍋子便開始“工作”了。大約蒸了二十多分鐘,廚房裡瀰漫著蒸氣,感覺像是來到了雲端,空氣中散發著青團誘人的清香。媽媽掀開鍋蓋,那香味更濃了,沁人心脾。我趕緊湊上去,瞧!那青團個個亮晶晶的,泛著深綠色。就像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真不捨得吃它!

我看得不禁有點發呆,轉眼間,那一個個小青團變成了一張張可愛的臉龐,好像在說:“小主人,小主人,快來吃我呀!我可好吃了,快來呀……”

我一口氣吃了三個青團,一邊吃,一邊笑,我的小肚子也變成了一個圓圓的青團了。

雨還在窗外不停地下著……

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節回老家,四表姐就邀請我們去爬鳳山。

在其他人的眼裡,爬我們這裡的一座黃土山那簡直是小菜一碟,可對我這個體重達百斤的大胖子來說簡直是用紙飛機飛越太平洋,可在眾人面前總不能有失男子漢的顏面吧。於是,我一咬牙,跟著大家去爬那連一百米都不到的——鳳山。

前三層倒還簡單,臺階不太陡,可第四層卻使我犯了難。我望著這“通天”的臺階,心裡打著小鼓:是上還是不上呢?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諷刺道:“楊大俠,不敢上了吧?”我狠狠的瞪了姐姐一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憋足了勁,“呀!”我一下子衝了十幾臺,但馬上就好像瀉了氣的皮球一樣,一屁股坐在臺階上,再也不想爬了。爸爸鼓勵我說:“看,前面有個跛腳的小孩,你能賽過他嗎?”我一看,果然有個跛腳小孩在前面走走停停,還悠哉悠哉地唱著:“南無阿彌陀佛”……在好勝心的驅使下,我心一橫,一跺腳,喘著粗氣,抬起灌了鉛似的雙腿向山頂爬去……終於爬到了山頂,望著山下的風景,我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感。

山頂上有一個堡子坪遺址,那裡有一座古廟。雖說是古廟,但看得出是近幾年修繕的。爸爸就帶我們進了佛廟。剛一進門,我一眼就瞧上了一個鐵鑄的大鐘,想過一把“鍾癮”。開始我用拳頭砸,可那鐘太大太重了,在我這個大力士拳頭的猛擊之下,竟紋絲不動,只發出“嗡、嗡……”的微弱響聲。後來,來了兩個小男孩,他們搬來了一根大木頭,掛在繩子上,我們一齊用力撞,“咚……”雄巨集的鐘聲迴盪在山谷間。我們盡情地撞著……

我們來到大殿,大殿正中的佛好像足有兩米多高,大部分是由玉石所鑿,金光閃閃的,不知是否是鍍金的。姐姐和四表姐先拜了一下,我本不信佛,可望著這雄偉莊嚴的佛好像,也不由得拜了拜。

以後我會爬更多的山,不管是“鳳山”,還是“書山”,只要不停留,就會一臺更比一臺高。

清明節的作文5

清明原本然後一個普通的節氣,但早在周朝,清明就演化成一個節日,一向被流傳到這天。

我爸爸老家然後揚州人,所以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來,一齊去揚州祭拜我爺爺(在我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這天,奶奶起來的也很早,因為她要提前準備爺爺生前最喜愛吃的各種菜餚,當然還有爺爺最愛的紙質“麻將”和必備的黃紙做的“元寶”。鄉下的墳堆一般都在田野盡頭的偏僻處,我們提著這些供品去墳前。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然後一片片綠油油的麥苗,一塊塊金黃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開得正豔……除了遠處偶爾傳來的雞叫和狗叫,就只聽到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真然後安靜極了,美麗極了!

到了墳前,我們把一條魚,一盤蔬菜、一盤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爺爺墳前的一小塊水泥地上,還要倒一杯酒潑在墳堆上,然後在旁邊空曠的地方把“麻將”和“元寶”通通給燒了。燒的時候奶奶還要我們磕頭,期望爺爺能夠保佑我們吉祥、歡樂、美滿、聰明。最後我們還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方,這然後有來歷的:春秋時,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隱居在介山,而使晉文公後悔。他明白介子推然後一個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燒山(他認為只要燒山就能夠讓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下來),不料他卻燒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樹又復活了,晉文公便把這可柳樹叫做“清明柳”。而此刻,人們就給清明柳定了一個辟邪的功能。 祭掃完畢後,我一般去和鄉下多日不見的小夥伴們去放風箏,爸爸說這也然後清明節的一個習俗,以前他們小的時候都然後自我用篾片和報紙自我做風箏,此刻都然後在街上買了,據老人們說這有釋放邪氣或晦氣的功能。

這就然後我老家的清明節習俗,你們家裡的呢?

清明節的作文6

“清時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是4月5日,是一個讓人傷感的日子——清時節。在這天,我會格外懷念我的外公,讓我的心中充滿了感傷和無奈。

今年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加入到眾多掃墓的人中。我們帶上了果品、紙錢、食品、鮮花之類的東西進行祭奠。一切東東西準備就續了之後,一家人踏上了祭奠之路。

外公的墳地在龍山上,原本彎彎曲曲的山路,現在已變成了平坦的大馬路;原本光禿禿的`土地,現在已變成一座小型公園;原本沒有生機的土坡,現在到處鳥語花香。一路走上去,四周長滿了剛探出頭的小草,是那樣柔和、清潔;小野花在風中輕輕搖曳著,小麻雀們站在樹枝上唧唧喳喳地叫著。

到了墳地,爸爸媽媽馬上忙了起來,我也幫了一點兒小忙,略加清掃,在墳前擺上水果、酒、食物等,每人走在墳前敬上一柱香,再磕上三個響頭。我拿起隨身攜帶的鮮花,插在外公的墓碑前,表妹拉著我在旁邊採了一些小野花,放在墓碑前。這時,媽媽長嘆一口氣,似乎是想到了外公慈祥的笑容和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而發出由衷的想念。

看著外公的墓碑,我想起了和外公在一起的生活,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想念和由衷的悲傷之情,淚水在我的眼眶中打轉兒,我強忍住淚水,抬頭看看這灰朦朦的天,心想,老天爺為什麼要這樣殘忍。

司馬遷曾經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確是這樣,人的一生要活得有意義,要給每一個後人留下好的印象,真正的基因,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或一種信念。

在這個春雨綿綿的節日裡,它令我們在懷念過世的親人的同時,更讓我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清明節,讓我多了一番對人生的感慨。

清明節的作文7

清明,目光觸及這兩個字,首先躍入腦海的便是那雨紛紛、欲斷魂的清明節,然而卻忘記了,這清明兩字也是這季節的特點,三四月的春,清明的很。

今年的清明沒有雨,天也只是象徵性地陰了一會兒,陰暗過後的天,便顯出了原有的明。春的天空遠沒有秋天的藍,秋天的高,只有那一縷縷的軟綿綿的雲絲,或直或曲,纏繞在微藍的天空,像是被稀釋多次的藍墨水染了白布一般,鋪在天幕上。藍與白揉在一起,不高不低,風一吹,就能飄下來圍在身邊,或是托起三四月風箏牽掛的線。

清明的風不似冬天的凜冽,不似夏天的沉悶,不似秋天的蕭瑟,就只是微微潤溼的空氣,有力地卷著春的味撲向你,讓你知道春的氣味,讓你感受春的氣息,然後便超越你,撲向下一個仍然裹在冬裡的人。

古往今來,多少頌春的詩文佳句,問一句為何,只答一句:它擔當的起。的確,它擔當的起。三四月的春,柳樹也冒了芽兒,是清的。青裡透著水光,不下雨、天氣再晴朗的日子也透著水光,所以柳樹上掛著的新芽兒,是清的。不需要張大眼睛注視著四周,只須略略掃一眼,腦海裡便會蹦出一串串生機的代名詞,繞的人滿目都是青色,都是那伸展著的生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為何這樣一個節氣要放在這樣一個清明的季節裡,我寧願相信那個最美好的說法,只有在這樣的清明裡,才能將人們從那些深沉的悲痛里拉出來,慰以他們最清明的生命的祝福。

清明節的作文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趕著上山掃墓。我家當然也不例外。

父親到儲物庫找來了一把鋤頭,買來了一罐紅色的顏料和一根毛筆。母親則負責供品,母親把昨天買來的水果、零食裝在一個個袋子裡,五顏六色的袋子,遠遠地看,就像一道彩虹!而我呢,則在旁邊呆呆地站著。

所有的工作都準備就緒,就可以出發了。行駛在崎嶇的山路,一路顛顛簸簸的,不過想到要掃墓,好開心!趕著去掃墓的人很多,把整條路都擠滿了,連一隻螞蟻都爬不出去。

經過了差不多兩鐘頭,才到達了目的地。噼裡啪啦山上的鞭炮聲響個不停,數不清的雜草、枯樹葉、樹枝等等,鋪滿了整座山。我慢慢地跨過雜草,踩在枯樹葉上面,避開長長的樹枝,跟著父親母親來到了我們該掃的墓。上面雜草叢生,盡是灰塵,墓碑已經看不清了。父親扛起了鋤頭,把周圍的雜草清理乾淨。拿出事先買好的顏料、毛筆,用毛筆蘸了一點顏料,像在描紅似的按著模模糊糊的墓碑跡,一筆一畫地把墓碑給寫好了。母親燃起了鞭炮,噼裡啪啦。擺上了供品,點上了香祭拜完畢,父親母親坐在旁邊,給我掰了一顆枇杷,味道好甜啊!就好像我們臉上的笑容。

回到家,雖然筋疲力盡,但還是很高興。

清明節!我多麼希望明年快點到來!

清明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題記

燕子飛到南方去啦,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啦,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啦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裡很久很久啦。孫女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麼不讓孫女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濛濛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麼就在也不回來啦。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啦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麼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採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啦。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啦。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女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後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麼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捨不得。

畫面模糊啦又清晰啦,小女孩跟著爺爺乖乖地採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啦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女孩,你怎麼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後的力量延長著小女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啦,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啦。也終於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啦,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10

這幾天,天總是灰濛濛的,還下起了大雨,原來是清明節快要到了,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

清明節這一天,我獨自一人在家,開啟電視,看見電視正在播放革命烈士博物館。我看入了迷。我最先看到的是門口董存瑞叔叔的雕像,看到了他一手託著炸藥包,一手拉著導火線,一臉的堅毅。並看見了旁邊的一張牌子上,上面寫道:董存瑞,1948年解放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戰役中,為了不讓碉堡中的機槍殺掉更多的戰士,他捨身炸碉堡,壯烈犧牲。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他年僅19歲,看到這裡,我感嘆道:“他可真了不起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一個叫王樸的,犧牲於1943年,日軍侵佔太行山野場村時,日本鬼子讓他說出八路軍的藏身處和革命根據地。不然就死那死那的。他面對死亡,毫不畏懼,為八路軍為了祖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犧牲時只有13歲。

看到這裡我很激動,不禁流下了眼淚。我向著電視深深的給他們鞠了一躬,他們是了不起的人物,我為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自豪。他們讓我十分佩服,我長大後也要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

這個清明節過的很有意義,怪不得我們國家有清明節這個節日,因為我們國家有太多太多的英雄,值得我們去紀念和悼念他們。以後每一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去掃墓,去祭奠這些英雄們,去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英雄的事蹟,以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熱門標籤